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农解放记忆(九)|百余名学子挺进大西北

2017-07-30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

解放记忆

闫祖书主编



百余名学子参加解放军挺进大西北


荒漠戈壁路


为保卫新疆和平起义成果,完成解放大西北大业,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第一野战军前委命令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率第二军、第六军火 速进军新疆。其中,第二军进军条件困难、任务更艰巨的南疆,第六军进军北疆。 

为了组织大军进新疆,第一兵团在酒泉还成立了运输司令部,要求文化程度较高人员参与管理,在二军的许多西农参军战士都被抽调参与运输部队的组建。二军政治部城工队的王三被抽调参加运输部组建汽车二队,任政治指导员;陈冰被派到刚起义的国民党汽车团,任汽车保养团军代表。他们服从组织调遣,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以自己文化知识和外文优势,取得了汽车团工程技术人员的信任,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大部队快速进军新疆作出了贡献。

解放军在酒泉登上缴获的汽车,准备向新疆进军

◆◆◆

进军新疆可谓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长征。酒泉到新疆南疆重镇喀什距离2500多公里,从喀什到和田还有1000多公里,当时交通工具缺乏,仅有的一点公路路况极差。部队沿途要经过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沙漠,翻越雪山峻岭。10月12日,二军从酒泉出发,顶风冒雪,开始了穿越戈壁的浩浩荡荡的大进军。

行进在戈壁沙漠的人民解放军第二军部队

◆◆◆

10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新疆宣告解放。 

进入新疆以后,六军进驻天山以北的东疆北疆地区。二军继续向南疆进军,西农参军学生也随二军大部队走上了翻越天山,走过浩瀚荒漠戈壁的征程。11月23日,二军四师到达焉耆。26日起开始长途跋涉,历时44天途径10多个县城,行程2500公里胜利到达喀什。12月1日,二军军部正式进驻南疆重镇——喀什。

期间,10月25日,二军五师抵达新疆门户哈密,根据王震司令员命令,成立哈密城防司令部,完成了哈密大营房的平叛。 

令人难以忘记的还有第二军骡马大队,其中四师骡马大队指战员259名,骡马521匹,1949年10月9日由酒泉出发,历时86天,行程2838 公里,1950年1月3日抵达喀什。 

1949年12月1日,二军领导率部进入喀什市,

受到人民热烈欢迎(敬礼者为二军政委王恩茂)

◆◆◆

年底,二军教导团、炮兵团、后勤部等相继抵达吐鲁番过冬。春节刚过,以上部队奉令即刻向南疆喀什挺进。吐鲁番距喀什1800多公里,既要翻越风雪弥漫的天山,也要跋涉茫茫戈壁荒滩,许多地方无水、无柴又无路,战士们忍着饥渴,常常半夜三点起来,背上背包摸黑扛枪就出发。为了不掉队,战士们用绑腿带互相联结绑成一串,在胡杨林中艰难前行。

此时,先行进疆到达目的地的部队已经开始了大生产运动,在教导团与后勤部门中的西农参军学生清楚地记得,在“徒步行军到喀什,等于生产两年(即徒步行军节约的经费等于两年的生产成绩)”的口号鼓舞下,战士日行军60至70公里,最多时每天达90公里,历时28天,2月初到达喀什。




参加军队大生产


1950年1月,各路部队整编任务初步完成。为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军队参加生产的指示,新疆军区号召部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向荒漠要粮,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波澜壮阔的大生产运动,在新疆大地展开。 

二军各部迅速行动,大会动员、小会讨论,人人表决心,班班订计划,要为大生产作贡献。此前,1949年底,王震司令员已提前派水利专家王鹤亭到焉耆六师,指导并协同一批由西北农学院参军进疆的大学生一起勘察荒原,踏勘水利,为大生产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春节刚过,王震亲自到六师参加踏勘并到部队讲话,极大地提振了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向荒漠宣战、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决心和勇气。

毛泽东主席关于军队参加生产的指示

◆◆◆

据当年西农参军学生教导团成员王思门、陈发林回忆,在部队大生产命令号令下,其所在部队以28天时间徒步行军1800公里,抵达喀什还来不及休整,第二天,每人就领到一把砍土曼,出发来到距喀什市几十公里的草湖开荒生产,要求每人开荒5分地。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草 滩上,铺天 41 30133 41 12440 0 0 2149 0 0:00:14 0:00:05 0:00:09 2743地的蚊虫叮咬,部队缺衣少食。没有单衣,天气晴热时, 男战士光着身子干活。尽管这样,但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夜以继日在月光下开荒,不仅保质保量完成开荒任务,还创造了日均开荒1.68亩的最高纪录。 

据有关资料统计,仅1950年,部队开荒85万亩,完成计划开荒面积的141.7%,生产粮食3427万公斤,棉花37.5万公斤,代农民上缴粮食500万公斤。当年部队粮油实现半自给,蔬菜肉类全部自给。

二军各部赶在春耕前,徒步进驻南疆各地 

1950年春,二军官兵在草湖人拉木犁开荒,

拉开军垦第一犁

1950年是大生产第一年,

进疆人民解放军部队当年实现粮食自给7个月,

油料蔬菜全部自给

◆◆◆

在“边疆安下心、扎下根”的口号鼓舞下,1951年,部队开始自己动手建造营房,在开展大生产的同时,部队三人一组做土坯,每天要求完成3000个。指战员自己动手,砍柴、烧制石灰、砖等,很快建起了一栋栋窑洞式的住房和营房。 

进疆后前两年,10万进疆官兵不发津贴,每年节约一套军装,把节省的津贴投入地方,兴办钢铁、煤炭、电力、纺织等工业,一改新疆没有工业的历史。




屯垦戍边献终身


1952年2月1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新疆部队进行整编,将原有的进疆驻疆部队分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两大系列。

1954年,经王震建议并和王恩茂一道报请中央军委批准,王震率领的进疆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二十二兵团以及原为新疆民族军的人民解放军五军大部,就地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原在二军参军的西北农学院学生,经历了挺进大西北、进军新疆和参加大生产的军旅生活考验,被分配在生产建设兵团或国防军部队、军区,承担不同工作和战斗任务,有的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担负起屯垦戍边的重任。

在新疆的岁月里,西北农学院参军学生忠实执行毛主席关于“为各 族人民办好事”的指示,继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在部队大熔炉的锻炼经历当作财富,以军人特有的智慧、胆识和过硬素质,扎根新疆,献身新疆,为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部队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很多人成为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农业、畜牧、水利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技术骨干或部门负责人。戍守边疆的指战员中,有的长年驻守在海拔4000多米,终年冰山雪岭、严寒缺氧、人迹罕至、给养困难的帕米尔高原哨所;有的参加了保卫祖国边疆的自卫反击战;有的在军区从事训练后勤保障等工作。他们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饱满的政治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哪里艰苦到哪里,哪里需要到哪里,勇于自我牺牲、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始终不忘参军初心,锻炼成长为屯垦戍边知识青年的先进分子。 

这一切正如《王震与我们》一书中所写的那样:“1949年5月,王震到武功动员西北农学院一百多名学生参军进疆,这个先导对西农以后的毕业生到新疆有积极的引导作用。50年代,西北农学院几批进疆的学生对新疆农业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兵团这个大熔炉也成就了知识分子的人生。” 

以上为1949年西北农学院解放时参军的部分青年学生


相关阅读

我的学院抢先看|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在西农上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的学院抢先看|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主  编:闫祖书

网络编辑:符月姣

责任编辑:王 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