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年6月3日,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承办,靖霖刑事律师、浙江大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诉讼法中心共同协办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研讨会”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这次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有效辩护的具体行动,也是司法实务界与法学理论界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刑事辩护制度最新发展的学术盛会。
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徐建新,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沈雪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主任林东品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刑辩委主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胡铭主持。来自全国各地法学院系、科研机构、司法实务机关与相关获奖论文作者代表等近一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敬大力在开幕式中指出,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要求,是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夯实司法公正根基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动力来源;要充分发挥刑事辩护制度对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刑事辩护理论研究、推进刑事辩护领域改革;要系统总结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建设的实践模式和鲜活经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的有效辩护制度;要积极解决影响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有效辩护的实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要求,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和保障人权的司法价值为指引,积极组织理论和实务研究,把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办成一个高效、开放的平台。
徐建新在致辞中介绍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情况,肯定了律师对保障认罪认罚自愿性、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防范冤假错案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辩护律师应有担当精神,提供更有效广泛的法律帮助,相关部门应当切实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他强调,必须注重良性互动,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
沈雪中在开幕辞中指出,刑事辩护律师全覆盖对促进有效辩护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构建良性互动的“亲”“清”检律关系,共同承担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要完善配套机制,将“可援则援、应援尽援”落实到位;要注重法律援助律师的专业化,建立“属地为主、跨区为辅”的律师库和经费保障机制。
林东品认为,刑事辩护全覆盖体现了实体与程序、审判与审前的交织并重,显著提升刑事辩护率。他指出,各方主体应尊重辩护权,加强良好有效互动。在内化动力层面,增进法律援助律师待遇和遴选标准。全国律协刑事专委要积极总结实践中的实体和程序难题,与各方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刑辩质量提高。
开幕式最后还举办了“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有效辩护的实现”征文评选活动获奖论文的颁奖仪式,24位获奖论文作者代表上台领奖。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特色刑事辩护制度的最新发展”主题报告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顾问、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王敏远教授主持。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大学法学院谢佑平教授认为,辩护权是存于人类本能、以法律表述的反抗权。要追求刑事辩护的流程全覆盖和有效性,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律师提前介入或者会面权。他提出,要从制度上做文章,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推动制度进步,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刑辩律师队伍。
刑辩委副主任、当代中国出版社冀祥德总编辑从四个方面阐述刑辩制度,一是二十大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法治;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刑事辩护制度;四是刑事辩护法治与自身刑事辩护制度研究学说。他提出,应当构建“普遍辩护—准入辩护—有效辩护”的刑辩制度变革蓝图。
刑辩委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计划教授围绕律师辩护的重要性、律师辩护制度的重大发展、律师辩护的挑战、律师辩护的机遇四个角度,号召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律师辩护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徐宗新主任围绕刑辩市场新趋势,指出刑辩律师逐渐“去功能化”甚至“无功能化”。他提出,应当全面制定法援辩护的标准化流程,做好辩诉协商培训,期待刑事辩护在中国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毛立新主任从法律援助的全覆盖、认罪认罚从宽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的推行、刑事辩护的专业化程度、企业合规的兴起几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刑事辩护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单元主题与谈环节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孙长永主持。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张栋围绕刑事辩护的“老三难”和“新三难”,探讨了律师的辩护资源问题。他指出,“新老三难”直接相关,一个好的诉讼程序应该是简者愈简、繁者愈繁。现实中,简略的正式程序让律师无法进行有效辩护。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郭烁教授评述了证据开示、值班律师、认罪认罚同步录音录像的现状。他指出,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推进、共同努力。需要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三方的职业自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陈实教授表示,随着刑事司法改革的全面的深化,刑辩制度形成三种基本样态和模式。一是对抗性的辩论样态初显;二是协商性辩护成为主流;三是职务犯罪中出现妥协式辩护。他认为,应当思考对抗性辩护能否持续发展,审判中心主义改革和庭审司法主义改革能否持续深化。
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钱列阳主任指出,法援律师应是被告人的援助者、被告人的权利维护者,而非司法制度的援助者。他认为,应当充分调动法援律师的积极性,真正查清事实。此外,法律援助必须走向专业化。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胡东迁高级合伙人表示,要辩证地看待刑事辩护制度波浪式前进、螺旋型上升的发展趋势。法律援助全覆盖使得案源明显减少,对于律师挑战大于机遇。他指出,律师行业面对这些困难要顺势而为、积极应对。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有效辩护的实现”主题报告由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兰荣杰和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冯姣主持。
四川大学法学院韩旭教授认为,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并非律师辩护全覆盖的内容;对于拟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辩护律师应代替值班律师;应尽可能指定同一律师担任不同诉讼阶段的辩护人。此外,应当明确由律师辩护的案件未指定律师辩护的法律后果。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刘仁琦教授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问题与完善路径”为主题进行发言。他介绍了S省X市刑事法律援助的运行现状、援助质量及援助反馈情况。他认为,职业伦理偏差是造成法律援助质量良莠不齐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完善手段。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揭萍教授对有效辩护和无效辩护制度进行了梳理,提出提升刑辩品质重要的制度考量。她认为,有效辩护的目标是现代刑事司法公正的必要内容,无效辩护制度是刑事被指控人辩护权的基本保障。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奚玮教授围绕法律援助律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激励机制,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建议,青年律师应养成全面辩护思维、重点辩护思维、客观辩护思维、严谨辩护思维,走好自己未来的刑辩之路。
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王良宝副主任主张,应该提倡二元化的有效辩护,既要区分委托案件和援助案件,也要区分对抗案件和协商案件,还要区分死刑案件和非死刑案件。
第二单元主题与谈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晨琦和四川警察学院教授张颖主持,吉林大学法学院谢登科教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吉冠浩副教授、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张立锋高级股权合伙人、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张沈锲讲师、北京长阅律师事务所王学强主任作为与谈人,分别围绕着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阶段,认罪认罚中的无罪辩护的理论与实务,辩护人选冲突关于忠诚义务关系理论,辩护人罪无罪辩护不影响被告人认罪认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滑动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延续了前一单元的主题,由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邵劭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祁建建主持。
江西创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温辉、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段一鸣、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袁相亭、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文轩分别围绕法律援助保障、刑事政策、刑事辩护构造、财产辩护等问题具体展开。
第三单元的与谈环节由温州大学法学院叶肖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鲍文强讲师主持,山东大学法学院黄士元教授、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福建区负责人邱祖芳、北京中彬律师事务所宋维强主任、河南元相律师事务所胡良瑞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张袁讲师、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肖志军主任作为与谈人,分别从有效辩护的评判标准,有效辩护、认罪认罚、程序保障间的关系,刑辩全覆盖对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刑辩全覆盖推进的现实偏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闭幕式环节由刑辩委秘书组副组长、重庆大学法学院自正法副教授主持,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刑辩委主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胡铭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
胡铭教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司法实务最新进展情况以及今后应当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就本次会议三个单元的研讨情况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并对与会领导、专家及会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分支机构,坚持立足理论、关照实践,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责主业,致力于提升我国刑事辩护理论水平和制度建设。本次研讨会作为研究会及刑辩委开展专业论坛工作的积极尝试,汇聚了国内刑事辩护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国特色刑事辩护制度发展建言献策,对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推动刑事诉讼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今后工作要围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有效辩护的实现”具体展开,丰富研究方法,创新交流形式,形成体系化研讨成果,向中国法学会和中央有关部门多提交有价值的咨询建议。
文字:陈高鸣等
编辑:王若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