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中国70华诞 |传承——两代人的检察故事【浙检12时辰 · 戌时】
今天,我们迎来了新中国的70岁生日。浙江检察特别企划,推出“浙检12时辰·致新中国70华诞”,为新中国庆生。全天之中,省检察院与11个市检察院上下联动,每隔2小时推出一期国庆精彩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向祖国致以最真挚的祝福,向所有为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新中国建设者致敬!
2019年10月1日20点0分
台州
将青春付给检察
把未来投身公正
我们都是检察人
今天的故事是关于传承
请听两代人的检察故事
母亲 刘世珍
(前排左一)
1981年进入检察院
曾任椒江区检察院
贪污贿赂侦查局副局长
与共和国同龄的我,有幸在1981年进入检察机关工作。看到公安人员身着制服精神抖擞的样子,特别羡慕,心想: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检察制服呢?
1986年,检察机关终于有了自己的服装。身着豆绿色的检察服,头戴佩有国徽的大檐帽,肩上佩有国徽的肩章,我心情特别激动和自豪,也感受到一名检察官的重大责任。近三十年的检察生涯中,我也尽到了一名检察官应尽的义务。
女儿 茅莉敏
2002年进入检察院
现任椒江区检察院
办公室干警
童年的我耳濡目染,敬佩母亲的职业威严,常常偷戴她的检察大檐帽,红红的国徽异常耀眼,仿佛自己就是一名酷酷的检察官。
后来,我也如愿成为了一名检察干警,风风雨雨近17个年头,始终传承着母亲身上的检察精神,在工作上严谨、认真,坚守着检察档案管理这一平凡的岗位。虽没有公诉人的慷慨陈词,也没有检察官的办案艰辛,但一卷卷、一摞摞整齐规范的检察档案,都记载着检察几十年的沿革,凝聚着我们档案人的心血。
感慨岁月如梭,韶光即逝,检察养育了我们两代人,检察精神始终指引着我们代代传承。
婆婆 徐亚平
(前排右一)
1979年进入检察院
曾任黄岩区检察院
办公室主任
刚工作时,检察院恢复重建不久,院里一共十个人,没有独立的大楼,在区政府大院里和其他单位合署办公。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做过财务工作,曾被派驻到区财税机关从事经济检察工作,当过办公室主任,2012年在民行检察科退休。
2018年我被授予最高检颁发的“从检满30年、为人民检察事业做出贡献的检察人员”检察荣誉章和证书。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吃苦耐劳,对待工作都是一丝不苟的。
儿媳 王超
2008年进入检察院
现任黄岩区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工作以后,我先后在反贪局、公诉科、刑检一部、第一检察部工作,亲历了反贪转隶、司法改革等历史性变革,从一个青涩的检察新兵成长为能够独立办案的业务骨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从检的第11个年头,我将接过前辈手中的旗帜,勇挑重担。斗转星移,时间在变,环境在变,不变的是不计得失、勤勤恳恳,甘于奉献的检察精神。
父亲 徐宝才
1986年进入检察院
曾任温岭市检察院
侦查监督科科长、检委会委员
看到穿着检察制服的女儿,我就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时光荏苒,新中国迎来了70年华诞,检察事业也历经了四十几年的光辉历程。能作为检察机关历史发展的参与者,是一种自豪;两代人同为检察官,共同见证法治的进程,更是一种幸运。
女儿 徐晗
2007年进入检察院
现任温岭市检察院
第六检察部主任
儿时,对于检察官的印象便是父亲那身帅气威风的豆绿色制服。没想到,长大后我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人。难忘那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的日子,我会牢记您传递的担当与责任,至公无私,不负芳华。
母亲 阮金花
1988年进入检察院
曾任温岭市检察院
民行科检察员
在检察工作的30年里,我从后勤岗位到业务岗位,见证了检察各项事业的变化和发展,从豆绿色的制服到藏蓝色的西装,检察档案工作从纸质管理发展到电子化管理,检察业务工作从普通工作模式到员额制的司法体制改革,未来检察事业将会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下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儿子 郑烨阳
2013年进入检察院
现任玉环市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关于检察,儿时的记忆中,是母亲穿着豆绿色的制服;学生时代的记忆中,是母亲作为公诉人惩恶扬善。受此影响和熏陶,我对检察工作产生了无比的敬畏和向往。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只填写了法学一个专业,大学毕业后我顺利考入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干警。
转眼我已在检察院工作六年,这六年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检察人的职责与使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愿祖国繁荣昌盛,愿检察事业蒸蒸日上。
母亲 王淑娟
1998年进入检察院
现任三门县纪委、县监委
驻检察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制服的颜色由豆绿色变成检察蓝,当年的青丝也已花白,但一直未变的是对检察事业的挚爱。当伴随我21年检察生涯成长起来的女儿也穿上了检察蓝,这份传承的挚爱便更加深沉和温馨。
女儿 王爽
2018年进入检察院
现任三门县检察院
司法雇员
妈妈考上检察院时,我四岁,常在她上班前纠缠得难解难分。那时我不明白检察院是个什么地方,让妈妈推开嚎哭的我,头也不回地奔赴。妈妈从内蒙古调到浙江,我十岁,已经能体谅她放学不来接我,下雨不能送伞。
被三门检察院录用为司法雇员时,我二十四岁,曾经的叔叔阿姨们都成为领导和同事。引领我学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员额姐姐恰是小时候一起合租的“阿姨”,我看见她为了别人家受过伤害、犯了错误的小孩殚精竭虑,忙得昏天黑地,又常在某个瞬间一脸惊慌一拍脑门:“天呐!忘了接孩子?!”
二十年前的疑问,于此得到了答案,而我也将致力于她们所投身的事业:让恶行者得到制裁,让受冤者得以安宁。
传承的故事背后
是检察人奋斗的青春
把最美的时光献给你
我的祖国
长按下列二维码
关注全省各市检察院微信
看每一个时间点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