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义乌市上溪中学:生命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010

2016-10-18 上溪中学 中国生命教育网


)将推出“2016年度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候选)巡展,集中展示一批实验学校进行生命教育探索的宝贵经验,为全国生命教育实验同仁提供借鉴与参考。欢迎各单位提供材料(材料电子稿发送到zgsmjy@163.com),字数不超过3000字。我们将邀请专家和网友根据展示材料投票评选出“2016年度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

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义乌市上溪中学的生命教育经验。


生命教育,一定要扎根于学校办学的历史。回顾学校59年的办学历史,因学校地处农村,我校的生源、师资、物质条件等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却是义乌市高中段学校知名校友最多的学校之一。如今,在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我们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特色办学构想,原因有四:

1.从国家要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让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课程、课堂和活动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位,把每个孩子当成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爱护和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2.从地域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地处义西上溪镇,义西人民一直都用勤劳和汗水追求着自己幸福的人生,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传统小吃如吴店馒头、吴店土面,东河肉饼,上溪牛杂等,无不体现着义西人民的勤奋与智慧,无不体现着义西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义乌名人如陈望道、吴晗、沈滨仪、王辉忠等,无不体现着义西人民的勤学与坚毅,无不体现着义西人民提高生命质量的不懈努力。

3.从学校传承的角度看,从第一代乔山人艰难办学之始,每一棵松树、柏树、每一棵竹子、每一株丹桂,无数个“每一个”都折射出代代乔山人的汗水与付出,形成了社会认可的以“勤奋、实干、坚毅”为主要特质的乔山品格和以“坚毅、挺拔、不屈”为主要特质的松柏精神。历代乔山人又自觉地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始终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通过自己勤奋、实干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4.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做到“四个学会”——学会认知learnto know、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合作learn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活learn to be;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要更加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从而更好地珍惜生命、发展生命、把握自我,从而创造更加幸福的人生。

所以,我们明确了“践行生命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特色办学目标,在操作层面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明晰了“幸福”的构成要素。幸福的要素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它与财富、地位的关联度并不大,就共性而言,幸福应包括6个要素:有健康、有理想、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生活。

第二,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策略——实施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以生命教育课程群建设为载体,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确立了“师资队伍建设、新课程建设、育人模式建设”三大工作重点,又将重点细化为相对独立的八个“项目”(见下图):


 

第三,明确了学校各处室的工作重点。结合“幸福”的要素,我们要求各处室围绕“生命教育”,有目的地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改革、育人模式、师资培养、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工作主要有,如图所示:


具体说来,有五个方面:

1.践行“生命教育”,构筑课程体系

在省厅规定的4大类课程统领下,我校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已初步完成“生命教育4群7类”特色课程的建设,“4群”是指“健康课程、绿色课程、思维课程、生涯课程”,“7类”是4大类课程群下的“安全类、身心类、生态类、人文类、科学类、技能类和创新类”。学校通过自己开发和引进方式开设了130门选修课程,其中健康课程22门,绿色课程10门,思维课程43门,生涯课程55门。10门课程被评为金华市级及以上精品课程,2门课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体系化、多样化的课程满足了学生自主选课的要求,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 打造“思维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不断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论,学校于2013年开始推行“思维课堂”建设,以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为载体,以学科思维训练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的课堂。“思维课堂”包括4个“凸显”和4个“关注”:

凸显思维激发——关注问题的设计,

凸显思维碰撞——关注课堂的互动,

凸显思维训练——关注知识的运用,

凸显思维创新——关注课堂的评价。

“思维课堂”建设,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师生对新课改的认同感,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教学成绩稳中有升。

3.开办“乔山讲堂”,提升研训成效

推进课程改革,关键是教师。围绕生命教育,学校制定了“以人为本、聚焦课堂、深化课改”校本研修方案,实施“乔山讲堂”建设项目,推行了“公开教学展示周”“青年教师汇报课”“优秀教师公开课”“同组教师讲座式评课”等一系列的研训活动,并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着力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近三年,我们已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培训1401人次,校本培训3079人次,近三年,教师中247人次获得义乌市级及以上的荣誉和奖项,在省级及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77篇,义乌市及以上课题获奖6项。

4.推行“三自四会”教育,培养现代公民

在育人方式上,我们推行了“三自四会”育人模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自信”“自主”“自强”三大系列活动为载体,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自主系列”中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均由学生会、各班委协同完成;“自信系列”中的学生的才艺展示活动均由学生策划、学生组织、学生实施;“自强系列”中的健全学生品格的系列活动,力争人人参与,个个体验。同时,学校加强“职业体验”建设项目的推进,构建学生职业体验平台,与让学生走进职校、医院、社区、工厂等,努力培养学生做一个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生活的现代公民。

5.传承“松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

我们正努力传承乔山品格和松柏精神,不仅注重学校外显文化的构建,让“乔山松”“乔山竹”“乔山墙”“宣传窗”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还注重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乔山品格和松柏精神。如课程建设,为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发和开设选修课程,我们确立了“双立人”形的特色课程结构图,两个人字的“撇”与“捺”分别代指生命教育的4大类特色课程群;两个“立人”又组合成为一棵“松树”,整个图标可意会为“乔山”的“乔”字,目的是引导教师在开发或引进选修课程时能融合乔山品格和松柏精神。


推荐阅读:

1.江北中学:生命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搭桥铺路

2.武穴市第二实小:共享生命教育 追寻幸福人生|002

3.石家庄第28中学:让教育焕发生命的光彩|003

4.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 “三生”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004

5.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和乐文雅”绽放教育的生命活力|005

6.绵阳高新区火炬三小:生命致敬 教育致慧|006

7.东风44小学生命化德育课程实施之路|007

8.鸡西市第九中学:一路芬芳的生命教育实践之路|008

9.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用美好的教育成全珍贵的生命|009

10.“全国第五届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暨教学观摩课比赛”邀请函

亲,全国第五届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暨教学观摩课比赛将于2016年11月24-26日在天津市海河中学举办,本次大会将:
#.面向全国征集小学“生命教育观摩课”3节、初中观摩课6节、高中观摩课15节;
#.面向全国征集“生命教育主题演说家”8位(教师、校长、教研人员);
#.面向全国评选“年度生命教育先进单位”10名,“年度生命教育先进个人”10位;
#.面向全国招募新的“生命教育课题实验学校”8所。欢迎您莅临指导,感谢您的支持!

参会请提交回执表联系人:

吴老师:13187020602;

曹老师:15911015618 (微信)


 全国最大的生命教育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