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从诞生到终焉
编译:老狼是也
前言
日本陆军原称“帝国陆军”。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共有五次战争,即,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日战争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合二为一被称作“大东亚战争”。因为“大东亚”这个词语,有被联想为“大东亚圣战”、“大东亚共荣圈”之嫌,日本战败后被弃用。对于二战史的描述,按照欧洲为中心的史学观被定为从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的1939年9月起算。1937年7月以卢沟桥事变引发的中日战争,在中国视为全面抗战的开始,当时的日本则一直将两国之间的战争定位为“事变”(支那事变),直到太平洋战争开始,才将其统称为“大东亚战争”。如果仅从地理位置看,将1937年起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统称为“东亚及太平洋战争”,或许可以成立。
日清战争中日军战死者1400人,病死(主要为霍乱)达12000人。日俄战争中战死者超过八万人。中日战争是长达八年的战争,日军有近四十四万官兵战死。太平洋战争的战死者达一百二十一万人之众(除去在中国本土的战死者。加之海军的战死者共计一百六十七万人)。
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器是大炮。但是,从战死者急剧增加的状况看,真正的兵器不也正是这些士兵吗?实际上,陆军这一兵种,兵员数量本身也是衡量其兵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战争如何使得青年人成为忠实的士兵,成为战争的工具,这是关键所在了。
日本陆军不断追求着向大陆扩张的政策。这也日本政府和陆军联手推进的政策,但是最后总是陆军按其意图起着主导作用。毫无疑问满洲事变成为一个巨大转折点,但自此到日中战争爆发的六年间,日本陆军还未具体实施扩军。在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的常备兵力为十七个师团约二十五万人。除去日本的殖民地朝鲜有三个师团之外,这些都是明治时期日俄战争前后创设的部队,这些部队与乡土有着紧密的联系。
十七个师团、二十五万人的陆军体制,从国力上看已是相当大的武装力量,而且日本陆军又深深扎根于社会。这里在描述中大致以日中战争爆发前的日本陆军为基本。那个时期虽然也可谓非常时期,充满着大战的气氛,但是还未大肆扩军以至于动摇社会之根本。
日中战争开始,战争不断扩大,就像决了堤一般,进入了大扩军和师团陡增的疯狂时代。战争本身残酷混乱,军队也无止境地增兵,再也无法遏制。这是陆军登台直接主导政治的军国主义时代,它驾驭着一辆没有刹车的战车。如果以此为中心来探讨的话,就成为日中战争史,成为太平洋战争史了。
怎么才能使得征召的士兵成为“兵器”,怎样进行教育训练,指挥官是怎样培养的,陆军都持有怎样的武装,什么人指挥着军队……我们聚焦于这些问题,从而看看日本这个如同巨人般的最大组织如何失控最终趋于毁灭。我们循着史实进行这样的探讨尝试,对于国家依然需要持有武装力量的今天,将有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训吧。
第一章 日本陆军—从诞生到终焉
最初的作用—国内治安部队
明治维新政府最初的陆军叫御亲兵,约6000人。当然这只是守卫皇居的部队,次年就改称为近卫兵了。这是1871年(明治4年)2月的事,于维新政府的成立已经过了几年时间了。而且,当时这支部队是依赖于萨摩、长洲、土佐各藩的“献兵”来组成的,这些都是成就明治维新政府诞生的大藩,那时还残存着藩与中央政府的相对独立的形态。
明治维新的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任命都道府县的知事,是在这之后的同年7月。而事实上可以说,正是御亲兵在东京积蓄势力,完备了统一指挥的态势,政府才得以依靠这一背景,断然实行了废藩置县。废藩置县使得中央可以执掌原来各藩主的权力,同时发令解散了原来各藩主旗下的藩兵(藩士),宣告全国实行统一的兵制,禁止另行组织军队。
仅从这一例来看,创设政府军的陆军,也是十分艰难的事业。陆军和海军不同,需要大量的兵力,所以不确立兵员补充的方法陆军也就无法成立,而培养指挥官的陆军兵校是早在王政复古的大号令(1868年1月3日,庆应三年12月9日)之前的7月就在京都创办了,这在此后改为陆军兵学寮(东京),于1874年成为陆军士官学校。
几乎与废藩置县同时,中央政府在日本全国设置了四个镇台。镇台一般就是镇守地方的意思,当时也含有镇压地方反政府这一紧迫的目的。但因为镇台兵(也称为“壮兵”)是募集旧藩士组成的,也就成为失去俸禄的武士们的一个就职机会。
四镇台分别是东京、大阪、镇西(镇西为九州的旧称,本营设在熊本)、东北(本营设在仙台),总兵力约八千人左右。就这样,维新政府拥有了御亲兵和镇台兵合计约一万四千人的常备部队,而其中的一万三千人是步兵。
不久在1873年(明治六年)1月又在名古屋和广岛设立镇台,全国共设了六个军管区,并发出征兵令。也就是说,军制改革是和征兵制组合在一起的。征兵制与明治前封建名分的士农工商无关,从凡是满二十岁的男性中进行选拔,朝向建立近代国家的国民军队。
新制定的六个军管区和镇台、营所(配有军队的兵营)大致如下:
第一军管区 东京镇台 东京、佐仓、新泻各营所
第二军管区 仙台镇台 仙台、青森各营所
第三军管区 名古屋镇台 名古屋、金泽各营所
第四军管区 大阪镇台 大阪、大津、姬路各营所
第五军管区 广岛镇台 广岛、丸龟各营所
第六军管区 熊本镇台 熊本、小仓各营所
由此陆军的常备兵力除去近卫兵达到了31,680人。按照征兵制规定,现役为二年,并设有后备军。征兵检查时,可以招集被归类为后备军的人,或者现役退伍被编入后备军的人,这样战时可以确保总兵力可达46,350人。
如前所述,镇台兵大部分为步兵,其余的有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辎重”从古代汉语沿用下来的名称,意为后勤补给)兵种。陆军基本上有各兵科组成,但是部队的规模还只停留在大队的编制,以步兵为例,一个大队600人左右,大致上一个大队有五个中队,一个中队有两个小队,一个小队60人。这种大队---中队---小队的编制方法在步兵以外也是相同的。
因为由征兵制增加了兵员,步兵大队之上又设置了联队(亦称连队)建制,由联队长统筹指挥。最初的联队是在1874年(明治七年)1月将近卫部队编成了两个步兵联队,逐次各镇台也编制了步兵联队。至1876年(明治九年)4月为止,诞生了十六个步兵联队,联队兵员从八百人到一千七百人不等。以后步兵联队平时为一千五百人左右,战时达到二千七百人至三千五百人左右。之后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也编成了联队。
就这样镇台逐步规范起来,在急剧的改革时期,对农民和旧武士阶级爆发的骚乱不满就经常出动镇台兵予以镇压。有名的暴动有在佐贺县发生的佐贺之乱、在熊本发生的神风连之乱、在福冈县发生的秋月之乱、在山口县发生的荻之乱等等,都被附近的镇台出动部队镇压下去了。
最大的反政府行为,就是1877年(明治十年)2月以西乡隆盛为总大将在鹿儿岛的起兵(总兵力约达三万人)。战场遍及鹿儿岛、宫崎、熊本等几乎九州南部全域,激烈战斗一直持续了七个月。政府倾陆海军之全力加以镇压,以两个联队组成一个旅团,临时编成了九个旅团奔赴九州。另一方面,熊本镇台是西乡军最初的攻击目标,但该镇台约三千五百人在镇台司令官陆军少将谷干城指挥下奋战守住了镇台。
当时政府军被称为“官军”,反政府军被称为“贼军”。政府调动了陆军兵力有五万八千人,海军军舰十三艘约二千三百人。陆军把后备军招集起来也还不够,而是让旧藩士作为壮兵,更动员了警察组成部队参战。
维新政府通过西南之役把武装抵抗政府的势力一扫而光。于是,作为陆军,是维持国内治安并保卫国家抵抗侵略,按照既有镇台编制继续呢,还是改编成为能够外征型的军队,指向朝鲜并能够与清朝和俄罗斯在国外进行战争呢?这时就面临着重大的选择。
(西南战争时期的陆军)
结果,陆军选择了外向型陆军建设的道路。陆军内部也有不少实力派主张建设专守防卫的军人,但是当时的舆论风潮却认为排除清朝和俄罗斯的压力当然应该扩张统治朝鲜。西南之役前一年,在日本军舰和陆军的露骨的威胁之下,日本和朝鲜签订了于日本有利的不平等条约“日朝修好条规”,打开了闭关锁国的朝鲜。在这种“成功了”的氛围之下,使得专守防卫的陆军建设的意见在政府中无法形成气候。
就这样陆军向着外向型军队的建设开始大扩军。1884年(明治十七年)开始的十年计划就是具体加以落实的计划。于是扩军达到步兵二十八个联队(其中各有三个大队组成,一个大队有四个中队组成)、骑兵七个大队、野战炮兵七个联队、工兵七个大队、辎重兵七个大队。另外建成沿岸防卫部队的屯田兵有步兵四个大队、骑兵、炮兵、工兵各一队。与西南之役时相比,仅步兵兵力就增倍,炮兵、骑兵等也面貌一新得到了大幅增强。
在扩充军备的过程中,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5月开始还把镇台改编成为师团,即:
第一军管区的东京镇台改编为第一师团
第二军管区的仙台镇台改编为第二师团
第三军管区的名古屋镇台改编为第三师团
第四军管区的大阪镇台改编为第四师团
第五军管区的广岛镇台改编为第五师团
第六军管区的熊本镇台改编为第六师团
与此同时在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1月制定了新的征兵令(“改编征兵令”,以下称为“新征兵令”)。按照这一征兵令,首先规定了“满十七岁到四十岁男子都具有服兵役的义务”。新征兵令制定的同一年,也正是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之年,其中第二十条规定“日本臣民根据法律规定具有服兵役之义务”。当时恰好是日本陆军朝向外征型(侵略)军队的构想正在扩军建设中。
兵员补充(1) 根据“新增兵令”的兵员补充
日本陆军的基础就是征兵制,这是国民皆兵的制度。海军其实也同样,没有大量兵员补充军队体系就难以存续。但是海军只要拥有军舰,士兵什么的还在其次,这和持有“士兵本身即为兵力”这种浓厚色彩的陆军有所不同。对于陆军而言,巩固兵员补充的体系比什么都重要。
可能易于产生误解,对于海军来说只要造出军舰,军舰的水兵根据舰船大小有数百人到上千人即可。当然也需要后方基地的支援人员。但无论怎么说,军舰的大小和数量(以后又加上舰载机和空乘人员)较之兵员人数才是实力的基础。对此,陆军兵力就是士兵的数量。特别是大战时,最大限度能够动员几十万、几百万人,这才是至为关键的。
这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制定怎样的征兵制,才不至于遭到国民的强烈反对,能够顺利地应召入伍呢,这个问题自始至终是存在的。以下我们根据时代不同来比较详细地看看征兵制的变迁。
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制定的新征兵令,一直到1927年(昭和二年)为兵役法所代替的将近四十年间基本没有变动,其主要内容如下:
基本要点就是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有服兵役的义务。法律上规定“从十七岁到四十岁”,但是强制性的征兵以二十岁以上为对象,十七岁只是可以“志愿”入伍的年龄。即便如此,并不意味着二十岁到四十岁就必须一直在军队生活,这样劳动力不足国家也无法生存。实际上,必须在军队服役的年数仅仅三年(海军四年。以后规定陆军二年,海军三年)。因为有一定的兵员限制,出现了不少无法服役的人。服役三年的人和未曾服役没有军队经验的人,到四十岁为止都有以某种名义有待征召入伍的。而一旦发生战争,根据战争的规模,从年轻健康的人开始逐次招募入伍。遇到正好没有大的战争,身体没病却未必健壮,就出现了二十岁到四十岁都不曾服兵役的人。
我们看看新征兵令其主要构造和内容:
○ 满二十岁接受征兵体检。
○ 体检结果分为:甲种合格者,乙种合格者,丙种合格者和丁种这样四类。
○ 现役(三年)采用甲种合格者,定员不足时,从乙种合格者中抽选。现役合格者超过定员时,就以抽签来选取决定。
○ 抽选落选者第一年作为现役的候补,过了一年仍未招募的就编入“国民兵役”(兵役义务到四十岁为止)。但是日清战争结束后,这种候补兵役的制度取消了,代之以新的补充兵役制,设定为第一补充兵役为七年四个月,第二补充兵役到十二年四个月(这一期间内具有服从征召入伍的义务)。
○ 丙种合格者从最初开始就被编入“国民兵役”(兵役义务到四十岁为止)。这是只要没有大的战争就不会招募的兵役对象。
○ 丁种为不合格者,是具有残疾或者先天性不足的,或者身高不足145.5公分者。
○ 现役三年后复员者成为预备役(陆军为四年四个月,海军为三年四个月)。现役和预备役总称为“常备兵役”,因此,常备兵役的期间是七年四个月。
○ 常备兵役结束后,就编入“后备兵役”。
征兵的结构复杂,结果到昭和初期颁布兵役法的征兵制度为止,当时所谓的兵役,大致上就是常备兵役(现役和预备役)、后备兵役、补充兵役和国民兵役这四类。
只是新征兵令设定了许多例外规定,为中学毕业者、高中生、大学生、师范学校毕业者等特设了征兵延期、短期服役和直接担任下士官和军官的道路,或者直接编入几乎不被征召的国民兵役中去。当时,中学以上毕业的都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如果并不是特别突出和优秀的就入了私立学校,经过一年的服役就可以升任为下士官,或者中学毕业者以自愿自费(一年支付140日圆)的条件只服役一年,实际上都是为有钱人大开方便之门。
总之,由于这个新征兵令,日本陆军建成了平时六万四千人,战时可直接投入兵力约十二万三千人,后方部队二万人的体制(1893年末<明治二十五年>)。1894年8月~1895年4月<明治二十六~二十七年>)在日清战争中就是以这样的兵力开战的。实际上,开战时现役兵力六万,还拥有预备役约九万,后备役约十万四千。这些预备役、后备役逐次招集起来,可以投入战争的总兵力可达到二十一万人(包括现役)。即,从预备役和后备役中可以征召约十五万人。
日清战争十年后的日俄战争(1904年2月~1905年9月<明治三十七~三十八年>),开战时约有十三万六千兵力,是日清战争时的两倍以上,这是因为日清战争结束后增设了六个师团(含近卫师团合计为十三个师团)、骑兵大队也改编成骑兵联队而扩大了规模。人口并未急速增长,即便这样在日清战争结束三年半后常备兵力就达到倍增,对国民生活的影响或可以想见了。
(日俄战争时的陆军)
为什么国民能够忍耐这样的穷兵黩武而没有发生任何动乱呢,这就是因为三国干涉的缘故。日清战争从清朝割让的辽东半岛因为俄、法、德三国的干涉要求返还。日本拒绝的话,又不具备首先可能与俄罗斯交手的实力,于是不得不向清朝归还了辽东半岛。
根本的问题在于,在战争中取胜的话就能从敌国获取割地赔偿,竟然和日本战国时代几乎一样,而当时的战争就是如此,世界处于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在日清战争前后,英、美、法、荷就在中国和东南亚任意实行着这种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政策。
英国在马来半岛全境正逐渐完成着殖民地化(英属马来联邦),又通过三场战争把缅甸殖民地化合并为殖民地印度的一个自治州;美国正以残酷手段镇压着菲律宾的独立运动;法国使老挝殖民地化,并刚完成把它和越南、柬埔寨并为法属印度支那;荷兰对抵抗了三十年的亚齐苏丹王国(苏门答腊岛北部)进行着最后的征服战争,将要完成对印度尼西亚的全面占领。英美对于三国干涉宣布采取中立态度,实际上即不支持日本。日本占领辽东半岛的话,当然列强都想加以牵制。
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后,三国对清朝政府都无有索求倒也罢了。但是,俄罗斯获取了大连、旅顺的租借权和长春到旅顺的铁路敷设权,旅顺成为俄罗斯的军港,铁路将旅顺和莫斯科连接在了一起;德国则取得了山东半岛的胶州湾;法国则取得了广州湾,还有河内到云南的铁路敷设权;英国取得了香港对岸的九龙和威海卫。
三国干涉成了列强对中国瓜分的借口,这里所说的“获取”,形式上是二十五年到九十九年为期限的“租借”,惯例上却意味着“永久租界”。
日本又面临着重大的选择,是作为帝国主义国家富国强兵战胜沙俄从而跻身于列强之中呢,还是龟缩在日本列岛加强防备呢。
日本朝野上下几乎毫无疑问地选择了要与沙俄对决跻身列强的道路,卧薪尝胆成为了人们的共同心愿。睡在柴禾上感受疼痛,舔尝熊胆以不忘苦涩屈辱,誓要忍受艰难困苦向沙俄复仇。
日清战争后五年,清朝发生了义和团之乱。由于列强蚕食中国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慨,以义和团为首的暴乱在北京袭击了各国使馆,日本公使馆也不例外地遭到袭击。于是列强八国出兵镇压。清政府误以为时机到来向列强进行了宣战。但是,八国联军镇压了反乱,清政府又成为战败国。八国联军中日本借地处近邻之便,派出了最大兵力,虽然各国还不承认日本的列强地位,但是日本的实力得以认可,博得了“远东宪兵”的称誉。
而借着北清事变之机,俄罗斯派出大军占据了东北满洲,而且就这样留驻下来。如果任其所为的话,朝鲜也会被俄罗斯吞并,最终日本也会被踏在俄罗斯的铁蹄之下,这使得日本感受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
于是对于列强沙俄,初出茅庐的日本于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2月断然发出宣战。幸好对于俄罗斯的南下和由俄罗斯独占满洲权益也感到不快的英美给予了日本道义上的支持。当时,进入了日俄战争时期的兵员补充据说达到一百万五千人(包括现役的十四万八千人)。这是与日清战争(甲午战争)不可同日而语的空前的兵员补充。
为此,将征兵制进行了修改,后备役从五年延期到十年,取消了第一补充兵役和第二补充兵役的差别,将它们统一作为补充兵役来看待。而且,征召了以三十八岁为限的高龄者,仅仅两三个月的军队训练教育就将新兵投入战场。因为常设的十三个师团不够用,战争中又临时编成了四个师团,这样仅步兵联队就达到了六十八个。
按照规定征召兵役年龄为四十岁,但真正达到这样征召限度的只是在二次大战战败之前的异常情况下才发生。日俄战争由于美国的斡旋好不容易展开和谈,但俄罗斯在和谈时也不断派兵到满洲,呈现出战争何时重开也不足为奇的态势。真要是这样,日本已经兵力告罄无力补充了。
兵力补充(2) 日俄战争后的兵力增强
日俄战争后,可能会以为战争结束了应该裁减陆军兵力吧,但事实与此相反。战争中临时编成的四个师团成为常设兵力,1907年(明治四十年)还再增设了两个师团。与此同时,虽然不属于师团,但以属于台湾守备部队的第一联队、第二联队为首,另增设了二个骑兵旅团、二个重炮兵旅团、一个野战炮兵旅团、一个交通兵团,因此日本陆军的常备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二万人。
这造成国家沉重的负担,从明治末的国家预算总额来看,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军费预算就高达33%,仅陆军预算就占了17%多。
师团数量合计达到了十九个,师团所属的步兵联队有七十六个,也就是说,一个师团有四个步兵联队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还有骑兵、炮兵、工兵等配置组成,这样的部队叫做师团。战场上它可以应对各种情况进行作战,在这个意义上师团就是基本的战略单位。
作为新武器的战车、飞机等登场后,编成了不属于师团的战车部队和航空部队等,因此作为战略单位的师团的价值减弱了,但这是以后发生的事情。日俄战争结束后约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步兵为中心的师团的数量增加就意味着兵力的增强。
这样的兵力增强,在强烈的舆论压力背景下,服役期限短缩了一年成为两年。但这不是服役期满就退役,而是“归休”,即任何时候都须服从召集性质的制度。后面将涉及的二十年后现役期限实际短缩为一年半(1927年<昭和二年>的大幅改订的兵役法,原则上服役为两年),但日中战争爆发后,服役期限又重新恢复到两年(1938年<昭和十三年>)。虽有这样那样的变动,但日俄战争后实施的“现役期限为二年”是大致的原则。
日俄战争结束了,日本陆军仍然不断增强陆军兵力的原因在于:
第一, 防备俄罗斯或革命后苏联的复仇。
第二, 朝鲜合并后完全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8月)
第三, 与第一点相关联的,即满洲(中国东北地区)派驻了常驻军队,以守备所获得的南满铁路(长春~旅顺)的权益。这支部队最初约一万人,它就是以后成为巨大军事集团的关东军的前身。
第四, 不断地采取了想把满洲全域、蒙古地区并入日本版图,或者增强对整个中国进行控制等政策(1915年<大正四年>1月对华21条要求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
为了使用武力压制朝鲜,作为警备部队从日本轮番派驻各个师团,而后终于又增设了两个常驻师团(1916年<大正五年>)。这样师团数达到了二十一个,师团所属的步兵联队为八十四个,加上两个台湾步兵联队,步兵联队总数为八十六个。骑兵联队有二十九个,炮兵(野战炮、山炮)联队有三十个,陆军常备兵力总数达到了二十六万人。因为现役两年(法律上规定为三年,如前所述最后一年为“归休”),所以每年征召半数的新兵约十三万人。
陆军在日俄战争后,就提出目标是“平时二十五个师团,战时五十个师团”(1907年<明治四十年>2月帝国国防方针),而这样也不能感到满足还继续要求增设师团。但是,十一年后的1918年(大正七年)6月,反而缩减为“战时四十个师团”(国防方针的第一次改订)。并于1922年和1925年(大正十一年和大正十四年)两次进行了大幅裁员。
日俄战争后增设师团以朝鲜的两个师团为终结,终于因为下述原因开始缩减兵力,裁减了四个师团。
○ 原来“平时二十五个师团,战时五十个师团”的目标,并未和制定预算的政府进行商议,因此无法解决财政经费的来源。
○ 海军也提出建设大舰队(最后定为八八舰队)的目标,这个计划被置于优先地位(特别是海军大将三本权兵卫第一次内阁时期)。
○ 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的成立(1922年<大正十一年>),使得海军预算缩减,为了保持均衡,陆军预算也相应缩减。
○ 因为关东大地震(1923年<大正十二年>9月)发生,也有紧缩财政之必要。
但是,从当时背景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英国的邀约,乘机向德国宣战,占领了德租借地胶州湾的青岛和德属南洋群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由日本托管南太平洋诸岛,分别有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等)。最后阶段,还和美英法三国以救出捷克斯洛伐克军为名共同出兵西伯利亚攻打当时的苏维埃。大战结束后美英法三国从西伯利亚撤兵后,日本还继续无目的、使国民也难于理解地出兵作战长达四年之久。
大正是所谓的大正民主时期,与日俄战争时不同,自由主义的思潮在全国盛行,无疑西伯利亚的出兵也受到国民的严厉批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产生的和平主义也波及日本,军人特别是陆军军人为人们避而远之,军官被作为“职业军人”受到蔑视。
军官本有着一种光荣的自负,对国家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并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被称为“职业军人”实在感到屈辱。当时虽然不至于反军、反战,但对于什么都付诸武力解决的军人思维,和大正的民主风潮毕竟有种违和的感觉。
最初的裁军(1922年)以陆军大臣山梨半造大将的名字被称为“山梨裁军”, 裁员约五万七千人(其中军官二千三百人),师团和步兵联队则并未缩减,只是以步兵联队中的中队(定员二百人左右)为主全部联队都减去了二至三个(共计二百五十二个中队)。由此,减少的军费约为四千万日元。
第二次宇垣裁军(1925年<大正十四年>,由陆军大臣宇垣一成中将实施)更施以手术,砍去了四个师团(第十三、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师团),与此相应的就是解散了四个骑兵联队、四个野战炮联队、四个工兵大队、四个辎重兵大队。即使这样,比山梨裁军缩减的人数少,只是裁去了三万三千人。
于是,日本陆军以十七个师团为基础约二十五万人,步兵联队七十个。其间,增设了不属于师团的炮兵部队若干,但基本上就是以这样的体制迎来了1937年(昭和二十五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
(待续)
相关文章:
老狼是也译文列表(2019年3月21日更新)
讲座:战后日本的宪政改革(上)
极简经济学(24):均衡价格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讲座:战后日本的宪政改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