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同性之恋很“酷儿”?英国泰特为霍克尼、培根这些大师们做了一个大展!

2017-06-03 中国艺术现场

中国艺术现场  关注正在发生的艺术事件!▲▲ 

本文自:目刻时光

ID:mookmeart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王尔德



我爱你,哪怕与你同一性别。


耳熟能详的大师里,轻易就能找到在文学艺术史中有重要地位的大师,比如大卫·霍克尼、培根,比如托姆布雷、劳森伯格,再比如安迪·沃霍尔、达芬奇......


每一个都是影响力巨大的艺术大师。


2017年的这个春夏。英国泰特美术馆为这些大师们举办了名为“英国酷儿艺术展"(Queer British Art)的大展!


够酷!够惊世骇俗!




∧从左至右:弗朗西斯·培根,大卫·霍克尼,邓肯·格兰特(约1910年)


从拉斐尔前派(1848年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的西蒙到昆斯伯里侯爵写给王尔德的纸条,从爱德华·布拉(Edward Burra)画中波士顿酒吧的粗俗水手到1945年极为流行的综艺《穿裙子的士兵》(Soldiers in Skirts),约翰·辛格·萨金特、弗朗西斯·培根以及大卫·霍克尼等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油画、手稿、个人相片以及电影等诸多类型,齐聚在英国泰特美术馆。


“英国酷儿艺术展"(Queer British Art)海报:



用史无前例的方式来形容这个展览,貌似也不过分。


英国议会于1967年7月27日通过性犯罪法案(Sexual Offences Act),2017年正值该法案通过50周年纪念。“英国酷儿艺术展",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


“酷儿”是指具有非常规性倾向的人,包括同性恋和双性恋等,酷儿艺术就是具有非常规性倾向的艺术作品,酷儿理论就是这些人的理论。而古代与近现代西方艺术大师都有不少同性恋艺术家,他们的一些经典作品描绘对象有时就是其同性情人。


展览现场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09h67099&width=500&height=375&auto=0


展出的作品包括:




∧朵拉·卡灵顿,《有山的西班牙风景》(1924)



∧大卫·霍克尼,《艺术家肖像(游泳池与两个人)》(1971)



∧大卫·霍克尼作品



∧展览现场,照片中的作品是格兰特·邓肯1911年创作的《洗澡》



∧《戴红帽子的女人》(Lady With a Red Hat),1918年,威廉·斯特朗



∧肯尼斯·侯利维尔和乔·奥顿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烟囱的秘密》进行的拼贴,收藏于伦敦伊斯灵顿图书馆



∧演员西蒙·卡洛站在王尔德肖像旁,他身边是王尔德在雷丁监狱服刑时的牢房门



∧克劳德·康恩自拍,约1928年



∧《查尔斯·里基茨和查尔斯·香农肖像》 ,1904年,雅克-埃米尔·布兰切,泰特收藏



∧《打扮成修道士的查尔斯·里基茨和查尔斯·香农》,1922年,艾德蒙·杜拉克,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两位男性的亲吻草图》(Drawing of Two Men Kissing),基思·沃恩 



∧左边是邓肯·格兰特的PC Harry Daley,右边是爱德华·伍尔夫的《帕特·纳尔逊肖像》(Portrait of Pat Nelson)


格拉斯·克林普曾说:“我想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得不在生活中进行交涉和协调,无论是艺术家、批评家、编辑还是观众。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但我们可以同时拥有多重身份和多种兴趣。”


从今日的视角来看,历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有非常明显的同性恋或酷儿倾向。


达·芬奇是同性恋,米开朗基罗也曾给男人写情诗,塞尚的《沐浴者》带有灰色忧郁的男孩形象,卡拉瓦乔的青年男子肖像如《捧果篮的男孩》、《酒神巴克斯》等都含有极强的性暗示,如此等等。这些同性倾向在古典时期和文艺复兴期间都有一套异于我们今日所谓“同性恋”的话语。



∧《领主和女士》,约1936年,格拉克



∧《大奖章(你们我们)》,1937年,格拉克。这幅双重肖像后来成为小说《孤寂深渊》的封面。



∧《萨福和埃丽娜在米蒂利尼的花园》(Sappho and Erinna in a Garden at Mytilene),1864年,西蒙·所罗门



∧《暧昧的猜想》(Encouraging Speculation),1927年,亨利·司各特·图克



∧《自画像与裸女》(Self Portrait and Nude),1913年,劳拉·奈特



∧《我们两个男生一起紧拥》(We Two Boys Together Clinging),1961年,大卫·霍克尼



∧Duncan Grant, Bathing, 1911



∧Glyn Warren Philpot, Portrait of Glen Byam Shaw as Laertes, 1934-5



∧Charles Buchel, Radclyffe Hall, 1918



∧Frederic Leighton, The Sluggard, 1885



∧Henry Scott Tuke, July Sun, 1913



∧Patrick Proctor, Joe Orton, 1967



∧Keith Vaughan, Kouros, 1960



酷儿理论(Queer Theroy)是对于同性恋爱现象的诠释,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末,并于上世纪90年代在西方风靡。它是一种自外于主流文化的立场:这些人和他们的理论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愿意在主流文化中为自己找位置。


酷儿理论出现于后现代思想盛行之时,并与后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现代理论就是解构了所有的“宏大话语”,解构了所有的分类和身分。酷儿理论的哲学背景就是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


究其深根,酷儿理论所主张的其实是提供了一种表达欲望的方式,提出一种流动和变化的观念。它对主流观念的对抗,广义上也会造成所有的边缘群体能够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态势。


展览现场:











 展示一个复杂的英国艺术百年的不同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Queer British Art 而言,泰特不但将绘画,雕塑,摄影等创作媒介作品纳入到作品中,而且还展示了这些作品以及在艺术历史中留下相关痕迹的文物。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强烈的表达,来尝试解读那些奇特经历。


展览有四个部分:遗产,奇迹,艺术和国籍,这些主题之间的互联关系是其重点。八个空间,时间顺序是从英国废除1861年的鸡奸死刑到1967年的“性犯罪法”。策展人克莱尔·巴洛(Clare Barlow)表示:“虽然由法定地标界定,但艺术家的自我解放就是展览的真实故事。”


每个房间都是为了阐述这一理论而设计的。


展览现场:











四个中心主题交织在一起,为所展示的对象提供了互相背景,有助于突出在历史中那些缺席的独特英国艺术叙事。


尝试充分表现英国独特艺术的多姿多彩面孔是勇敢的,成功不成功则是另外的界定。这个社会已经限制了很多种自我表达,隐藏和编码,被禁止和指责一直都在。长期以来,公众面对同性恋艺术,一直受到性别、阶级和种族的限制。


那些作品中表达的故事或许是很私人的,但是同样具备了思想与深度。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富于启发性和发人深省的展览。在拓宽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上迈进了一大步。





一则招聘:现招新媒体小编有现场经验最佳

联络邮箱: iap007@126.com 投递简历



【现场】近百名艺术大咖今日亮相中国留学德国艺术家作品大展!

【趣事】看经典电影是怎样被插画师玩坏的

【现场】死亡只是一种“金蝉脱壳”——黄专逝世周年纪念展”4月13日于OCAT深圳馆开

【现场】悉尼双年展将迎来45周年 亚洲艺术占据半壁江山?

【现场】几十位最炙手可热的国内外设计大咖和艺术家的跨界作品首次亮相重庆!

【现场】2017悉尼中国当代艺术月即将启幕

【现场】2017卡塞尔文献展雅典开展,标志性作品抢先看!

【现场】金像奖 | 今夜星光灿烂,一切难以随风

【现场】你可能不知道自拍这件事儿都快有100年历史了!

【现场】雕塑大师罗丹逝世百年大展 在法国巴黎大皇宫隆重开幕

【清单】最神秘的“卡塞尔文献展”即将启幕,你所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现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要体现中国精神,仅有中国元素还不够

【现场】十年了,宋庄美术馆最后一个展,我们不想说再见!

【现场】“新兴艺术家”如何定义?最具争议的透纳奖取消年龄限制

【现场】清华大学举办德国艺术家吕佩尔茨作品展


关注正在发生的艺术事件!

机构合作、广告刊登、资讯发布

 iap007@126.com



👇樱桃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