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公共卫生局发布,10-12日累计新增2203例,全国累计100654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计死亡病例5899例,新增5例。瑞典也是北欧第一个达10万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国家。瑞典电视台报道,瑞典公共卫生局新闻发布会表示,现在瑞典患病年龄群体是20至50岁年龄组,而老年群体不是感染的主要对象。瑞典百万居民新冠病毒死亡率。图片来源:《纽约时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卫生局的Bitte Bråstad 宣布,当局决定暂时收紧地区一般性建议。此政策将于10月19日生效。卫生局与感染控制医生协商后决定可以采取的措施。例如,将能够决定民众是否要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避免拜访老人院;避免去购物中心;避免在室内环境聚集;避免去餐馆或与您不熟知的人有身体接触。这些都是临时措施,可以先试用两周,之后再进行延长。如果发生疫情暴发,这是一个减少病毒感染传播的措施。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8日的报道,瑞典的死亡病例中近45%为居住在疗养院中的老年人口。《科学》杂志网站10月6日的一篇报道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养老院共住有1.4万多名老人,其中7%的人最终死于新冠,而绝大多数并没有被送入医院接受治疗。据《纽约时报》报道,瑞典是全球税收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政府则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失业现金援助等。可是,此次新冠疫情暴露了瑞典福利国家制度中的漏洞——数十年的预算削减和市场化改革,直接导致瑞典养老院中的“死亡浪潮”。报道指出,为节约开销,养老院大多依赖于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和老年护理培训的兼职工和临时工。一些无用工合同、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即使在生病之后任会继续轮班,因为政府提供的病假工资不能弥补其工资的损失。这加剧了疫情在养老院内的传播。另一方面,瑞典在过去20年中大幅减少了医院的容纳能力。在疫情最初暴发的严重时期,由于医院担心不堪重负,养老院的老人们被拒绝接纳治疗。斯德哥尔摩发布的疫情指南甚至鼓励医生对患者进行姑息护理 ,即放弃拯救患者的生命,而是使患者尽可能舒适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瑞典的应对方式也与许多国家大相径庭。据《科学》杂志报道,瑞典政府从未采取任何“封锁”(lockdown)措施,也没有下令禁止日托中心和小学开放。当全球各地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公共场合禁令与提倡保持社交距离时,瑞典人还在咖啡馆里聊天,在健身房里锻炼。据多家媒体报道,瑞典当局甚至积极劝阻人们不要佩戴口罩,称这会引起恐慌,人们可能错误佩戴,而且会给人以错误的安全感。一些坚持在工作中佩戴口罩的医务人员遭到斥责甚至被开除。10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表示,通过所谓“群体免疫”应对新冠疫情的说法在科学和伦理上都存在问题。:“群体免疫是通过保护人们不受病毒感染而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让他们暴露于病毒中。”“在公共卫生史上,群体免疫从未被用作为应对疫情暴发的一种策略,更不用说应对大流行病了。这从科学和伦理上来讲都是有问题的。”他说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海外网、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