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腊专家:中俄“地缘轴心”是假,美国“双重遏制”是真|观中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观中国 Author K. Grivas






导读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中国作为多极化元素的重要性上升,使当时世界的两极格局出现松动。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越来越被西方视为“威胁”,尤其是西方虚构的中俄“地缘政治轴心”概念可能加剧全球紧张局势,令两极化僵局再次出现的危险上升。


作者:Konstantinos Grivas

希腊军事学院地缘政治学教授,战争理论与分析部门主任


50年前,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历史性访华轰动世界。这是一次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使两国关系得到很大改善。但这一成果过去往往仅放在冷战的狭窄背景下,被当做美国的冷战策略之一来进行研究。实际上,中美关系正常化所产生的影响要比这深远得多。或许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冷战的两极格局中出现了中国这一多极化元素,从而趋于稳定。若美苏两大阵营互相对抗的僵局持续,就难以保证长期稳定。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又一独立参与者,催生了一个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温和多极”体系,也进一步推动了历史发展。中国逐渐进入世界市场,并成长为一个工业大国和出口大国,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相较之下,苏联经济体制失调,无法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

图片来源:东方IC在后冷战时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奇迹促进了国际体系的稳定,再度证明历史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并推动了全球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但西方国家被成就迷惑住了双眼,认为“历史的终结”已经到来,并试图将历史定格在其“胜利”的时刻。因此,在若干年之后,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崛起开始成为一种“威胁”,原因仅仅是因为中国挑战了西方认为自己是地球永久的“天然统治者”的固有观念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的另一边,西方也用同样偏执的逻辑,将俄罗斯视为“永远的手下败将”。因此我们看到北约多次东扩,一步步收紧对俄罗斯的包围圈,这也导致欧洲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美国决意对俄罗斯和中国采取“双重遏制”策略,令形势变得更加危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此外,一些关于战争本质的主流理论,如“混合战争”和“灰色地带战争”等观点,把战争的概念延伸到了贸易、科技,甚至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今天的大国竞争已经变成了全面竞争。也因此,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或中国5G技术在欧洲国家的推广,在西方恐华圈看来都是“具有侵略性”的行动。这种思维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全面对立”的意识强化了国际体系的两极特征。对于一些西方人来说,中俄是否真的计划或想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欧亚极”发挥作用并不重要,因为一个假想出来的“北京-莫斯科地缘政治轴心”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大脑。这种虚构的现实正越来越广泛地在西方社会的意识中传播,且有可能演变为加剧全球紧张局势和全球冲突的一大因素。如果把俄罗斯和中国视为一个有机的地缘政治整体,那么俄欧之间愈演愈烈的敌意,可能会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到中欧关系上。同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能会蔓延到中欧关系上。

图片来源:新华社总而言之,今天的世界正开始出现一种趋势,可能扭转50年前尼克松访华所产生的地缘政治结果。这样一来,两极僵局可能再度形成,为世界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与危险性。但这种发展趋势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可以避免的。我们需要西方世界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开放,这将引领全球体系走向正常运转的多极化,而不是功能失调的两极化。这一次,应该由西欧迈出第一步。西欧对一个多极化世界的需求最为迫切,且多极化对西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个两极世界中,欧洲将失去自主权,在欧亚大国和美国之间陷入两难。欧洲需要与中国进行技术和经济合作,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投资和进入广阔中国市场的机会。在两极格局之下,各国之间的紧张和敌对会不断传播和扩大;而在多极格局之下,正常化的国际秩序也将得到加强。日益紧密、富有成效的中欧关系很可能会为俄欧关系的缓和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中欧关系的密切将加强欧洲相对于美国的战略自主性,这在当今时代尤为重要,因为美国的战略似乎缺乏结构性,易受危险的非理性因素影响。为加强中欧关系而不懈努力,可能会增强全球的多极功能,从而降低两极僵局再现的可能性。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注:本文转载自中国日报旗下“观中国”公众号

来源:中国日报网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