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拼经济、破困局、谱新篇!看大理→




  12月11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理专场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近年来

大理白族自治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

全力拼经济、破困局、谱新篇

统筹空间布局重构

产业体系重建、工业结构重组

发展动能积蓄发力

发展质量效益齐升

经济发展稳步向好

大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

支撑高质量绿色发展


全力保护洱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生态优行、保护优先,深入实施苍洱一体化保护治理系列三年提升行动,洱海27条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100%,湖体透明度提升至近20年来最高水平,洱海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在洱海水清澈见底、红嘴鸥迎湖飞舞、海菜花环湖开放,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07%。国、省控断面无劣Ⅴ类水体断面。大理的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态环境成为大理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美丽成为大理最大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洱海 赵一舟 摄



推进绿色革命,绿色发展成效初显  大理市洱海、剑川县剑湖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大理市创建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全州8个县市入选绿美城市省级试点,为全省数量最多的州市之一。建成各类公园208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9.2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64%。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建成绿电认证体系,在全省率先完成首批规模化绿证交易,全省第一条智能国标电动车生产线在大理投产,大理经开区获评省级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大理州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以产业链条再造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重构


瞄准产业赛道,工业发展成效明显  坚持把产业招商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发挥大理全绿电且清洁能源装机1600万千瓦以上的优势,全力开展资源招商、链式招商、园区招商,建链补链延链成效显著。培育形成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生物医药4条产业链。从硅料到拉棒到切片到电池片到组件的硅光伏全产业链搭建完成,大理华晟年产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和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一期顺利投产,填补了云南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片制造的空白。贝特瑞20万吨新能源电池负极一体化项目年内可建成投产,76.8万吨绿色铝产能持续释放,鹤庆铝合金汽车轮毂一期年内可投产,沪滇合作上药巍山县年产2000吨优质中药饮片项目加快推进,弥渡数字健康·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建设,全州新增并网光伏装机124.72万千瓦,居全省第一,新能源产业集群荣获“省级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内部开始呈现出赛道清晰、链式发展的趋势。


主攻产业园区,“三大经济”开始发力  推动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争取到省支持把祥云打造成为全省区域产业经济中心城市,支持大理经开区和祥云经开区建设成为两个千亿级园区,高位推进“集中建园”,初步形成了大理经开区、祥云经开区、鹤庆产业园区“三园支撑、多点发力”的格局,云南滇西一体化产业聚集区初现雏形。大理州获评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最佳范例城市”,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并列入国家功能型流通支点城市。大理机场口岸建设稳步推进。首个跨境电商海外仓在越南建成。1-10月完成进出口总额30.27亿元,增长78%,实现“县县有出口产品”。


苍山 董孟良 摄


聚焦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取得突破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推进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8+1”个万头奶牛牧场,打造百亿级乳业全产业链。引进卓莓、AgroVision农业集团等国际设施农业品牌,宾杰公司20万吨高原特色水果精深加工等重大食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洱源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点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全州水稻、玉米制种、高辣度辣椒、食用菌、核桃、中药材、花卉、水果、蔬菜、肉牛、火腿、茶叶单品全面发力。本月大理还将举行2023全国“土特产”集中推介活动。


坚持以项目为王

推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


加强项目谋划,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紧跟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工业、农业、文旅、教育、卫生、生态环保、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形成项目建设滚动接续格局。全州重大项目年储备投资12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类投资450亿元以上。目前,产业投资逆势增长22.2%,占投资比重的45.5%,高于全省平均9.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4.6%,占投资比重的28.6%,高于全省平均10.5个百分点。


加快项目落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重大综合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南景、大漾云高速全线通车,如期实现“县县通高”。启动大理火车站提升改造和大理北枢纽站建设,大理机场改扩建三期即将开工,建成后将极大便利游客集散和出行,更好助力大理融入国家面向印度洋陆海大通道建设;云南水库建设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项目的桃源水库工程开工建设。


坚持品质业态引流

保持文化旅游市场“火热长红”


讲好大理故事,培育旅游新意境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挖掘大理山水、历史故事,推出永久免费模式,形成了全面的种草效应。从《五朵金花》到《天龙八部》,从“风花雪月”到“有一种生活叫大理”,从“去有风的地方”到“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四季户外运动之城大理”,打造新旅游IP,引发全网关注,形成持续热度。“有一种生活叫大理”“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大理”仅抖音播放量达84.7亿次,“去有风的地方”播放量超过130亿次,覆盖6个语种225个国家和地区,大理成为国内热门的婚礼目的地。大理上榜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大家最向往的地级市城市”第一名,“年轻人最向往的城市”第一名,春节期间全国入住率最高的城市。大理市进入2023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三。


洱海 杨继培 摄


创新营销模式,重构旅游格局  加强“旅游+生活”宣传营销,表面上是营销,实质上是旅游业态格局的重构,推出的不是旅游,而是生活方式,通过爱情、团建、体育、研学、休闲、美食旅游等提升旅游品质,改变传统的旅行社、买门票、进景区模式,净化了旅游市场,提升了旅游舒适度。出台《大理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十条》,全省酒店与住宿业规范发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大理旅游一年四季保持“火热长红”的态势。预计全年接待旅游者超过9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


坚持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推进“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实施营商环境“暖心行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持续推行“六免费”服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8%。1-10月新增减(退)税、缓税(费)23.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6.85万户。大理被列为全省开展外来投资企业服务创新试点。


坚持“放水养鱼”,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全州市场主体总量37.3万户,排全省第5;截至目前,完成“个转企”排全省第一;“企升规”500户,增长156.4%;“四上”企业在库1684户,增长20.5%。出台百亿、百强工业企业培育办法,计划打造不少于5个百亿产值、10个百强工业企业。


大理古城 资料图


坚持走好各民族共同富裕之路

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75%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2万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人民卫生健康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滇西区域医疗中心稳步推进,综合医院及县级医院均达三级二级甲等标准,112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标准,医疗服务能力辐射至滇西八州(市)及四川、西藏等毗邻省份。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2023年高考综合成绩保持全省前列。大理大学进入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500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全力打造“苍洱处处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高分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即将获得重新命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成效明显,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发布会上

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今年以来,大理文旅产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对下一步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近年来,大理州最大限度发挥大理的历史文化、美丽山水、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坚持抓项目、兴业态、壮产业一体推进,树品牌、引流量、管市场一体强化,大理文旅走出一条从年初在全国率先恢复、“五一”持续走热、暑期和国庆到现在稳步增长的“持续红”曲线,呈现苍山洱海“人山人海”、酒店民宿一房难求的市场旺象,大理上榜2023年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去“有风的地方”不断在出镜中出新出彩。2023年1-11月,全州共接待游客8753万人次,同比增6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72%。
  主要做法是:


  创新业态,推出爆款产品。全力促进文旅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重构文旅业态格局,不断培育爱情游、团建游、体育游、研学游、工业游等爆款产品。全年拟获省级以上文旅品牌荣誉50多项,比如,大理州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剑川古城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州(市)。大理凤阳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苍山洱海入选全省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名录;新增弥渡天生桥等2家国家4A级景区,双廊民族文化街、鹤庆银器小镇分别入选国家旅游休闲街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


  全季营销,擦亮金字招牌。推出景区分时分区优惠、有奖发票和工会职工疗休养等惠民活动。强化主题IP引流,举办大理美好生活季、大理舞蹈季、唱着情歌去大理、洱海歌手大奖赛、2023澜湄合作首届“为爱奔跑”大理爱情马拉松、首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等具有大理辨识度的文化旅游体育活动。


  严管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十条,完善联合执法、投诉快处等制度机制,深入开展“百日行动”,从严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市场乱象,今年以来,全州文旅市场未发生重大舆情投诉。


  下步大理州将进一步优化提升,让来大理的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优化“行”的品质。加快大理火车站提升改造和机场三期改扩建,增设直飞大理航线,完善旅游集散体系和通景公路服务设施,推进旅游专线和停车场建设,构建“快进慢游”体系,让游客行得顺心。


  优化“住”的品质。抓实酒店与民宿规范发展试点,在全省当先锋、作示范,打造独具大理特色的高品质住宿产品,让游客住得舒心。


  优化“游”的品质。建设苍山洱海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高品质景区、高热度产品和网红“打卡”地,让游客游得悦心。
  优化“吃”的品质。围绕大理的特色餐饮和风味小吃,打造一批标志性美食街区,推出一批“觅食而游”的精品线路,让游客吃得爽心。
  优化“购”的品质。强化扎染、木雕、银饰等文创旅游商品研发,推出一批“品质游”购物示范街区,让游客购得放心。
  优化“娱”的品质。持续壮大时尚旅拍、目的地婚礼、节庆赛会、体育旅游、康养旅居、研学亲子等新业态,让游客玩得开心。


大理经开区在产城融合、城市建设方面有什么工作成效?  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大理经开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着力点、以加快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发展定位准确、主体功能明显、片区优势互补的“一区四片”空间布局。按照“高起点规划、分产业布局、分阶段建设”思路,打造以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商贸服务、文旅康养、信创和数字经济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5个重点产业的“2+5”现代产业体系。目前,获批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联合申报的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被授予“云南省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省级重中之重项目大理华晟(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培育的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上榜2023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

  现代产业新城日新月异。大理经开区坚持“产业为先、城市配套、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延伸拓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服务生产生活的城市元素更加丰富。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容市貌及景观,投资1.2亿元建设的22个精品“口袋公园”建成使用,新增绿地8.5万㎡。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第三方力量实行园林、绿化、环卫设施一体化管理,城市智慧停车平台在“苍洱云”完成适配运营,城市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紧抓大理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机遇,积极推动大理至攀枝花铁路引入大理枢纽工程、大理火车站提升改造、大理机场改扩建及配套交通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完善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组织,实现骨干道路网络化、片区互联交通高速化。


  群众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大理经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大理经开区的区域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合作办学模式不断优化,义务教育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先后投入资金约5.6亿元新建的中小学硬件水平达到大理州一流水平。以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大理慢谷国际健康小镇等项目建设,聚焦医疗检查、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健康旅游等领域,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完善基础医疗服务,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国家出台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园区内得到有效落实,依托挂牌成立的“云南省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建设孵化面积近1000㎡的大学生创业园,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民生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一门一网集成办理、线上线下同质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集成式、保姆式的温馨周到服务。


祥云县如何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驶上“快车道”?

  今年以来,祥云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发展定位、抓抢战略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加快集聚发展,主动承接洱海流域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抓实5个方面工作,加快建设区域产业中心城市。


  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完善规划体系。按照近、中、远期结合,密切衔接国家和省州“十四五”规划,编制祥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区域产业中心城市战略规划及实施纲要、大理(祥云)国际陆港规划、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深化综合交通及枢纽建设、水资源保障及节水路径、产业体系、城乡建设管控等重大专篇研究,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目标。
  大抓基础设施,提升产城融合能级。推进大攀高速、祥云至弥渡产业连通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构建公铁联运“米”字形放射式交通网。聚焦解决建成100万人口规模城市后1.8亿方用水缺口问题,加快滇中引水、鲁地拉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兴苴、三甲水库扩容工程建设。聚焦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加强建设用地储备,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加快宜耕后备资源和耕地提质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创造建设用地和林地指标,加快低效率用地清理整治,为发展助力。
  加快产业集聚,打造经济增长引擎。用好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出台的支持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现代化园区17条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物流+服务”“物流+生产”优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物流主导、工业支柱、链式联动、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推动现代物流业提速发展,紧紧抓住大理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建设名单机遇,加快推进大通道大物流建设,推动冷链物流、跨境物流等业态发展。
  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发展,抓抢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中明确的以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打造硅化工产业集群和稀贵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的政策机遇,加快经开区优化升级。推动锌、铅、铝、锑等材料从低端迈向中高端,打造云南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在成功引进贝特瑞、宸宇富基、鸿新新能源、埃克森等一批新项目落地基础上,持续开展延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逐步实现硅光伏、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资,以片区特色产业项目培植为抓手,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打造绿色食品牌示范区。
  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文旅产业升级发展,深入挖掘王德三、王复生和边纵八支队等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资源,不断丰富“最早叫云南的地方”文化内涵,推进云南驿古镇、青海湖农文旅融合等旅游业态创新,打造云南源文化品牌。发展商贸服务、楼宇经济、健康养老、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动区域协同,发挥城市载体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五城共建”步伐。解决好外来人口的发展、就业、生活空间和环境、消费需求等问题,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巩固深化“大祥巍”一体化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吸引人口和行业稀缺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努力实现常住总人口达100万的发展目标。
  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常态化长效化,探索运用工作专班推进、月度巡查调度、末位表态、差异化考核等办法,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一流的服务,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上取得新突破,形成合力攻坚的干事创业氛围。


大理州如何推动农业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近年来,大理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的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全州农业特色资源优势,依托市场认可度高、产业发展态势好的现有产业基础,坚持“一县一业”“一产一策”,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精准施策,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预计2023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65亿元,保持总量在全省领先地位。


  从农业资源优势来看,大理州地处滇西要冲,北纬25°低纬高海拔地区,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多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光热资源较好,适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大理空气、水源、土壤洁净无污染,具备生产绿色、优质、安全、营养农产品的优异条件,是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大理是“中国核桃第一州市”,全州核桃种植面积1015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全国的1/8,年产量52.9万吨。大理是“乳牛之乡”,生鲜乳年产量35万吨,是西南高原乳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乳品产量占全省的60%左右。大理是“水果之乡”,全州种植各类水果96.9万亩,年总产138.69万吨,仅宾川县就建成3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大理是“云药之乡”,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51.11万亩,产量5.72万吨,是云南省滇重楼、红花、附子、当归、黄精、白及等重要中药材的主要产区。大理是“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蔬菜基地,全州年种植蔬菜91.1万亩,产量183.18万吨,弥渡、祥云、宾川3县成为云南省主要的蔬菜外销和出口基地。大理烤烟产业稳步发展,是全国卷烟工业需求最旺盛的烟区之一,2023年累计收购烟叶139.8万担,烟农收入25.97亿元。此外,大理还有古树茶、名特花卉、森林蔬菜、小粒咖啡、黑山羊、永平白鹅、诺邓火腿等众多的“小众精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在下步工作中,大理州将持续聚焦“以资源育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按照每个重点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家团队、一个配套支持政策、一个定期调度机制,形成一批科研平台、一批产业园区、一批交易中心、一批示范基地、一批龙头企业、一批名牌产品的要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力争到2025年把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为千亿级产业,全州农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000亿元。
  核桃产业:以精深加工和外贸出口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中国核桃加工业聚集区。


  乳业:以奶源基地建设和品牌市场推广为重点,加快“8+1”万头牧场为龙头的奶源基地建设,加快打造南方乳都和中国第一酸奶品牌。


  蔬菜、水果产业:以高端设施农业为重点,配套冷链物流设施,构建与南亚东南亚优势互补的果蔬产业基地。


  生猪、肉牛和生态鸡产业:以肉食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冷鲜肉和肉食品预制菜品加工,加快打造滇西肉食品加工中心。


  中药材产业:以市场营销和精深加工为重点,建设带动滇西、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烟草产业:围绕烟田优、烟区美、烟农富目标,探索“烟叶+多元经济作物”发展模式,巩固提升烟草产业。


  同时,强化品牌打造,以在大理举办的全国“土特产”集中推介活动及研讨交流等活动为契机,着力提升大理特色农产品“生态、优质、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打响“苍洱名品”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农业招商引资、大理农特产品展销、农产品品牌打造更宽渠道和更广平台。强化科技和金融支撑,充分发挥14个科技小院、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与中国农科院深化合作,建设西南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争取省内金融机构的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理州如何抓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抓列级申报,促统筹保护。大理州于2023年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拥有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州(市),全州还有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个历史文化街区和162个中国传统村落。通过抓实列级申报,促进全州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保护,将历史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工作融合推动、互促共进。
  抓制度完善,促管理保障。强化体制保障方面,州级和大理市、巍山县、剑川县均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管机构。健全立法保障方面,大理市、巍山县、漾濞县三座名城均制定了地方保护条例,剑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已经启动。推进机制创新方面,全省首家出台《大理白族自治州传统村落认定办法(试行)》,建立州级传统村落名录,出台《传统建筑和近现代优秀建筑评估认定办法》《大理州历史建筑修复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大理州农村建房通用图集》等系列文件。强化能力技术提升方面,分层分类开展全州“四名一传”保护管理及消防安全培训1200余人次;组织认定传统建筑工匠280人,推动传统建筑工艺技法“薪火相传”。
  抓示范引领,促活化利用。大理州于2020年成功申报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全国有10个,大理是云南唯一一个;剑川县、云龙县分别于2022年、2023年成为全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大理州以“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推动茶马古道、盐马古道、蜀身毒道、红色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点—线—面”整体联动保护利用。先后培育了先锋书局、木雕和黑陶体验馆、白族传统民宿等一批新业态,成为旅游“打卡”网红目的地。今年以来,在以凤阳邑村、寺登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进行实景拍摄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引发广泛关注,剑川县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联合实施的“沙溪复兴工程”,为历史文化保护国际性合作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


更多详细内容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看发布会实录



来源 云南发布、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编辑 田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华芳

审核 马波 刘丽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往期推荐:




关注 | 中国宣布正式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



关注 | 体育+文化+旅游!云南展区精彩亮相“两个博览会”



关注 | 云南两案例入选!2023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拟入选名单公示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恒春临沧

玉溪文旅

微游怒江

普洱文旅


楚雄文旅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云南省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滇剧院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

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花灯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