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LED概念股暴涨的背后,可折叠屏应用元年开启!

芯智讯 2019-05-15



自本周二(2月12日)以来,A股市场上OLED概念股持续暴涨。周三,OLED板块更是掀起了涨停潮,包括京东方A、维信诺、TCL集团、深天马A等面板厂商,濮阳惠成、鼎龙股份等材料厂商,共25只个股封涨停。今天,OLED板块依旧活跃,其中维信诺继续封死涨停,收获三连板;此前已两连板的京东方A,今天再次大涨6.65%。



而OLED概念股持续火爆的背后,一方面是受三星即将发布可折叠屏手机的消息刺激。另一方面则是外界对于柔性OLED屏市场前景的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三连板的维信诺正是此前曝光的小米可折叠屏手机的柔性OLED屏供应商。


另外,柔宇科技虽然抢先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可折叠屏手机“柔派”,但是柔宇科技并不是一家手机厂商,实际上”柔派“的研发与制造主要是由手机ODM龙头闻泰科技来完成的。据了解,闻泰科技后续可能还会推出多款折叠屏手机,受益于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开启,未来有望成为推动其业绩增长的一大动力。近几日闻泰科技的股价也是涨势不错。


从目前来看,OLED已成大势所趋,并对LCD形成替代之势,此外,柔性OLED所带来创新型应用,也为柔性OLED带来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


一、突破屏幕增大瓶颈,“折叠屏”将成为下一方向


“全面屏”迭代之后手机屏幕继续增大已遇瓶颈。在经历了最新一轮的全面屏迭代之后,我们发现主流旗舰机型的屏占比普遍在85%以上,可提升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机身尺寸也普遍在7英寸左右,已经达到挑战便携性和可操作性的极限。因此目前来看,若仍然沿用原有的产品形态设计,手机屏幕尺寸已几乎再无可提升空间。



打破原有产品形态,折叠屏设计能够继续增大手机屏幕尺寸。“折叠屏”设计采用一整块大面积柔性可折叠OLED屏幕,分为“内折式”和“外折式”两种形态,可以让消费者获得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双重体验。因为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尚无已成熟量产的“折叠屏”手机产品,但我们观察到各大厂商(如三星、华为、OPPO、小米和苹果)均已在此方向上加码布局。



由于“折叠屏”设计可以突破现有的手机屏幕尺寸瓶颈,理论上可以将现有手机屏幕面积继续扩大一倍,并且通过可折叠的形态保证产品的便携性不受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沿着屏幕尺寸持续增大这条主线,折叠屏设计将会是智能手机产品较为明确的下一代发展方向。


二、折叠屏手机叠加可卷曲电视,2019 将是柔性显示元年


1、手机端:折叠屏手机山雨欲来,2 月底将有多款产品发布


去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抢先三星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去年11月8日,三星在SDC2018开发者大会也展示了其首款可折叠屏手机。随后,华为也宣布将于2月24日在MWC发布首款5G可折叠屏手机。根据Digitimes报道,华为该款折叠屏产品将采用“外折式”设计,展开后屏幕尺寸达8英寸。


目前,三星已宣布将于2月20日在召开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发布旗舰新品Galaxy S10。考虑近期三星对此次发布会采用的宣传标语“展开未来”,这也意味着三星还将正式发布其首款商用折叠屏手机Galaxy F。



三星Galaxy F采用内折式设计,配有4.6英寸外置小屏和7.3英寸内置可折叠大屏(命名为Infinity Flex Display)两块屏幕,内置可折叠大屏面积已经接近小型平板电脑,可以像书本一样向内对折。首发备货预计百万台左右。


而除了已经正式发布的可折叠屏手机的柔宇科技,以及已确定即将在本月发布的三星和华为之外,OPPO也透露将在MWC上发布折叠屏产品。


此外,今年1月22日,小米也曝光了旗下的可折叠屏概念手机,后续或将推向市场。



目前,苹果在大的产品形态创新方面较为谨慎,目前并未透露较为确切

的对于折叠屏产品的规划。不过截至目前苹果已申请多项与折叠屏相关的

专利,显示其在折叠屏这一方向上也有所布局。


2、电视端:LG 发布可卷曲电视,柔性显示登陆大尺寸应用


在今年1月CES展会上,LG发布了全球首款可卷曲电视“OLED TV R”。该款产品将65英寸的4K柔性OLED屏幕放置于铝合金外壳底座上,屏幕可以像纸一样被卷曲收回底座内,拥有Full View(整块屏幕全部展开)、Line View(只展开部分屏幕,显示时间、照片或是音乐操控界面)和Zero View(完全收回屏幕,使用音响来欣赏音乐)三种使用模式。该款产品

的屏幕完全展开需要约15秒,支持高达5万次折叠展开。



可卷曲电视让柔性OLED登陆大尺寸应用。我们认为,LG新发布的这块可卷曲电视为高端电视产品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打破了电视原有的固定形态,让电视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调节屏幕尺寸大小和显示画面比例,并且赋予电视可移动的功能,在8K、超大尺寸等原有迭代方向之外利用柔性OLED显示技术另外开辟了一条电视产品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基于可卷曲设计,未来柔性OLED有望在大尺寸应用上开始成规模渗透应用,2019年也将是大尺寸柔性显示的元年。


二、OLED供给端趋于成熟,折叠屏手机刺激需求放量


1、OLED:柔性显示载体,折叠屏设计的基础


OLED可实现柔性显示功能。相比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于自发光原理,在显示效果(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响应速度、轻薄性、节能性等方面都具备明显的优势。重要的是,LCD面板由于液晶层和背光模组的限制只能以刚性形式存在,但是通过将基板和阻隔封装层材料由玻璃更换为PI膜,OLED面板能够具备柔性化特征(Flexible),在更加轻薄的同时能够实现可弯曲的功能,目前看是柔性显示的唯一载体。

 


柔性OLED是折叠屏设计的基础。如上文所述,折叠屏设计是采用一整块大面积的柔性可折叠OLED屏幕来实现。目前柔性OLED在手机上的应用还是以平面形态(例如iPhone X)或是固定弯曲形态(例如Galaxy S9)为主,若要实现可折叠的功能,还需要在目前的柔性OLED显示模组中进行多个环节的调整(例如盖板、OCA胶、偏光片等),但对于柔性OLED面板本身的工艺制程而言并无实质性变化,因此讨论折叠屏就是讨论柔性OLED。


三、供给端:产业链逐渐成熟,具备爆发潜力


回顾2016年及之前,柔性OLED的供给和应用都十分有限。供给方面,根据IHS Markit数据,2016年全球柔性OLED仅有Samsung Display的A3以及LG Display的E2两条量产线,理论产能面积仅有77万平米/年,其中三星的产能占比达到了80%,几乎垄断了全球柔性OLED面板供给。需求方面,2016年之前柔性OLED下游的应用主要在三星和LG的小批量高端手机机型(例如三星的Edge系列、LG的G Flex系列)以及类似Apple Watch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应用覆盖范围较为受限。



2017年iPhone X带动柔性OLED市场开始起量。2017年,苹果在其十周年纪念产品iPhone X上导入柔性OLED屏幕,同年三星也在其Galaxy S和Note双旗舰系列上全面使用,柔性OLED开始在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化应用。根据IHS Markit数据,2017年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货面积达到111万平米,相比于2016年的34万平米提升2倍以上,柔性OLED市场自此开始起量。


柔性OLED产能近年来快速增长。由于苹果在科技硬件领域的创新引领作用,iPhone X的采用使得业内普遍看好柔性OLED的发展前景,因此各大面板厂商纷纷加码布局柔性OLED产线,三星快速扩大其产能,韩国LG和以京东方为首的国产面板厂商也加速追赶。



根据IHS Markit数据,若按现有规划,2016~2021年期间,全球柔性OLED理论总产能面积将达到88%的复合增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产能扩张同时,供给格局大幅优化。如上所述,根据IHS Markit数据,2016年三星占据了全球柔性面板产能的8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而伴随着其他面板厂商的产能快速跟进,三星的产能份额也将被稀释。



根据IHS Markit数据,按现有产线规划来看,到2020年三星的产能份额将会大幅下降至54%,届时LG、京东方、维信诺和华星光电分别将占有15%、22%、4%和4%的产能份额,供给格局将告别之前的一家独大形成更加良性的局面。



随着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天马、和辉光电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的持续发力,预计2023年国内OLED面板企业产能有望接近全球40%。



良率持续爬升,促进成本不断下降。根据IHS Markit数据,以6.2英寸的

2960*1440柔性OLED手机面板为例,2016Q1该产品的综合良率仅为57.3%,而伴随技术进步,到2019Q4预计综合良率将提升至78.4%,若假设物料价格不变,直观来看良率的提升将促进综合物料成本(叠加良率影响)下降26.9%


作为国产面板产业龙头,得益于自身柔性OLED面板的良率的快速提升,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已经与三星柔性OLED成本持平),2018年第三季度,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正式进入华为Mate 20 Pro供应链,并超越LG Display成为华为Mate 20 Pro第一供应商。



而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面板企业良率持续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有望带动国产面板在2019年开始快速放量。


除了面板制造环节的产能增加、格局优化和良率爬升之外,柔性OLED产业链上游环节相比于以往也更加成熟。


在设备端,Cannon Tokki的蒸镀设备产能近年来快速增长,从2016年的年产5台左右翻倍提升至2018年的10台左右,因此过去此核心设备被三星包揽的情况目前已经明显改善,LGD、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商均可以采购得到,为行业产能扩张奠定了基础。另外,大族激光和精测电子等国产设备商也已经在面板设备领域积极布局,未来有望持续突破。


在材料端,国内供应商正在形成供应配套能力,发光材料环节的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偏光片环节的三利谱;FPC环节的东山精密、弘信电子;驱动IC环节的中颖电子;靶材环节的阿石创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产品供应能力,未来有望持续替代海外供应商的份额,有效带动OLED面板的成本下降。


综合以上供给端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在2017年iPhone X导入使用之后,柔性OLED产业链整体相比以往更加成熟稳定。其一,产能充沛并且具备持续扩充动能;其二,供给格局优化,可以消除下游品牌厂商在供应链安全层面的担忧;其三,良率的提升、供给格局的优化和产业链上游的成熟将促进柔性OLED成本持续下降。在此情况下,我们认为柔性OLED产业链在供给端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若需求端能够放量,柔性OLED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四、需求端:渗透率尚处低位,折叠屏将刺激柔性OLED需求放量


目前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应用的渗透率尚处低位。通过梳理2018年前六大手机品牌旗舰机型的面板种类,我们发现除了苹果和三星之外,其他手机厂商对于柔性OLED的应用还较为有限。根据IHS Markit数据,2018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结构中,采用柔性OLED面板的比例为10%,渗透率处于低位。



我们认为目前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应用有限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 其一,柔性OLED相比于LCD或是硬屏OLED,成本大幅增加。根据IHS

Markit数据,手机柔性OLED面板平均价格是硬屏OLED的3倍左右,是LCD的6倍以上。



 其二,搭载柔性OLED所带来的直接变化并不明显,即便是做成固定弯曲

屏幕对于消费者的效用也较为有限,因此手机厂商采用柔性OLED的动力并

不强烈。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的趋势能够有效刺激柔性OLED的需求:


 一方面,单台手机如果采用折叠屏的方案,对于柔性OLED屏幕的需求面积将是传统单块正面屏幕方案的2倍;


 另一方面,折叠屏设计对于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带来的变化十分明显,预计能够有效刺激消费者的换机需求,因此在目前的智能手机存量市场格局下,厂商采用折叠屏的意愿将十分强烈,有望带动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加速渗透。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目前柔性OLED产业链在供给端已经趋于成熟,产能充沛、格局优化、成本持续下降,而需求端将明确受益于智能手机采用折叠屏的新趋势,供需共振下,我们认为未来柔性OLED产业链有望迎来高景气。




根据DSCC预测,2022年可折叠OLED市场有望实现6300万台,IHS预测2025年可折叠OLED面板市场有望达到5050万台。


五、OLED产业链迎来发展契机,可折叠带来多环节新机遇


折叠屏带动国内 OLED 产业链迎来发展契机我们认为,结合上述对于智能手机的“折叠屏”设计这一趋势的讨论,以及柔性OLED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分析,未来柔性OLED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折叠屏对于需求的拉动,迎来发展契机。


 在面板制造环节,我们认为在柔性OLED领域有所布局的面板厂商有望充

分受益。在三星和LG之外,近年来国内面板厂商纷纷加码布局柔性OLED

产线,目前来看京东方已经规划了成都B7、绵阳B11、重庆B12和福州B15

四条G6产线,维信诺已经规划了固安V2和合肥V3两条G6产线,华星光电

已经规划了武汉T4一条G6产线,另外深天马A也在武汉规划了柔性OLED

产线。我们看好在柔性OLED领域有所布局的面板厂商充分有益于折叠屏所带来的高景气周期。



 在面板设备环节,伴随面板厂商持续加码建设柔性OLED产线,国内相关

设备厂商也迎来黄金机遇期。总体来看,柔性OLED上游设备尤其是Array

和Cell段的核心设备主要仍由国外企业把控,但大陆面板厂商的产线投资正在产生大量设备配套需求,并推动设备的国产化。以京东方为例,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促进面板生产设备国产化,国内相关设备厂商如大族激光、精测电子等有望迎来黄金机遇期。


 在材料环节,发光材料、FPC和驱动IC在柔性OLED面板的物料成本结构

中的占比较大,国内相关企业也将受益。根据IHS Markit数据,以6.2英寸

的2960*1440柔性OLED手机面板为例(2017Q4数据),在其物料成本结

构中,FPC、驱动IC和OLED发光材料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分别为47%、

22%和21%。我们认为国内的FPC(东山精密、弘信电子)、驱动IC(中

颖电子)和发光材料厂商(万润股份、濮阳惠成)也将充分受益于柔性OLED高景气周期的配套需求。


六、实现“可折叠”,柔性OLED面板模组多个环节需要变革


相较于原有普通的直面(例如iPhone X)或是固定曲面(例如Galaxy S9)形态的柔性OLED屏幕,“可折叠”OLED屏幕有多处环节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关键的几处在于盖板方案、OCA胶和偏光片,我们认为这些环节的新变化和价值量提升将使得相关企业充分受益。


1、盖板方案:CPI薄膜替代玻璃盖板

目前的手机屏幕盖板方案均采用玻璃材料,虽然将玻璃厚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可以实现动态弯曲功能,但尚不支持实现小半径的反复折叠且十分易碎,因此折叠屏盖板的方案需要通过高分子薄膜来实现。



由于高分子薄膜普遍缺乏足够的表面硬度,因此需要在高分子薄膜表面制作一层硬质涂层以实现耐刮擦的功能和类似玻璃的良好触感。制作硬质涂层一般需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例如热喷涂、热蒸镀等工艺),所以对于薄膜的耐高温性能具有较强的要求。除了耐高温性能以外,为了不影响屏幕显示效果,对于薄膜的透光率也有很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性能要求,目前CPI(Colorless Polyimide,无色聚酰亚胺)薄膜已经成为了折叠屏盖板方案的首选,三星在其2018年11月SDC大会上已披露其首款折叠屏手机即采用了CPI薄膜的盖板方案。



目前具备折叠屏CPI盖板生产能力的厂商主要为韩国科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日本住友化学(Sumitomo)以及韩国SKC三家材料大厂,另外乐金化学(LG Chemistry)也正在加速投入,有望在2019年具备供应能力。根据Digitimes报道,三星即将发布的其首款折叠屏手机采用的是住友化学的方案。




2、OCA胶:承受折叠不脱落,技术难度大幅提高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胶是制造面板模组时使用的零组件贴合材料,折叠屏所采用的OCA胶必须承受20万次以上的弯折而功能不受影响,在弯折和摊开过程中需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又要保持黏性,因此技术难度相比于以往大幅提高。


目前具备折叠屏OCA胶供应能力的主要为美国3M、韩国三星SDI以及日本三菱。根据Digitimes报道,三星即将发布的其首款折叠屏手机所采用的OCA胶由三星SDI独家供应。


3、偏光片:需要大幅降低厚度


出于力学设计上的考虑,为了实现可折叠的功能,必须尽可能降低OLED屏幕模组的厚度,因此折叠屏所采用的偏光片需要大幅降低厚度,对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星在其2018年11月的SDC大会上披露,在其即将发布的折叠屏手机产品中,偏光片的厚度相比于以往降低了45%。



目前具备高端超薄偏光片生产能力的主要为日本日东电工(Nitto Denko)和住友化学(Sumitomo)。根据Digitimes报道,三星即将发布的其首款折叠屏手机采用的是日东电工(Nitto Denko)的方案。


4、配合折叠屏,手机结构件迎来新变化


除了上述OLED屏幕模组内部的变化之外,为了实现手机的可折叠功能,需要在机身配置折叠转轴(Hinge)。由于需要将屏幕折叠部分的弯曲曲率半径保持在设定值,因此折叠屏手机所采用的转轴与传统电子设备上(翻盖式功能机或是笔记本电脑)的转轴结构完全不同,需要进行全新设计。根据Digitimes报道,三星即将发布的其首款折叠屏手机的转轴由韩厂KHVatec负责,转轴中可能采用齿轮结构,但具体方案内容目前尚无公开信息。


在折叠屏设计下,折叠后的手机机身厚度相比于目前的智能手机产品必然将会增大,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使用体验造成影响。我们认为在这一背景下,手机厂商将会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方案以降低机身厚度,折叠转轴作为影响机身厚度的重要环节,有望采用高弹性高强度的液态金属作为材料方案,而机身背板大概率将从目前流行的玻璃方案重回全金属方案,利好金属结构件行业发展前景。



七、国外企业垄断终端专利材料,国内企业有望突破


受制于专利,OLED终端材料基本被国外垄断,国内主要集中在中间体及粗

单体阶段,为国外企业代工。


近年来国内企业终端专利材料进步明显,强力新材、万润股份等终端材料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


强力新材与台湾昱雷合作成立子公司,终端成品材料已进入部分面板企业量产线以及多条研发线。万润股份子公司三月光电自主知识产权的CPL材料正在下游面板客户认证,2019年有望量产供应。



另外,对于前面提及的CPI薄膜,目前主要被日韩企业垄断,不过国内企业也仍有发展机会。比如铝塑膜国产化龙头新纶科技的常州三期涂布工厂,光学膜陆续投产,同时有布局CPI、OCA等柔性显示材料。新纶科技还与日本东山合作引入光学膜涂布技术。时代新材的常规PI膜(化学亚胺法)正式量产,CPI也正在研发阶段。


类似LCD-混晶材料发展路径,国产面板企业的成熟加上材料企业的专利突破,混晶材料国产化率近年实现了快速提升。当前下游柔性OLED面板企业逐渐成熟崛起,上游专利材料开始突破,未来也有望复制其成长之路。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本文由芯智讯整理,相关材料综合自广发证券研报《可折叠OLED应用元年,柔性显示材料迎变革》、申万宏源研报《折叠屏专题报告:柔性显示新纪元,OLED 产业链新机遇》,有删改及增加相应内容。

相关文章

要全面禁用华为设备?美国乡村运营商不干了:替换成本太高!

114.35亿元支付完毕!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收购即将完成!

美光诉晋华案再遭美法院驳回!管辖权问题成关键

芯片采购支出猛增45%,华为成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

2019年全球AI 100强企业名单公布:商汤/旷视/依图等6家中国公司上榜

华为5G喜讯连连:拿下中国移动5G基站大单,助力春晚5G直播!

黄章:魅族已做好过冬准备,将引入国资委等股权!

今年屏下指纹出货将暴增600%!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5G大幕开启,射频前端市场即将爆发!

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xintiyan001
投稿请发至:yj@padnews.cn
芯智讯官方交流:2218071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