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培育要遵循经济规律 | 城市百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财经杂志 Author 李铁
前言
目前,中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增长期,我国规模城市总数达到世界首位,城镇人口数量已占据总人口数的60%。在取得了这些成绩的同时,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却愈发突出,宏观经济与城市的发展问题联系也愈加紧密。城市债务增加,金融风险压力巨大,城市转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当如何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如何做好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如何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增加就业和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如何避免更严重的危机和风险的发生?这些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出解决的方法和答案。
于此背景之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设立《城市百问》栏目,利用我中心优质学术研究力量,试图解答城市发展、城市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并将就城市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我们的分析方法,供读者参考。
希望所有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在本栏目下留言,提出有关城市的各类问题,以便我们及时解答交流。
编者
(往期回顾:李铁:城市生态项目四处开花?切忌好事做过了头?|城市百问)
总第六十六期
本期作者:
李 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最近下去某省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真是千差万别。一种现象是对特色小镇制定的标准畸高。例如要求被选拔的特色小镇在三年内,每年要实现GDP的增长达到两位数,增加的就业增速要达到两位数,甚至投资的增长也要达到两位数。还有的省份把特色小镇的选择,按照旅游5A级景区的标准,非常看重的是环境卫生和景观塑造,而忽视了产业的链条和就业的适应能力,更忽视了产生特色小镇需要的是经济基础,需要的降低各类成本,需要是培育市场带动的要素聚集而不是政府的过多干预。
浙江的特色小镇之所以搞得好,主要是因为政府在产业相对聚集的过程中,没有提出什么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互联网小镇,还是基金小镇或者是袜子小镇,各类创业人才集中到这里,无非是追求一个低成本的发展过程。为什么这些创业的人不选择城市的主城区,而且那里的服务会更好,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为齐全,而且环境更为整洁?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成本,对于创业的人来说,初始的成本在城市的主城区,在房租和物业费以及人工的费用上,或者是在政府过多的干预之下,是不可能承受的。如果我们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政府的任务安排上,站在所谓的政绩要求上或者是上级领导的一句话上,很有可能不会提出如此之多的苛刻的要求。
特色小镇的产业聚集是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对于基础设施、环境生态以及公共服务的配置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这也是浙江特色小镇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积累的重要经验之一。我们看到的许多长三角、珠三角的特大镇,在浙江最为典型,它们最初的发展也是从特色小镇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几十万人口的城市。现在的江浙的特色小镇,也仍然是按照这种发展轨迹在生长和发育,以至于形成规模。特色小镇的形成以至于发展,还会经历过生生死死,只是我们看到的只是成功的案例。但是它们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市场和低成本的原则。很多当年的特色小镇和已经形成的特大镇甚至远离于城市,似乎完全违背了很多经济学家想象中的理论规律,没有依托大城市,原因在于它们更多的是逃避当年的体制成本。而现在的特色小镇虽然面临的体制环境要比30年前要好很多,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也快了许多,所面临的成本已经更多的从体制成本转化为要素成本。即使如此,它们还是需要相对廉价的成长空间,转化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房租要便宜,让这些身上只有千八百块钱的人可以承受的起。交易的成本要低,可以有无数个同行在这里聚集,没有那么高的交易费用,也不用承担各种税收。政府的管理成本也要低,可能门面房的管理不会提出更多的高端要求,不会每天城管都会要求各种整治,甚至政府还可以提供更方便的办理手续的过程。对于政府来说,这些人到这里来创业,只要不影响到社会治安,而且还能带动就业,会给地方带来发展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缴纳税收,政府也没有通过开发房地产而造成租金的大幅度提升,使得这个创业的廉价空间得以生存和培育,最后才会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否能够实现快速增长,既要看宏观的经济形势,也要尊重要素集聚的规律,还要看产业的发展特点。如果从互联网的角度看,快速增长有可能实现,但是放在某一个点可以,这种类型的小镇多了,很有可能不会复制快速增长的先例。对于基金小镇来说,也有可能实现快速的增长,但是在金融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基金小镇在什么地方能够形成规模,支持什么样的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个例和普遍规律不吻合的地方。某个案例可能是成功的,但是换到了别的地方复制,就不一定成功。就我多年研究小城镇的发展规律上看,绝大部分的特色小镇的发展是非一两年的工夫,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还要从一个低成本的发育过程逐步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因此,这种事儿急不得,政府也不应该提出过分的要求。而且绝大部分特色小镇的主角还并不是政府。
对于特色小镇的投资要求,我想可能更是要尊重经济规律,避免复制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很多地方政府给特色小镇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已经超越了特色小镇自身的能力。如果让企业投,本来是要找成本低的地方去发展,凭空增加了如此高的费用,估计没有人会到这里来聚集和发展产业。因为违背了低成本的原则。如果是政府来投或者运营公司来投,钱从哪里来?依靠贷款还是税收,本来就是没有多少钱的小投资者到这里寻求廉价的成本空间去发展产业,怎么可能有丰富的资金来投基础设施建设。即使他们的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所能形成的税收和费用,也满足不了动辄上亿或者几十亿的投入。如果上级政府对特色小镇提出这样的要求,只能逼着基层政府去寻找房地产公司来开发,通过卖地来赚回投资成本。所谓的产业特色小镇势必又回到房地产小镇的发展路径。有了房地产,产业聚集的成本还会下降、房租还会下降吗?道理看似很简单,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似乎是很少看到自己制定的各种要求最后可能导致房地产在特色小镇复制的后果。
有的地方出台的政策把特色小镇理解为旅游小镇,按照5A级景区标准提出建设要求。我并不反对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特色产业,完全可以作为支撑特色小镇的一种产业类型,但是按照产业发展的特点来看,如何塑造旅游特色小镇,如何更为全面地看待各类特色小镇的生存发展和培育,对于认识特色小镇的经济规律来讲十分重要。已经形成旅游规模的旅游重镇,可以不必作为旅游特色小镇来继续进行支持,因为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定旅游流量,可以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并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对于其他绝大部分尚在培育的旅游特色小镇,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初始阶段形成旅游产业的特色,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让更多的人来这里观光甚至度假和休闲。因此重点不在于增加多少投入,而在于如何选择与其他旅游景观形成的反差和对比。如果在一个地区内,都是同样的旅游内容,造成的景观重复,很可能导致旅游资源的审美疲劳,进而产生恶性竞争导致资源的闲置。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旅游产业也要遵循一个低成本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在于区别,而不是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塑造。因为所有的投入都要有人或者企业来承担的。而在培育初期,是需要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和消费成本的。所有的未来收入是靠规模化实现的。当成本过高会抬高门槛,而导致流量受阻,影响到未来的规模。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地方在评选特色小镇的专家群里,更多的看重的是旅游的专家和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专家,很少有人去咨询从事经济研究的专家。原因在于我们对更多的是看重了特色,忽视了产业和经济规律。正如我们近些年推进城市建设的时候,往往过多地看重建设而忽视了成本和经济规律。特色小镇其实重点是研究低成本的要素集聚过程中,如何按照特色和专业的目标,寻找一个适合的空间载体,最终形成在一个小镇的产业特色,并实现产业链的扩展和就业规模的增大。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成本,不去研究特色小镇和产业要素聚集之间的经济规律,只是按照政府的主观行为,把特色小镇当做完成一种政绩要求,那肯定会远离当初推进特色小镇的设想和初衷。
来源: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