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获奖作者亲自揭开作品的5个「小秘密」

FabSDS 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2024-10-07


“怎么说呢,这个放大镜就好像一个囚禁他的牢笼,他从未有过真实的人生,只是透过放大镜看着这个世界而已。在故事的最后我打破了它,因为我希望罗德尼可以重获自由。这很难解释,但是,打破放大镜的那一刻,我感到主人公获得了自由,他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你明白吗?”


说到这些的时候,法国插画师汤姆·奥戈玛(Tom Haugomat)和我正坐在十九区一座咖啡馆的露天座上。汤姆穿一件墨蓝色摇粒绒上衣,看起来要比照片上消瘦很多。他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说话的声音很轻,说到放大镜时,手指在空中缓缓地划出一个圈,我忍不住看向他的右手。


那一天我们聊了诸多话题,但对他所说的关于(À travers)的部分内容,我始终感觉似懂非懂。


采访(点击此处阅读独家专访)过后很久的一个夜晚,弯下腰将碟子放入洗碗机的时候,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失去母亲实在太痛苦了,为了逃离这种痛苦,罗德尼从此拒绝与人联结,为此他飞向了浩瀚而寂寥的太空。而在过世那一刻,桎梏终于解开,尘归尘,土归土,他再次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汤姆的代表作《一生之旅》曾获得2019年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虚构类特别奖,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孤独与联结」的故事。


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一起聆听汤姆亲自揭开有关这本获奖作品的5个「小秘密」。🔍

汤姆在亚马逊主页的头像



背景设定


事实上,主人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宇航员。起初,我希望他从事一些特别的工作,涉及极限挑战的那种,比如登山家、潜水员等等。后来我想,人类能到达的最远之处是太空,最终我决定给他宇航员的身份。


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将主人公设定为法国人,然而法国在航天方面没有多少名气。相反,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似乎人尽皆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美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此外,我从小就接收到很多美国文化传达的信息,对这一文明有着自己的想象。

书中有关NASA的场景


在书中,主人公小时候有一个立体影像仪,将眼睛凑到取景仪前,可以看到里面立体的图像。我的奶奶家曾有这样一个玩具,是我父亲小时候奶奶给他买的,里面有一些阿拉斯加的老照片。


小时候我很喜欢这个玩具,看里面阿拉斯加的图景,因为这个地方看起来和我生活的巴黎截然不同。那时候,我想象了很多关于阿拉斯加的事。


曾经风靡一时的立体影像仪



封面灵感


原版封面望远镜筒的设计被中文版延续


本书封面的灵感,透过望远镜筒看到的风景,来源于我童年时透过前面提到的立体影像仪玩具曾看到的景象。因此,我决定保留这个立体影像仪的主意。


阿拉斯加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地方,我希望我的人物在出生和离世时,都是离自然很近的一种状态。将故事背景安排在阿拉斯加,然后把主人公设定为一位美国人,在NASA工作……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在本书的插画中,我采用了柯达胶片式的色彩,与七八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呼应。那个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很强烈。


尽管我本人并非美国文化的狂热粉丝,可我却无法否认,美国的流行文化曾在我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星球大战》(Star Wars)、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等等……对那个年代出生的西方人来说,美国电影无所不在,谁又能够否认美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呢?



书名寓意


À travers是一个文字游戏,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字面意思,指透过,透过边框去看;另一层则取“traverser”之意,即穿越与持续,穿越这个人物的一生,持续这个人物一生的困境


同时也是为了符合本书极简的风格,我不想书名太长或在书名中透露过多。



运用边框


透过边框和棱镜进行的观察,令我感兴趣的是其中人物的主观视角。


在左跨页上,读者们看到人物在观察某样东西,白底上给出了很多线索,这些线索有助于理解右侧人物的主观视角,并且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代入人物视角。我觉得这样可以帮助建立读者与人物间的默契。


运用各种边框来呈现主角视角望过去看到的场景


我的人物没有表情,因此,我必须找到另一种方式,使得读者可以与人物共情。并且这种形式也使得我可以赋予故事一种特定的节奏,当高潮来临时给予读者更强烈的情感冲击。


比如:书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在棱镜与主观视角来回摆荡,形成单一的节奏,就像在音乐中一样,节制节制节制,不断地节制。


接着突然用了整整三幅双页来表现母亲的葬礼,这三页里没有棱镜没有边框,将已经习惯了之前节奏的读者突然从惯常的叙述体系中拖拽出来,感受到更强烈的情感上的震撼。


母亲的葬礼及母亲去世后用近景描绘教堂



致敬经典


我小时候很喜欢《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长大后最喜欢《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将它画进了故事中。


另一部我很喜欢的则是《异形》(Alien)。一边是白色的极简布景,另一边则是令人不安的氛围,形成了一种张力。我看了好多遍,觉得拍得特别好,故事简单易懂,即使只看一遍,所有人也都能看懂。然而如果仔细看,又有无数细节和谜团有待解答。



致敬经典作品《2001太空漫游》与《人猿星球》

书中还有更多致敬等待读者的发现



人名由来


或许读者都没注意到主人公名叫“罗德尼”吧?但我想,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他至少得有个名字。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罗德尼是在1990年飞向太空的。那一年,NASA的宇航员安装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可这个望远镜出了故障,没派上用场。我想表达的是,这个人唯一一次飞上太空,却只是做了件毫无用处的事……有些讽刺,不是吗?


在书中,几年之后有一个场景,是这个人在看NASA的新闻,新闻里放的是宇航员在试着维修那个由他送入太空的望远镜。


《晚间新闻》播报哈勃望远镜被送入太空


事实上,“罗德尼”正是1990年把望远镜送入太空的其中一位宇航员的名字,也由此成为了本书主人公的名字。


一键购买《一生之旅》

 2019年博洛尼亚书展虚构类特别奖

2019年纽约书展视觉类最佳

滑动查看更多

Tom的插画作品




本文作者 Fab


编辑&排版 | 清月 思雯


扩展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