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老师!杜双奎、姜在民!
“我很喜欢跟学生打交道。”眼前的杜双奎教授来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他不仅是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教材建设专家库专家、陕西省小杂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陕西省粮食行业技术专家。
杜双奎,原西北农业大学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1991级学生,1995年毕业留校工作,在食品科学系李志西教授的指导下承担“食品试验优化设计”,现为本科生“食品试验优化设计”、研究生“食品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负责人。
“那时候杨凌土路多,交通不便利,上下班能骑上自行车都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杜双奎表示,在艰苦的地方能够更好锻炼人。当时国内食品专业人才培养非常紧缺,他想借自己的一份热,去为祖国、为学校作一份贡献。
这份热,最初体现在他“自找苦吃”强化自身能力上。为了胜任“食品试验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需求,杜双奎不仅在自己所学食品专业领域不断提升科研素养,而且对所需要的应用数学背景知识进行“猛补”。为了掌握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知识,他时常去图书馆借阅课本学习,并跟随当时基础课部学生旁听相关课程。
“我的个头不高,和当时的大学生站在一起区别不大,但我确实年纪比他们大一些,基础课部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我不是他的学生。”即便如此,杜双奎依旧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并沉浸其中,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也会像寻常大学生一样询问老师。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坚持,杜双奎掌握了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知识要义,先后出版省部级“十三五”规划教材《食品试验优化设计(第二版)》《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建成中国大学MOOC《食品试验优化设计》。
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枯燥无味”的数理知识?杜双奎有自己的小妙招。他会选用身边企业、优秀毕业论文等真实案例进入课堂,让同学们带入思考,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妙。“我会结合章节知识点,采用案例教学,针对某一生产和科研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并对过程进行优化,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杜双奎不仅善于启发学生,还从布置作业入手,每一作业都涵盖本章的核心知识点,巧妙地让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批改作业时,每当遇到学生们哪怕细微的错误,杜双奎都会亲自标注出来。他深知,学好食品试验优化设计这门课,有助于本科生开展科研科创,完成毕业论文,对于硕博研究生来讲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正确观念,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的科学精神。
适应学科发展、企业需求,学院开设新课“食品感官评定”,这是一门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和统计学三大学科融合课程。因为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杜双奎勇担使命,承担了课程建设。
“之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为了教好这门课,我翻看了一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对教学与学习新事物的热情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杜双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采用实例的形式将食品感官评价方法、试验设计、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有机结合,2023年主编出版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食品感官评价(第三版)》。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得多动脑筋备课、多用心思考虑学生需求;要完成新的任务,就得下功夫再去学习。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杜双奎总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吃苦为乐,不断在教育教学事业上攀登,也享受着苦尽甘来的喜悦。
杜双奎先后主持校级教改项目9项、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主编教材7部、发表核心期刊教改论文3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连续获得院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一等奖”。2020年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
“人生遇一良师何其有幸!” 2010级硕士研究生王华曾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拿到荣誉证书的那一刻,她眼圈红了,她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杜双奎的悉心教导。“我知道荣誉背后更多的是杜老师的无尽支持与鼓励,是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与教授,让我学会了如何克服一个个科研难关。”
“我的同学经常当面夸赞我遇到一位好导师。”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助理研究员马梦婷,回想起与杜双奎相处的点点滴滴,至今感动不已。“是杜老师引领我走上了学术之路。”
在给杜双奎老师提交第一篇论文初稿后,马梦婷心里暗自欣喜,感觉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但当看到杜双奎老师发来的修改稿后,却羞愧之余也十分触动,“上到逻辑框架,下到标点符号,全是老师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和批注。”
有一次,马梦婷把样品放在冰箱冷冻,由于样品太多,放置了大量容器,相互挤压导致容器破裂,污染了整个冰箱。但杜双奎老师在了解到情况后,笑着安慰道:“都怪冰箱太小了,看来我们需要买一个大冰箱了。”马梦婷感动之余,对实验室安全也牢记在心。
读硕士三年期间,杜双奎除每周与马梦婷面对面交流实验内容外,从没有催促过实验进展,也不要求发多少篇论文。而在马梦婷硕士毕业后读博期间,她才明白杜双奎老师的做法:“老师在教我做科研不急于求成,而是沉下心、脚踏实地做科研。”
截至今年3月,杜双奎共指导研究生49名,已毕业32人,其中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8人、校长奖学金5人、获优秀研究生4人。
如数家珍般介绍着学生的情况,杜双奎满是幸福。他说自己目前的科研方向涉及传统粮油食品功能化加工,简单来讲就是挖掘地方传统特色粮油食品的功能性,提高其品质和附加值,助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培养更多服务三农的食品科技人才,这也是来自农村的我对农村的一种回馈吧。”杜双奎满怀热情地说。
姜在民,男,汉族,1963年5月生,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讲“植物学”“植物生物学”“植物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等课程。荣获陕西省教育厅“我身边的好典型”2019年度人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届金牌教师“教学卓越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深耕课堂,姜在民是认真严谨的“金牌教师”,精心建成国家一流课程,引领学生探索神奇的植物奥秘;秦岭深处,姜在民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从一片叶子开始,带领学生认识精彩的植物世界。任教37年,姜在民立德滋兰树慧,育才桃李芬芳。
姜在民始终关注国家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用新技术、新方法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内涵。他坚持探索“课堂+”模式建构,注重信息化手段、科研成果、实践实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2016年,姜在民率先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应用于植物学课堂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2018年,姜在民率先采用翻转课堂方式,推进植物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断对翻转课堂的组织方式和内容进行总结完善,推动了学校植物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他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眼界。他作为课程负责人主讲的《植物学》获得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秦岭火地塘植物学综合仿真实训》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主编的《植物学》获陕西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主讲的《生物学实习》获第二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水平得到同行公认和好评,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1项。
从2008年第一次带学生到秦岭火地塘试验林场开展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姜在民每年都要在火地塘呆足一个月。每周带学生上山下沟,每天步行少则5公里,多则10公里,累计下来,带过的学生2000余名,走过的山路超过1800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从杨凌到广州。而2018年出版的收录128科、423属、700种,配有2166幅彩色照片的《秦岭火地塘植物图鉴》更是见证了姜在民在火地塘沟沟坎坎奔波跋涉、探秘千姿百态植物世界的身影。
2008年,姜在民带领团队系统整合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新体系,在农林院校首创跨学科多课程综合性野外教学实习。2016年,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秦岭野生植物资源,姜在民又主持进行了第四次生物学实习教学改革,率先提出以植物数字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代替传统实习中大量采集实物标本的实习模式,并取得巨大成效,在秦岭山上书写了华丽的育人篇章。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当中,姜在民以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坚持“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要躬亲共守”的准则,在治学与做人上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榜样。
火地塘实习中,一位男生小指粉碎性骨折,姜在民坚持将其送往西安救治,保住了这名同学的小指。他坚持的理由只有一句:“虽然失去小指,对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孩子以后还要找对象!”那一刻,言语间流露出的暖心就像学生的父亲。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上课不能迟到,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实验课必须带实验指导书、穿实验服,否则不能入内。特别是植物标本鉴定时的“小气”,更让曾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孙奇印象深刻。
生命学院2008级新生第一次野外实习时,只有几本厚厚的《秦岭植物志》,当时不通网络、手机信号也很差,根据植物检索表认识手中陌生植物,对孙奇等大一新生来说绝非易事。姜在民不会直接给答案,只给一点提示。鉴定到科、属或种阶段,模棱两可时,又挤牙膏似地提示学生错在何处?描述判断有何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授人以渔”的方法,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中归纳总结,得到正确答案,也是对学生基本的科研训练。
多年坚守,源自那份赤诚和无限热爱。姜在民在37年的教学中,始终坚持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
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源:张贻晴 彭子嘉 万其鑫
网络编辑:朵茂星
责任编审:王 婷
终 审: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