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轮讲坛第二期开讲:黄惠康大使谈“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2020年11月27日晚7点,月轮讲坛第二期开讲,嘉宾黄惠康大使、主持人赵骏老师与学生们相约在之江校区麦斯威咖啡吧,共渡了一段难忘的畅谈时光。在赵骏老师的热情主持下,黄惠康大使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前瞻性的分享,用亲切平实的语言为同学们指明了涉外法治人才成长路径。



黄惠康大使从学生们提交的《大国外交与国际法》课程作业说起,谈到了光华法学院学生在学术研究入门过程中表现出的三项优点与三点不足。优点包括选题具有时代感、方向感以及文章排版优美缺点在于文章内容创新性不足、注释规范性不足和错别字现象时有发生


接下来黄惠康大使从国家需求的角度说明了当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黄大使建议,在这种大背景下,学生要成长为国家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需要从“铸魂”“精业”两个方面塑造自己。


“铸魂”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一些杰出的人物及作品为我们传递了极具力量的价值观念,举例来说,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劝学解》、文天祥的《正气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六个作品分别向我们传递了“忠”“孝”“勤学”“坚韧”“正义”“奉献”等精神品质,这些品质是涉外法治人才应具之魂。


在“精业”方面,学生首先应当夯实知识基础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的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国学涵养、外国语言能力等;第二层知识即专业基础知识,就法学专业而言,专业基础知识至少包括法哲学、法学基础理论、民商事类法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第三层知识是具体精深的专业知识。黄惠康大使还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和治学感悟,分享了一些具体学习方法。首先,做学问需要厚积薄发。学习时间要达到一定积累,才可能成为一个领域内的精英,只有积淀丰厚,才能持续发出光彩。其次,使用网格化管理的方法。网格化管理指把理论知识、案例素材分门别类进行规整,形成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的资料库。


黄惠康大使分享完毕后,赵骏老师结合黄惠康大使的建议,总结了学生在选择职业道路时要考虑的三个方面:抱有热情、能够发挥比较优势以及与国家需要相契合。讨论环节中,赵骏老师就国际法读书会上梳理出来的问题请教黄惠康大使,黄惠康大使结合理论和实务,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讨论之后,月轮讲坛第二期圆满结束。




文稿:尹苗苗、娄琳

编辑:鲁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