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喊加油更重要的是科学素养
文 风灵
从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初起至今,就我个人的观察,从专家、媒体到普通百姓的科学素养之低,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为此,全社会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比较魔幻的例子就有:
1、爱国病毒
早在1月初,很多人就知道了武汉出现了不明肺炎。然后香港、泰国等地都提高了警戒。1月13日泰国确诊一例,1月16日日本确诊一例,跟着1月18日泰国又确诊了一例。但在这个时候,中国内地除了武汉,其他地方包括湖北的各市县都没有一例报告。因此有人将新冠病毒称为爱国病毒,只祸害外国人,不在国内传播。
如果这是调侃也就罢了,但很多人是真的相信了,完全丧失了警惕,忘记了防护。世上真的有爱国病毒这回事吗?国外发现一例,还可能是偶然,出现第二例,情况就非常严重了,想想武汉出国的人占武汉的总人口比例吧!再出现第三例,疫情大范围扩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1月17日发布的论文测算当时武汉的感染者已经超过了1700例!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没有报告,但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警醒了(而且基本上可以判断人传人,不至于等到钟南山来说)。我1月20日去重庆办事就戴上了口罩,但目测即使在地铁或车站,戴口罩的也不到5%,到处都是一派热闹繁华、喜迎新春的气氛。
2、美国生物武器
另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新冠病毒是美国的生物武器,信众之多,不计其数。一方面,传播这种说法的人不打算提供任何科学上的证据,除了勉强把贸易战和病毒拉在一起之外,另一方面,相信的人马上就相信了,不但不要求证据,也不愿意去了解一下,中国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种族,不可能有什么病只有中国人才得而美国人安然无恙。何况,美国本国就有500多万的华裔,2000多万亚裔,还不说它的亚洲盟国,造出只有华裔或亚裔感染的病毒,难道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再说,美国真要有这种本事,也应该先用在反恐战场,而不是人畜无害的武汉。
3、管轶挨骂
1月23日,著名的病毒学家管轶接受财新采访时说,这次新冠肺炎的最后感染人数至少是SARS十倍起跳,他自己“害怕了”,“当了逃兵”。随即遭到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攻击谩骂。让人迷惑的是,这些攻击谩骂主要集中在管轶的人品、态度和经历上,没有谁从科学角度来证明他的错误。管轶倒是不说话了,但病毒没有被骂退,短短二十天后,痛骂他的人再去看看他的话,不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痛吗?
事实上,如果有心的话,在1月21日前后,分析一下当年SARS和今年的新冠病毒的同期感染数量和走势图,结合国外的相关论文,就不会轻易否定管轶看似耸人听闻的结论了,至少个人会倍加小心,但有多少人这样做了呢?
4、双黄连和瑞德西韦
双黄连这场闹剧,首要的责任当然是推荐该药的“科学家”及其研究机构,其次是媒体,一唱一和,把体外实验的结果当成临床用药推荐。但广大网友的表现也是让人很无语的,就算不是医学专家,有点常识也行,即使没有常识,稍稍查点资料也知道,对于某个新发现的病毒,先要在充分了解、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从原理上设计出某种治疗方案,再看看是不是需要药物并且能制造药物来实现这种方案,然后经过各种实验,从动物实验最后到临床实验,一切顺利的话才能临床应用。不仅是双黄连,几乎所有的中药连第一步,即从原理上解释为什么能够抑制病毒都做不到,相关论文都没有,就把药方药物推荐给病人了。一大堆神药纷纷涌现,真是匪夷所思。
关于中医和西医之争,我只说一点,西医西药的原理我能够理解,不管是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还是肾衰等等,我这个门外汉至少能看懂病理药理的相关解释,知道治疗方案是什么意思,还可以和医生探讨一下,甚至有时能提些用药建议。但一遇到中医的阴阳五行,虚实寒热,我就彻底懵圈,如坠云中。而我们应该知道,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换言之,形式上就无法判断真伪的不能算是科学。
瑞德西韦是又一个例子。刚刚宣布要进行临床试验,马上就有营销号捏造虚假消息,说是不到24小时,实验就大获成功,270例全部见效,所有的病毒如被酒精消毒般杀了个干净,将迅速用于临床,然后被大量转发,包括我的朋友圈里很多令人尊敬的师友都在宣告这一喜讯。唉,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不管是多么迫切的心情,当得到这样一个震撼的消息时,不应该简单地去查一下冠状病毒的原理,瑞德西韦的治疗原理和双盲实验的运行方式吗?
5、未见人传人
这条完全是专业人士的错误,因此特别令人气愤。从现有的研究看,早在12月中旬,就已经出现了病毒人传人的现象,1月初就有医护感染。但专家们指导武汉相关医院的工作时,给出的新冠肺炎确诊标准第一条就是与华南海鲜市场有接触史,这实际上是从逻辑上排除了人传人,是结论先行的标准,是典型的反逻辑反科学的例子。类似于年收入不达到脱贫标准的,不给登记户籍,不算当地人口,那么当然就不会有贫困人口了。在已经知道新病毒是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准,是我现在非常不解的一点。无论如何,制定这个标准的专家们需要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至少得给许多相信了没有人传人而染病甚至死亡的人一个说法。
还有一点,境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WHO还是各国政府,目前都相对比较悲观,但国内的乐观情绪已经抬头,拐点说,类似流感说,长期共存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我们对这个病毒知道的还很少,这种乐观情绪不能不令我生出几分担忧。乐观固然是好事,但不尊重科学的盲目乐观却很可能带来可怕的灾难。前面已经试过一次了,难道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因人的意志、身份、地位、立场、国籍等改变,但直到今天,似乎还有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而且,科学的结论是建立在事实和论证的基础上的,不管你信不信某个具体的结论,都不要忘了这一点。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比起喊加油来,更重要的是有一点科学素养,因为空喊加油可能没什么用,但人人都懂点科学、懂点科学思维的话,既能减少上当受骗,也能救命。
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理想蝈:疫情下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