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火塘会 | 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向心力
几条板凳,几杯热茶,围着火塘而坐,人们谈生活、说变化。火塘边的话题,有邻里乡亲的家长里短,也有影响着家乡发展的长远谋划。
2023年省两会期间,云南日报和云报客户端同步推出“云端火塘会”栏目,以“百姓问、代表委员议、专家谈”的方式,围绕一系列事关发展和民生的热点话题,连线会场内外,让代表、委员与各界群众深度互动,开展“云”上交流,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传承和发展好各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造福各族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成为群众关注、代表委员热议、专家关心的话题。
百姓问
“我从小就热爱壮族刺绣,一直想把壮绣发扬光大,让这门传统技艺‘活起来’,一代代传承下去。”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刺绣传承人高永康说,近年来,随着壮族刺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壮族刺绣更加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前来找他学习刺绣的人越来越多,这让他传承壮绣的信心更足了。
文旅融合同频共振,不仅使壮族刺绣成为壮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也让这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前几天,我和云南的其他少数民族传承人一起去参加了‘云品入沪’上海推介周,每个民族的文化个性都有不同之处,每一次交流都给我新的感悟和启示。”高永康说,各民族文化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他很关注2023年各级政府将如何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帮助包括壮族刺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代表议
“作为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芒市三台山乡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优势,以德昂族浇花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等节庆活动作为各民族共同参与、相互了解、增进交流的重要桥梁,打造出冬瓜德昂族传统古村落、帮弄景颇族特色旅游村寨等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省人大代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乡长赖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多年来,三台山乡发动少数民族党员带头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发挥少数民族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培养少数民族手工艺人才和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赖虹介绍,三台山乡正在谋划以红色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多年在民族地区工作的经历,让赖虹对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有了更深的思考。她建议,要把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融会贯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省级层面加大对民族节庆活动的政策性支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华,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
委员议
省政协委员、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杨丽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提供了政策支持。
“作为一名基层民族文化工作者,在将近4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和同事们采取田野调查、下乡采风等方式,采集佤族歌舞民间元素进行传承、发展和创新,把佤族歌舞艺术从田间地头送到舞台,从乡土文化提升到艺术欣赏。有些民间歌舞动作元素单一,新的作品经过创作提升,就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动作、一句歌词,被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杨丽萍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沧源佤族木鼓舞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代表性的佤族木鼓甩发舞走出了国门,到法国、瑞士、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表演,展示了佤族文化魅力,也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形象。
对于如何传承和发展好优秀民族文化,杨丽萍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以此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交融;要深入生活,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特别要注重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整理、创新、创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艺作品,让各民族增强文化自信,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和谐共荣,共同发展。
专家谈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我们在保护与传承各民族文化时,一定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只有正确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才能切实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推动云南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采用新的理念和策略。首先,要注入新内涵,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广大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灿烂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其次,要运用新工具,积极使用各种新的文化传播手段,利用各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用现代化的方式呈现优秀传统文化,尝试将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电影和动画等大众文化产品中,提升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再次,要打造新组合,坚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原则,注重发掘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要素,充分发掘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民族文化呈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院长 高朋
来源 云南日报 云报客户端
编辑 龚怡丹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马波 刘丽
云端火塘会 | 深挖文旅消费潜力 加快旅游市场复苏
提示 | @云南人,春节返乡必看→
关注|春运开启!“春节游云南”人次预计全国第一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恒春临沧
玉溪文旅
微游怒江
普洱文旅资讯
红火楚雄
文旅资讯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
京剧院
花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