《美术研究》· 总目录丨2022年
《美术研究》2022年(共六期)
第1期·目录
封面
邵大箴 《错落有致》 2017 年 纸本水墨设色 68×66cm
目录
探索与建树
在“勿失毋忘——雕塑家滑田友诞辰 120 周年纪念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范迪安
一片文心在墨田——浅论邵大箴先生的画作
范迪安
画你所见——戴泽笔下的师友、家人与百姓
尚辉
丝路上,沉静的舞者——油画家胡西丹·克里木的艺术表达及其内蕴精神
傅怡静
古代美术史
“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
范迪安
“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纪东歌 袁欣
角隅:商周铜器营造的一种方式
张翀
五世纪中叶中国人物绘画之变
王汉
进深与表面:宝顶山毗卢道场摩崖艺术索微
王玉冬
内蒙古清水河塔尔梁五代墓葬壁画释读
刘喆 李梅田
从现实到奇观:吴彬《天台图》中的真景与重塑
高远
笔法与道统——董其昌南宗画学建构研究
翁志丹
近现代美术史
帅铭初致黄宾虹信札笺释——兼谈黄宾虹艺术在香港的传播
朱万章
图像修辞与《点石斋画报》政治启蒙的视觉建构
王婉婉
文化赋值:从往昔之地到文化恒产——论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的文化想象与历史作用
谢依阳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研究
张楠木 周瑾
艺术教育
坚持育人导向,遵循美育特点,探索美育规律——关于当前普通艺术教育的若干观念和方法论思考
杜卫
美术院校开展口述历史教学的治学传承与路径创新——以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口述史课程为例
何贝莉 王沂
设计艺术
超越先验:生态艺术和设计的社会雕塑意义
郝凝辉
世界美术史
从形式到象征——论维特科尔文艺复兴集中式教堂研究
张佳峰
第2期·目录
封面
【比利时】卡斯滕 · 霍勒《十进制时钟(鲑鱼红和诺维亚金)》
2021年 霓虹灯、铝制结构、电线 直径:446 cm 厚度:100cm
目录
策展研究
城市伴生——2021成都双年展的策展理路
范迪安
古代美术史
透视阴山七骑:图像、传说与历史记忆
苗润博
“恤民”与“法天”:张师诚《豳风十二月图说》中的经义图景
吴 寒
从对松江派的批评看明末清初画评风尚的转捩
邵 军
塑造隶书:汉代隶书和八分书的身份冲突与历史建构
祁小春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赫拉克利斯与佛教护法:犍陀罗艺术中的希腊武备
张建宇
谁在世界的中央:再谈周朗《佛郎国献马图》卷的图式渊源与图像意涵
谭浩源
近现代美术史
荣宝斋藏齐白石早期花卉作品《清供图》初探——兼论齐白石和郭葆生的翰墨因缘
侯文佳
冯武越、《北洋画报》与岭南派画家在华北的宣传网络
赖志强
黄宾虹《临倪瓒山水图轴》辨析
王 犁
美术理论与批评
危机状态——阿甘本论艺术
邵亦杨
“新前卫”及其之后:替代性批评的兴起与艺术写作的扩张
鲁明军
山水画空间的形式构成及其思想渊源
詹冬华 姚耀飞
科技艺术
可供性视角下虚拟现实艺术的实践与思考
顾亚奇 王立锐
陌生世界的转译——视障人群的无障碍艺术体验的服务设计研究
孙 聪
当代艺术
徐冰天书的区块链基因
杨 嘎
油画艺术的空间形塑与审美意涵
邱 琳
教学研究
克孜尔尕哈壁画摹写日记
胡明哲
第3期·目录
封面
《“中国梦 · 劳动美”印章》 “中国梦·劳动美” 印章设计创作团队 学术指导:范迪安
设计创作:张伟、胡泉纯、徐海、祖彦飞、戴裕洲、 李志杰、向昱、王小辰、王昱雯、庞中华
统筹:秦建平、吴琼、宋曼青
摄影:何逸凡
目录
专题
坚持人民立场,描绘新时代的恢宏气象——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80 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范迪安
以镌刻之名,礼赞劳动美
范迪安
回归与重构:“瓷的精神——2021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吕品昌 朱仲鱼
美育研究
趣味与境界:中华传统美育的生活面向与人文观照
宋修见
校史研究
戴泽:我的师父徐悲鸿
采访/徐新立 赵晶
整理/秦建平
古代美术史
商代刻“⊕”符玉人为商祖神及雷神帝喾考
宋亦箫
唐宋佛画转型
王中旭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
刘爽
近现代美术史
“共享历史”视野下的审美取径与家国想象:朱沅芷作品的身份建构策略探赜,1910-1960
聂皓雪
“西法”中用:回眸 20 世纪初中国早期美术馆的藏品陈列
刘希言
美术理论与批评
二十四史《隐逸列传》与艺术“隐逸”母题与主题关系
赫云 李倍雷
山水画“墨”的术语及观念研究
孟繁玮
美学导向下的西方绘画模糊性探究
邢士强
时间在中国画中的呈现
黄华三 李婷婷
策展研究
视觉转译、空间叙事与思维赋能——设计之于策展的价值初探
纪玉洁
艺术管理
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脉络与发展
黄隽 李越欣
世界美术史
文艺复兴“三杰”的话语建构
于润生
第4期·目录
封面
滑田友《农夫――少年中国》 石膏 140×40.5×140cm 原作 1946年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复原 2021年 摄影:李展
目录
非遗研究
大学与非遗——中央美术学院“非遗研培计划”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与探索
王晓琳
艺术照亮非遗:中央美术学院“非遗研培”课程实践
刘 巍
古代美术史
景观与遥想——金仙公主塔的时与式
张 鹏
再读法海寺:空间秩序与意义塑造
陈 捷 张 昕
渐江学人画研究
方晨子
西周
王一蒙
金代“祖昭”款碑刻艺术探源
李 静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牧溪《六柿图》研究
李雪涛
材质与工艺——中国中古佛像材质的思考
林伟正 徐胭胭
近现代美术史
茉莉花开:滑田友雕塑起步考
曹庆晖
美术理论与批评
区别与艺术
朱青生
世界艺术史与跨文化艺术史的对象及其有效性问题——对大卫·卡里尔理论的回应
俞乐琦
抽象艺术的意图问题探讨
毛秋月
搜妙创真——传统美学视野中的速写
田忠利
策展研究
以展览作为方法
王晓松
世界美术史
从“知觉”到“感觉”——论德勒兹对梅洛-庞蒂的吸收和创化
吴娱玉
第5期·目录
封面
薛永年 《题“崇德”紫砂壶拓片》(局部) 纸本墨笔 2019 年
目录
探索与建树
史笔诗心:薛永年先生学术艺术展开幕式致辞
高洪
史笔诗心贯古今——薛永年学术艺术展前言
吴为山
校史研究
徐悲鸿拟参加民国第四届全国美展考释——兼论抗战胜利后“中国美术学院”的建设
司开国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从“东方”意象到东方之“子”——达·芬奇与“东方”问题再研究(上)
李军
科技艺术
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郝凝辉 杨忠强
古代美术史
“画眼”与“艺术通感”的关联性探赜——论宋徽宗《听琴图》的画中之音
甘锋 宋芳斌
题写的意味——吕氏家族墓出土仿古石器铭文的形式来源与意图
胡译文
当家族成为风景:论明代吴江莫氏《寿朴堂图》卷的拼装、演绎与图史意义
万笑石
《休宁查氏家谱》与查士标的家世、生平
任军伟
高丽末、朝鲜初期的文人绘画观——以对赵孟頫书画的接受为考察中心
林如
近现代美术史
“五四”摄影:图像的附会、挪用与真实性问题
吴雪杉
新中国“新国画”概念及其话语建构
葛玉君
张丕振与北华美专钩沉——从《西河邨人书画集》谈起
安永欣
言此意彼——1950年代末的印象主义之争与现实主义的批评体系
丁澜翔
走向世界:故宫博物院奖学金的设立与李瑞年的留学之路
徐婉玲
文化产业研究
从“718联合厂”到“798艺术区”:时代契机与文化重构的双重历史表征
李琳 林子苏
世界美术史
艺术家与大革命——以雅克·路易·大卫为例
周宪
中国印刷术对布莱克互文创作的影响
应宜文
第6期·目录
封面
詹建俊 《摇篮曲》(局部) 1983 年 布面油彩 80×100cm
目录
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基地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范迪安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加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揭牌仪式暨研讨会综述
傅怡静
探索与建树
百年人生 丹青痕深——戴泽先生百岁艺术展前言
范迪安
沉静笃诚的守望——近读百岁戴泽画作中的家与国
于洋
校史研究
詹建俊:从艺专到美院,我的艺术之路
赵晶/采访
宋曼青 赵晶/整理
艺术管理研究与实践
砥砺奋进20年——记中国第一个视觉艺术管理专业
余丁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从“东方”意象到东方之“子”——达·芬奇与“东方”问题再研究(下)
李军
鲁宾本《拉萨图》所见乾隆初期拉萨历史图景
张建宇
古代美术史
明清绘画中女性形象新变与内涵研究
陈思
佛教仪式与城市空间——以中古时期的行像与行城活动为中心
于薇
“非常识表象”中的合理性——汉俑札记
于保田
近现代美术史
图像消费与媒介设计:晚清《图画日报》中传统意象的图式流变
赵建雷
科技艺术
虚实的交融——信息时代媒体科技推动数字沉浸艺术体验创新
靳军
AI艺术创作机理研究
马立新 涂少辉
艺术科学运动推动科技艺术发展
孙越 梁琰
设计艺术
工业设计思维模式下的制造业发展体系研究
王瀚偲
城市触媒效应下的废弃铁路景观的空间更新——晋中139铁路公园更新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段威
理论与批评
图像环路:视觉、文化与社会
盛葳
我们在哪?——新冠疫情下国际驻地艺术实践再探讨
秦建平
从策展视角浅析张大千的艺术营销
钱陈翔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美术教育策略——英国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公共教育案例分析
郭晟 马菁汝
世界美术史
接续的辉煌:谈俄罗斯前卫艺术的兴起
程辰
学报编辑部 戴陆 /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