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灵

其他

另类美国梦:被罢免的检察官和他的囚犯父母

另类美国梦:被罢免的检察官和他的囚犯父母作者
3月18日 下午 10:11
其他

最高性价比,新一期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即将开始!

风灵现在网上的课程越来越多,看得人眼花缭乱,选择困难,但质量却良莠不齐。有的贩卖焦虑,花钱买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皮毛;有的以巧舌如簧引人上钩,实则大割韭菜;有的自己都不懂,全靠东拼西凑。当然,有需求,才会有供给,这是人性使然。大多数人都急功近利,总渴望轻而易举就能成功。悖论在于,就算有人轻而易举能成功,也绝不可能是大多数人能实现的。经济学可以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些看起来很容易的事,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经济学探讨人的行为,研究社会运行的方式。不管什么专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经济学,它虽然不能教你发财,却能避免让你踩坑,可以让你的人生决策更为明智。学习经济学,或者说,学习任何来自西方的学科,英语都是必要的工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见:英语究竟为什么重要?因此,我们于近两年前开办了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帮助大家用英语来学习经济学。和所谓碎片化学习的浮光掠影不同,我们的课程旨在系统性地传授经济学知识,并稳步提高读者的英语水平。每一期我们都会完整地读一本经济学书籍,主要是奥派经济学的内容,以后也会视情况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从2022年夏天至今,我们已经开办了5期初级班。新的一年,我们除了增设双语阅读中级班外,也会继续初级班的学习。第六期初级班将于3月28日开课,所选的阅读材料为柯兹纳的《市场如何运行?》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发展,我们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的特色也日益鲜明,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而且一直秉持低价优质的原则,提供性价比最高的课程。学经济学,读英文学术原著,每节课不到10元钱!首先要说明的是,双语阅读课程并不是纯粹的英语课。市面上的英语课程不可胜数,教单词,教口语,教阅读,教语法,教应试技巧,等等。但这些课程看起来是在学英语,其实只是在学语言规则,因为语言归根结底是承载信息,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果不以其表达的信息为核心,那本质上就只是在学语言规则的空壳。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从小到大,学英语这么多年,哪些英语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中文,好歹还背过古文古诗,还曾被一些优美的散文或精彩的小说打动,也曾言为心声,抒发过自己的心情。但英语呢?不管是内容,还是审美,都几乎全无印象。背单词,学语法,练听力,看起来像是学英语的捷径,其实违背了语言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参见:为什么学英语这么难?像学一门语言那样学英语所以,我们的双语阅读课程不是英语课,而是以内容为核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掌握阅读材料所提供的知识或理论。选取相关材料时,首要的考虑也是内容,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但是,双语阅读课程也与中文阅读课程不同。我曾举办过中文读书会,这种读书会主要关注的是作者的思想,是其理论和应用,默认读者没有语言问题,不需要讲解字词句,不需要先扫清语法和词汇的障碍。而在双语阅读课程中,这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作为一名翻译了数百万字的资深翻译,这是我的强项,我也愿意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帮助大家。可以说,我们的课程有一点类似中小学的语文课,一方面注重语言知识如字词句的学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更要关注课文表达的内容本身。另外,英语主要是熟练问题,持续的大量输入对提高英语水平至关重要,而传统的英语教学输入严重不足。很多人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都没有系统性地读过英文原著,尤其是学术著作。我们每期都会选取系统性的阅读材料,虽然初级班一般只有几万单词,但一年学上3-4期,也可读完20万字左右,这超过了从小学到大学英文课文的总和。通过大量输入,才能真正提高词汇量,巩固语法,训练理解和逻辑能力,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是学好英语的必由之路。长期来看,我也希望随着大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能来越多地偏重阅读本身,而不是语言知识,直到成为像中文读书会那样的真正的阅读课。我开办这个课程的初衷就是希望让有志于学习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读者,能摆脱不如人意的译著,自由地阅读原著,准确领会大师们的思想。我们本期选择的阅读材料为柯兹纳的《市场如何运作?》,这是一本仅有70多页的小书,但却是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奥派经济学所不能错过的精华。天天都在说市场,但市场到底是什么?通常我们认为市场就是交易的场所,比如农贸市场,建材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等等。但在奥地利学派的传统中,市场是一种过程,是学企业家发现、学习和传播信息和实现协调的过程。理解市场是一种过程,绝对会颠覆你的三观!让你明白竞争和创新究竟意味着什么?企业家精神为什么重要?柯兹纳曾经描述过他从他的老师米塞斯那里,第一次听说“市场是一种过程”的震撼。后来,他终其一生,以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发展和完善了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学习奥派经济学,绝对不能绕开柯兹纳。他是哈耶克之后奥地利学派的领军人物,对半个世纪以来的奥派复兴起到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他继承奥派传统,又启动了奥派的复苏;他捍卫奥派的特征,又持续与主流经济学交流;他师承米塞斯,又发扬哈耶克,是当之无愧的奥地利学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桥梁人物。参见:柯兹纳:奥地利学派的桥梁人物柯兹纳对于我而言,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认真阅读柯兹纳之前,我也读了不少的哈耶克、米塞斯的著作,以及其他人的著作,从入门级到专业级,但仍然不能清楚地理解奥地利学派的特点是什么?它与主流经济学的异同是什么?但柯兹纳却把这些问题讲得明明白白,犹如水晶般清晰。为此,我非常感激柯兹纳,他算是我学习奥派中最重要的老师,超过了米塞斯、哈耶克、门格尔,等等。在开办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之前,我曾连续两年受主线经济学品读会邀请领读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和《竞争与企业家精神》,在此过程中,我全文翻译了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一书。因此,柯兹纳也是我最熟悉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不用加上之一)。参见:《市场过程的含义》中文版但柯兹纳作为职业经济学家,大多数著作的目标读者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同行,而不是普通的经济学爱好者,这也是柯兹纳在国内传播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他的这本小书《市场如何运作?》,正是写给非经济学专业的普及读物,特别适合对喜欢奥派却又一知半解的爱好者阅读,是不容错过的入门书籍。第六期双语阅读初级班课程暂定于2024年3月26日开课,持续10-12周左右。每周腾讯会议上课,每次2小时。课后提供云录播。无须下载,长期有效。每期课程所选的阅读材料不同,读者可以在任何一期加入,而不必受限于前期课程。本期为初级班课程,适合初中级学员。报名不限英语水平,不限专业,不限年龄。本期学费为199元,优惠政策如下:1.
3月1日 下午 6:56
其他

市场究竟是什么?——经济学双语阅读第六期报名

风灵新的一年,我们除了增设双语阅读中级班外,也会继续初级班的学习。第六期初级班将于3月下旬开课,所选的阅读材料为柯兹纳的《市场如何运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发展,我们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的特色也日益鲜明,越来越受到欢迎。首先要说明的是,双语阅读课程并不是纯粹的英语课。市面上的英语课程不可胜数,教单词,教口语,教阅读,教语法,教应试技巧,等等。但这些课程看起来是在学英语,其实只是在学语言规则,因为语言归根结底是要承载信息,传递信息的。如果不以其表达的信息为核心,那本质上就只是在学语言规则的空壳。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从小到大,学英语这么多年,哪些英语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中文,好歹还背过古文古诗,还曾被一些优美的散文或精彩的小说打动,也曾言为心声,抒发过自己的心情。但英语呢?不管是内容,还是审美,都几乎全无印象。背单词,学语法,练听力,看起来像是学英语的捷径,其实违背了语言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参见:为什么学英语这么难?像学一门语言那样学英语所以,我们的双语阅读课程不是英语课,而是以内容为核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掌握阅读材料所提供的知识或理论。选取相关材料时,首要的考虑也是内容,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但是,双语阅读课程也与中文阅读课程不同。我也曾举办过中文读书会,这种读书会主要关注的是作者的思想,是其理论和应用,默认读者没有语言问题,不需要讲解字词句,不需要先扫清语法和词汇的障碍。而在双语阅读课程中,这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作为一名资深翻译,这是我的强项,我也愿意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帮助大家。可以说,我们的课程有一点类似中小学的语文课,一方面注重语言知识如字词句的学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更要关注课文表达的内容本身。另外,英语主要是熟练问题,持续的大量输入对提高英语水平至关重要,而传统的英语教学输入严重不足。很多人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都没有系统性地读过英文原著,尤其是学术著作。我们每期都会选取系统性的阅读材料,虽然初级班一般只有几万单词,但一年学3-4期,也可读完20万字左右,这超过了从小学到大学英文课文的总和。通过大量输入,才能真正提高词汇量,巩固语法,训练理解和逻辑能力,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是学好英语的必由之路。长期来看,我也希望随着大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能来越多地偏重阅读本身,而不是语言知识,直到成为像中文读书会那样的真正的阅读课。我开办这个课程的初衷就是希望让有志于学习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读者,能摆脱不如人意的译著,自由地阅读原著,准确领会大师们的思想。我们本期选择的阅读材料为柯兹纳的《市场如何运作?》,这是一本仅有70多页的小书,但却是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奥派经济学所不能错过的精华。天天都在说市场,但市场到底是什么?通常我们认为市场就是交易的场所,比如农贸市场,建材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等等。但在奥地利学派的传统中,市场是一种过程,是学习、发现、传播信息和实现协调的过程。理解市场是一种过程,是理解奥地利学派的关键。柯兹纳曾经描述过他从他的老师米塞斯那里,第一次听说“市场是一种过程”的震撼。后来,他终其一生,以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发展和完善了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学习奥派经济学,绝对不能绕开柯兹纳。他是哈耶克之后奥地利学派的领军人物,对半个世纪以来的奥派复兴起到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他继承奥派传统,又启动了奥派的复苏;他捍卫奥派的特征,又持续与主流经济学交流;他师承米塞斯,又发扬哈耶克,是当之无愧的奥地利学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桥梁人物。参见:柯兹纳:奥地利学派的桥梁人物柯兹纳对于我而言,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认真阅读柯兹纳之前,我也读了不少的哈耶克、米塞斯的著作,以及其他人的著作,从入门级到专业级,但仍然不能清楚地理解奥地利学派的特点是什么?它与主流经济学的异同是什么?但柯兹纳却把这些问题讲得明明白白,犹如水晶般清晰。为此,我非常感激柯兹纳,他算是我学习奥派中最重要的老师,超过了米塞斯、哈耶克、门格尔,等等。在开办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之前,我曾连续两年受主线经济学品读会邀请领读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和《竞争与企业家精神》,在此过程中,我全文翻译了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一书。因此,柯兹纳也是我最熟悉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不用加上之一)。参见:《市场过程的含义》中文版但柯兹纳作为职业经济学家,大多数著作的目标读者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同行,而不是普通的经济学爱好者,这也是柯兹纳在国内传播受限的主要原因。不过,他的这本小书《市场如何运作?》,正是写给非经济学专业的普及读物,特别适合对喜欢奥派却又一知半解的爱好者阅读。感兴趣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哦!第六期双语阅读初级班课程暂定于2024年3月下旬开课,持续10-12周左右。每周腾讯会议上课,每次2小时。课后提供云录播。无须下载,长期有效。每期课程所选的阅读材料不同,读者可以在任何一期加入,而不必受限于前期课程。本期为初级班课程,适合初中级学员。报名不限英语水平,不限专业,不限年龄。本期学费为199元,2月29日前报名可享早鸟价149元!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半价100元!报名可搜索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或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加好友。此外,以前各期的内容为:一、经济学双语阅读初级班1.《奥派经济学入门》——全面系统介绍奥派经济学理论2.《哈耶克精要》——了解哈耶克思想的入门小书3.《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米塞斯一生学术贡献的精华4.《自由与财产》+《揭示马克思主义》——米塞斯精彩讲座5.《通往奴役之路》(简写版)+“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哈耶克经典作品二、法律英语阅读1.
2月1日 下午 9:40
其他

米莱达沃斯演讲震撼全场:自由万岁!(视频+中文全文)

演讲人: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地点: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文翻译:风灵(据英文同传翻译)下午好!非常感谢。今天,我在这里告诉你们,西方世界正处于危险之中,这种危险是因为那些本应捍卫西方价值观的人,被一种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并由此带来贫穷的世界观所同化。不幸的是,近几十年间,受一些出于好意想帮助他人的人,以及一些渴望跻身特权阶层的人的驱动,西方世界的主要领导人已经放弃了自由模式,转而采用了我们所称的集体主义的不同版本。我们在这里告诉你,集体主义实验永远不是困扰全世界人民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相反,它才是问题的根源。请相信我,没有人比我们阿根廷人更有资格来证明这两点。我们在1860年采纳自由模式时,35年间我们成为了世界上领先的大国。而当我们在过去的100年里拥抱集体主义时,我们目睹了我国的公民如何陷入系统性的贫穷,全球排名下降到了第140位。但在进行讨论之前,首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看一下数据,展示了为什么自由企业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是结束世界贫困的唯一可能的制度,而且也是唯一符合道德的能实现此目标的制度。如果我们观察经济进步的历史,可以看到,从公元0年到1800年间,全球人均GDP基本保持不变。如果你看一下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的演变图,你会看到一个曲棍球棒形状的图形,在90%的时间里保持恒定,却从19世纪开始呈指数级增长。这段停滞历史的唯一例外是在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除了这个例外,在公元零年到1800年整个时期,全球人均GDP停滞不前。现在,不仅是从采纳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制度那一刻之后,带来了财富的爆炸性增长,而且,如果你查看数据,你会看到增长在整个时期内持续加速。从公元0年到1800年间,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始终是约0.02%,也就是几乎没有增长。从19世纪开始,伴随着工业革命爆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0.66%,照这个速度,要使人均GDP翻倍,需要大约107年。现在,如果你观察1900年到1950年之间,增长率加速到每年1.66%,意味着人均GDP翻倍不再需要107年,而是66年。如果你观察1950年到2000年之间,你会看到增长率又提高为2.1%,这意味着仅需33年,我们就可以使全球人均GDP翻倍。这一趋势远未停止,迄今仍在持续发力。如果我们观察2000年到2023年之间,增长率再次加速到每年3%,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短短23年内使全球人均GDP翻倍。也就是说,当你观察从1800年到今天的人均GDP时,你会看到工业革命之后,全球人均GDP增长了超过15倍,这意味着增长的繁荣使全球90%的人口摆脱了贫困。我们应该记住,1800年时,大约9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大流行疫情之前降至了5%。结论显而易见:自由贸易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体系,绝非产生问题的根源,而是我们结束全球饥饿、贫困,乃至极端贫困的唯一工具。上述实证证据无可置疑。因此,既然自由企业资本主义无疑在生产方面更为优越,左翼理论就转而攻击资本主义的道德问题,称其不公正。他们说资本主义是邪恶的,因为它是个人主义的,而集体主义是好的,因为集体主义是利他主义的,当然,是用别人的钱去利他。因此,他们倡导社会正义。这个概念,近来在发达国家才变得时尚,而在我的国家已经在政治话语中的老调常谈了超过80年。问题在于,社会正义既不公正,也不促进整体福祉。恰恰相反,它本质上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是暴力的。它不公正,因为国家通过税收来获取资金,而税收是强制征收的。我们中谁会说他是自愿缴税的?这意味着国家是通过强制手段来获得资金,税负越高,强制越大,自由度就越低。那些推动社会正义的倡导者,其出发点是整个经济就像一个可以由不同人分享的馅饼,但这个馅饼的大小并非是既定的。这是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1月18日 下午 6:32
其他

为什么学英语这么难?

风灵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位英语学习博主的文章,大意是英语很难,没事千万别学英语。他给出的理由是第一英语词汇量很大,第二英语的语法不简单。这两个理由当然都是成立的。从词汇来说,英语是所有语言中词汇量最大的。基本的英语词汇包含了两套并行的来源,一套来自于日耳曼语,一套来自于拉丁语。这就平白比属于日耳曼语系的德语,属于拉丁语系的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多了一倍。而英语应用广泛,又加入了许许多多的外来语,词汇量进一步膨胀。英语的词汇至少有50万以上,英美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词汇量会在4万左右,精英人士如教授、作家,高级管理人士等可能还会翻倍。所以,即使你好不容易背下了6000,8000,甚至10000单词,四舍五入词汇量基本为零。语法方面,英语的语法说难也不难(个人认为比法语或德语简单),但问题是与中文格格不入。最突出的一点,中文虽然有少量的连词,但基本没有句型结构,连主谓宾等句子成分都时常不完整。以短句为主,上下文逻辑多靠语感,标点符号也很随意,犹如一地散沙(如果觉得散沙不好听,也可以说是一地散珠)。而英语要严谨得多,主句和各种从句按语法规则嵌套在一起,形成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整体,犹如结构完整的建筑物。习惯了中文表达方式的人,对此会非常不适应。看到长一点的句子就头昏眼花,完全不知所谓,写出来的英语句子也是无逻辑无结构的中式英语。此外,时态语态,定冠词不定冠词,单复数主谓一致,这些语法现象中文也没有,学的时候基本靠背,用的时候基本不会。五花八门的介词搭配又是另一大痛点,这还没说到什么倒装句,省略句,虚拟语气等等复杂点的语法问题。这位博主只谈了词汇和语法这两点,没涉及发音等问题,就已经可以表明英语很难学了。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像一般人想的那样,顺势抛出自己的独门学习秘籍什么的,而是直截了当地建议,没事就别学英语了。上学时应该认真学,毕业后非必要就不学了,反正学也学不好,有必要的时候就临时突击一下,不要做长远打算。对他的以上建议,我当然不能接受(如果接受,也就不费力写这篇文章了)。毕业后学英语不但往往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确实是能学好的。我也没有什么独门秘籍,英语难学,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难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都是各种错误的方法。如果说英语的难度是60分的话,错误的方法叠加上去,差不多就到100分了。也就是说,如果仅仅英语难,那还是会有不少人能学好的,但用了那些南辕北辙的错误方法,欲速不达,能真正学好英语的,几乎就是凤毛麟角万里挑一了。那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说就懂,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第一阶段,打好基本功。打好基本功是什么意思?这样说吧,给你任何一篇难度较高的文章(比新概念4的课文难度高,也比一般外刊文章难度高),在不限时的情况下,且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你可以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准确率至少达到95%以上。那基本功这关就算是过了。如果要考虑发音的话,再加上能较为流利地朗读这条。理论上说,在完整地学习了语法体系,并有几千词汇量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到这点。就国内的情况,高中学完主要的语法知识应该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就我多年与学生打交道的经验,不要说高中毕业,就是大学毕业,四六级考过,甚至读了研究生,很多人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句子结构分析不过关,逻辑不清,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含义,等等。此外,从出版的学术译著的质量也可以看出,错误百出、前言不搭后语的翻译比比皆是,而译者一般都是业内所认为的英文水平较高的人,可见基本功过硬的真的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中学和大学的英语学习,都是以考试为导向的。中学对标高考,大学对标四六级和考研,过分注重解题技巧,注重刷题练习,而不是训练在真实语境下的理解能力。但不管怎么说,经过适当的训练,是可以打好基本功的。中学和大学的英语课程,大体上也是以此为目标的。其实,只要基本功扎实,从高考,到四六级,到考研,考博,这一系列英语考试都是a
1月15日 下午 6:30
其他

《自由主义》双语阅读课程,新年优惠大放送!

风灵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是不是又立了新的flag,有了新的计划?比如说,要好好地学学英语,好好地读几本书?然而,说起容易做起难。当你发现一个人难以为继的时候,是不是想要报个课程,找个老师指导?却发现不知该怎样选择?英语常常是成年人心中永远的痛,甚至有人断言,一旦走出大学校门,就没法再提高英语水平了,这当然是胡说。但为什么现在有无数的英语资料,有无数的英语课程,甚至还有先进的AI技术全面辅助,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英语学习还是那么难呢?道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几乎所有的英语课程或英语学习计划,关注的都只是英语本身,而不关注英语表达的内容,而这完全违背了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事实证明,以这种方式学英语,总是事倍功半,学得快忘得快,长期低水平循环,令人疲惫不堪,无法坚持。具体分析可参见:像学一门语言那样学英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2022年7月开始举办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其主要目的一是培养学员阅读英文学术著作的能力。如果能熟练阅读原著,便如直接与作者对话,聆听作者的洞见,不用再借助滞后且不可靠的翻译,实乃省时省力大快人心之事。这在译著出版困难,质量参差不齐的现时尤为重要。二是普及经济学特别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知识,也包括其他社科知识。三是通过阅读英文资料,综合提高英语水平。也就是说,我们是要用英语阅读和学习,而不是学习英语。一年半以来,我们举办了五期初级班课程和一期7天的特别课程。不少学员的经济学知识和英语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大家要求,我们将在春节后即2024年2月下旬开办中级班课程,第一期选择的材料是米塞斯的《自由主义》(英文版)。初级班的阅读材料相对短小简单,一般为入门读物,如《奥派经济学入门》和《哈耶克精要》,或是偏口语化的讲座,如米塞斯《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等讲座,或是原著的缩写版,如《通往奴役之路》(读者文摘版)。严格意义上说,这些材料只是小册子(pamphlet),还不能算是著作(book)。虽然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且富有趣味,但毕竟容量有限,尚不足以充分体现大师们的思想精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不能满足于初级入门课程,而要不断前进。在中级班课程中,我们则会选择那些难度适中的经典原著或最新成果,类似于米塞斯的《自由主义》,《理论与历史》,《全能政府》,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通往奴役之路》(原版),柯兹纳的《竞争与企业家精神》,贝奇的《鲜活的经济学》,《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等,也可能涉及非奥派经济学家的名著,如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布坎南的《同意的计算》等。这些书籍篇幅比小册子更长,体现了作者对某一(类)问题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阐述更为完整,论证更为有力,表达也更有特点。中级班第一期选择米塞斯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
1月2日 上午 8:16
其他

《自由主义》:米塞斯反驳的24种观点

风灵我们将在新年开始的新一期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选取的阅读材料是米塞斯的经典之作《自由主义》。这是我个人读过的第一本米塞斯的著作,也始终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可以说,我是因为《自由主义》而成为了自由主义者,并开始关注奥地利学派。那么,米塞斯的《自由主义》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本书系统阐述了自由社会原理及其内外政策,特别是所可能面临的障碍和问题。这听起来平平无奇,是吗?远非如此。众所周知,米塞斯在1920年出版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论文,后来于1922年扩展为《社会主义》一书。这是一部跨时代的巨著,米塞斯提出的计划经济的经济计算问题,深刻地影响了哈耶克,罗宾斯等当代经济学大师,也引发了20世纪20-30年代那场载入经济学思想史的大辩论。但提出问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正面回答论辩对方的问题,而这是那些质疑和批评自由市场制度的人未曾做到的。在米塞斯的年代,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已饱受攻击,但批评者们却从没有系统地阐述过他们所认为的超越资本主义的制度是什么样的,以什么原则运作,为什么是可取的,为什么能够行得通。而米塞斯恰恰与之相反,他以《自由主义》补充了《社会主义》,形成了有破有立的统一整体。本书文笔精炼,要言不烦,信息量却很大,字里行间闪耀着思想大师的睿智光芒。米塞斯针对大多数人对自由主义的种种问题、怀疑和困惑,以独到精辟的分析让读者衷心服膺。下面是路易斯·斯巴达罗在前言中归纳的本书涉及的24个主要问题,如果你有类似的看法或困惑,那这场《自由主义》的思想盛宴不容错过。1.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越南改革开放之路:告别饥饿的长夜!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越南总理范明正拥抱致礼)有多少人知道,今天越南风风火火的经济爆发,其起点却是经济废墟和饥荒。“作为世界第二的大米出口国,越南曾经创造了全民靠菜叶和杂粮充饥的奇迹。”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千古奇冤基辛格

报名可搜索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或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加好友。欢迎关注干货满满的风灵公众号: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经济学双语阅读中级班报名

风灵从2022年7月开始,我们举办了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其主要目的一是培养学员阅读英文学术著作的能力,这在译著出版困难,质量参差不齐的现时尤为重要。如果能熟练阅读原著,便如直接与作者对话,聆听作者的洞见,不用再借助滞后且不可靠的翻译,实乃省时省力大快人心之事。二是普及经济学特别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知识,也包括其他社科知识。三是综合提高英语水平。一年半以来,我们举办了五期初级班课程和一期7天的特别课程。不少学员的经济学知识和英语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大家要求,我们将在春节后即2024年2月下旬开办中级班课程,第一期选择的材料是米塞斯的《自由主义》(英文版)。初级班的阅读材料相对短小简单,一般为入门读物,如《奥派经济学入门》和《哈耶克精要》,或是偏口语化的讲座,如米塞斯《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等讲座,或是原著的缩写版,如《通往奴役之路》(读者文摘版)。严格意义上说,这些材料只是小册子(pamphlet),还不能算是著作(book)。虽然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且富有趣味,但毕竟容量有限,尚不足以充分体现大师们的思想精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不能满足于初级入门课程,而要不断前进。在中级班课程中,我们则会选择那些难度适中的经典原著或最新成果,类似于米塞斯的《自由主义》,《理论与历史》,《全能政府》,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通往奴役之路》(原版),柯兹纳的《竞争与企业家精神》,贝奇的《鲜活的经济学》,《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等,也可能涉及非奥派经济学家的名著,如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布坎南的《同意的计算》等。这些书籍篇幅比小册子更长,体现了作者对某一(类)问题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阐述更为完整,论证更为有力,表达也更有特点。中级班第一期选择米塞斯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黑命贵”运动创始人:我真是马克思主义者吗?

直译是“训练有素的马克思主义者”,偏书面化,而原文是网络评论和口语,发言双方的意思都是“认真学过的、有来历的、并不是乱说和自封的”,故译为“正宗马克思主义者”。3·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读哈耶克,为什么英文更好懂?

风灵得知我们将要举办阅读哈耶克的双语课程,有些朋友认为,读哈耶克的中文译本都读不懂,怎么能去读英文呢?这恰恰是种误解。学术类的书籍,英文通常都比中文好懂,对哈耶克的著作而言更是如此。哈耶克的作品几乎都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但这些译著难读难懂,已成为广泛的共识,甚至以通俗易懂著称,销量高达百万份的《通往奴役之路》的中译本也是让人不知所以,不明觉厉。我个人前后读了好几遍,读得云里雾里,后来读了英文,才知道确实是较简单的普及性读物。既然如此,读者肯定会说,那是翻译得不好,但真的不全是翻译的锅,而是多种因素的结果。第一,哈耶克很多句子不便直译。比如:We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米塞斯:自由意味着什么?

风灵编译自由(liberty)一词虽然源远流长,但直到18世纪初,所流行的自由概念与今日仍大相径庭。米塞斯指出,当时流行的两种自由观都是精英或寡头政治的概念,与一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第一种自由的概念纯粹是学术性的,完全不应用于政治事务的处理。这是源自古代作者著作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和罗马作者的眼中,自由不是必须赋予所有人的东西。这是少数人的特权,大多数人无缘染指。希腊人所谓的民主,以现在的术语而论,不是林肯所谓的民治政府,而是寡头政治,是大多数人为客籍民或奴隶的社会中,拥有完全权利的公民的主权。而在公元前四世纪之后,即使这种相当有限的自由,也不再被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演说家们视为一种现实的宪法制度来讨论了。在他们看来,这是无可挽回之过去的一种特征。第二种自由的概念也同样是寡头政治的概念。这是地主贵族或城市贵族保持特权的野心,以对抗日益崛起的皇家专制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冲突中获胜的仍然是君主。只有在英国和荷兰,土绅和城市贵族才成功地击败了皇室。但他们赢得的不是所有人的自由,而只是精英的自由,少数人的自由。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而言,不但没有自由,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他们是濒于饿死的贫民,只能靠“富人餐桌上掉落的面包渣”为生。只有资本主义兴起后,才彻底改变了普通人的命运,自由才有了普遍的意义。米塞斯强调,大众前所未有的富裕仅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副产品。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是将经济主权从地主转交给了全民。在新的商业机制下,普通人不仅成了自由工人,也成了享有经济主权的消费者。商店和工厂的所有者、公司的总裁是老板。但他们这种主人地位仅仅是表面现象,并且是有条件的——受制于消费者的无上权利。消费者是君王,是真正的老板,如果厂商不能胜出其竞争对手,最好地服务于消费者,那他就完蛋了。普通人现在享有了经济自由,包括自由择业,自由消费,自由迁徙和自由投资。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基础,政治权利很快也从享有特权的少数人手中转移到了民众手中。成人的选举权紧随产业选择权之后。市场过程给予了普通人选择企业家和资本家的权利,他们也在政府领域得到了类似的权利,成为了选民。米塞斯认为代议制政府是按照市场模式来安排宪法性事务的尝试,但是这一构想不可能完全实现。在政治领域,总是多数人的意愿取胜,而少数必须服从多数。而市场同样为少数人服务,只要少数不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制衣业不仅为正常身材的人生产衣服,也为大胖子生产衣服;出版社不仅为大众出版西部小说和侦探小说,也为品味出众的读者出版书籍。还有一点重要的区别是,在政治领域,某个人或一小群人没办法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但是在思想领域中,私有财产使不服从成为可能。叛逆者必须为其独立付出代价。在这世上,没有无须牺牲就能获得的奖赏。但是如果一个人愿意付出这种代价,他可以自由地脱离正统的束缚。从古至今,新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先驱之所以能够成事,都只是因为私有财产提供了蔑视主流方式的可能性。仅有少数另类之人自身有足够独立的经济条件来反对大多数人对观念的统治。但是,在自由经济的环境下,他们在大众中发现了愿意帮助并支持他们的人,比如资助马克思的工厂主恩格斯。的确,社会中的人必须依赖于他人才能生存,而无法实现个人的完全独立。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依赖于其他人准备为他的幸福做出什么贡献,以换取他自己对他们幸福的贡献。社会本质上是服务的相互交换。只要个人有选择的机会,他们就是自由的;如果他们在暴力或暴力威胁下被迫屈服于某种交换条件,无论他们对此有何感受,他们都缺乏自由。奴隶之所以不自由,正是因为主人给了他任务,并决定了他完成任务后将得到什么。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哲学家认为,在历史的早期,个人是自由的,历史的演变过程剥夺了他最初的自由。卢梭说过:“自然予人自由,而社会将人奴役。”事实上,原始人类受更强壮的人的支配,这些更强壮的人可以从他手中夺走稀缺的生存手段。自然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为自由。自由的概念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享有自由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种自由完成什么了不起的事业。有人认为,自由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歧视。普通人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他不著书立说,不创造异端邪说,也不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他只想享受生活,他不需要自由。对此,米塞斯反驳道,问题不在于普通人自己能否利用这种自由去思考、去谈论,以及著书立说。问题在于,如果将自由赋予那些智力和意志力都超常之人,墨守成规的懒人们是否会从中获利。普通人可会高兴地享受创新者的努力带给他的一切好处。一旦这些思想和理论被有心的商人用以满足他的某些潜在愿望,他就迫不及待地去获取新产品。毫无疑问,普通人是现代科学技术一切成就的主要受益者。确实,智力平平的人没有机会上升到工业领袖的地位。但是市场所授予他的经济事务主权会刺激技术专家和发起人将所有科学研究的成果都转化来为他所用。只有那些思想视野超不出工厂内部组织,也不了解是什么让商人们碌碌营营的人才会忽视这一事实。社会主义者试图混淆自愿与强制之间的区别,在他们眼中,一个人纳税或缴纳法官施加的罚款,与他购买一份报纸或一张电影票之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区别。不管哪种情况,这人都受制于统治权。他不是自由的,因为如哈勒(Hale)教授所说,某个人的自由意味着“不存在任何妨碍他使用物质财产的障碍”。米塞斯调侃道:“这意味着:如果一位女士阻碍我使用她编织的毛衣(可能是为她丈夫准备的生日礼物),我就不是自由的。我自己也限制了其他所有人的自由,因为我反对他们使用我的牙刷。按照这种学说,我这样做是在行使私人统治权,这类似于公共政府权力,即政府将某人监禁于辛辛监狱所行使的权力。”米塞斯还以家庭主妇为例,揭示这种理论的荒谬。“一代人之前,所有家庭主妇都是按她们从母亲或食谱那里得到的配方来做汤。如今,许多家庭主妇更喜欢买罐装的汤,加热后给家人喝。但是,我们学富五车的博士们说,罐头公司是在限制家庭主妇的自由。因为罐头公司对罐头要价,是对主妇使用罐头设置了障碍。公司控制着家庭主妇,它以过度集中的权力破坏她的个人自由,而政府有责任防止如此严重的罪行。企业必须接受政府的控制,”关键是,没有人强迫家庭主妇买罐装的汤,她这样做是因为她认为这种方式比传统习俗对她更有利。生产罐装汤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人——投机商、发起人、资本家、投机者、炒股的赌徒——想投资罐头厂,从而满足了千百万家庭主妇的潜在愿望。米塞斯最后总结道,西方社会哲学独特的原则是个人主义。它旨在创造一个领域,个人在其中可以自由地思考、选择和行动,不因强制性和压迫性社会机构即国家的干涉而受到限制。西方文明的所有精神和物质成就都是践行这种自由理念的结果。这种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信条和政策,它在经济问题上的应用,不需要任何辩护者或宣传者。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一切。******************多一个人读米塞斯和哈耶克,自由就多一份保障!欢迎参加我们的双语阅读课程,本期精读的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读者文摘版)和“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内容精彩,不可错过!11月5日开课,报名费199元,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半价100元!详情可见:一起学哈耶克——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五期报名报名可搜索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或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加好友。欢迎关注干货满满的风灵公众号:相关文章:万变不离其宗:米塞斯怎样讲解人的行为原理?米塞斯:东方为什么落后于西方?米塞斯:生平与贡献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一起学哈耶克——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五期报名

风灵谁是奥地利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哈耶克。他不仅仅是迄今为止奥派唯一的经济学诺奖得主,而且其影响力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领域,涉及政治哲学、法学、心理学、思想史等社会学科的方方面面。哈耶克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很多人即使不懂经济学,对奥地利学派一无所知,但也听说过哈耶克的大名。哈耶克一生论著颇丰,著作等身,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通往奴役之路》(The
2023年10月14日
其他

怎样理解“伤害中华民族感情”?

风灵前两天,有朋友转给我最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中关于“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条文,可能希望我评价一下。但评价之前,我们先要搞懂它的意思,很多人都说这种提法太含糊,但其实还是有章可循,可以理解的。首先,什么是伤害感情?平时,我们说谁伤害了我们的感情,其实是有人让我们不高兴,不爽的一种别扭的表达。比如,如果我当面说某人长得丑,很可能就伤害了他/她的感情,也就是让他/她不高兴了。又比如,男女朋友分手,一方对另一方说“我不爱你了”,这可能也伤害了对方的感情。这里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伤害感情意味着我并没有以不法手段侵犯他/她的人身或财产,或者造成实质的精神损害,否则就会按侵权处理了,也就是他/她毫发无伤的情况下,感觉不爽而已;二是这是他/她主观的感受,与客观事实无关。我不能辩解称,他/她本来就长得丑,我真的已经不爱了,这都只是描述事实,没有不良用心。就算我是描述事实,只要我说出来,只要让他/她不高兴了,也是伤害了感情。其次,条文中伤害感情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然而,有感情的只能是自然人,只有活生生的高等生命才有情绪波动,才有喜怒哀乐等感情。中华民族不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被伤害感情,条文要表达的其实是伤害了那些能代表中华民族的自然人的感情。那么问题来了,谁能代表中华民族?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府官员,或者执法人员?还是小粉红,乃至于路人甲乙丙丁?理论上,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伤害了我们任何人的感情,都至少是伤害了部分中华民族的感情。到底谁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因为中华民族组成人员太多,成份也复杂,这很可能是一个因时因地自由裁量的问题。好了,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伤害中华民族感情”以及相关条文的含义了。它指的是,如果你的言行举止穿戴等让某个或某些不特定的人(他或他们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代表)不高兴了,不爽了,你就违法了,要被罚款,被拘留。虽然我是学法的,而且自认学得还不错,但要从法律角度评价这样的条文,我已经词穷。我只能说,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法制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应读者要求,我们将在十一长假期间举办一期奥派经济学入门特别课程(不能按时参加的可看录播回放),报名费仅100元。详情参见:七天速成奥派经济学。联系风灵加入。微信号mefengling,或扫下面二维码:欢迎关注干货满满的风灵公众号:相关文章:到底谁在给外卖小哥发工资?为什么法治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打击坏人?经济绝不是拼出来的
2023年9月7日
其他

到底谁在给外卖小哥发工资?

风灵近期临沂大学邢斌教授以一篇《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关于外卖行业整体状况分析,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从996到外卖小哥:经济结构失衡下的底层竞争》,其主要观点至今仍然适用。但今天我想谈的是,到底谁在给外卖小哥发工资?或者说,真的是美团在剥削外卖小哥吗?到底谁在给外卖小哥发工资?当然不是美团,就连邢教授也很清楚这一点。文中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单外卖顾客支付22元,商家拿到14元,快递员拿到3元,外卖公司拿到5元。可见,是顾客也就是消费者在给外卖员支付报酬,或者说,消费者是后台总老板,支配着商家、外卖员和外卖公司三家的收入,而这三家再按比例分成。不过邢教授认为,这个比例分成不合理,外卖员应该分得更多。但这也简单啊,邢教授文中提到:肯德基、麦当劳都有自己的外卖队伍,无论专职还是业余,都有正式签约,有五险一金,受伤有公司保险,也不设置送餐倒计时,等等。既然有这么好的工作,那为什么外卖员们不都去肯德基、麦当劳上班,而要注册美团平台呢?很显然,肯德基、麦当劳容纳不了这么多外卖员,提供不了这么多就业岗位,那为什么别的商家不向肯德基、麦当劳学习,将这种优秀的模式推广开呢?我想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顾客不愿意支付相关价格。比如说,我在家点外卖,几乎就从不点肯德基麦当劳,就是嫌配送费太贵,当然,餐品的均价也偏贵。实在想吃,我宁可开车时顺便去买点。外卖员辛苦,但绝大多数点外卖的消费者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少数顾客愿意支付高价,但始终是少数而已,这少数的顾客,能养活上千万的外卖员吗?外卖平台抽成的依据是什么呢?恰恰是因为平台降低了外卖的整体费用,提升了消费者价值,才让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变为了现实,从而为广大外卖员提供了生计。在没有美团和饿了么之前,我可能一年也不点一次外卖。当时除了肯德基麦当劳外,也可以打电话给附近的餐馆要求送餐上门。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消费额(不高),这种送餐是免费的,只是有距离限制(通常1公里内),而且高峰期可能很慢。即使免费送餐,我也觉得麻烦,还不如自己出去吃。而有了外卖平台后,每周都可能点几次外卖。一是便宜,可能比到店更便宜;二是选择面多,不限于附近的商家,也不限于那些有空闲送餐人手的商家;三是操作简单,流程规范,菜品和价格一目了然,用手指头点点就完成了点单和支付。所以,即使有其他途径可用,海量的消费者仍愿意使用外卖平台。在顾客支付的费用中,外卖公司应该提成多少?其实也不是外卖公司自己说了算。如果觉得外卖公司费用高了,商家完全可以和外卖员联合起来,抛开美团饿了么,另建平台,比如利用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确实有商家这样做,比如我家小区的京东超市,就靠微信群给全小区送货。邢教授说商家一批一批退出,如果真是如此,那外卖平台倒闭指日可待,他们抽成过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是市场规律的体现。另外,邢教授认为美团财务作假,把盈利做成巨额亏损。这倒有些不合情理。作为美国上市公司,有动机把亏损做成盈利,比如某幸咖啡,而很少听说把盈利做成亏损的。公司巨额亏损会面临股东抛售股票,撤出投资的巨大压力,轻则可能影响公司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进而影响正常经营;重则面临灭顶之灾。巨额亏损也会让管理层承压,有损个人的钱途和前途。而邢教授既认为算法很精妙,又认为“不过一个APP,每年需要多少研发费用支撑?”这就是卖矛卖盾,不知其可了。总之,如果觉得外卖员收入不够高(包括其他待遇不够好,比如没有五险一金),主要责任在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肯多出钱。不过,外卖员还有个办法,如邢教授所说,日本送外卖至少一单32元人民币,北美一单至少6美元,那中国外卖员可以坚持,没有32元或6美元不送,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不肯出钱的穷X消费者,就不配点外卖。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很简单,和其他东西涨价一样,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会减少,消费者整体福利会下降。邢教授说,北美底层劳动者收入是国内10-15倍。我现在就在北美,明显感觉到这样的价格过高,高到一般消费者不能购买正常数量的服务了。比如说,小费是消费者直接支付的,最能直接体现消费者是劳动者的真正雇主。现在北美的餐馆小费比例普遍上涨到20%-25%,吃顿饭支付20-30美元/加元的小费很正常,稍多点就要大几十美元。加上近年物价普遍上涨,下馆子吃饭对北美普通老百姓而言成了件奢侈的事,要吃也多是去吃不给小费的快餐。餐馆服务员的收入如何先不说,至少肉眼可见餐馆数量(或密度)比国内少很多。至于外卖,我上个月几乎天天在外面吃饭,总共看到了不到五次外卖到店取餐。又比如说,本地只要一到公共假期,全城大小机构大小商铺全部关门,市场关门,餐馆关门,连沃尔玛都关门,甚至自动洗衣房都关门,因为客流量不足以支付加班费用。昨天是劳动节,国家假期,家里青菜和主食都吃完了,想去沃尔玛买点,发现沃尔玛关了门。好在有家华人商超发挥优良传统,坚持正常营业,救我等于水火之中,不然就只能吃一天储备泡面了。即使不是假期,许多商超也是下午6点就关门(我很纳闷那些要上班的怎么购物?),而在国内,这时甚至还不到上客高峰,营业到晚上10点是常态。Mall里面的商铺甚至不到6点就关门,有的餐饮店只做中午一餐,下午3点左右就关门。取快件到邮局,而邮局下午4点关门。由于消费者没有购买足够的市政服务,垃圾处理很不及时,居民垃圾包括厨余垃圾都是一周清运一次。街道上满地垃圾常常无人清扫,大坑小坑也无人管。理发太贵,流行自己理发;人工洗车太贵,流行自助洗车。修理太贵,祈祷手机、电脑和汽车等都不要坏;钟点工之类想都不要想,所有的家务全部自己做。说实话,就我所见的情况而言,收入相同甚至低上50%,国内的生活相比北美总体而言都要好得多。由于人工太贵,消费者望而却步,导致社会分工退化,很多事情只能自给自足,这并非是社会进步的方向。应读者要求,我们将在十一长假期间举办一期奥派经济学入门特别课程(不能按时参加的可看录播回放),报名费仅100元。详情参见:七天速成奥派经济学。联系风灵加入。微信号mefengling,或扫下面二维码:欢迎关注干货满满的风灵公众号:相关文章:从996到外卖小哥:经济结构失衡下的底层竞争淘宝害了中国经济吗?不要嘲笑那些抢盐的人
2023年9月6日
其他

不要嘲笑那些抢盐的人

风灵日本核废水排海前后,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抢盐行动。这遭到了不少网络精英人士的嘲笑,认为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但这些人可能忘了,去年但凡听到一点封城的消息,他们也曾蜂拥而出去抢菜抢米抢肉抢一切能抢的东西。他们说盐抢多了吃不了,但封城抢菜之后,谁家里又没有吃不完多出来的罐头或冻肉?没有几棵坏掉的青菜?这些人可能辩解,抢盐和当时抢菜不同,中国的食盐主要来自于井矿盐,而不是海盐,与核辐射无关。但当时各地的新闻不也是反复播报,物质供应充足,不必恐慌吗?为什么当时相信物质充足就是错的,现在相信食盐没有问题就是对的?我在这里想说的不是食盐到底有没有辐射污染,这是另一回事,重要的是,获取和甄别信息需要成本,而相比抢盐,信息成本要高昂得多。从前获取足够的信息很不容易,但网络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然而,过犹不及,网络信息泛滥成灾,鱼龙混杂,又极大地增加了甄别有效信息的成本。要鉴别信息的真伪,尤其是某一专业领域信息的真伪,要求非常高。一方面,要系统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储备,另一方面,要得到真实的数据或资料作为事实依据。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既是做不到的,也是没必要的。那么,非专业人士要低成本地鉴别并利用信息,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是认定某种权威的信息来源;一种是选择相信那些符合自身生活经验或偏好的信息。认定某种权威的信息来源的问题在于,一旦有许多人将之视为权威而不加怀疑,该信息来源就有可能滥用这种信任。这些权威知道普通人鉴别信息困难,故意混入一些假消息也不大可能被发现,因此有动力塞私货,谋私利,或者为某些特殊的群体服务。连世界级的老牌主流媒体《纽约时报》都造假成性,更不用说其他的媒体了(参见:你所不知道的《纽约时报》造假黑历史)。自媒体为了流量,往往怎么耸人听闻怎么来。那些嘲笑抢盐的精英可能认为,自己发了话,老百姓就应该听从,但老百姓又知道你谁是谁呢?鉴于媒体越来越不可信,大多数人顺理成章会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行事。记得在上海封城期间,那些没有经历过匮乏年代的年轻人,坚信供应不会短缺,大都没有做好准备,看见抢菜的也是一通嘲笑,但没几天就傻了眼。而年纪较大阅历丰富的人则要谨慎得多,往往会未雨绸缪。这并不表明年长的就比年轻的明智,而是说人们都倾向于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行事。从经济上而言,这种方法很自然,成本很低。何况,相比抢菜抢肉,抢盐需支出的成本更低得多,对于个人或家庭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算抢多了又如何?放上几年也不会坏,吃不了还可以用来泡澡泡脚,哪怕最后浪费掉了,也只当是某种保险费用。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旦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民间最常见的行为就是抢盐。这是在甄别信息成本高昂的情况下,以低成本规避风险规避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是老百姓从生活经验中积累的生存智慧,绝不是愚不可及,不可理喻。相关文章:你所不知道的《纽约时报》造假黑历史为什么法治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打击坏人?指鼠为鸭的根源是什么?应读者要求,我们将在十一长假期间举办一期奥派经济学入门特别课程,(不能按时参加的可看录播回放),报名费仅100元。详情参见:七天速成奥派经济学联系风灵加入。微信号mefengling,或扫下面二维码:
2023年9月4日
其他

七天速成奥派经济学

《奥派经济学入门》作者霍维茨风灵奥派经济学在中国的拥趸越来越多,这当然让人高兴。然而,许多奥地利学派的爱好者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奥地利学派的基础理论,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没有学习契机,或者没找到好方法或好教材。作为爱好者,可能读过一些国内外奥派名家的著作,但对奥派的了解仍然是一鳞半爪。有的认为奥派的特点就只是支持市场经济,有的将奥派等同于无政府资本主义,而更多的是只了解一些论断或名人名言,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其实很难领略经济学真正的魅力。因此,我们从去年夏天开始举办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一期内容就是“奥派经济学入门”。到现在我们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四期课程,深受学员好评。然而,除了第一期学员外,后面各期的学员并没有全面学习过奥派的基础理论,故不断有人提出希望能补上这课。而且,由于初办时缺乏经验,录播的视频未能完整保留,也不方便回顾查看。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在十一长假期间,举办一期奥派经济学入门特别课程。时间为2023年10月1日—7日,每天晚上2-2.5小时,总共15-18小时。特别课程优惠价仅100元!课程特点:一、课程主要针对初学者,即使经济学零基础的入门者也可报名学习;如果对经济学特别是奥派经济学有一定了解,也可以通过本课程系统深化相关知识。二、课程紧凑,仅需7天就可全面了解奥派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三、性价比极高,7天的总上课时间达到15-18小时,与前几期课程10-12周每周1.5小时的总课时持平,但价格仅有一半100元!四、时间灵活,如果不能按时听课,也可以课后观看录播回放,录播长期有效。五、所采用的教材为奥派经济学家霍维茨2020年出版的《奥派经济学入门》,该书不仅涵盖了奥派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原理,更介绍了奥派近年来的最新动向,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是不可多得的奥派基础教材。六、英文教材,双语教案,学习经济学的同时兼顾英语学习,特别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七、主讲风灵,奥派学者,资深翻译,出版或待出版的译著包括《福利国家之后》、《和平与爱》、《大陆法系》、《鲜活的经济学》、《米塞斯的经济学课》等,并曾长期从事翻译培训。良机不容错失!报名请联系风灵微信号mefengling,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为什么法治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打击坏人?

风灵我们都听说过少年与恶龙的故事。“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关于这个故事,人们纠结的是如果不派少年去屠龙,恶龙就会为害世间,但屠龙少年要变为恶龙,人们却又束手无策。比如,我就看到过这样的大专辩论题,如果少年注定变为恶龙,还要不要派少年去屠龙?看起来是两难无解,实际上却并非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少年之所以能够屠龙,是因为他的力量大过了恶龙。而他一旦拥有了强大而不受制约的力量,就不可避免地要变为恶龙。因此,要想少年不变为恶龙,不仅仅是要教育少年心存善念,更重要的是要制约他的力量,让他能够消灭恶龙,但又不至于过分强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次少年与恶龙的故事,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周期律就是典型,但不止古代中国,其他国家也是同样,比如法国大革命。要避免这样的循环,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少年有可能变成恶龙。起草和签署独立宣言的先贤们与法国革命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独立战争的胜利,而意识到了独立战争的中心悖论是:“如何建设强大的军力,足以打败大英帝国(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超级大国)的陆海军或至少能与之长久对抗,又不至于过于强大而威胁到美国革命为之奋斗的自由。”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设计相应的制度来限制屠龙少年的力量,比如限定他只能为了屠龙的目的动用某种致命武器;限制他只有在屠龙期间才能拥有强大的力量;将少年的力量分散给他人,等等。这样的制度我们称之为法治。可见,法治最重要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帮助少年杀死恶龙,也就是打击坏人,恰恰相反,法治最重要的作用是防范少年变为恶龙。然而,世上从不缺乏英勇无畏的、野心勃勃的屠龙少年,缺乏的是制约少年力量的制度,更缺乏对屠龙少年蜕化为恶龙的警惕。人们总是欢呼恶龙的倒下,却不在意新的恶龙正在长成。比如,我上学时,学到“法不溯及既往”的理论,觉得这简直是画蛇添足的废话。法律怎么能溯及既往呢?怎么能要求行为人遵守他行为时尚不存在的法律呢(从轻除外)?法律只要是讲道理的,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也不用反复强调这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之一吧?但后来发现,现实远非如此。如果社会上有什么不良现象,或者仅仅是有些人看不惯,这些人就希望赶紧出台新的规定,来严厉打击这些现象,而不在乎当下的法律是不是没有明文将之为违法,甚至有可能是合法的。只要一提打击什么,一提“倒查”多少年,都是欢呼声一片。用新规定打击既有的行为,也就是说,行为人哪怕符合现行的所有法律,也不能确认自己有没有违法,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确定。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只要将自己代入就可以理解。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行为可以免于入罪的恐惧。因为行为已经做出了,已经失去了规避违法的手段,后面的立法者执法者想要打击的话,总能量体裁衣做出规定来打击,犹如先射箭再画靶,百发百中。除了那些坚信不会溯及自己的人之外,恐怕都会人人自危。当然,我国《立法法》、《刑法》等重要法律,都明确规定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这是文明的体现。但原则仅是纸面上的,法治的确立却在于人心。相关文章:修桥铺路之罪:当自发秩序撞上国家权威为什么权力不是万能的?指鼠为鸭的根源是什么?欢迎关注干货满满的风灵公众号,加读者群请联系微信号mefengling: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修桥铺路之罪:当自发秩序撞上国家权威

风灵吉林省洮南市村民黄德义等人建桥被寻衅滋事追究刑事责任,引发诸多关注和讨论,主流意见包括罗翔教授等法学专家都认为,本案当事人不应构成犯罪。确实,哪怕不懂得刑法中犯罪构成要件的专业知识,一般人也有朴素的正义感,当事人自行筹资建桥便利通行,是造福当地村民的好事,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即使收费,也是互利互惠的合作。媒体采访当地村民和政府工作人员,表明并不存在强要过路费的情况。将修桥铺路的人当作犯罪分子打击,岂不是颠倒了善恶,寒了人心吗?就民间的角度而言,以上看法是自然而然的,但从国家层面,考虑的却不仅仅是这些。我们首先要理解,国家的法律观是什么。近代以来,世界主流的法律观是国家实证主义。所谓国家实证主义,就是主张国家权威为法律的唯一来源,而道德或正义方面的考量不构成制定或实施法律的限制。简单地说,就是国家认定什么是法律什么就是法律;认定什么合法,什么就合法;认定什么非法,什么就非法。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套用在这里,可以说,国家是法的尺度。国家实证主义虽然是西方发展出来的理论,其历史也并不太长久,但中国接受这一理论没有任何困难,该理论简直与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无缝对接。国家是法的尺度,具体而言,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国家权威是法和秩序的唯一终极提供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的行为,都需要得到国家的同意才是合法的。比如说,合同虽然是意思自治的产物,但并非双方达成合意就能生效,而是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生效;个人结成组织自治如行会、工会等也是同样。另一方面,未能得到国家许可的行为(包括事前的审批和事后的认可等),就是非法的行为,而不在于行为本身有没有社会危害性。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必然会动用国家强制力来打击和消除这类行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强调国家权威的法律实证主义下,所谓的自发秩序要么是得到了国家的许可,要么是实际操作中,国家受资源或成本约束而有心无力,比如天高皇帝远的情况。综合各种渠道的信息,在黄德义一案中,当地村民基本都认为建桥提供了方便,相关部门也承认这点,收费一事大部分人也表示理解,算是互利合作的自发秩序。但问题是,他既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当地也不属于天高皇帝远,国家没能力或没意愿管。黄德义先是被行政处罚。洮南市水利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以建桥未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无法对桥的安全做保障,依法对其实施3次行政处罚,并要求在规定期间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恢复河道原貌。可见,行政处罚所强调的正是建桥未得到许可,而与其他因素基本无关。之后黄德义全家18人又因寻衅滋事罪被判有罪并处以刑罚,依据的是刑法第293条寻衅滋事罪第三款中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但首先“强拿硬要”并不成立,先不说交费是自愿的,即使在自建的桥上设卡,过路一律收费,也是收取使用自己的财产的使用费,通行的人可以选择不上桥。而照原来的方式绕行。其次,并没有证据表明有破坏社会秩序的后果。因此,主要的问题仍然是未经批准建桥,如果经过了批准,强制交费也不算强拿硬要了。黄德义此案并非孤例。前些年,滴滴出行之类还未兴起的时候,春节回家,有人自发拼车同行,共摊油费和过路费等,车主就被认为是非法运营,遭到行政处罚。而现在打车平台推出的顺风车模式,本质上也是自愿拼车,但因为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就成了合法的行为。刑法里非法经营罪与之类似。非法经营强调的是非法,即未经过国家的许可,而不是该行为实质的社会危害性。此外,还有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倒卖车票、船票罪等。刑法学的主流理论认为,每个犯罪必定有其保护的法益;若无保护法益存在,即不能构成犯罪行为。现行《刑法》各罪所侵害的法益以分则各章名称给出,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军人违反职责。但除了这些写在明面上的法益,还需要注意一种隐而不显但十分重要的法益,那就是国家权威本身(而且并不限于刑法)。把握这点,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些看上去不合常情常理的判决。广告:法律英语阅读课程正在进行中,报名或咨询请联系微信号mefengling。相关文章:指鼠为鸭的根源是什么?自发秩序的典范:商人法禁止高价彩礼能解决农村结婚难问题吗?
2023年7月10日
其他

为什么权力不是万能的?

风灵千百年以来,各国从精英到平民,人们大都迷信权力,认为一旦掌握了足够的权力,即可生杀予夺,乃至改天换地,没有什么是权力做不到的(除了长生不老之类)。如米塞斯所说:“没有经济理论之时,人们相信,谁拥有权力,谁下定决心使用权力,他就能为所欲为。教士们劝告统治者慎用权力,施行仁政,以获得精神上的幸福和天堂里的回报。而在当时,人们完全不认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固有状况的限制规定了权力,相反认为,在社会事务的范围内,权力无远弗届,无所不能。”但是,米塞斯话锋一转,特别指出:“社会科学的建立摧毁了这个观念,这是许多伟大学者的成就,其中尤为卓越的是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人们认识到,权力无力摧毁市场现象所必然具备的一致性,也意识到社会事务中运行着某种东西,掌权者对之无能为力,反而必须适应它,正如他们不得不适应自然法则。在人类思想和科学的历史上,这是至为伟大的发现。”那么,掌权者所无能为力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创造财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开山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成因的研究》探讨的正是这一主题,后世的经济学家也不断完善和发展了其理论。权力可以掠夺财富,侵占财富,享用财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为什么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呢?首先,创造财富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东西的价值要高于为此花费的东西,即收益要高于成本,这是一个经济计算的问题。然而,如果权力主导生产过程,就无法正确地进行经济计算。经济主体要进行经济计算,那么必须要有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当经济主体认为成本高于收益时,他可以选择退出,选择说不。换言之,只有在自愿交换的情况下,经济计算才是有意义的。市场价格必须是自愿交换的产物,才能作为计算的依据。但是,权力根据其定义就是强制性的,是自愿的反面,是可以不顾他人意愿实现掌权者之目的的力量。因此,权力虽然可以随意占有和调配生产资源,却破坏了自愿交换,无法产生据以计算的价格,于是就不知道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等。凭借权力盲目行事几乎都是消耗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从中外历史来看,如果掌权者只是自己挥霍享受,而把生产和创造的事交给平民百姓自己去做,那社会经济状况还可以维持相当时间。如果不幸遇到有雄心有抱负的掌权者,要动员治下所有人来实现他的什么宏大目标,或建设许多伟大工程,那经济就濒于崩溃。因为这些目标和工程没有也不可能有可靠的经济核算,权力越大,动员的资源越多,造成的损失往往也就越大。亚当·斯密揭示的国民财富源泉是自愿交换前提下的专业分工。迄今为止的经济理论只是发展而绝非推翻了他的这一结论,这便是米塞斯所盛赞的经济学或社会科学最伟大的成就。权力最多只能做到强制性的专业分工,把人们变为螺丝钉或砖瓦,但离开了自愿交换,分工即使能增加产量,也难以增加财富。其次,权力因其强制性,使得无权者的人身和财产都处于不稳定之中,这将极大地抑制投资和创新。掌权者常有一种错觉,就是不管他怎样运用权力,人们仍然会按照既往的方式行为,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积攒财富以供掌权者所用。这是把人看成了完全靠本能行事的低等动物。在蚂蚁成群结队搬家的时候,如果谁踩死了几只蚂蚁,其他蚂蚁丝毫不受影响,既不逃跑,也不停顿,仍然会若无其事,忙忙碌碌地照原样行动。但人不是蚂蚁,人会随时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需求做出判断和调整,选择对自己更有利或损失更小的方式行事,而不是仅仅依赖本能或既往的经验。人身和财产得不到充分保护,人们就不会努力积攒财富,但求“躺平”了事。更要命的是,投资成为了风险极大的行为。因为投资必然会暴露财富,没有人能藏得了一座矿山或一条铁路或一家工厂。所以,即使有利可图,如果没有保障,人们也倾向于不扩大生产规模,而以融资借贷等方式进行投资的行为更是难以流行。同样的,如果人们不能从创新中获利,也就不会有激励花费时间精力资金去努力创新,去想法设法寻找尚未被人发现或利用的机会,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将长期停滞不前。在此情况下,即使储蓄也是脱离生产的。储蓄多是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藏几枚金币或纸钞之类,作为应急之用。这些储蓄不进入流通,也不能成为资本带来更多财富。此外,权力不但会抑制投资和创新等生产性行为,还会鼓励争权夺利设租寻租等非生产性行为,消耗大量社会财富。前面已经分析了,权力不能创造财富,但却能改变财富的分配。于是,人们会投入大量的成本,小到行贿受贿,大到战争动乱,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在所不惜,以求掌握权力,或至少得到权力的青睐,分得一杯羹。近代以前,无论中外,都有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但他们几乎不曾怀疑权力是万能的。“在他们看来,离开顶层干预,政治体就无法运作。要想采取行动,要想行而有果,国王、政府和警察的介入必不可少。”他们所努力的,无非是要掌权者行善政,行仁政。即使有人对权力有所怀疑,也未能详加论证,形成理论体系,从而影响政治政策。因此,虽然他们也对人类文明做出了种种杰出的贡献,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绝大多数时间却一直陷入低水平循环的马尔萨斯陷阱而无法摆脱,如霍布斯所说,“人类的生命,孤独、贫穷、恶劣、野蛮且短暂”。近代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理论,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即使没有权力介入,即使没有人发号施令,人们自发的行动最后也会出现生产成果。非但如此,经济学理论还揭示了权力的滥用的种种负面作用。这是我们今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思想基础。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单凭市场本身,无法产生足够的抑制权力的力量,但观念的作用是重要的。人们理解了正确的理论,才会建立并维护行之有效的限权制度,也才有了近三百年来人类社会的飞跃。相关文章:利润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米塞斯:东方为什么落后于西方?改变世界观的起点——荐《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欢迎关注干货满满的风灵公众号,加读者群请联系微信号mefengling:
2023年7月4日
其他

指鼠为鸭的根源是什么?

风灵“指鼠为鸭”这场闹剧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最终在省级联合调查组的介入下,总算真相大白。这件事情最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是鼠是鸭这样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竟然要动用如此级别的部门才能调查清楚,于是很多人指责学校,食堂承包商,或者对准市场监管局的江局长,乃至政府公信力之类,但这其实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我刚开始看到这个新闻时,第一反应是难道又是我以前读书的那所大学?过了这么多年也没半点进步?后来发现不是,但高校食堂是种什么样的存在,知道的都知道。我上学的时候,就有人从食堂的炒羊肉里吃出了老鼠头,而且也是半只老鼠头。但那时没有可拍照的手机,也没有自媒体,同学拿着鼠头炒羊肉的盘子去理论时,食堂的大师傅非常镇定,说是要看一看,接着随手给同学换了一盘羊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连证据都没有了……能吃出老鼠头,当然也能吃出许多其他东西,苍蝇小强之类简直不值一提,甚至还有吃出钥匙(不是一把,是一串钥匙)和拖鞋的。于是我们日常吐槽的一大主题就是食堂,吐着吐着,还编出了许多段子,也算是苦中作乐。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呢?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呢?这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般的酒楼餐馆,就算菜里有几根头发,老板也要亲来鞠躬道歉,有苍蝇小强之类,最轻也是免单,如果有老鼠头……如果是现在这年头,吃出了老鼠头,正常情况,行政处罚不论,这餐馆肯定是开不下去了,而且老板也不可能胆子大到无理取闹,狡辩鼠头为鸭脖,更不可能动用到省级调查组。但换成了高校食堂,每一件足以让外面的餐馆老板身败名裂的丑闻,却犹如秋风过耳。食堂照开不误,你不吃,有的是人吃。除非像这次闹得这么大了,才值得动用一些力量摆平,把鼠头说成是鸭脖,再让涉事学生亲自出来拍视频“澄清”。大部分时候,理都懒得理你。为什么有如此区别呢?难道是外面餐馆的老板个个都觉悟更高,品德更好?显然不是。是因为外面的餐馆受制于消费者,消费者享有主权。消费者虽然不能决定某人开一家什么样的餐馆,以什么价格提供什么样的菜品和服务,但却能决定是不是光顾这家餐馆,最终决定这家餐馆能不能开下去,是不是要关门。在此意义上,餐馆的终极产权是掌握在消费者手上的,老板只是消费者的代理人,他必须忠于代理人的利益,谨慎地管理经营,否则就会遭到损失,乃至血本无归。但学校里呢?近年来,不止高校,其他中小学食堂也有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学校里的学生虽然是食堂的服务对象,而且人数众多,但他们对于谁来开食堂固然没有发言权,也更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让某家食堂关门。所以,如果换了你去经营食堂,你会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食品吗?学校后勤市场化的一大误区就是把市场化简单地理解为从校外采购后勤服务,或者让校外的商业主体来承包经营后勤事务。这是对市场的肤浅理解,市场不仅仅是买卖,也不仅仅是引入营利性组织,而是充分的竞争,从而让消费者享有主权,即被服务的对象享有最终的决定权。这才是市场最大的特征,也是最大的优势。既然学生不享有消费者主权,食堂的生杀予夺是由行政机构来决定的,那不管事实判断也好,处罚的依据和结果也好,都只能通过行政方式即官场的方式进行,所以需要省级衙门出手,才能给出鼠头是鼠头还是鸭脖的结论就是符合逻辑的顺理成章,而非荒诞不经了。相关文章:你所不知道的《纽约时报》造假黑历史利润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张小泉菜刀事件:资本的力量来自消费者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四期开课在即!阅读材料为Liberty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你所不知道的《纽约时报》造假黑历史

风灵要说哪家媒体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新闻来源,创办于1851年的百年老店《纽约时报》当然是佼佼者,其曼哈顿总部所在地因它而被命名为时代广场便是一大明证。即使在今天,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全世界成百上千的新闻媒体仍是以它的报道为导向。特别是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纽约时报》对于塑造公众舆论和影响政策制定的作用不可估量。然而,《纽约时报》在世界媒体中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是因为它的新闻报道出色,特别是因为它的报道客观、公正、真实且深入吗?不,绝非如此。恰恰相反,《纽约时报》一贯有为了经济利益或意识形态偏好而扭曲事实,扭曲历史的斑斑劣迹。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它编造的虚假叙事往往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最著名的例子首先是《纽约时报》关于乌克兰大饥荒的报道。1932年,乌克兰发生了极为严重的饥荒,有高达500-700万乌克兰人饿死。30年代初,既没有世界大战也没有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大饥荒完全因为集体化和对农民的剥夺造成的。而《纽约时报》常驻莫斯科的明星记者英国人杜兰蒂知道这一切,却选择故意掩盖真相,他在报道中完全否认存在饿死人的饥荒。杜兰蒂自1921年被派往莫斯科后,他有关苏联的报道就成了很多人了解苏联的最重要渠道,甚至对刚上台的罗斯福政府苏联决策都有一定作用。在对苏联的研究尚未成为专门学问的时代,杜兰蒂不但是个记者,而且俨然成了苏联问题的权威。因此,美国其他媒体都追随杜兰蒂乌克兰报道的基调,政治精英也是如此。罗斯福总统还亲自会见了杜兰蒂,与他探讨苏联局势。1932年,杜兰蒂因乌克兰的相关报道,获得了创办不久的普利策奖,成为《纽约时报》第一个获得该奖的记者,一时风光无限。但杜兰蒂并非不知道真相,杜兰蒂以英国公民的身份给英国驻苏联大使馆写了一份内部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描绘了一幅和公开报道完全不同的阴森可怖的图景。他说所到之处,干部们几乎都被赶下乡去推行集体化和监督农民生产,但到处都可以看到长满了荒草的农田。他对饿死人数的估计是:在伏尔加河下游和北高加索地区就起码死了300万人。乌克兰情况更糟,人们就像苍蝇一样死去,很多农舍大门洞开,可以看得见里面骨瘦如柴的尸首。两个月以后,苏联和美国建交。杜兰蒂坐着苏联外交代表团的轮船回到了美国。美国左派把他捧为为美苏建交立下不朽功勋的伟大记者,因为他营造了一个符合他们幻想的理想国。大半个世纪过后,《纽约时报》在1990年和2003年对杜兰蒂的报道不痛不痒地进行了批评。但尽管有乌克兰国会和其他团体的呼吁,普利策委员会至今仍未收回对杜兰蒂的颁奖。你可能以为这是《纽约时报》最糟糕的丑闻了,但实际上,《纽约时报》报道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时的表现也相去不远。一开始,《纽约时报》拒绝发表关于纳粹集中营的报道,后来好不容易报道了,又放在后面那些不起眼的版面上。同样,《纽约时报》为整个美国媒体设定了报道的基调。既然《纽约时报》认为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不算什么大事,那肯定就不会是什么大事。但1957年古巴革命时,《纽约时报》又翻转了剧本。它把一场小叛乱煽风点火变成了一场大革命。在它的帮助下,一个好端端的国家被摧毁了。《纽约时报》记者赫伯特·马修斯(Herbert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获救的孩子:他们在躲避革命游击队

Property《自由与财产》和Marxism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利润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

风灵从古到今,那些标榜为道德高尚的人,都把谋取利润视为万恶之源,把热衷于赚钱的人视为罪大恶极之人。但如果我们不被道貌岸然的说辞蒙蔽了双眼,仔细审视历史,就可以发现,其实利润,只有利润,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力量。世上无难事,只要有钱赚。有人言,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是否有这样感天动地的爱情不好说,但若是利润隔山海,那山海定可平。典型的例子就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可以赚大钱,不管是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还是现在的全球化时代,这都是毋庸置疑的。我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说,像我这样当老师的,一辈子能挣几个钱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到头的,而你们以后如果从事国际贸易,干得好的话,不要说一个小目标,就是几十几百个小目标也不算难事。全球贸易总额在2022年达到32万亿美元,创下新高。然而,我们只要稍微想想,就可以知道,要顺利地进行国际贸易,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还有许多风险甚至危险。但是,只要有钱赚,有利润,那一定有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实现目的。而在此过程中,不但积累了财富,也顺带产生了许多其他发明和发现,以及精妙的制度创新。比如说开拓航线。众所周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探险之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一条通往亚洲的新海上贸易路线,以绕过由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城邦控制的昂贵传统商路。麦哲伦于1519年出发开始环球航行,也是出于类似的动机,他希望能找到一条通往“香料群岛”(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的更直接更经济的海上贸易路线。以当时技术条件,从事这样的远洋航行是拿生命去冒险。事实上,哥伦布在第一次新大陆航行中就损失了旗舰“圣玛丽亚号”,而麦哲伦更是客死菲律宾,最终是由助手完成了环球航行。但哪怕再危险,也拦不住寻求海外财富的各路冒险家,遍布全球的航线终于将各大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可与此相对比的是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之间,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早在哥伦布探险之前。但郑和是奉旨出行,而不是利润驱动,虽然盛极一时,却没有对后世产生什么重要影响。又比如航海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需要极大地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大航海时代,使用的船只主要是帆船。工业革命后,蒸汽动力迅速被应用于船舶,最终取代了帆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而现代的船舶一般使用柴油发动机或者涡轮机。现代的货轮,也从小型帆船发展为了超大型油轮和集装箱船,同样可与之对比的是,那些奉行闭关锁国不鼓励国际贸易的地方,造船技术不进反退,比如清朝鸦片战争之前的造船技术就远不及清初或明朝。其他的航海技术如导航技术、通讯技术、安全和救援技术等也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航海天文钟的发现。直到18世纪,航行中测量经度仍然是未能很好解决的大问题。为此,英国议会设立了“经度奖”,定下了最高达2万英镑的奖金(相当于现在数百万英镑)。一位名为约翰·哈里森的民间钟表匠,为了得到这笔奖金,潜心钻研了45年,于1759年完成了他第四个版本名为H4的航海天文钟,在两次大西洋横渡的航行中,它的精度远超过经度奖的要求。哈里森埋头苦干大半辈子的动力不是献身于崇高的科学事业,而是为了俗不可耐的目的——高额奖金。1773年他最终得到了应得的奖金。又比如融资方式。国际贸易利润高,但风险很大,又需要极为雄厚的资金。航海家们空有技术和野心,没有资本支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也不可能像哥伦布和麦哲伦那样,次次去找国王赞助。于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们推行以有限合伙、两合公司或股份制公司等方式进行募资,这十分有利于对航海经商一窍不通的陆上土豪如地主、教会和高利贷商人等参与,分享贸易利润,因此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近现代的公司、股票和证券交易等由此而发展起来。还有保险制度。我常常觉得,保险真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制度安排,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出现是因为航海贸易风险过高,如果不能适当地管控风险,海上贸易将是不可能的事。早在中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如威尼斯和热那亚,就开始出现了较为复杂的保险合同。这些合同允许商人为他们的货物和船只购买保险,商人支付保费,如果货物或船只在途中损失,保险公司就会支付赔偿。在现代,保险早已成为了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也演变得极为复杂精细。而且保险业也从海上保险发展到更为广泛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等,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活,并构成了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特别想谈的是,国际商法这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国际贸易的双方处于不同的国家,制度、文化、语言等各不相同,交易通常是不见面的非即时交易。仅就有形的动产货物贸易而言,就涉及合同成立和履行的问题,风险转移问题,违约责任问题,支付问题,运输和保险问题,适用法律问题,争端解决问题,判决执行问题等十分重要且复杂的法律问题。然后,惊人的事实发生了,这一系列看上去非常困难复杂的问题,在现代的国际贸易框架下,都得到了即使不完美但已算非常有效的解决,为每年数十万亿美元全球贸易额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仅以贸易支付为例就可以说明。国际贸易在贸易支付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经济绝不是拼出来的

风灵今年经济状况不如人意,不少学者忧心忡忡,建言建策,甚至有经济学家大声疾呼,全力拼经济,不惜一切代价保经济。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经济学家急切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拼经济”的说法很不经济学,很不经济学家。经济绝不是拼出来的。道理很简单,发展经济不是花钱办事,而是要创造财富。花钱办事可以砸钱,可以砸锅卖铁,不怕牺牲,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完成任务,但创造财富恰恰相反,绝不能不惜代价,而要精打细算,权衡损益。“拼经济”的说法很容易误导,如果蛮干一气,拼得啥都没有了,岂不是雪上加霜,事与愿违?去年年底防疫放开以后,原本预计今年经济会强力反弹,但现实复苏乏力,尤其是投资低迷,就业困难,青年失业率竟然达到了20.4%。这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过去三年的防疫改变了很多人特别是企业家的预期。我曾经在“增强可预见性,减少无谓损失”一文中谈到这个问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完全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如果预计收益太少,或风险太大,则趋于不投资,甚至会收缩现有的投资,落袋为安,也就是常说的“躺平”。而消费者预计未来风险增加,则趋于放弃大宗消费,特别是涉及信贷的消费,如买房买车等,转向预防性储蓄。既然投资和消费的决策都是建立在预期之上,想要保经济,最重要的莫过于稳预期。我不是国师或民间国师,没有资格对经济政策说三道四,不过可以从经济学常识角度,谈谈市场主体在什么样的预期下,才会积极从事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首先来看投资,有投资才有就业,有就业才有消费,得投资者得天下。不过,投资人肯定不会闭着眼睛拿钱打水漂,至少:1.
2023年6月6日
其他

政治正确正在毁掉美国

风灵最近美国纽约又发生了一起荒唐的案件。纽约一名非裔女子控告豪华连锁健身中心Equinox,指控公司以她是非裔女性为由将其解雇,最终陪审团判她胜诉,Equinox须向其赔偿1125万美元。据《纽约时报》报道,在2018至2019年期间,前职业健美运动员尤罗皮在纽约上东区的Equinox分店担任健身私教,公司因她在工作的11个月中有47次迟到而将其解雇。对此尤罗皮反驳称,公司只是用她的迟到当成解雇的借口,实际原因是种族歧视,因为其他员工也会迟到。因此她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称她一直处于充满敌意的工作环境中,并最终因为种族和性别而遭开除。该案件于2023年5月开庭,以白人为主的陪审团裁定她胜诉,可获得1125万美元的赔偿。迟到了47次被解雇,还能得到1125万美元的赔偿,果然是蓝得发紫的纽约,名不虚传,不服真是不行啊!这让我想起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2018年夏天,我和家人去美国旅游,其中一站是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大瀑布旁的小城住了两晚。之前我们已经去过了洛杉矶,华盛顿和纽约,所住的酒店服务都还不错,耐心细致,有求必应。但在大瀑布城住的那两天,不管我们有什么需求,比如需要几个纸杯喝水,或是晚上要加一床毛毯,服务员都全不理睬。记忆特别深的是,三番五次找他要纸杯,他明明答应了,就是不拿来,等了很久以后,我们只能放弃了。我当时就很奇怪,懒成这样的服务员,老板怎么不解雇呢?难道还要留着过年么?不怕把客人都得罪光了?现在我算是知道原因了,因为那个服务员是名黑人。所谓政治正确,就是奖劣罚优的逆淘汰。美国是判例法国家。被判1125万美元Equinox健身中心应该会上诉,但如果最终不能改变判决结果的话,这个判决就会成为一个先例,其影响可想而知。以后雇佣了黑人的公司都只能把黑人供在神龛里,不用干活,照拿工资。就算是白白养着,也花不了1100多万美元啊!或者干脆不雇佣黑人,但政治上这就更加不正确了,更容易吃官司。比如有黑人来应聘,如果未能受雇,马上就会以种族歧视为由去告状。问题是,消费者是为商品和服务花钱,不是为政治正确买单。比如那家大瀑布城的酒店,我不在乎服务员是黑人还是白人或是亚裔,但我需要正常的酒店服务。正如米塞斯所反复强调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消费者享有主权。消费者以手中的钞票进行选择,进行日复一日的全民公决,决定哪些人发家致富,哪些人破产出局。因为政治正确的要求而被迫雇佣不称职的员工,明显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效率,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最终被淘汰。美国的左派或许认为,他们有着强大的宣传机器和教育机构,可以洗脑消费者,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政治正确但质次价高的商品或服务。但这种洗脑很难获得普遍的成功。首先,不管是哪个国家,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他们需要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满足自己最迫切的需求,经不起华而不实的浪费。他们可能会一时一事受宣传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性价比仍然是首要标准,没有多少人愿意一直当冤大头。其次,就算美国是最富裕的国家,也不能免于国际竞争。政治正确抬升了企业的成本,竞争者就会趁虚而入。美国的左派不遗余力让政治压倒利润,只是加快美国的财富消耗,加快美国的衰落。有些著名的学校比如哈佛大学,著名的公司比如波音公司等,为了迎合政治正确潮流,打着多元化,实质平等等冠冕堂皇的旗号,在招生招工时放弃择优录取的原则,而向肤色正确的族裔严重倾斜。更有甚者,有些州的教育机构,为了让正确的群体永远正确,在基础教育包括数学等学科引入多元化的答案,也就是说,1+1可以等于2,也可以等于3,可以等于4,5,6,7,8……只要肤色正确,任何答案都是正确的。看起来这简直匪夷所思,但鼓吹政治正确的人舌灿莲花,各种煽情,把一切荒谬之事都镀上了道德高尚的金边。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那些肤色正确但学识能力都不合格的工程师为他们设计房屋,医生为他们看病,律师帮他们打官司,机师为他们开飞机?疫情过后,已经有白人男性抱怨因为自己的肤色性别太不正确而难找工作了。嗯,南非正在不远处等着美国。政治正确对美国基本制度的损害莫过于对司法公正的破坏,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的背弃。开篇我说到,Equinox健身中心一案是又一起荒唐案件。因为这绝非个例。凡是涉及种族的案件,美国司法裁判的双标已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黑人犯罪侵犯了白人,保释金尽量少,判决尽量轻,监禁尽量短。很多暴力犯罪的黑人凶手都是前科累累,几进几出,这表明之前的刑罚过轻,完全不足以遏制罪犯再次犯罪。特殊预防都做不到,一般预防的效果更差。而如果是白人伤害了黑人,那就要打倒在地再加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弗洛伊德案中,警察肖万被判处了22.5年监禁。而弗洛伊德吸毒、使用假钞并拒捕,且有持枪顶着孕妇肚子抢劫等恶劣前科,却被包装成了英雄,左派又是为他塑像,又是为他下跪。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有意偏袒某些人,社会秩序将难以维系。这道理再简单不过。近年来,美国枪击、抢劫等暴力犯罪急剧增加。不少地方正确肤色的人抢劫超市几乎没什么后果,被戏称为“零元购”,警察也不过问。“零元购”猖獗之处,连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都被抢到关门歇业,卷铺盖走人。这不仅是对既有商业秩序的破坏,更对投资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那些曾经让美国强大的因素,正在政治正确的阴影下迅速丧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毁掉它,也要不了太久。相关文章:万变不离其宗:米塞斯怎样讲解人的行为原理?美国左派怎样运用奥威尔式新语来颠倒黑白?为什么工会会导致永久性失业?好消息!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四期现在开始报名了!阅读材料为Liberty
2023年6月3日
其他

米塞斯怎样捍卫自由?——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四期报名

风灵夏季到来之时,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三期顺利结束了,第三期我们读的是米塞斯的系列讲座——《自由市场及其敌人》。这本书语言浅显幽默,内容却丰富而深刻,深受学员的喜爱。上期课程内容的总结,可参见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万变不离其宗:米塞斯怎样讲解人的行为原理?

风灵米塞斯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的集大成者。如他里程碑式的巨著《人的行为》所示,米塞斯以人的行为构建其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统一分析各种微观宏观的经济现象,乃至统一分析所有的社会现象。然而,不少奥派爱好者在理解米塞斯人的行为原理时存在困难,主要是被米塞斯先验的方法论困住了,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去讨论先验的含义,或者讨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却总是不明所以,不明觉厉。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米塞斯自己是怎样讲解他的人的行为原理的,《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系列讲座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自由市场及其敌人》一共分为九讲,讨论了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唯物史观,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讲座:为什么学法律先要学英语?

风灵注:这是5月21日讲座的文字版,也是本期法律英语阅读课程第一次上课内容。一提到法律,人们会觉得,现代社会中不管是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掌握基本法律知识都是有必要的。而一提到法律英语,人们则会认为这是很高难的东西,需要先去学个法律专业或英语专业,然后读研考博的时候学点法律英语,以便了解英美法系的制度,读读美国的案例之类。这完全是错误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想多快好省地学习法律,你最好从学习法律英语开始。其中的道理,说来非常简单,我在“英语究竟为什么重要?”一文中已经谈过。目前大学和中学的主要学科,基本内容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换言之,都是翻译来的。你拿着一本中文教材,你以为你在读中文原创内容,其实是在读译本。而且,对于法律概念而言,中文往往缺乏对应的词汇,翻译难以做到精准确切,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了解它的原意呢?有人或许会说,中国现行的法律和法学主要来自大陆法系,应该去学德语,或至少学法语。这固然不错,但如果仅仅为了学习法律,就要专门去学一门语言,除了个别法律专家外,这性价比太低了。对普通人包括一般法律人士而言,英语就已经够用了。这是因为:第一,英美法系国家固然用英语,但英语不仅仅是用于英美国家,而是广泛地运用于国际交流,包括商贸活动和学术交流等。某些法律概念,虽然在英美法系中不怎么运用,但有相应的表达。比如,我们都知道,英美法系本身没有公法与私法的区别,但有公法(public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为什么工会会导致永久性失业?

风灵工会被认为是保护工人利益的组织,工会以各种方式为工人争取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似乎是广大工人最强大的后盾。但必须注意的是,工会保护的只是作为其成员的雇员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或不是工会会员,就不在工会的考虑的范围之内。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工会并不是全体工人的组织,而只是部分工人的组织。工会会员与非工会会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经济发展良好时冲突可能隐而不现,但如果经济危机来了,工会保护其会员利益的行为会令形势恶化,让非工会会员的状况雪上加霜,大量陷入长期失业。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百废待兴。但工会不但不考虑降薪,还坚决要求加薪,因此工资涨得过高,造成了数百万人永久性失业。加之英国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犯下了严重错误,于1925年恢复了英镑的战前平价。这导致了灾难。本来即使英镑不升值,在当时的工资率下,英国产品的成本对世界市场而言也太高了,英镑升值则进一步推高了成本,使得英国产品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英国国内资源不可能自给自足,不可能生产足够的粮食、衣服和燃料,需要依赖进口。它必须出口工业品换得进口货物,而生产工业品又需要进口原材料。这时,英国发现出口不足以支付进口,工会又不可能同意降薪,于是导致了英国生活水平下降。英国不得不在1931年让英镑贬值,这又令本是重要债权国的英国吃了大亏。一通迷惑操作下来,英国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战后其经济反而一蹶不振,再难恢复以前的强大了。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来转化为长期的大萧条,工会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这场危机是所谓“过剩”的危机,繁荣时期的投资扩张存在大量的不当投资,导致产品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商品价格还是金融市场的股票价格等都急剧下跌,但工会坚决不肯接受工资率任何实质性的降低。加之两党政客,无论共和党的胡佛还是民主党的罗斯福,出于政治(选票)的考虑,都不遗余力采取种种措施,阻止大企业解雇工人或降低工资。这导致了不可思议的奇葩效果,某些行业的实际工资不降反升,甚至超过了经济危机之前。其代价则是更多的人长期失业,经济迟迟不能恢复元气。最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不能例外。通用汽车公司(GM)截至2007年连续77年保持世界汽车销量第一,但公司的用工成本高昂,包括工资和员工各种福利、医保居高不下。金融危机爆发后,因为工会的作用,公司无法削减员工成本,债台高筑,只能选择破产重组。破产重组计划书显示通用汽车的资产总值为822.9亿美元,负债1728.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与员工福利如退休金等相关。工会不可战胜,政府和人民都要退避三舍,是因为它有权,实际上是有特权采用暴力。工会的命令和政府法令一样管用。政府法令是有强制执行力的命令,其强制执行机制——警察,随时待命。你必须遵从政府法令,不然警察就会找你麻烦。而工会决定工资,并以罢工来实施其工资决定,便如政府颁布了一项最低工资的法令一样。经济学告诉我们,工资率与商品价格一样,是市场各方互动的产物,并不能由任何一方随心所欲提高。卖家如果把价格提高到无阻碍的市场应有水平之上,他的商品就卖不出去。而工会如果把工资提高到市场水平之上,类似于商品的价格过高,其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本应得到雇佣的潜在劳动力得不到雇佣,除非雇主或工厂愿意赔本。但既然做生意,就不能长期承受亏损,他们只好关门,这些人就失业了。所以,与人们的直觉相反,工会其实是导致大量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政府不能直接对抗工会,只能采用比较隐蔽的方式,比如货币贬值。于是,工会坚守的货币工资虽然没变,但工资的购买力改变了。真实工资,也就是以商品来衡量的工资减少了,即使名义工资率还是一样。人们认为,以这种方式,就能让真实的工资率恢复到自由市场应有的水平,失业就会消失。这种贬值措施被许多国家采用,如英国、美国、法国、荷兰以及比利时等。但不幸的是,工会不久就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工会在工资合同中加入了一个条款,规定货币工资必须随物价上涨而自动提高。工会有了物价指数的意识。于是这种解决失业的“灵丹妙药”,就不再起作用了。著名的凯恩斯主义正是以通货膨胀解决失业问题的经济理论。凯恩斯公然宣称,必须以通货膨胀欺骗工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将以通货膨胀的方式对抗工资刚性作为一项原则,即制定政策的基本制度。“如果想要失业消失,必须通货膨胀。”凯恩斯很清楚地认识到,就市场而言工资率过高了。“如果让通货贬值,而工人们不够聪明,意识不到的话,那么只要名义工资率不变,他们就不会坚持反对真实工资率的下降。”然而,当凯恩斯出版《通论》时,已不可能再欺骗工人了,因为工会已经意识到了物价指数。可以说,凯恩斯主义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已经破产了。工会坚持过高的工资率,会导致永久性失业,恶化经济状况,这其实只是经济学常识。要解决失业问题,必须保持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不受阻碍,不受政府或工会的操纵。在这样的市场上,每种劳动的工资率都趋于某一点,即趋于供求均衡,每个想找工作的人都能得到一份工作,而每个雇主都能雇到所需数量的工人。如果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工资率则趋于上涨,而如果只需要更少的工人,工资率就趋于下降。但似乎没有人愿意正视这点,没有人愿意承认,经济规律与物理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不因任何个人或组织的愿望而改变。工会持续强硬,而政客们一直掩耳盗铃,于是大量永久性失业就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解决的痼疾。广告:我们从去年夏天开始举办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现在已进行了三期,反响良好,深受欢迎。应读者要求,我们增开了法律英语阅读课程,5月21日开课,预计持续大约25-30周(约半年),每周日下午2:00-3:30上课。用腾讯会议线上授课,课后提供录播。详情请见:法律英语阅读课程第一期开始报名了!半年的课程报名费仅为399元,并赠送我本人签名的《大陆法系》译者签名书一本(包邮),学生半价(不送书)。第一期学员在后续第二期课程中可享特价优惠。报名请加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联系,或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加好友。相关文章:人工智能会造成大量失业吗?奥派经济学入门第七讲: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与哈耶克-凯恩斯之争《论自由》的作者约翰·密尔是社会主义者吗?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法律英语与文化(3):Islamic legal tradition (伊斯兰法律传统)

土耳其:土耳其是一个世俗国家,其法律制度主要基于大陆法系传统,尤其是瑞士和意大利的法律体系。然而,伊斯兰法在个人和家庭的某些方面仍有影响。例如,土耳其的婚姻法和遗产法与伊斯兰法的某些原则相一致。2.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如果背单词不是学英语的好方法,那该怎么办?

风灵英语的词汇极多,要学好英语,毫无疑问要扩大词汇量。于是,绝大多数人简单粗暴地认为,学英语就是背单词,只要背下几千上万个单词,英语就是小菜一碟。各种背单词的方法、诀窍、书籍、课程和软件都应运而生,吸引无数学习者们前仆后继。但是,背单词肯定不是一种学英语的好方法。就算个别人毅力超群,记忆力超群,通过背单词扩大了词汇量,学好了英语,但绝大多数人,保守点说,95%以上的人都倒在了背单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背单词主要是逐一背下每个单词的中文含义,这有很多问题。首先,即使能背下若干单词,听或读的时候,也是在做翻译,如果不翻译成对应的中文,大脑就无法理解。这当然非常影响听读速度,而且也影响理解效果。因为中文和英文有明显差异,不停地在这两种语言间切换,比在同一种语言的语境下理解难得多。为避免这种困难,我看到不少人在阅读英语文献时,必须要先把全文翻译成中文(机翻或自己翻译)才能多少有些理解。而由于英语水平不足,翻译质量难以保证,即使看译文也不怎么看得明白。另外,这也让听读英文的乐趣消失了。有些人学习英文多年,也很少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学英语成了非常枯燥乏味的事。除非是工作或生活所必须,要坚持下去几乎是强人所难。其次,英语单词与中文词语并非一一对应,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十分常见,这样,要马上找到对应的翻译是相当麻烦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比如,我们经济学双语阅读第三期读的是米塞斯的系列讲座《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米塞斯非常喜欢用“deal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粮食安全,重要的是解决产权问题

风灵各地都在风风火火退林还耕,农管也横空出世,粮食安全成了热门话题。虽然说,一国要想维护粮食安全,并非必须自给自足,而只要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足够的粮食就行了。比如曾经强大而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就是通过出口高价值的工业品换回粮食和燃料。大英帝国强大的海军,肩负着维护贸易安全的重任。因为贸易安全就是英国的粮食安全,是国民生计所系。不过,中国的自然条件较好,有着广袤的国土面积,地理上位于气候适宜的温带和亚热带,还有部分位于粮食可一年三熟的热带,非英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可比,在现代的农业技术下,不是不能实现粮食自给。因此,我们且不讨论以维护国际贸易的方式维护粮食安全,而只谈谈怎样扩大本国粮食的产量,扩大自给率。乍看来似乎很简单,只要尽量开垦耕地,尽量把人赶到农村去种地,而且只种主粮,不种或少种花果林木,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真是这样吗?仅仅过了几十年,就忘了不算太久的历史了吗?我父母那一辈的老人还清楚地记得,78年改革开放以前,粮食是靠配给,一家老小吃饱饭都不容易,好不容易吃顿肉那叫做“打牙祭”。要知道,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70-80%,人均耕地面积也远高于现在,完全满足上面的条件。然而,实行“包产到户”政策后,短短两三年,粮食就从短缺变为了剩余。农村的亲戚还要托关系,走后门才能卖上公粮。有人或许会说,现在时代不同了,技术进步了,只要有足够的耕地,就会有足够的粮食。先不说当年包产到户,粮食生产实现飞跃,其他条件几乎没有变化,无论土地、技术还是农业人口,我们姑且承认有土地和技术就足够了,那么,现代化农业技术最需要什么?没错,最需要钱。先进技术也好,高级人才也好,主要是钱的问题,也就是资本的问题,是投资的问题。技术要发明出来投入应用,要多少钱?要推广开来,要多少钱?人才要培养出来,要多少钱?要让人才安心扎根农村,把农业当成终生事业,要多少钱?那些新闻上的模范人物不说了,如果是普遍现象,也就成不了新闻了。而且,由于农业的特性,要求的资本量大,相对回报却较低。制造业可以利用很少的空间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大量的产值。但农业因其空间时间特性,没有办法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工业较为发达,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后,才能反馈于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关于这点,我在另一篇文章“所见非所得,振兴农业的关键在农业之外”,有过分析,在此就不展开了。既然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那么下面问题来了,谁来投资?第一种方案,国家投资。很多人青睐国家投资,感觉他们认为国家的资金都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不提以前人民公社的教训,也不用那些复杂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只问一个问题,如果国家投资亏损了,有什么后果?谁来承担责任?答案很清楚,很明显,没有后果,没有人承担责任。既然没有后果,没有人承担责任,那国家投资于农业,几乎可以肯定是要亏损的,而且亏损的数额之大将是你我难以想象的。铁总和某些高速路公司,这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都大把亏钱,而粮食不可能像两桶油那样卖高价,也不能像高速公路那样坐地收钱,要想找个不亏损的理由都难啊!国有企业的亏损,可以靠其他企业,其他行业来弥补。而需要天量资本,关系到每一个人饭碗的农业亏损,要靠什么来弥补?更何况,农业投资绝不是一次性一劳永逸的事,而是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那恐怕就是年年亏,月月亏,国家的钱如果真是天上掉下来的也就罢了,如果不是呢?(肯定不是,如果是的话,国家宁可把钱直接让大家分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也不用拿出去白白亏掉啊!)可能有人会打人的主意,没有那么多资金投入,就让更多的人务农,同样可以增加产量。这是更不可行的打算。中国经济能够腾飞,主要是因为释放了原本束缚在土地上动弹不得的好几亿劳动力。劳动力相对自由的流动,创造了超过在家务农十倍乃至几十倍的价值。农业亏损,还可以靠他们在外打工创造的财富来弥补。如果把人都赶回去种地,届时自给问题还没解决,就已经没有资金从国外进口粮食了。可以说,要保障粮食安全,实行农业国有化或强迫农民回乡种地,是最不可取最不靠谱的方案,没有之一。第二种方案,民间投资。如果是民间投资,就不用操心资金来源问题,也不用担心亏损。如果民间投资人亏损,他不会找国库伸手,而需要自己承担后果。不能继续经营时,他会变卖自己的资产,让其他人来接手,直到换上能盈利的经营者。但民间投资需要解决的是自愿的问题。权力可以强迫别人劳动,却从来不能强迫别人投资。古往今来,最有权势的人最强大的人也做不到这一点。投资只能靠吸引,当然,偶尔可能靠欺骗,但也绝非长久之计。能不能吸引到足够的投资,不仅关系农业的发展,也是一国能否富裕能否强盛的最核心条件。而要吸引投资,赚不赚钱先不论,最基本的就是要让潜在的投资人相信,他能够取得投资的收益,也能够自由地处分他的资产,换言之,要建立投资人可以自主收益处分的产权制度,并且大力保护产权。如果投资人不能得到其投资的收益,不要说引进现代化设备,建设现代化农场,就连播种插秧这类事怕也没人愿意去干。人类历史上,有不少从事狩猎采集的部落,从未进入农耕文明。据经济史学家研究,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建立一种基本的土地产权制度,不能保证耕种人获得其投入生产要素后的所得。农业,究其本身就是财产权的产物。当年“包产到户”,也是一种产权上的变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虽然不是完整的所有权,但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于是,农民愿意投入劳动、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产权变革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期内就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后来,随着制造业和城市的兴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太高,而收益太低,年轻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加之土地承包经营权先天不足,比如不能自由流转,从而不能以土地融资,也不能在自愿的前提下,将之方便地交换到更擅长农业经营的人手中,导致农村资本长期不足,后续改善乏力;而且农村的制度公共品供给不足,特别是产权保护不力,甚至有种种破坏产权的行为,也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粮食问题是农业问题,农业问题是资本问题,资本问题是产权问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比如说,有很多学者研究农村金融问题,希望能解决农业的发展资金,但农村金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抵押品,而这不是金融问题,是产权问题。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美国的印第安人保护区一直落后不能发展,也是因为保护区土地国有,印第安原住民无法融资,无法改善条件,只能被迫保持原有的生活模式。有人或许会说,如果让农民享有了可以自由收益处分的产权,那农民都不种粮食而拿土地做别的怎么办?在此还是不多谈经济学原理,只需要看看其他国家,即使实行了土地完全私有,是不是农民都不种地了?是不是农业就落后了?或者可以反向思考一下,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是美国。那么,如果把美国的私人农场都国有化,把美国人都赶回农村去种地,不许在城里务工,也不许种粮食以外的作物,那么美国的农业会更发达吗?美国的国力会更强大吗?美国的粮食会更安全吗?然而,近期的一些措施,如退林还耕,农管等,从目前的新闻报道来看,并不是改革和加强农村的产权保护,而是走在相反的道路上。这不能不让人更加担心粮食安全的问题了。广告:我们从去年夏天开始举办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现在已进行了三期,反响良好,深受欢迎。应读者要求,我们将增开法律英语阅读课程,暂定5月21日开课,预计持续大约25-30周(约半年),每周日下午2:00-3:30上课。用腾讯会议线上授课,课后提供录播。详情请见:法律英语阅读课程第一期开始报名了!半年的课程报名费仅为399元,并赠送我本人签名的《大陆法系》译者签名书一本(包邮),学生半价(不送书)。第一期学员在后续第二期课程中可享特价优惠。报名请加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联系,或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加好友。相关文章:所见非所得,振兴农业的关键在农业之外烂尾楼的启示:应给予购房者投资保护法律英语与文化(2):the
2023年5月8日
其他

法律英语与文化(2):the Twelve Tables (十二铜表法)

Tabularum”,代表了古罗马制定成文法典的最早尝试。十二铜表法创制于公元前451年至450年之间,构成了罗马共和国法律制度的基础。十二铜表法镌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于罗马的公共广场上(Roman
2023年5月6日
其他

《论自由》的作者约翰·密尔是社会主义者吗?

风灵米塞斯在其系列演讲《自由市场及其敌人》中提到密尔时,将之与马克思相提并论,称之为“十九世纪的两大社会主义者”。原文如下:The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大佬彼得·贝奇指导中国读者:怎样学习奥派经济学?

我是一名对奥地利学派理论感兴趣的大学生,希望将来攻读奥地利经济学博士学位。然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学位项目。如果我想在美国学习奥派经济学,您有什么建议呢?贝奇:我们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2023年5月2日
其他

法律英语与文化(1):Socialist law(社会主义法)

风灵我们从去年夏天开始举办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现在已进行了三期,反响良好,深受欢迎。应读者要求,我们将增开法律英语阅读课程,暂定于5月21日开课,报名请联系风灵微信号mefengling。众所周知,法律英语涉及大量专业术语,表达方式也与日常英语不同,即使是natives,很多人也认为法律英语是“另一门语言”。而我们的读者背景各异,并非都是专业人士,为了便于大家入门,第一期课程选择了我本人参与翻译的《大陆法系》,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经典读物,简要而又全面地比较了世界两大最有影响力的法律传统: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学习法律英语,初步了解法律文化的首选读本。法律英语的难点之一就是许多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而来的,是文化与传统的产物,背景不同的人很难理解。因此,风灵公号增开“法律英语与文化”专题,以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1.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风灵已出版译著

著,中信出版社相关文章:奥地利学派的困境与突破经济学的新视界——《鲜活的经济学》导读回首向来萧瑟处——写在《鲜活的经济学》上市之际彼得·贝奇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法律英语阅读课程第一期开始报名了!

风灵前些天,课后有学生问我该怎样理解“法治”?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在中文语境下,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需要谈到the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奥地利学派的困境与突破

economics),特别是拒绝凯恩斯主义,但并不拒绝所有的非主流经济学,而是在更宽广的视野下将奥派与其他非主流经济学学派纳入同一个传统,贝奇称之为“主线经济学”(mainline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从英语阅读中走进法律文化之门

风灵前些天,课后有学生问我该怎样理解“法治”?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在中文语境下,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需要谈到the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米塞斯:东方为什么落后于西方?

风灵近现代的历史上,同样有着古老文明的东方,为什么会落后于西方?很多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是东方的器物落后,有人认为是技术落后,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中体西用”,就是认为中国只需引进西方实用的器物或技术;有人认为是制度落后,因此希望变法维新,学习西方制度。但米塞斯认为,器物或技术也好,制度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观念,一种让自由市场得以发展,现代文明得以出现的观念。虽然东方和西方的差异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比如说,东方从来没有发展出科学研究的思想——追求知识和真理本身,这是希腊人赠与人类文明的,但直到300年前,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仍然差不多,东西方的平均生活水准也相差无几,都是非常糟糕。现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水平、技术知识,以及法律面前的平等尚不为人知。温德尔·威尔基(Wendell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经济学的新视界——《鲜活的经济学》导读

编者注:由风灵和熊越老师翻译的《鲜活的经济学》经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于2023年3月出版了!参见:回首向来萧瑟处——写在《鲜活的经济学》上市之际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回首向来萧瑟处——写在《鲜活的经济学》上市之际

风灵现在这年头,出版一本书,哪怕一切程序都已经完成,只要还没有在市面上正式发售,那就仍可能有变数。因此,前几天我搜索到《鲜活的经济学》已在京东、当当等网上书店上架,才算确定它是真的问世了。而离2016年我开始翻译这本书,已经过去了足足七年。其实早在接受翻译任务之前,我就听说了这本书。彼得·贝奇,是中国读者很熟悉的经济学畅销教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第一作者那本,不是索维尔)的合著者,也是当今奥地利学派的领军人物,《鲜活的经济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2012年出版时,在奥派学界很火了一阵,并荣获奥地利经济学年度最佳图书奖,据说内容很新颖,很丰富。不过,我也就只看到一个封面,亚马逊倒是有卖,价钱贵得惊人,只得作罢。当时想,要是有出版社愿意引进就好了。没想到还真是福至心灵。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决定引进贝奇这本书。当时的师大出版社,可是学术界的一盏明灯啊!师大的编辑请熊越老师推荐翻译人选,熊越推荐了我,我自是欣然接受。2018年在湖南开奥派年会,冯兴元老师发言的重点就是贝奇倡导的主线经济学。他曾经去乔治·梅森大学访学,与贝奇交流。贝奇时任大名鼎鼎的朝圣山学会主席,在当代奥派经济学家中,贝奇在学界的影响力首屈一指。冯兴元教授非常赞赏贝奇提出的主线经济学思路,认为这个新框架不但继承了奥派传统的“道”,而且更适应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能有效地将奥派经济学与其他学派交汇融合,打开奥派研究的新局面。冯兴元老师听说我在翻译贝奇的书,十分高兴,因为这算是介绍主线经济学的第一本中文译著了。冯兴元老师在各个场合不遗余力地推广主线经济学,嗣后更推出了主线经济学品读课,也邀请我参加领读。我先后领读了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和《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不过说来惭愧,虽然被学界大佬们寄予厚望,但这本书原定一年左右完成翻译,我却断断续续做了3年多(熊越老师翻译的两章倒是早早就完工了)。一个原因是同时还翻译了另外两本书,一本是《大陆法系》(第三版),那是老板给的任务,不能怠慢,你懂的;一本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我在领读该书时,又将全书重译了一遍。因为版权等原因不能出版,只是作为学习交流用。除此之外,还有工作内外的各种杂事,比如检查评估等,花了不少时间。第二个原因是翻译工作量比原先估计的大。其实我早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就做新闻翻译,为门户网站供稿,一直觉得自己翻译速度不错。一般的新闻,一边看英文一边打中文,每小时接近2000字。学术方面的翻译当然要慢些,每天也可以翻译好几千字。但《鲜活的经济学》涉及的内容颇多,有些我也不太熟悉。作为译者,最重要的是为读者负责,宁可慢,不可错。不管是语言本身,还是专业概念和背景知识,都要慎之又慎,因此速度怎么也提不起来,有时候每天只能译几百字。而且有些事情相当繁琐,比如眼看就要完工了,最后一部分几十页的索引,也花了大半个月才译完(中信出版的版本省略了这一部分)。好在师大出版社的编辑老师比较体谅,没有过多催稿,只是表示需要在版权授权期限内完成出版。就在我这边差不多完工之时,突然接到编辑的通知,本书的选题撤销了,也就是说师大出版社不再打算出这本书了,连高价买来的版权也放弃了(引进本书的版权费在同类书籍中算是相当高昂了)。后来得知,师大出版社比较谨慎,因本书涉及哈耶克等,所以……翻译完的书不能出版,这对我来说当然不是第一次。而且翻译的稿费向来奇低,基本算是义务劳动,也谈不上有什么经济损失。但此时我已经翻译完毕,深感这确实是一本精彩的好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其对经济学界的现状和历史的梳理,是其他纯粹的奥派著作所少有的。如果不能出版,实在可惜,因此我还想抢救一下,于是在公号发文求助。求助发出去后,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关心,也有好些朋友帮忙联系出版社的,但因为和师大社类似的原因,还有些因为昂贵且复杂的版权,后来都没有了下文。连远在美国的作者贝奇都听说了本书不能在中国出版,为此很是着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够峰回路转,要特别感谢Shiar老师,她真是非常给力。我翻译的帕尔默《和平与爱》,在海南出版社出版,她就是该书的责编。当时海南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广受好评的奥派书籍,多是她的功劳。彼时她已调到了中信出版社,得知此事后,就联系我准备申报选题。选题申报还算顺利,中信在这点上的确不同。然后就是联系版权谈判。正是疫情期间,各种事情都处于停摆半停摆状况。据Shiar讲,她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去催一下。这样过了差不多一年,在她的锲而不舍之下,版权终于拿到了,中信也支付了一笔不菲的版权费,可以正式启动本书的出版流程了。不过Shiar的工作又有变动,而与我对接的编辑也离职了,其间交接花了一段时间。到2022年4月我正式与中信签了合同,当时我问编辑什么时候能出版,编辑很乐观地说,如果没什么大问题的话,最慢3个月内就可以出版了。我交稿后,编辑老师非常认真地审读,提了一些修改意见。据我所知,有些编辑审读译稿时,不怎么看原文,直接改改中文就是了,但本书的编辑老师仔细地对照英文原文审阅,实是难得。(另外,为了本书更加通俗易懂,编辑做了些文字处理,比如目录,可能与原书略有出入,请多理解)在修改过程中,为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我特别提示某些部分可能需要注意。过了段时间,编辑反馈审查意见,要求我对某些内容(主要与苏联和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等相关)加上解释性的译者注。我做完后,以为应该可以过关了,哪知到了2022年9月初,编辑突然告诉我,本书有可能出不了了。出版流程走了大半,没想到又出事了。而且听编辑讲,不止是这本书,很多书都停下了。不过中信出版社还是尽了最大努力。我本来想的是,只要能出版,就算是删掉一些章节也行,中信显示了令人感动的专业性,社里经过研究认为,这本书学术性较强,不能乱删,只修改了个别的字句,另外就是加了一篇几千字的导读作为说明。经过又一番抢救之后,本书总算是留了下来,恢复了出版流程。原定的3个月期间早就过去了,我也不去想到底什么时候能出了,只是安心等着。编辑老师时不时和我切磋译文,陆陆续续又改了一些。新的一年来了,3月初我去打探消息,编辑说很快就要下厂印刷了。又等了一个月,我估计差不多了,然后在网上查到了《鲜活的经济学》,一波三折后,终于尘埃落定!出版社的样书还没到,我先下单买了几本。全书近500页,很厚重,很有真实的质感。七年出了一本书,比八年抗战只少一年,四舍五入也算是十年磨一剑了。回首其中甘苦,深感来之不易。借此机会,要感谢所有为此努力过的人,也希望读者能喜欢本书,有所收益,那么所有的挫折和等待终究都是值得的!点击下面的购书链接即可购买《鲜活的经济学》,若需译者签名本,请联系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79元每本包邮。另外再推荐一下我翻译的《大陆法系》(第三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上市后颇受好评,是各界人士了解世界法律文化的必读书目。译者签名本请联系微信号mefengling,38元每本包邮。相关文章:冯兴元:主线经济学应成为经济学的基础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到主线经济学彼得·贝奇
2023年4月6日
其他

米塞斯为什么要坚持恢复金本位制?

风灵米塞斯生前一直坚定地主张恢复金本位。这样的主张,即使在经济学家中,也毫无疑问属于少数派。人们认为,金本位有许多缺点,已经过时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货币的要求。的确,我们很容易就能举出金本位的若干缺点。比如,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采金矿。而且黄金的储存、运输,金币的铸造,等等,都代价高昂。如果仅仅就作为交换媒介而言,这似乎是一种浪费。2020年初,我访问日本时,参观了佐渡以金矿为主的矿山遗迹群。遗迹包括选矿场暨精炼厂,直径50米的浓缩机,火力发电厂,矿石储藏库等,规模十分庞大,令人印象深刻。而遍布整个矿山的坑道,总长更是高达400公里。早在1620年,这个边远的小岛就有了10万人口(现在只有5万人不到)。可以想见,金矿开采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金本位还有一个问题是,黄金的开采取决于地理上的偶然性,也就是取决于运气。有些人仅仅是因为开采到了黄金,就一夜暴富。这对其他人不公平。而那些拥有大金矿的国家更是坐享其成。此外,金本位被人抨击得最多的是,黄金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因此会有通货紧缩的趋向。对于这些问题,米塞斯当然不是不知道,但他坚持认为,黄金有一大特性是现在的“法币”所不具有的,那就是黄金印不出来。就凭这一点,金本位就是值得的。米塞斯在很多场合都反复强调金本位的重要性。“我想谈谈最初采用金本位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今天金本位被认为是唯一真正健全的货币制度。这是因为,是黄金本身来决定货币单位的购买力,不受政府和政党观念变化的影响。黄金有一大优势。它印不出来,不能随意增加。如果你认为你自己或与你相关的机构金币不够,那你完全做不到以简单而廉价的方式增加金币的数量。金本位之所以存在,金本位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增加黄金的数量需要成本。黄金是受限的,受自然的限制。生产额外数量的黄金并不比通过市场上的交易获得同样数量的黄金便宜。”米塞斯清楚地认识到,黄金不是理想货币,现实中没有什么是绝对理想、完美无缺的。但金本位制的优势在于,可用于市场交换的黄金数量独立于各国政府的行动、愿望、项目,或者说独立于他们操纵货币的“罪行”。不过,黄金印不出来,对政府和御用的经济学家而言,可能正是金本位最大的缺点。他们的说法是,金本位下的货币政策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但是,还有什么比保持币值稳定更好的货币和货币政策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米塞斯经常接待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与他们交谈到深夜。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米塞斯带他们到维也纳市中心去,经过一栋建筑。周围非常安静,但有一种奇怪的声音,那就是印刷机的声音,印刷机日夜不停为政府印钞票。米塞斯说:“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情况不好的原因。”原来1美元兑换5个奥地利克朗,现在兑换14000或17000个奥地利克朗。这种程度的通货膨胀已经够吓人了,但相比邻国,仍然非常温和。在德国,通货膨胀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几十亿马克才能换来一美元。米塞斯说:“你会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它当然是一个悲剧。对那些被通胀劫掠了财产的人而言,更是一场灾难。”通胀劫掠财产,如果说与抢劫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政府以货币政策为名,远比劫匪更加理直气壮。维也纳某家银行的总裁给米塞斯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他还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时,他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就他当时的经济状况而言,保单的金额极其巨大。银行家希望这笔钱兑付后,他就可以发家致富。他60岁生日时,保单到期了。在他35年前投保时,这笔保险金是一笔巨款,而现在他拿到手的钱,只够他亲自去取保险金后打车回办公室。这些年间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保单的金额保持不变。他数十年的积蓄都被政府花掉了,破坏了。各国政府认为通货膨胀是好事,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总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特别是战争时期,而税收和国债等远远不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因此纸币也是好事。他们将之规定为“法币”,在其统治之下的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不论其真实的购买力如何,否则就会遭到法律的惩罚。黄金作为货币,不是任何政府规定的,而是人们在千百年的交易中形成的自发秩序。由于它的数量独立于政府,不便政府操纵,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从金本位到金块本位到金汇兑本位,直到最后完全与黄金脱钩,一步步废除了金本位制。他们攻击金本位制,夸大其缺点。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后这几十年间,即使是和平时期,世界主要货币,包括美元、欧元、英镑等单位购买力仍在持续下降,这即是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而近来这一趋势还有加速的迹象。当然还有些更糟糕的国家,如一些拉美、亚洲和非洲国家,更是经历了多次货币崩溃。因此,和米塞斯的时代一样,控制政府滥发货币的权力仍然是当务之急。也有人认为,要控制货币供应,其他的方式更可行。比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著名的“货币规则”,认为应该在宪法中写明央行的货币供应扩张每年不能超出某个非常低的数量(例如,每年不超过3%)。米塞斯对此的评价是,问题是政府应该怎样让这些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应该将新增货币给谁?因为货币量的增加不可能是中性的。换言之,如果是政府来做这种事,不管是每年增加3%还是5%,都是用一部分人的利益来资助了政府。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是以一揽子重要的商品为准备来发行竞争性的货币。这种想法听起来很有意思,但真要实施的话,也存在颇多困难。最近一些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异军突起,很多人这是货币非国家化的一条出路。这里不打算详细讨论数字货币问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数字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即交易媒介,仍只是炒作投机的工具。而以比特币为例,如果存在不可突破的数量上限的话,似乎以后也很难充当真正的交换媒介。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有必要认真思考米塞斯回到金本位的主张。相关文章:《哈耶克精要》第八讲:通货膨胀的诅咒访日杂记(7):世外桃源佐渡岛马克思的经济政策观:从干预主义到自由放任经历了好几年的种种波折后,我和熊越老师合译的当代奥派领军人物贝奇的代表作《鲜活的经济学》终于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了!
2023年4月4日
其他

青年应该欢迎资本,而不是敌视资本

风灵最近“孔乙己长衫”问题引发了热议,主流媒体把大学生比作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要求他们放下身段,去社会底层生活和工作。这种批评,在外卖骑手不乏本专科生甚至硕士生的今天,实在有些苛刻了。最近流传的广州外卖站点骑手爆满,本科率达30%的说法,企业虽已出面澄清。但美团骑手客服人员也表示,广州美团站点有将近200个,目前只有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少量站点有空位,多数站点确实已满员。其实,脱不脱得下长衫本不是问题。职业虽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大学生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岗位本是情理之中。如果大学生都去从事不上大学一样能做的工作,那接受多年高等教育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呢?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的观念问题不在此处,而是对资本的态度。现在的青年人普遍敌视资本,甚至将一切有的没的社会弊端都不假思索地归咎于资本。这既不符合事实,还可能影响自身的发展(就是俗话说的搬起什么砸了什么)。劳方和资方,归根结底,是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卖方当然可以抱怨买方苛刻挑剔,拼命压价,态度恶劣,提出各种乱七八糟的要求,等等。但卖方要改善自己的处境,显然不是把买方都赶走,因为那样连带买方的需求都消失了,卖方的东西又去卖给谁呢?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买方加入,买方之间竞争越激烈,卖方越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择其善者而从之”。二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那还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名校更是如此。华为那样的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都是本着拣在篮子里就算菜的精神,只要专业基本对口(双学位也行),有多少要多少。怕学生变卦跳槽,7月份毕业,5月份论文一完成,华为就风风火火把人都拉走了,毕业典礼不参加,连毕业证和学位证也是直接寄到公司。当时他们离开就在我的宿舍楼下集合,场面有点壮观。其他非热门专业,就业也没什么问题,反倒有不少岗位没招到人,失望而去。当然,我那时在理工科大学,文科的情况要差一些,但也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有人会说,那时大学毕业生少,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高达1000万左右,僧多粥少,就业肯定困难了。大学毕业生增加,即供给增加只是一个方面。不管是从个人角度,还是国家社会角度,高等教育普及,高素质人才增加都是件利大于弊的好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需要多关注另一方面,即这些年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什么没有同步增加?有文章以菲律宾和墨西哥来类比。菲律宾的女生,即使是最好的大学毕业,学法律或会计专业,找不到工作也只能去香港或广深做菲佣;墨西哥的男生,工程专业或机械专业毕业,做不了工程师,只能去美国开Uber。文章认为,这是因为菲律宾和墨西哥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产业升级失败。那么,产业升级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什么样的产业结构能吸纳大量的法律或会计人才或工程师人才?对专门的法律或会计人才有迫切需求的公司,应该是那些有许多复杂的商业关系和产权关系需要处理的公司。显然,这类的公司不但资本较为雄厚,而且结构多元,牵涉面广,有大量资产类或知识类交易和权益。而大量需要工程师的行业,多是重工业或房地产等行业。如果只是摆个地摊,开个淘宝店,或者一般的制造业、零售业,都很难吸纳这类的人才。低端的制造业和零售业不太需要高级的专业人才,必须升级产业。而所谓的产业升级,本质上是资本升级。不但需要资本投入,而且还要长期大量地投入,形成复杂的资本结构,将产业链不断延伸,专门人才才会有用武之地。就像是随便搭一间草棚的话,找几个人胡乱弄一下就可以了;而要建设和维护一栋摩天大楼,则需要大量的各种高级专业人才。世界自二战以后,已经和平发展了快80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已经积累了45年,整体上已摆脱了资本匮乏的状况,各专业的人才也很多,但除了人与物之外,投资环境也很重要,特别是长期投资,重中之重是维护投资人的信心。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培养人才固然不易,要让资本真正扎下根来,不断投入,不断发展升级,同样不容易。菲律宾和墨西哥,因为各种因素,如政治动荡或民粹主义,内资积累不足,外资引入不够,产业结构多限于简单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未能进一步升级,其后果便直接反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高校毕业生也遭遇就业困境。中国则恰恰相反,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设市场经济以来,对资本一直持鼓励欢迎的态度,重视投资环境,特别是基础建设和产业配套,这才有了中国的腾飞与奇迹。近年来,中国也处于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对资本的态度让人忧虑。如梁启超所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国的年轻人最为活跃,他们的声音也会被当作主流的公众舆论。年轻人敌视资本,会增加投资者的顾虑,减少他们的信心,更倾向于回钱快的短期项目,而不选择复杂的长期项目。产业不能升级,高校毕业生的供求矛盾就难以得到解决,大学生就只好脱下长衫,去下沉市场找那些不对口的工作。有些年轻人或许认为,把资本全部赶跑了,或者没收国有化了,大家都进体制内工作,当公务员当国企员工捧铁饭碗才是皆大欢喜。这种想法简直比刻舟求剑还头脑简单!首先,中国是从全面的公有制开始改革开放的,如果公有制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那何必改革开放呢?事实上,多年的公有制不但没有什么资本积累,原有的资本品也消耗损耗得差不多了,难以替换补充,更不说升级。相应的,是国民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停滞乃至下降。其次,如果没有体制外的工作机会,对个人来说也就没有了选择权。没有选择权意味着没有说不的权利,那体制内又有什么必要给你升职加薪呢?现在体制外找工作不易,体制内的岗位竞争愈发激烈,以前有正式编制的,现在多是合同聘用;以前工作清闲,现在事务繁多。这还不是因为反正你没处可去,而你不干则有的是人干。广告:奥派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第三期《自由市场及其敌人》正在进行中,报名或咨询请联系微信号mefengling。相关文章:GPT颠覆传统教育:会提问题就不会被淘汰张小泉菜刀事件:资本的力量来自消费者资本主义制度是不道德的吗?阅读原文:张小泉菜刀事件:资本的力量来自消费者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GPT颠覆传统教育:会提问题就不会被淘汰

风灵Chat-GPT和最近的GPT-4火遍全球,人们在惊叹AI技术光速发展之余,最多的担忧就是人类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自己的饭碗是不是还端得牢?虽然我在之前的文章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马克思的经济政策观:从干预主义到自由放任

风灵一般人或许会认为,马克思肯定支持那些倾向于计划经济或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而不会支持自由放任的主张,但这其实是种误解。要理解马克思,核心是要理解其唯物史观,即他认为历史发展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定的普遍的客观规律,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阶段,资本主义崩溃之后必然是社会主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时,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就在眼前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来实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他列举了以下十项干预措施: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征收高额累进税。3、废除继承权。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可以看到,其中有不少措施正是现在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经济干预政策。马克思很明白地指出,这些措施并不仅仅只有经济意义。“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恩格斯后来也评论道,这些措施不仅如《宣言》所称是不能维持的,而且正是因为其不能维持,这些措施必然会一步步走得更远,推动更多的这类措施出现,直到这些更先进的措施最终导向社会主义。1848年的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干预主义实现,因此他们倡导干预主义。但在他学术生涯的后半段,马克思已不是干预主义者了;他赞成自由放任。因为他预计资本主义崩溃并被社会主义取代将源于资本主义的完全成熟,所以他赞成让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马克思坚信物质生产力会带来变化。如果物质生产力变化了,整个社会结构必然变化,因为物质生产力不能在旧的生产关系中继续发展,必然会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出于这种理由,他是经济自由的支持者。1859年,也就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1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已放弃了干预的主张,不再指望通过立法改革而是要通过一夜之间的巨变来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反对工会推荐的干预措施,他认为这推迟了社会主义的到来,损害了工人的利益。1865年,马克思在第一国际的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价值、价格和利润》(Value,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美国左派怎样运用奥威尔式新语来颠倒黑白?

风灵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奥威尔式的新语虽然广为人知,但一般人通常都是当作段子来看,认为这太夸张,太荒谬了。现实中哪有这回事?但其实奥威尔根本不是夸张,而是写真纪实。如米塞斯所说:“……策划了一场语义革命,将术语的含义转化为完全相反的意思。”美国左派向来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先来看几个非常经典的例子。自由主义(liberalism):众所周知,在现代美国,自由主义指的是左派大政府强干预福利国家等一系列主张,自由主义者就是左派。这与自由主义最初的含义——包括小政府、自由放任等理念几乎完全相反。这场偷梁换柱的运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就连哈耶克这样的自由主义巨擘,在阐述“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时,都找不到合适的术语来描述自己的政治立场,“在美国,已经几乎不可能用‘自由主义者’来表达我使用它的意思。”要表达原有的意思,只能使用“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2023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