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中持续半年的“巴以冲突”近来进入了新阶段。4月17日凌晨,位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亲巴勒斯坦学生占领了校园。他们高呼“从河流到大海,巴勒斯坦将获得自由”等涉嫌种族灭绝的反犹口号,骚扰恐吓犹太人的教师和学生,阻止他们进入校园。校方召来警察逮捕学生,后来,随着事态升级,校长宣布停止全部线下课程,转为线上授课。与此同时,耶鲁、哈佛、MIT,纽约大学等学校的学生也发起了类似的抗议活动。哈佛大学甚至在约翰·哈佛雕塑之上,本应悬挂美国国旗的旗杆上升起了巴勒斯坦的旗帜。很多人想不通,以犹太人在美国高校的势力,怎么会出现如此强大的反犹运动?这其实是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故事。我们知道,二战时欧洲的犹太人遭到了纳粹的种族灭绝,幸存者被迫流亡,很多拖家带口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成年的犹太人自不必说,就是那段时间出生的小孩,也耳濡目染,有很强的创伤心理。犹太人向来以重视教育和商业闻名。在战后和平的环境下,这些犹太人小孩后来有不少成为了美国学界和商界的精英,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他们的首要目标当然是要避免悲剧重演,警惕反犹主义的兴起就成了重中之重。反犹主义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欧洲曾大行其道。从历史上看,反犹主义似乎有以下的特点:1. 基督教:基督教徒认为基督是受到了犹太人的迫害,才被钉上了十字架。而犹太人根本就不承认基督。二者的教义也有诸多差别,比如基督教禁止高利贷,犹太教则没有这种限制。莎士比亚的名作《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将犹太人夏洛克刻画为贪婪歹毒的高利贷商人,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但丧失了财产,还被迫改信基督教,可谓是充分体现了基督教对犹太人的厌恶。2. 国家主义:在以色列建国之前,二千年来,犹太人没有国家,四处漂泊流浪。任何国家都把他们当外人,他们对任何国家也都没有归属感,更不认为自己是某个国家的主人。3. 强势的主体民族:对犹太人实施迫害的都是强势的主体民族,犹太人作为弱势的少数族裔,有冤无处诉,有理无处申。这在纳粹德国时期发展到登峰造极,不但对犹太人实施大屠杀,还炮制了一整套种族灭绝种族歧视的理论。既然如此,照犹太精英们看来,要杜绝反犹主义,就要反基督教、反国家主义、反主体民族。具体到美国的语境下,就是反对美国的白人基督教传统,反右派,反保守主义。反基督教。除了犹太教外,犹太人也支持各种非基督教,包括无神论和伊斯兰教。反国家主义。一方面,很多犹太人信奉马主义。注意马本人是犹太人,有很强的反国家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一些犹太人更是从现实入手,不遗余力地破坏美国既有的法律与秩序。犹太大亨索罗斯是其中的重要人物,参见:另类美国梦:被罢免的检察官和他的囚犯父母反主体民族。对白人任何反犹的言行都十分敏感,认为白人保守势力都有纳粹倾向,同时同情弱势群体,包括黑人、穆斯林等。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犹太精英的思路与左派意识形态高度重合,所以,毫不奇怪,犹太人大多数是左派。美国犹太人不但是民主党的票仓,更是民主党的大金主。
然而,这些犹太精英不理解,从这些表面现象而不是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入手,只是治标不治本,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养蛊为患,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就会产生完全料想不到的结果。前几年,特别流行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鸡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他的意思是说,只要有高墙和鸡蛋,即便鸡蛋错误,也要站在鸡蛋这边。简单地说,就是永远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左派非常赞同这种立场,甚至发展到弱势群体天然正确,谁弱谁有理。然而,现实中的问题却是复杂的。首先,谁是弱势群体没有恒定的答案。犹太人一直认为自己是纳粹大屠杀的受害者,是少数族裔,因此以弱势群体自居,联合其他弱势群体,对抗主体民族。但随着犹太人在学界、商界和政界的势力扩展,其他人已将其看作是高墙,是既得利益者,是要斗争要反对的对象,再也不能混在鸡蛋里搏同情了。而在这次的巴以冲突中,基于谁弱谁有理的原则,即使是哈马斯先发动了恐怖袭击,造成以色列平民大量伤亡,还有很多人被绑架成为人质,但相比以色列,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仍然是弱势群体,仍然是支持和同情的对象。哪怕哈马斯把恐怖组织的基地混在民用设施里,以平民为肉盾,是造成平民伤亡的重要原因,受谴责的仍然是以色列。相应地,美国校园里的反犹主义也是一呼百应,喊出“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也是毫无忌惮。其次,弱势群体如果在社会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往往有某种反社会的心态。米塞斯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这类心态一种是出于对富人的怨恨和嫉妒,另一种他称之为傅立叶情结,都是非理性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因他人境况更好而憎恨到了极点,那么,他甚至愿意自己承受重大损失,只要那个被憎恨的人也受到伤害。在反犹运动中,不难发现这种损人而不利己的行为。傅立叶情结则更为危险和复杂。在遭遇社会性失败时,这种人将之归咎于社会秩序的缺陷,而不是自己的无能。不满的人期望通过推翻这样的社会秩序,获得现有制度未能给予他的成功。他们幻想一旦推翻了现有的不公的秩序,完美的天堂就会降临人世。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弱势群体的自我认同,就是强化他们反对既有秩序的倾向。不管他们有什么具体诉求,他们都蔑视现有的法律和制度,将践踏法律违反规则视为勇敢、进步和革命。美国校园里的小将们正是如此。美国的大学的传统是学术自治,教授治校。二战前后出生的犹太小孩,长大后很多占据了名校教授的讲席,然后进入管理层。在他们的鼎盛时期,反犹主义当然没有容身之地,但是,数十年间,他们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DEI(多元化)的接班人,并对学生反复灌输各种左派思想。如今,这些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垂垂老矣,大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短短几年间,美国高校就成了DEI的天下(学校里专门的DEI机构,是实质上的掌权部门),这支回旋镖也就旋到了犹太人头上。相关文章:
另类美国梦:被罢免的检察官和他的囚犯父母
当 They 成为单数代词:政治正确改造英语
如果制度能自动纠错,要哈耶克干嘛?
暑期双语阅读课程自然法入门,早鸟价68元仅剩2天!自然法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关于权利与权力,法治与有限政府,正义与公平的原理。每个人都应该理解这些原理,双语阅读课程“自然法入门”7月开班,详情请见暑期特别课程:自然法入门双语阅读最惠价报名!5月1日前可享超值早鸟价仅68元!点击下面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