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遴选预测题丨谈谈你对“睫在眼前长不见”的看法?
点击上方“公选王遴选网”加关注
遴选备考更进一步
看见眼睛能看见的地方靠视力,看见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靠的是智慧和眼光。看清眼前之睫,意味着看清长远和当下、表象和根本、自我和外在,对为人处世、为政做事定会大有裨益。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睫在眼前长不见”,一作“睫在眼前犹不见”。典出《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这揭示了一种现实悖论:一些事物近在眼前,本应关注、重视,却总被忽略、漠视。
请你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对“睫在眼前长不见”的看法?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等文中引用这句话来说明在地方的工作中,不能主次颠倒。嘴上说着重视重视,但一遇到具体的问题、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就打了退堂鼓,反而忽视了最简单的规律、忘记了最根本的原则。有时候,那些挂在嘴边、摆在眼前的道理,反而容易因为思想的固化、利益的藩篱而被弃掷一旁。这需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有坚定的信念操守。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需要抓住主题主线主旋律,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这篇写于1988年的文章中所说的,“从来没有不朝思暮想经济建设而能搞好经济建设的”。只有解开了思想扣子,把握住发展的要点和规律,才能干好主业、走好正道。
《韩非子·喻老》中说:“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杜牧亦有诗言:“睫在眼前犹不见。”这两句话都揭示出这样一个悖论:近在眼前的事,本应很容易看见,往往反而被忽略漠视了。
这样的情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并不鲜见。比如,有的同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心的都是时政大事,对身边群众的柴米油盐却一问三不知;有的干部热衷于追求“诗与远方”,热心于“翻番”“跨越”之类的显绩,却看不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杂草生长;还有的对他人“马列主义”,对自己“马虎主义”,对别人的错误洞隐烛微,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若不见。
近在眼前的东西不重要吗?以睫毛来说,一个人明眸善睐,同样有睫毛的一份功劳。双眼离开了睫毛,谁来为“心灵的窗户”阻挡灰尘?被忽略的事物,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人说:“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睫在眼前犹不见,警示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光看到远方却忘记了身旁,光擘画宏图却忽视了细节。不识民间疾苦,时事形势懂得再多,也不过是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不能脚踏实地,提出的目标再好,发展的步伐也难以跟上;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难免会在前进的路上跌跟头。
所谓“行者必先近而后远”,立足当前才能把握未来,筑牢根基才能行稳致远。这是辩证法,也是方法论。一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个人偏好盖过了科学认知,要求他人替代了管好自己,不仅闹出本末倒置的笑话,工作付出也常常是白张罗、空忙活。看清眼前之睫,牵准牛鼻子,抓住扼要处,我们才能像古人所说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睫在眼前犹不见,也与自我认知能力有限、听不到批评声音有很大关系。人无完人,总有一些自己发现不了的短板和硬伤。这就需要绷紧意识之弦紧盯不放,自己的笤帚清扫不到的地方,不妨借助外力来清洁。对领导干部而言,常做换位思考,常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民情怀,自然不难克服脱离群众的弊病。常以党章党纪对镜自照,常听听批评的声音,便能消弭许多犯糊涂的风险。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站起来看不见蚂蚁,一蹲下又到处都是蚂蚁。实践告诉我们,想得到较为全面的结果,就必须综合各种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观察事物。由此而言,洞悉事理离不开三副眼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用来看远,把握大势运筹帷幄;放大镜用来看细,俯察周遭埋头看路;显微镜用来看透,洞悉人性通达事理。用好这三副眼镜,我们就可以“眼大心雄知所以”,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看见眼睛能看见的地方靠视力,看见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靠的是智慧和眼光。看清眼前之睫,意味着看清长远和当下、表象和根本、自我和外在,对为人处世、为政做事定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