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 | 一场精彩村晚 不足百户山村竟吸引4万人到场打卡——祥云七宣探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路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云南公共文化云 Author 云云众生

丈余高的核桃树披红挂彩,清香的松毛落地成毯,迎接着远方的客人。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禾甸镇大营社区七宣村迎来了村子里最盛大的节日——彝族“哑巴节”。





图片:王凡

让村民们惊喜的是,今年的“哑巴节”客似云来。山坡上,广场旁,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带着期盼的目光,像层层彩旗,拱照着戏台,“大哑巴”无声的肢体语言与绷紧的牛皮大鼓喧天的声响相互映衬,彰示着新的时代。





图片:王凡

云南的“云南”——寻根祥云 客涌七宣

作为全国乡村“村晚”示范地之一——七宣村以一台“祥云印象·云南源”晚会迎接宾朋,晚会通过“守根、溯源、筑梦”三个篇章传递着村民们的心声,守住非遗文化之根脉,追溯民族精神之源头,构筑乡村振兴之新梦。





图片:王凡


祥云,是最早被称为“云南”的地方,“云南之源 彩云之乡”,祥云七宣村的这场“村晚”便是对“云南之源”的又一次摇旗呐喊。

当《过山号》的“呜呜”声响彻山林,祥云“村晚”的帷幕便缓缓拉开。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欢歌,洋溢着春天的喜悦热舞。





图片:王凡

这一天,对于七宣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传承了百余年的庆典,对于欢聚在这里的游客来说,更是一场民族文化的浸润。这一天,村民和旅客聚集在一起狂欢,拿起黑泥抹在绽放着笑容的脸蛋上,那是“摸你黑”的祝福;拉起手来,围成长龙,跟着音乐的节拍肆意地欢跳,那是村民们喜迎嘉客的热情。这一天,同样也是七宣村的彝族、白族、苗族、僳僳族、汉族共同的节日,便如夜晚七宣村抬头可见的那干净而灿烂的星空,聚做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图片:马丹妮

当日,七宣村“村晚”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云南公共文化云、七彩云端及14省、市的云平台联合直播,总浏览量达65万人次。来七宣村现场打卡的游客达40000余人,小山村的广场容纳人数有限,另有近40000人只能中途劝返,但向往和期盼是种子,终会生根发芽。





图片:王凡

哑女的“宣言”——群龙有首 众人拾焰

一年前,云南公共文化云“趣云南”团队来到七宣村时便被这里吸引住了,质朴的民风、饱满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神秘又带着传承精神的“哑巴节”……制作团队住在了村里,与村民们话家常、了解民俗风情,短视频《大山里的哑巴节》不只在b站获得极高的关注度,更在不久前,被公布入围“读懂中国·新青年看中国”中外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这场活动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国家地理》、《央视网·秧纪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纪录片网、《纪录中国》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大山里的哑巴节》在与中外1008部优秀作品同台竞技后顺利入围。

这里也成为云南省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在乡村的延展,“七宣村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是云南省营造乡村文化空间的有益探索,更为中国乡村文化治理的空间转向及当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渗透与扩张提供了方案。





图片:王凡

云南省文化馆馆长郭维平到七宣村调研指导时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面对的服务群体不同,文化空间的设置和布局必须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项目实施和工作的推进,必须遵循乡村特点,尊重百姓意愿,“新业态、新空间、新体验”要成为常态化的空间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满足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图片:马丹妮

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把“一切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源皆是以人为本”作为方向,云南省文化馆在参与七宣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实践路径上携手发力,着重于通过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展示着乡村生活的意义系统,开拓了村民们探索外来世界的视阈,并注重保持乡土民情的根源,尊重乡村故事里所隐含的深刻人性内核。

据说,彝族“哑巴节”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一位姑娘,她是位哑女,为了拯救体弱又贫穷的七宣村乡亲们,她孤身走出大山,一路乞讨,将食物和草药带回村里,为深藏在大山深处的这一方小天地寻得了一线生机。

2009年,“哑巴节”被云南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七宣村入选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图片:马丹妮

乡愁的“香稠”——探索挖掘 融合再造

记住乡愁需要全新的文化载体,打造乡村文化记忆空间不只是要深耕乡愁背后的故事,更是对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的融合再造。

2019年夏天,由同济大学学生自发组建的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走进了大营七宣村,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文化记录开展乡土教育,传播乡土文化,探索七宣村以文化促振兴的更多可能性,形成乡村特色振兴方案;带着疑问与思考,2021年,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再次在七宣村开展“创变营”活动,以七日为期,以多元化的视角重新解读七宣村的文化故事;同时,团队开展文创设计、IP打造、公共空间营造等行动,也引入了许多共创伙伴,开展不同维度的文化振兴行动。





图片:马丹妮

建设哑巴文化小广场,新建哑巴节文化谱系室,对哑巴节文化进行文字挖掘整理,《大山哑神》《揭密哑神》等书籍相继出版,哑巴节节庆活动日益丰富……围绕着“哑巴节”,从州至县,从县及村,为了七宣村更加美好,大家像当年的哑女一样寻找着精神食粮,寻找着能医去乡村穷根的“草药”。





图片:马丹妮

如今,借助“哑女”的美丽故事,隐喻出七宣村村民们的善良、勇敢,并通过盛大的“哑巴节”活动,跨越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藩篱,重新唤醒大众关于民族基本精神的集体记忆和公共价值认同,这种探寻与回归,不只是对观者的道德教化和精神引导,更成为七宣村村民们值得自豪和铭记的乡愁记忆。





图片:马丹妮

古村的“新路” 近悦远来 主客共享

公共文化空间何以为“新”?七宣的“新”不在楼堂,不在开发,更不在商业设施和现代元素的强行植入。需求融合是七宣的选择,路径在于破除有形和无形的藩篱,让主客共享自然、文化和社会资源,增进相互之间交流,扩大文化旅游效益的辐射面。





图片:马丹妮

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逻辑起点离不开“顺应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这里包括了主客需求的考量。七宣没有动迁原住民,没有为了节省管理成本的强制性产业转移,而是对传统文化实施系统性保护,利用节庆、篝火晚会、传习馆、文创等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同时,为满足村民读书看报需求,设置了“云香书苑”阅读空间,配备茶室和特产展销区,这些措施改变了传统文旅开发的路径依赖,因交通不变造成的城乡距离却酿就了另一番“美酒”,神秘的民俗、质朴的村民、久违的乡集、热情的节日成为了这个彝族山村的“金字招牌”。





图片:马丹妮

文化资源带来了旅游资源、经济来源,依托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村民自发开展餐饮服务、文化演出、农产品销售等活动,全村67户农户入股,集体运营、效益共享。村民罗红映和妻子从大年初二起每天都去“柳下餐厅”帮忙,每天约有100元收入。村里传统种植养殖产业也进一步发展,目前共有500亩蚕桑,还发展了贡菜、辣椒、玉米种植等,第一产业人均年收入10000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陶制作技艺”也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在七宣村,从事土陶烧制的有十多户人家,土陶已成为七宣村的特色产业之一。如今,七宣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中锚定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多了文旅创收的自信和从容,少了产业依赖的焦虑和彷徨,“新业态、新空间、新体验”的路子正在67户七宣村民地不断探索下越走越“新”。





图片:马丹妮




来源 云南公共文化云

编辑 刘榕杉

本期责编 张灵洁 刘娅娟

审核 王凡


往期推荐:





关注 | 云南首个!大理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好消息 | 红河至大理实现4小时动车直达!票价→












点赞 | 无数网友晒“泪点”!你被云南“暖”到了吗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恒春临沧

玉溪文旅

微游怒江

普洱文旅资讯


红火楚雄

文旅资讯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云南省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滇剧院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

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花灯剧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