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丨什么样的学生会受到校园欺凌?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么......

高诗涵 中国日报网 2022-03-24
写在前面在《少年的你》这部影片的上映期内,它经历了舆论狂热的追捧,愤怒的打压,细节的推敲,冷静的梳理....但无论如何,它已产生了巨大的正向社会效益。据悉,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两部法律草案对近年来频发的涉未成年人热点问题作出积极回应,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电影《少年的你》


校园欺凌进入大众视野

《少年的你》上映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面对校园霸凌,更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切实有力的行动。”
作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青春类题材电影,它将沉寂已久的校园暴力问题拉出水面,打破了舆论的沉默。
针对校园霸凌问题,我们采访到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与犯罪学学院教师黄冬。


校园欺凌,以何为明确界定?

黄冬老师谈校园欺凌结构与方式校园欺凌有三种结构。
第一身心攻击这是核心要素,更是校园欺凌的萌芽要素。
第二以强凌弱
只要包含这两种要素,那么我们认为,这就已经构成了校园欺凌。
第三存在围观者,不限于校内这是它的附属要素。
如果一、二、三要素全部存在,那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校园欺凌事件
有了界定标准,才能在治理欺凌的路上走得更为扎实。
黄冬老师还指出,就欺凌方式而言,大致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叫言语欺凌,主要包括直接的辱骂、起外号,间接的是背后传闲话。


第二种是身体欺凌,如踢打、推撞和绊倒等行为。


第三种是财务欺凌,如破坏受害者的文具、桌椅板凳,还有直接索要钱财的行为。


第四种是关系欺凌,就是通常所说的孤立。这种欺凌方式在女生群体中比较常见。

“这些欺凌方式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范围内如果得不到干预,那么它可能呈现复合式、渐进性的发展,”黄老师说,“由原来温和的欺凌方式变为烈性较大的欺凌方式,同时欺凌人员也增多。”
黄冬老师表示,在小学生中,言语辱骂行为方式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间接欺凌,通俗来说指背后说闲话;再次是身体欺凌,发生率最低的是起外号这种简洁的言语行为。此外,关系欺凌发生的概率也不低,它能达到3%。


受害者会是谁?施暴者又是谁?

黄冬老师:“什么样的学生会受到校园欺凌或者卷入到校园欺凌的情境之中呢?我们大致分了四种情况——‘贫’、‘弱’、‘暴’、‘单’。

首先,“贫”指这个同学家庭比较贫困,这样的同学容易受到校园霸凌。


其次是“弱”,一种“弱”是指这个学生在学业上相对弱势,学习成绩不好;另一种“弱”是指性格上相对比较弱,比如内向。但身材外形上相对高大。


第三是“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暴力。这种学生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可能习得了原生家庭的暴力行为处置方式,那此类学生就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加害者。


最后一个是“单”,也就是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学生。这类学生既可能成为受害者,也可能发展成为施暴者。

黄冬老师严谨地指出,这只是从统计学的数据说有这种可能,并不是在这几种家庭长大的学生一定会参与或被卷入到校园欺凌中。
以《少年的你》这部电影为例,单亲家庭的陈念、自己生活的小北以及家庭优越的魏莱(领头施暴女孩),这几个人物在受害者、施暴者的角色中互相转化。

最初,面对不堪忍受校园暴力而选择自杀的胡小蝶,陈念选择了旁观——她因为懦弱而拒绝了胡小蝶的帮助请求。在之后站出来维护胡小蝶最后尊严的那一刻,她又成为了下一个受害者。
可以说,旁观者和施暴者都是校园霸凌的伤害构成。
受害者陈念也曾试图寻求各方的帮助,但因为警方取证困难,校方迫于家长压力及钱权力量而不了了之。最终,受害者转向了以暴制暴的施暴者,原来的施暴者成为了受害者。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思考:施暴者的心理扭曲才是暴力发生的根源,如若仅教育受害者防范也许只会让施暴者开始寻求下一个目标。


求助or自己解决?向谁求助?

“(出事了)你去问校长,校长让你去问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让你去问家长,家长说,我在外地打工呢,这种事你们问老师吧。你能怎么办?”
这是电影中黄觉饰演的老警察的一番话。
还有,故事里施暴者的家长也直接一口咬定,自己的女儿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这也是目前校园暴力防治困难的另一个层面的原因:
“校方总想息事宁人,班主任怕担责,家长不重视觉得不严重。学校和家庭,也都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各方都没有对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的恶的约束能力。”
最终,在求助无果的情况下,胡小蝶的自杀、陈念和小北的以暴制暴成为校园暴力受害者仅剩的两个出口。
电影终究是富有戏剧性的,但它总归也展示了这样一个困境。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年龄段的霸凌受害者中,有多少人选择了求助?又会向谁求助呢?
黄冬老师表示,有数据显示,在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学生中,只有半数左右是会求助的。在求助对象的选择中,小学生由高到低会分别选择父母、同学、老师,其中60%的选择告诉父母,50%左右会告诉同学,40%多的求助于老师,更多的孩子选择沉默;而初中的情况又有区别,由高到低分别为同学、父母和老师。
“高中和初中的情况类似,”黄冬老师说,“有相当多的学生是选择沉默,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点。
受害者不愿求助的原因,黄冬老师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认为求助是一件比较丢人的事儿;
第二,认为求助后会成为学生中的叛徒,担心未来无法在学生中立足;
第三,认为求助没用。这与他曾经求助后获得的结果有关,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习得性无助,也就是重复的失败和惩罚后听天由命的行为,这是一种对现实的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这种心态直接导致极端的解决方式——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自己,可能出现自杀自残的行为;第二种是对他人,可能会铤而走险,选择以暴制暴。
这与电影中的两种悲剧方向不谋而合。
电影《少年的你》


低龄施暴者要严惩吗?

在这方面我们采访到了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的温子瑜律师,她认为法律的立法本意和原则仍是以保护和预防为主。而在目前各国和我国的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惩戒是一个比较宽容的态度。
“对于广受舆论关注的13岁男孩的暴力行为,大家都在讨论,惩戒年龄是不是应当放低,”温子瑜律师说,“这从法律的立法本意上讲,确实惩戒不是我们的重点,所以对于事前的防范,这才是我们应当去做的。
她指出,未成年人的心智仍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没有认清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心理年龄与法律责任进行一个严格的划分在很大层面上对许多未成年人是不够公平的。那么在这个角度上看,法律在刑事年龄上应保留有一定的宽容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更正自己,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但她同时也提出,目前在未成年网民已达到1.69亿人的背景下,很难估量和辨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如何影响未成年人的年龄以及心理认知范围。
“所以新的修订草案一方面在如何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又对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提出了明确的限定。”


良好家教与直面霸凌,缺一不可

在《少年的你》这部电影中,不管是单亲家庭的陈念、自己生活的小北还是生活优越的魏莱,他们都生活在充满问题的家庭环境中。
暴力的孩子,正遭受着父母的暴力,魏莱看似合格的父母,早已忽略女儿全然空洞冷漠的眼神;而被暴力的孩子,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缺失着真正的关爱...
在规训社会中,家庭教育是第一步,推脱不得。教育孩子不去做恶事,善待生命;教育孩子面对强权挺身直面,不委屈求全。

李玫瑾教授谈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黄冬老师谈到如何应对校园暴力时提到了两点。
第一要学会预防,他给大家带来一个口诀:
吃穿用度低调点,按时回家不贪玩,无谓冲突要避免,出行带上小伙伴。
第二亲身经历到校园欺凌时,要做到如下几点:
1 遇到侵害会说不
挺胸抬头,态度坚定,清晰而明确的告诉对方,起到震慑作用,让他知难而退。
2 沉着冷静巧应付 缓和气氛少动怒
遭遇众人包夹时,要尽可能拖延时间,寻找双方共同话题,防止激怒对方,眼睛余光扫一下是否有可以跑的方向。
3 保证安全多求助不贪恋财物,以保证人身安全为核心,寻机向高年级的同学、老师、警察寻求帮助。
资料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小南 一侨 世东

推荐阅读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