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探索实践典型案例 | 怒江福贡县老姆登村:合力端稳旅游“金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为农业增效赋能、为农民增收加力。在具体实践中,全省各地紧扣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党支部为引领、以企业为纽带、以产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机制为保障的农民增收工作机制。
10月12日起,《云南日报》开设“学习借鉴农民增收探索实践典型案例”专栏,推出一批推动农民增收的探索实践典型案例。这些做法和经验可学可用,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增收的引路典型、鲜活教材。
老姆登村一景 李寿华 摄
上午10时,几辆旅游大巴车有序驶入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月亮田换乘中心,“中国最美村寨”老姆登又迎来一批游客。观景台前,村民李琴芳招呼同伴们,把新鲜核桃和新制作的茶叶等土特产摆在摊位最醒目位置。
“党的政策好,帮我们修了又宽又美的新公路,大巴车直接开进村,游客越来越多。”李琴芳开心地说,游客来得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天能收入三四百元。
老姆登村,怒语意为“人们喜欢来的地方”,是一个深藏在云雾之中的村寨,拥有原生态的高山乡村美景和浓郁的民族文化。
2021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帮扶下,福贡县实施老姆登·知子罗景区乡村旅游产业公路建设、换乘中心项目,对原来的崎岖山路进行改扩建,路旁还植树种草、修建路灯,改变了过去道路狭窄拥堵等状况。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解决路难走、车难停、人难留窘境。
沿着花草成廊的村道走进老姆登村,篱笆外墙的民居依山就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村寨下方的水潭,深蓝透绿,花草芬芳;农家庭院,物件整洁,宽敞亮丽。
“我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扫院坝、步道,整理内务卫生,接着烧火做饭,没有游客就下地干活,游客来了就做好服务。”村民窦晓春介绍,为提升人居环境,村里修订完善了《老姆登村保洁员管理制度》《老姆登村规民约》等制度,建立红黑榜,明确环境整治工作责任和奖惩制度,让村容村貌美起来、亮起来。
“150怒苏客栈”里,主人郁伍林正忙着准备客人的晚餐。郁伍林是老姆登村第一位开客栈的村民,他的客栈一开始只有8个床位,如今发展为两家客栈33间客房。郁伍林见证了旅游业给村寨带来的变化。
“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容村貌越来越干净,游客也越来越多,大部分群众依靠旅游业和特色产业脱贫致富。”郁伍林说,这几年,他和乡亲们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守护绿水青山,传承民族文化,探索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之路。
目前,老姆登已相继建成了33家农家乐、客栈,乡村旅游日益红火。今年8月,老姆登景区成功举办了2022“沪滇情·民族风”首届怒江峡谷文化周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到老姆登、知子罗赏景购物,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在老姆登高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茶叶庄园,合作社理事长和大林带着社员忙着打包茶叶,准备销往外地。“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茶产业的发展,许多游客到这里体验采茶、制茶和民族农耕文化,在高山云雾间品茶看景,享受休闲生活。”和大林说,目前,老姆登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620亩,年产值460万元,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如今,老姆登村路畅村美产业兴。怒族、傈僳族村民告别过去背着锄头“看天吃饭”的历史,种茶叶、种核桃、养蜜蜂、跑运输、开客栈、做生意,吃上了生态饭,端稳了旅游“金饭碗”,阔步迈上幸福路。
来源 云南日报
编辑 童文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马波 刘丽
视频|“中国交建杯”2022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公开赛
乐享云南 | 美景·怒江皇冠山
关注 | 弥蒙高铁通车:“三线交汇”折射中国西南巨变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恒春临沧
玉溪文旅
微游怒江
普洱文旅资讯
红火楚雄
文旅资讯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市
文化和旅游局
云南省
图书馆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
京剧院
花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