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给民办学校实施名校战略的建议
前言
名校意味着一方聚集名师的教育高地,意味着独特的理念表达系统,意味着创新成为学校精神的底色,意味着学校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的流传,也意味着迎来赞赏和掌声的同时,也要承受来自各方的批评。
思考
民办学校成为名校的可能
褚清源 王红顺
在一些人眼中,名校总是被妖魔化的。比如,所谓名校就是比谁更能挖到好生源。比如,所谓名校就是占有其他学校享受不到的政策红利和优质资源。于是,就会有人指责,名校在创造教育传奇的同时似乎也在制造着教育的不公和“罪恶”。于是,关于名校的不同论调也在瓦解着人们对名校的信任。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名校不仅仅是指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她真正能够做出教育创新成果,她一定是以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前提的,是以做有意义的教育为前提的,所以,不要拿那些世俗的眼光来定义我要谈的名校。我更愿意将名校表述为“明校”。从名校到明校,一字之差,却有内涵上的很大区分。它传递的是不同的教育立场和态度。名校与明校的分野,就在于如果说名校之“名”已经成为一种负担,那么明校之“明”,在于明白做什么样的教育,在于向着教育的明亮那方。名校都有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而品牌影响力实际上是另一种可以使用的货币。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但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课程、德育、管理、校园文化都可以品牌学校的加分因子。品牌与品质是一对孪生兄弟。品牌主外,品质主内。没有品质,只忙着推品牌,与缺少品牌,只埋头做品质一样是蹩脚的发展。那么,民办学校要想成为名校需要完成哪些修炼?名校是赢在团队还是赢在校长,与名校强相关的因子有哪些?名校的成长有捷径吗,名校到底名在哪里?通过这些问题的追问和分析,我们来认识品牌学校的成长路径。一问:名校需要创经验还是传播经验?名校一定有成长路径可以遵循。名校首先要能创出一种经验,并且这一经验一定要携带着创新基因。今天的名校总是做出一些“根创新”的教育项目是不现实的,但是以微创新的方式实现教育方式的改进和教育生态的改良将成为常态。创造出经验是成为名校的第一步,这是名校的“1”,传播经验是“1”后面的“0”。“1”不存在的时候,“0”再多都是无根的。但是,你发现了吗?现实遇到的不关注“1”,只关注“0”的学校还真不少。一些学校的改革恨不得做了半年就邀请媒体予以报道。无论你有多大的成效,都是值得怀疑的。一个经验没有经历三年的改革期,不要轻易拿出来示人。名校不能为他人喝彩而改革。如果你的功利心在专家或记者面前暴露无遗时,大家都会“敬而远之”,因为他们都要爱护自己的羽毛。媒体是品牌效应的催化剂,但不可能是名校的决定者。媒体可以加速品牌的崛起,但无法制造名校。一旦学校创造了经验,那么媒体的报道、现场会的推介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口碑。 二问:名校赢在团队还是赢在名校长?常言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当然有些夸大校长作用的嫌疑,但是,一位好校长通常是善于带团队的,能带出一支好团队,这所学校自然就可能成为一所好学校。于是,人们总习惯于将好校长与好学校划等号。名校不一定有名校长,但名校长可以成就名校。那些在名校里担任校长却一直维持现状者最终只是名校的过客。就民办学校而言,品牌影响力通常与创始人有关。有时候一所学校就是讲好一个人的故事,比如黄河科技学院创始人胡大白300元创办大学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让黄河科技学院有了一个正能量的人设。有时候一所学校就是创始人的一句话,比如,西安翻译学院已故创始人丁祖诒当年提出的“第二希望工程”和“创东方哈佛”的豪迈宣言。实现品牌重构。有时候一所学校就是创始人以长期主义精神做一件事,比如河南汝阳圣陶学校创始人王天民以匠人精神,10年如一日坚持做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行动研究。一件事坚持了10多年,就有了被尊重的资本。三问:傍名校是成为名校的捷径吗?通往名校的旅程没有捷径,但总有人对傍名校趋之若鹜。殊不知,这种贴标签,走捷径的傍名校战略,有时候在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同时也可能在铺设你想不到的陷阱。 2019年,一些傍名校的机构摊上事儿了。清华大学“批量”起诉傍名幼儿园上了热搜,清华大学认为被告幼儿园使用了“清华”字样,容易使公众产生混淆,构成商标侵权。据媒体报道,全国范围内的“清华幼儿园”有上百家,网友也纷纷调侃,老家的“剑桥幼儿园”“哈佛幼儿园”在瑟瑟发抖。也有一些民办学校到北京通过各种关系与名校联姻,每年交一定额度的品牌使用费,然后借着名校的外衣招揽生源。这样的学校如果运营得好,名校的标签自然会加速学校的发展,但是,倘若内部管理混乱,服务品质不高,家长发现“名不副实”,会陷入更大的舆论危机。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34%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