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赵洪璋|人民缅怀他,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6-11

杨天章:弘扬赵洪璋院士

遗传育种教学科研集体的团队精神


编者按2018年6月1日是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为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感悟他的科学情怀,特刊出赵洪璋先生的先进事迹和纪念文章,同时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谱好新华章、奏好奋进曲。


  今年是赵洪璋老师诞辰100周年,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但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怀念他。赵洪璋老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例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国为民的情操,崇尚农业教育科研的事业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德等等。我想,除了学习他的优良品德之外,更应该弘扬赵洪璋院士作物遗传育种集体的团队精神。



  作为小麦育种课题组的领军者,和赵洪璋老师一起工作的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工人、农民工,还有外系、外单位许多人员。这个集体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分工合作,艰苦拼搏,是其能够不断育成高产优质抗病优良小麦品种的重要原因。课题组对于整个育种计划、育种目标、材料选用、组合选配、田间种植布局、田间管理、观察记载、播种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分工负责实施。工人积极参与计划制定工作,教师、研究生参加田间管理有关环节。特别在关键的田间选择环节上,更是全军出马,各抒己见,现场集体进行,从选株、选系到优系评价,广集群智,海纳众长,选出最优者。那个年代,不论是负责原始材料、杂交后代、品系鉴定的,还是主管病害鉴定、抗旱鉴定、田间管理及室内分析的人员,都要参加整个品种选育过程,大家凝心聚力,分工合作,为完成一个总体任务各负其责且无怨无悔。同时,赵洪璋老师还经常带领育种组成员到校外试验基地、区域试点考察调查,和劳模、农民科技专家、广大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农业实践,听取农民对小麦品种的评价和意见,这些也对他的育种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洪璋老师不仅是小麦育种课题组领头人,作为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他把这种团队精神也带到了整个教研室。遗传育种教研室承担着农学、植保、园艺、农化等专业的“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三门课程教学工作。当时,这三门课程西农都有教学名师,深受同学的喜爱和赞誉,在国内也负盛名,其原因,除了老师个人努力外,还有一个就是发挥教研室集体力量,培养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当时教研室经常是夜夜灯火辉煌,大家都在自觉学习、备课,特别是教研室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学习讨论、听课、学术报告等活动,研究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交流教学经验。

  在育种教学上,赵洪璋老师重点选择自花授粉作物(小麦、大豆),异花授粉作物(玉米),常异交作物(棉花)和无性繁殖作物(甘薯)作为作物典型代表研究其教学科研问题,全组教师进行讨论,不仅能以老带新,使老教师不断总结提高,更使年轻教师获益匪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赵洪璋老师不仅要求大家系统听李正德老师的“遗传学”讲课,介绍李老师的教学经验,还总结了一套以广泛深入的学科知识理论为基础,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会年轻教师如何写好教案,认真备课;讲课时,如何抓住重点、难点,注意讲课时的声调、语速,停顿、反复等细节;在板书方面主题、重点、图画等如何布局;在与学生互动方面,如何根据学生表情提问、解释和讨论等方法技术。在赵洪璋老师的主导下,一批年轻教师外出进修提高。早期留苏的有宋玉墀、耿志训、朱庆麟等,改革开放后最早送出留美学习访问的就有我、张海峰等四五个人。此外,遗传育种组还承担了国内有关院校进修的义务,进修教师学成后,都感到收获很大。在研究生培养上,赵洪璋老师非常重视理论知识基础学习,专门请了全国知名的院士、教授给研究生讲课,经常组织各种学术讨论活动,在交流总结中学习和提高。同时重视从育种实践中提出重大问题、难题和有创见性的课题作为研究内容,强调研究生要系统参加育种实践,培养亲自动手能力。



  在科研方面,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到处盛行寻找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问题,但赵洪璋老师并不盲从,先派年轻教师到全国各地调查、收集资料后提出,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小麦的杂种优势问题、研究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问题,研究田间制种技术,研究杂种小麦能否推广种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开始了我校杂交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赵洪璋老师不仅只是关心小麦育种,对其他作物的育种也很重视。教研室会议上,从育种计划、目标、材料、方法等方面经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出谋划策,促其取得成功。因此,遗传育种组不仅在小麦育种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玉米、棉花、大豆、甘薯方面都有可喜成果。甘薯作为无性繁殖作物,一般是不开花或很少开花的,要创造变异或靠自然突变选育新品种比较困难,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觉得利用有性杂交创造变异,利用无性繁殖保持优良变异,则是甘薯多快好省育种的最佳途径。因此,委托实验室工作的农艺师朱俊光,先在全国各地收集可开花甘薯资源,教研室全体出动,帮助他挖了储藏薯窖,搭了地上窖棚,支持朱俊光开始甘薯有性杂交育种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先后育成高产抗病“秦薯”系列新品种6个,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现已发展成为西北唯一的甘薯育种基地。



赵洪璋老师作物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团队不仅选育出了大量作物优良品种,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培养了大批作物遗传育种优秀人才,如农业部副部长路明,河南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河南农大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郭天财、西安农科所所长李丕皋等及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燕麦育种家严威凯等,都在其工作中取得傲人成就。西农作物育种也是后继有人,新的成果不断出现。相信这种团队精神,一定会发扬光大,把我校的作物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为我国的农业和农业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1988年,赵洪璋作为鉴定组组长和副组长黄铁城

(赵洪璋右侧者,中国农大副校长、小麦育种专家)

及其成员对我校小麦新型不育系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这是田间现场鉴定情况



作者简介

  杨天章,男,1936年1月生,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留校任教。历任遗传育种教研室副主任,遗传教研室主任,西北农大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小麦所所长),先后育成多种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筛选研究了多种小麦化学杀雄剂和制种技术;从群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了小麦的核质关系、不育和杂种优势机理等;鉴定了可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 VE161小麦,为转移外源基因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发现并定位了小麦显性矮杆基因Rht21。其中小麦新型不育系的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许为钢:恩师永远活在我心中


  5月10日,当我们如约赶到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的办公室时,他刚刚从外地出差赶回来。办公室里几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有2006年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时,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有他和“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合影,其中尺寸最大的是一幅这样的照片:一位面色黝黑的老人,蹲在麦田里,手拿麦穗,满面笑容。

  “这是我的恩师赵洪璋院士。”许为钢说,能够成为小麦育种界的泰斗——赵老师的学生,自己很幸运。赵老师的治学精神和为人之道深深地影响着我,赵老师的言传身教始终指引着我努力工作。



老师的三句话是我的座右铭


  从小在城市长大,喜爱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立志长大后造飞机、轮船的许为钢,最没想到的是自己后来成为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

  1978年,在农村当了两年知青的许为钢参加高考,所报志愿均未如愿,被调剂到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大学期间,生物的万千变化、植物的斑斓世界,老师们的敬业从教风尚激发了他的极大兴趣,于是暗下决心,做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

  大学毕业,许为钢考上了西北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就是赵洪璋。“看到大学用的《作物育种学》统编教材,赵老师是主编,没多想就报了他的研究生。”后来,许为钢才知道,赵洪璋教授不仅是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还是当时西北农学院的副院长。

  至今,许为钢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见老师的情形。“当时,赵老师正拿着锄头在自家后院整理小菜园,看到我来了,放下工具走了出来,亲切、慈祥、厚爱是老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在陈设简单的家中,赵老师用红蓝铅笔在一张纸上给他写了三句话:“大学者入门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好逸恶劳毁也。”“现在,这三句话还是我的座右铭。”许为钢说。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的他,与自己新招的博士、硕士第一次见面时,也常常给学生讲这三句话,以此激励学生们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奉献社会。

  “在西农师从赵洪璋老师12年,他不仅传授给我科学的思维方式、小麦育种技能,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是他引导我走进了小麦育种的圣殿,用他的言传身教培养了我的工作作风,让我终生受益。”许为钢满怀感情地说道。



老师的育种工作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


  赵洪璋老师是我国作物育种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小麦育种界的一代宗师。许为钢说道,赵老师对作物品种的诠释、对品种未来发展的预判、对关键攻关点的聚焦、对核心技术的匠心谋划,以及对整个科研团队科学工作的“精密设计,精密施工”,都深深影响着老师团队的每位成员。

  许为钢介绍说,在育种学理论体系方面,赵洪璋老师有自己精辟、独到的学术观点。如:品种的适应性应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对生物胁迫的适应性、对耕作栽培技术的适应性、对社会需求发展的适应性和对社会意识感知的适应性。正是这种对品种适应性的深刻认识,让赵老师的育种工作始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20世纪40年代育成的“碧蚂1号”是我国小麦生态育种的范例,60年代育成的“丰产3号”是我国小麦优异性状聚合育种的范例,70年代育成的“矮丰3号”是世界小麦矮化育种的范例。而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于对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麦生产水平迅猛提升、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谈判进度和生态耕作条件变化的预判,赵洪璋老师就带领团队开展了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和抗赤霉病品种选育等工作,在赵老师的主持下,原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成功利用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抗赤霉病世界著名抗源“苏麦3号”,创制了“84(14)43”等一批性状优点多、缺点少、关键性状过硬的育种材料,并育成了“西农85”“西农881”等一批优质强筋早熟高产的抗赤霉病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之先河,而且这些材料和品种也是我国20世纪以来小麦生产主导品种“郑麦9023”和“西农979”的重要亲本。“什么叫超人,这就是超人,因为他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许为钢坚定地说道。


1993年5月,赵洪璋(中)与许为钢(右一)

胡琳(左二)等查看小麦长势



学生终生铭记恩师的厚爱

人民永远缅怀大师的奉献


  198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后,许为钢在小麦研究室给赵洪璋老师当助手,开始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与现在相比,当时生活条件比较差,生在四川、长在四川的许为钢和妻子胡琳虽然从事的是小麦育种研究,但平时吃饭还是喜欢吃大米。在当时,只有赵老师这样的大教授凭国家配发的《特殊供应证》,才能买到大米。许为钢一家能吃上大米,是赵老师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定量供应给了许为钢,而且是赵老师买好送到许为钢家中。后来也是赵老师硕士研究生的胡琳在一旁回忆道,一天下班后,赵老师来到她家的小厨房看了看,什么也没有说就走了。5天后,还是下班后的那个时刻,赵老师一人扛着一个木制大案板来到了小厨房,原来他看到胡琳在一个小小的菜板上擀面条,就亲自找人做了一个大大的案板送来。许为钢和胡琳还吃了不知多少师母用《特殊供应证》买来并拿到家里来的猪肉。说到这些,许为钢情不自禁扬起头,喃喃地说道:“老师,我们想您——”。赵老师给予的慈父般厚爱让他终生铭记。

  1994年,赵洪璋老师因病不幸逝世。许为钢记得,追悼会那天,西安殡仪馆里摆满了白色花圈和黑色挽幛,殡仪馆里挤满了几千人,前来为赵老师送行,许多都是自发赶来的农民。一位急匆匆赶来的县委书记说:“我们县许多农民群众都要来,被我们劝回去了,我们告诉乡亲们,西安殡仪馆容纳不下咱们这么多人。”但人们对老师缅怀的心声集中在那天展现了出来,许为钢说,数不清的挽幛落款是“人民”,各地送来挽幛的落款都是“某某市人民”“某某县人民”“某某乡人民”“某某村人民”。大家觉得,只能用“人民”二字才能体现对赵老师的崇敬。“导师去世时,存款不足千元,虽然很清贫,但他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人民缅怀他,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许为钢深情地说。


1987年,农学系小麦研究室试验总结会结束后

赵洪璋(第一排中间)与许为钢(后排左一)、王辉(后排左二)合影



人物简介

  许为钢,男,1958年10月生,1982年考入我校农学系,师从赵洪璋教授攻读硕士,1985年留校工作,1996年调至河南省农科院工作。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和农村专门委员会委员。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学成就奖,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等荣誉称号。


相关阅读

全国MVP!在打农药这件事上,我西农机器人段位最高!

后厨开始玩直播,校医院免费送早餐?西农为大家的健康操碎了心……

【一周播报】5.19-5.25西农大事件热搜榜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来  源:新闻网

网络编辑:刘泽华

编  辑:张 琳

责任编辑:王 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