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潘光:讨论中亚、乌克兰问题一定要懂历史,英美人这点就不行

潘光 底线思维 2023-05-26



“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是世界的期待,也是此次召开中国-中亚峰会希望推动的新前景。

10年前,正是在访问中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此拉开“一带一路”倡议序幕。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亚地区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也让该地区深受其他大国影响。而中亚各国本身存在的问题,也给多边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经过此次峰会,中国与中亚五国关系如何继续推进?如何处理俄罗斯、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中亚各国又该如何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上海社科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高级顾问潘光,深入解读中亚问题。

【采访/观察者网 朱敏洁】

观察者网:从2020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5+1外长会晤机制,到如今以元首外交为特点的峰会机制,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快速升级,为什么会出现关系提级,意味着什么?关系提级以后,哪些层面会有较大突破?

潘光:其实也不能说升级太快,苏联解体以后,1992年年初中国就和中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这些中亚国家独立后,美欧等所有国家都在与其建立关系,所以跟中国的关系也就没什么太显眼之处。
之后较为突出的是,中俄哈吉塔“上海五国”元首在1996年和1997年分别签署两个协议——《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意味着上海五国机制正式启动,中国跟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三个存在边界问题的国家的关系反而升级了。等到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时,乌兹别克斯坦也参加进来了,基本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现在中亚五国中,四个国家在上合机制内,一个国家即土库曼斯坦在上合机制外,但通过现在中国-中亚“1+5”机制,土库曼斯坦就参加进来了。
这些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比较快,原因是经济上互有所求,在反恐、反对颜色革命等方面有共同利益。当然,眼下的俄乌战争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在“上海五国”边界问题解决以后,由于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权,周围国家都有威胁感,于是从联合反恐开始合作。除此之外,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量是很小的,跟中美、中日、中欧贸易那是完全不能比的。但随着上合组织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我记得2005、2006年到新疆去的时候,从哈萨克斯坦克到中国的中哈石油管道通开通了,每年源源不断地向中国供油。再后来有了西气东输,我还专门去过库尔勒,中亚天然气进来后先到库尔勒,然后转为西气东输,一直输向中国东部地区。
但整体而言,我们的起步比较慢,美国、欧洲、日本等都跟中亚有“5+1”机制,而且比我们早,但我们的行动比较快,现在从外长会晤级别提升到元首峰会级别,这个提级速度很快。

中国-中亚峰会主会场设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这是西安国际会议中心的张骞广场。(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观察者网:鉴于俄乌战争现状,外界对中国与中亚关系的升温有诸多猜测,比如,认为在中亚地缘格局重构之时,中国试图占据先机;或者,由于遭美国及其盟友阻挠,中国转而希望在中亚有所突破;但也有些看法与上述不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来,中亚一直是重要一环,但推进并不顺利;俄罗斯曾提出欧亚经济联盟,有对冲“一带一路”的意味,哪怕后来两者对接,但实质性进展不大;现在俄罗斯陷入战争困局,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战略空间,所以中国应该争取这个时机,通过机制提级快速落实过去搁置的一些重大事项,也能有更多开创性合作,您怎么评价这些观点?
潘光: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中国与中亚关系进一步升温,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既不参加美西方对俄制裁,也不参与俄罗斯的对乌军事行动及支持“公投”。这几个中亚国家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他们对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一些行动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几乎不太可能持支持立场。不仅是中亚,中国也是如此,我们这些国家都存在分离主义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能够相互理解。
事实上,早在俄格战争时,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提议要求上合组织在会议声明中支持俄罗斯,但各方都没有同意。最后这一年的上合联合声明中只提到一句,上合组织支持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
其次,现在俄罗斯陷入困境以后,中亚也有强烈的经济需求。比如去年中吉乌铁路传出好消息,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而且事后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的采访中可以看出,过去中吉乌铁路确实是卡在俄罗斯那里,现在普京终于同意了,事情就有进展了。
当前中亚国家确实困难很大,过去有相当多民众到俄罗斯打工,现在因为战争和制裁很多人回到国内,这意味着一大笔外汇没有了,失业人口亟需工作,还要面临物价飞涨、通胀飙升。同时,来自西方社会的压力也很大。这些中亚国家当然会努力顶住西方压力,但经济上的困难不是俄罗斯能解决的,所以现在非常希望能跟中国加强合作。
这次的中国-中亚峰会不仅仅是多边会谈,还包括四位中亚国家总统的国事访问,所以双边关系、以及相关具体事务也值得我们关注。
其实过去在经济问题上,中俄是有点矛盾的。比如,俄白哈关税同盟,中方意见就很大,中国不能参加,还要面临额外关税协定,中国商品进去就非常吃亏。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欧亚经济联盟,这个构想的提出其实是对“一带一路”有不同看法。后来虽说两者搞对接,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效果很有限,对接项目到底有哪些,外界也不太搞得清楚,只能说至少缓和了两方对立,成果只能一步步来,没有对立就是好事情。
中国-中亚“1+5”做起来以后,未来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构想,这一机制下的合作当然会体现在经贸领域,比如“1+5”关贸协定等等。总之,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链接通道。(人民网付长超摄)
观察者网:去年我们跟您做中吉乌铁路采访的时候,就提到过中国和中亚国家的一些合作项目包括潜在项目,比如过境铁路、天然气管道等等。就在这次峰会前,还传出消息称中哈两国将缔结互免签证协定。以此为例,中国和中亚的合作还可以怎么深入?除了哈吉乌这些跟中国有传统合作的国家之外,跟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可以在哪些层面合作?
潘光:你提到的中哈互免签证一事,我此前也听到一些消息。过去中国公民到中亚国家申请签证很困难。如果中哈能互免,那是极大进展,可以迅速增进两国交流。
中国跟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合作其实也并不罕见。比如,早在2006年中国路桥就进入塔吉克斯坦,先后承担5条塔吉克斯坦境内的主要交通干线的修复改造项目,包括从中国新疆直达塔吉克首都杜尚别的塔中公路,从塔吉克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乌公路修复改造,从杜尚别至吉尔吉斯斯坦的塔吉公路改造,以及杜尚别的礼宾大街项目等等。此外,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在阿富汗问题方面还有重要合作。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之间主要是天然气等能源贸易,经由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新疆,从阿拉山口进来,到库尔勒转为西气东输管道。
所以,中国和中亚的合作既有整体性的多边合作,也有中国分别跟中亚五国之间的双边合作,内容丰富,潜力巨大。
观察者网:不过,现在我们跟这些中亚国家主要还是集中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大拓展?
潘光:基础设施和能源,当然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但现在中亚国家也提出,不希望与中国的关系仅仅停留在买卖层面,期待能和中国发展一些创新合作项目。
关于这点,我曾经在内部研讨会上也提过,中亚国家原来是苏联的一部分,在科技等领域有一定能力,比如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塔什干大学,在苏联时期是与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齐名的重要学府,所以跟类似这样的院校机构是否可以有更多合作,值得未来观察研判。
当然,过去传统的合作项目,像是反对颜色革命、反对“三股势力”还要继续发展。
观察者网:但还得回到一个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即中亚的“东转”或中国的“西进”会顺利吗?里面可能涉及内外因素。从内部来看,一是苏联解体30多年,这些中亚国家本身的国家能力建设如何,国内政治经济是否足以较为稳定的推动、运营合作项目?二是,就5+1机制来说,五个中亚国家之间是否具备坚实的合作基础,困难点在哪里?
潘光:确实,现在很多人都在关心困难,我们最近也正在做这方面课题。目前我在上合基地做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子课题,关于上合组织的人文合作,发现现存挑战仍然不小,在中亚、俄罗斯仍有“中国威胁论”的市场,往远点说,这是从沙俄时期延续下来的;同时,在中国也有“伊斯兰威胁论”和“俄罗斯威胁论”。
比如,此前哈萨克斯坦有一个项目,想借助上合搞一个粮食生产基地,希望有中国人过去种粮,但哈萨克斯坦国内马上出现反华示威,声称中国人要来抢土地。后来只能作罢,不知道现在这个项目经营如何。中哈之间还涉及一些少数民族人员流动,甚至有一些分离主义存在,这都是需要细致处理的问题。
再比如,俄罗斯远东也是如此,前些年很多东北人到俄罗斯远东去种粮,出现了不少“中国屯”,最多的时候可能有几十万人,后来俄罗斯就开始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在俄罗斯国内,类似“黄祸论”“中国威胁论”都有一定接受群体。
当然反之亦然,中国国内也有“俄罗斯威胁论”,警惕心很强,对俄罗斯商品也有一些偏见。除了武器能源之外,几乎很少能看到俄罗斯制造业产品,一般民众总认为俄罗斯轻工业落后,产品“傻大黑粗”。
就像这两天关于海参崴的新闻,中国民间有很多误读误传,有些不当言论可能也会对俄方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所以,总的来说,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潜力很大,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困难。对于这些负面因素,我们也要客观看待,国际关系中不可能存在完全没有矛盾的关系。历史上,丝绸之路经由中亚,带来的是友好交流,各国之间应该做的是放大积极效应,不让负面声音占据主流。就像中俄关系当下很好,但历史上也曾有过诸多矛盾;现在有人时不时在一些历史问题上挑拨,这绝对是起负作用的,我们普通人也应明辨,不能被有心之人所利用。
至于这些中亚国家内部的问题,其实还是比较严重的。最近我们也在向上做一些相关资料汇报,我个人总体观点是,中亚国家的矛盾主要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比如飞地问题,一个国家的领土在另一个国家的领土范围内,这种情况在中亚比较突出,主要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三个国家交界地带犬牙交错,领土、民族问题复杂。这些飞地在苏联时期可能没什么关系,但一旦独立后就成了边界矛盾。
再比如用水、供电问题,这主要涉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地势相对乌兹别克斯坦更高,苏联时期塔吉克斯坦的水源要供给乌兹别克斯坦,而乌兹别克斯坦则供电给塔吉克斯坦,当时同属一个国家,所以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最近这些年,塔乌之间的矛盾很尖锐,有一段时期天热干旱,塔吉克斯坦建了一个小水坝,卡住了水源;而乌兹别克斯坦因为没有充足供水,就对塔吉克斯坦停止供电,当时中国还帮助调解。还有一个小插曲是,中国原本要帮助塔吉克斯坦修建一座水坝,结果乌兹别克斯坦反对,最后中国决定放弃这个项目。
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就是修建铁路的问题,现在各方已经商量好了,中吉乌铁路按照中国标准修建,铁路直接进入乌兹别克斯坦,目前三方合作进展还比较顺利。不过,塔吉克斯坦觉得中吉乌铁路不经过本国,所以在原本塔中公路的基础上再进行升级。据悉,去年在中国帮助下,双方开始落实杜尚别-阔勒买公路第二期建设的关键路段项目。(注:塔吉克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国际公路运输自2008年8月开始运行。因新冠疫情中断三年后,喀拉苏-阔勒买口岸在2023年2月对入境中国的塔吉克斯坦货车开放。)

观察者网:从外部来看,俄、美、印等势力(包括各类NGO组织)在中亚地区也发挥了一定影响。虽然俄罗斯身陷战争,但毕竟影响力深厚,比如近期力推“南北国际运输走廊”就是俄印伊朗三方合作,有俄方专家认为可以在中亚对冲“一带一路”,所以俄罗斯对中亚与中国合作,是否仍有一定警惕?美国在中亚深耕多年,也有美国-中亚5+1,而且过去中亚国家就在美俄间游走,所以美国是否有能力影响中国-中亚关系?再来,印度也在试图渗入中亚,怎么看印度在中亚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中亚是否会利用这些外部力量之间的博弈,来换取更大利益?
潘光:中亚由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美欧在该地区的渗透非常深厚。苏联解体后,从经济贷款、能源合作到文化引入等等,美欧与中亚国家的往来其实还是比较密切的。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曾经在希拉里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时候,美国人提出了一个“大中亚计划”,就是一条南北大通道,以阿富汗为枢纽。“大中亚计划”的主要策划人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所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斯塔尔,他也是所谓“美国新疆工程”那本书的主编,曾一度被限制入境中国。
2017年的时候我去美国,跟布林肯——现任美国国务卿,当时还只是一名智库研究人员——有过对话。我问他怎么看中美在中亚地区的两个倡议,他认为“一带一路”经济带是东西走向,“大中亚计划”是由北向南,两者完全可以互补;不过共和党上台后,对“大中亚计划”没有兴趣,也就不提了。
“大中亚计划”实际上是想进一步发挥印度的作用,而且当时阿富汗有美国驻军,考虑到阿富汗战后重建,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枢纽地。斯塔尔曾专门跟我提过一个建议,“中巴经济走廊”可以修一条铁路延伸到坎大哈,这样就把塔利班拉进来了。我说这个建议很好,回来后写了报告,但当时局势下要把塔利班拉进来是很困难的。
提到这一点,在最近的第五次中巴阿外长对话联合声明中有这么一段话:三方重申支持阿富汗充分挖掘其作为地区互联互通枢纽的潜力。重申将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中阿巴三方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三方强调既有项目包括中亚—南亚1000千伏输变电项目、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跨阿富汗铁路等将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确保本地区人民经济振兴和繁荣。
不过,现在中美关系很僵,中印关系也不好,况且印度本来就不喜欢“一带一路”这几个字,所以在区域合作层面也基本难以推动。

5月18日晚,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陆续抵达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欢迎仪式。图为演员在表演佾舞,佾舞是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符号。(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观察者网:最后,还是不得不谈俄乌局势对区域地缘政治的影响。战争对中亚国家的影响肯定首当其冲。最近中亚领导人出现在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仪式上,还招来乌方批评,您怎么看这个状况?当前,中亚国家对俄乌战争的立场是什么?近期中国正努力推动俄乌调解,这两天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访问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五国,您觉得在调停一事上,中国和中亚可以怎么合作?
潘光:首先,中亚国家领导人参加胜利日阅兵不是特殊事件,这些年来一直都会参加。举个例子,2010年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红场阅兵仪式上,俄罗斯政府还首次邀请北约成员国的军事部队参加,受邀方主要是曾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的美、英、法三国,美国、法国、英国和波兰派部队参加阅兵,组成反希特勒同盟成员国阅兵方队,由波兰三军仪仗队打头,约600名二战老兵应邀参加红场阅兵式;同时,乌克兰等9个独联体国家军人在苏联解体后首次参加红场阅兵。(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克兰启动退出独联体进程,2018年正式宣布退出。)
其次,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中亚曾经都是苏联的一部分,不希望俄乌之间继续交战,当然也不会承认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上的“公投”。
最近中国派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出访,中亚国家也很支持。我跟李辉大使很熟,最早是1999年,当时他担任外交部欧亚司司长,我原本想请他来上海参加中亚-上合组织国际研讨会,结果他因为有事来不了,就派了副司长王开文来参加。(注:王开文曾任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上合组织副秘书长。)
后来,李辉大使调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06年上合组织峰会在上海召开,他提前到上海做会议准备,当时我们还在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他和我们讨论具体事务。2008年他出任外交部副部长,2009年赴俄罗斯担任中国驻俄大使,在任10年。中央召开新疆工作会议,当时李辉大使从俄罗斯回国参加会议,在京西宾馆开会时我们碰过面。再后来,我去莫斯科参加论坛,我们在会上碰到。最近一次是在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我们在上海政法学院上合基地见面。
李辉大使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俄语讲得特别好,担任驻俄大使十年,在莫斯科很受欢迎,跟俄总统普京等俄罗斯决策圈、智库关系很熟。
最近我跟一些英美人士做交流,他们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我个人的想法就是首先单方面停火,因为单方面停火不需要坐下来谈判,也不需要签署文件。我举了三个例子,一是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大胜以后毛主席和周总理提出中国单方面停火、撤军,带来了和平,虽然最近双方仍在藏南地区有争议。二是,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也是中国大胜,当时邓小平下令撤军,中国军队撤回中国境内,战争就停了。第三个例子就是“三八线”,朝韩至今70多年仍是停火状态,这并不是南北朝鲜、中国、美国签署了正式条约,而是划定“三八线”作为临时停战线,但停战线还是带来了70多年的和平。
我想,既然俄罗斯目前已基本实现自己的目标,顿巴斯、克里米亚都在俄罗斯手中,甚至还增加了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两地,俄罗斯可以宣布单方面停火,迫使乌克兰也停止战火,至少首先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当然,当下俄乌都不会同意这个建议,但俄罗斯是比较适合做这件事的,无论如何它是发起军事行动的一方。
后来,我又专门提到中印边界问题,当时我们撤军时没有充分考虑藏南地区,现在印度把它称为阿鲁纳恰尔邦,但其实这是中国领土。
我谈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些英国人和美国人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拿起手机就查,查了之后跟我说你讲得很对。所以,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懂点历史。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