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研究生教育研究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09-04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内容摘要




会议综述


推动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 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作者:李锋亮, 周京博

作者简介:

李锋亮(1977-), 男, 江西萍乡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 管理学博士。
周京博(1997-), 女, 黑龙江鹤岗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强国建设; 创新人才; 制度建设
摘要:2023 年11 月10 日, 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届论坛以“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 围绕“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制度建设”“交叉学科、跨学科与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经过研讨认为, 应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推动研究生教育强国制度创新, 加强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以产教深度融合助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发展体系。




改革与发展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的历史演进与嬗变

作者:翟亚军,张微,王战军

作者简介:
翟亚军(1968-), 女, 河北保定人, 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
张微(1992-), 女, 山东东营人,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 通讯作者。
王战军(1956-), 男, 河北邯郸人,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管理组织; 组织变迁; 数智时代

摘要: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也在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从1978 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至今,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大致经历了奠基期、完善期、转型期三个阶段。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要有三部分即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和学位授予, 其管理组织分为研究生管理组织、学科管理组织和学位管理组织。 不同历史阶段三种类型组织的形态以及关系具有不同的表现。 数智时代的来临以及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步伐的加快,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进入了一个形态重塑的变革时期。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估的困境与应对
作者:刘少军, 王晶晶, 蒋艳
作者简介:
刘少军(1975-), 女, 安徽霍山人, 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晶晶(1995-), 女, 安徽阜阳人, 安徽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蒋艳(1995-), 女, 安徽阜阳人, 安徽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

摘要:在应然层面, 高等教育评估能够引导高等教育向“内涵式”方向发展、促进教育本体“内涵式”回归、实现教育效益“内涵式”提升。 然而,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着量化评估模式与内涵式发展高质量评估的要求错位、评估忽视内源性需求致使高等教育偏离本位、 评估模式单一化引发高校发展同质化风险、评估法律规范滞后制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困境。 高校要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意蕴, 坚持“政府宏观把控、高校协调落实”的高等教育评估方式, 以“量化评估”补强“质性评估”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评估, 通过建立融合高校特色的弹性评估标准破除高校发展同质化风险, 从实体与程序两个层面入手保障高等教育评估的法治化运行。



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奖成果分布特征及省域竞争力研究

———基于2022 年高等教育(研究生)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视角

作者:陆冷飞, 胡庆华
作者简介:
陆冷飞(1983-), 男, 湖南新化人,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 助理研究员。
胡庆华(1985-), 男, 江苏滨海人,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改革特征; 竞争力; 教学成果奖
摘要:基于2022 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数据, 从获奖项目省域分布、 完成单位、 合作关系、研究领域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获奖成果的分布特征, 并构建省域改革竞争力计算模型, 考察各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竞争力情况。 研究发现, 获奖项目呈现完成单位和省域分布不平衡; 项目以高校独立完成为主, 研究生教育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壁垒有待进一步打破; 研究学科分布不均, 研究主题过于集中, 研究热点突出; 研究生教育改革竞争力省域差异非常明显, 整体上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不对称“橄榄球”特征。 提出固强扶弱促进研究生教育整体实力提升, 重构机制强化研究生教育科教产教融合, 问题导向激励研究生教育改革多元并进的工作建议。



我国学术学位授权点资源配置:空间分布、形成机理及优化机制
作者:于妍,李明磊
作者简介:
于妍(1992-), 女, 山东潍坊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
李明磊(1984-), 男, 河南郑州人,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关键词:学术学位授权点; 空间分布; 机理; 优化机制; 资源
摘要:利用极化指数、泰尔指数等方法, 分析全国学术学位授权点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学术学位授权点空间布局总体呈现“自东向西阶梯状递减”“金字塔式”的分布特征; 区域分布极化现象严重; 区域内部分布呈现“一核多点”等特点。使用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从国家逻辑、 市场逻辑、 高校逻辑三个维度分析学术学位授权点资源空间分布的形成机理。为优化学位授权资源布局和高等教育生态, 应关注“学术资质+区域需求”, 构建两轮驱动审核机制; 重视“主体协同+资源整合”, 构建多元协同联动机制; 综合“发展潜力+建设成效”, 构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




理论探索


何以为学: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与路径探究

作者:张晓洁,杨程越

作者简介:
张晓洁(1979-), 女, 浙江杭州人, 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 副研究员, 博士。
杨程越(1999-), 女, 江苏南京人,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 学术职业社会化; 三维度支持;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探讨博士生“何以为学”方能明确“何以为教”, 了解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机制, 将有利于助推更多博士生实现从“学生”向“学者”身份的转换。本研究基于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 对我国1414 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来自导师、朋辈与学校的三维度支持对博士生的学术职业社会化进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中介分析结果显示, 学术创新能力与职业规划意识在三维度支持与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是促进博士生“以学术为志”的重要路径。为更好帮助博士生实现学术职业社会化, 应以深化导师评价体系改革为牵引,推动导师注重对博士生多层面支持、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意识; 以优化学校支持服务体系为依托, 营造良好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不断提高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与职业规划意识。


研究生缘何选择知识隐藏?———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作者:叶晓力,夏玲丽,蔡敬民

作者简介:
叶晓力(1993-), 男, 安徽滁州人,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站博士后;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特任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教育学博士。
夏玲丽(1999-), 女, 安徽庐江人,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蔡敬民(1963-), 男, 安徽庐江人,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
关键词:研究生; 知识隐藏; 知识共享;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摘要:作为个体知识管理策略, 知识隐藏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知识行为。 研究生个体间的知识隐藏阻滞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知识的生产与流通, 对研究生个体创新与组织发展均具有负向影响。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影响研究生个体间知识隐藏行为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 并构建了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研究发现, 个体因素、知识特性、培养环境、关键他人和潜在风险构成了影响研究生知识隐藏的主要因素。 基于模型阐释, 应从以下方面探索弱化研究生知识隐藏行为: 培育知识管理素养,提升研究生知识共享能力; 厘清情感信任机制, 激发研究生知识共享意愿; 营造协同育人文化, 重塑研究生培养制度环境; 开发知识共享平台, 构建合作型研究生共同体。


研究生师门互动生成机制及优化路径探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

作者:何家琪,罗允艺,汪霞

作者简介:
何家琪(1997-), 女, 四川成都人,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罗允艺(1997-), 女, 江苏镇江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汪霞(1963-), 女, 江苏盐城人,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师门互动; 科研能力; 互动仪式链; 研究生

摘要: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 名人文社科类硕博研究生进行访谈后发现, 师门互动对科研能力的影响, 始于对学术真切的追求与关注, 合于师门成员的情感共享与维系。 师门中的成员圈层身份及其之间是否有共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不同类型师门互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为形成“卓越者孕育卓越者”的理想师门互动, 应重视导师指导能力培养, 鼓励研究生同辈高效互动; 重视师门文化建设, 激发成员情感认同; 建设良好师门互动生态, 促进边缘群体向中心流动。


培养与质量保障


话语语境、内容与方式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影响

———一个链式多重中介模型的检验

作者:熊华军, 杨一鸣

作者简介:

熊华军(1975-), 男, 湖北仙桃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学博士。
杨一鸣(2000-), 男, 安徽宿州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思政课; 教师话语
摘要: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探讨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的话语创新,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 从问卷调查入手, 探究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话语语境、 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对教师话语体系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种因素均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产生正向影响, 三者之间均具有双向正向影响, 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在话语语境与创新效果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据此, 从拓展教学形式、 构建话语体系、扎根核心原则、重视话语整体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具体建议。



新形势下增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感的现实挑战及应对策略

———以暨南大学为例

作者:贺璞, 马民, 李朋军

作者简介:

贺璞(1984-), 女, 湖南长沙人,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副主任,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民(1973-), 男, 山东临清人,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朋军(1974-), 男, 山东兰陵人, 暨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副研究员, 通讯作者。
关键词:港澳台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国家认同感; 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国家认同是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也是推动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诉求。 新形势下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借鉴暨南大学港澳台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 探索构建“一核两翼双转型”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模式,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提升国家认同感,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多元立体文化交流, 促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培养模式双转型, 有助于全面增强港澳台研究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论教育博士研究的实践性

作者:李润洲

作者简介:
李润洲(1964-), 男, 山东聊城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教育博士; 研究; 实践性; 学术性
摘要:教育博士研究的实践性蕴含着三重意涵: 聚焦实践问题、 开展行动研究与建构实践理论。 教育博士研究的实践性内蕴着其学术性, 而教育博士研究的学术性则根植于其实践性; 二者是相互依存、 彼此成全的系。教育博士研究实践性的彰显则需做而思之, 甄选实践问题; 且行且研, 践行行动研究; 界定概念, 阐明实践理论。



专业学位教育


面向海南自贸港建设的 MTA 人才“双跨融合”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郭强,王秋娜

作者简介:

郭强(1972-), 男, 安徽合肥人,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秋娜(1988-), 女, 山东济南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教师,MTA 导师,通讯作者。
关键词:双跨融合; 教育共同体; 旅游管理; 自由贸易港; 专业硕士

摘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撑的重要路径。 海南省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以下简称“MTA”) 人才培养应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的重大战略同频共振, 分类分层次培养具有地域化特色明显、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强、跨界融合与跨文化融合特性突出、能够创造性从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针对海南省 MTA 人才培养中现存的问题, 构建 MTA 双跨融合教育共同体, 提出共育自贸港特色专业群、 共建跨界融通课程体系、共享专业师资团队、共创生产实践平台 MTA 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有机融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值评价的价值意蕴、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视角

作者:杨晨美子, 李爱彬, 范宇琪

作者简介:

杨晨美子(1995-), 女, 陕西西安人,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爱彬(1971-), 男, 安徽合肥人,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范宇琪(1999-), 女, 安徽淮南人,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学生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 增值评价; 质量保障

摘要:增值评价不仅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性举措, 也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 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视角下, 通过阐释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值评价的概念内涵, 进一步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值评价的价值意蕴。 运用文献法探索性地构建出涵盖思想品德、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值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 提出评价主体要主动更新评价观念、评价方法的选择要科学适恰和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及时追踪改进等实现路径, 助力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基于学术性与职业性统一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摭谈

———以学科教学(历史) 为例

作者:曹华清, 张艳

作者简介:

曹华清(1968-), 女, 四川汉源人,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艳(2000-), 女, 重庆巫山人,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教育硕士; 学术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 培养

摘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提出的“职业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培养要求, 教育硕士培养需兼顾教师本体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知识, 让培养对象能够将研究建立在实践之上、 将实践提升到研究水平。 审视近五年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确实彰显了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关系, 然而, 学位论文选题并不能完全反映培养的实际情况。 在现实的培养过程中, 遇到了教育硕士生源基础多元多样与培养时间捉襟见肘的双重挑战。 基于此, 导师需要兼顾学术研究与实践取向, 在培养全过程中探寻应对挑战之道。



研究生教育史研究


科教联结: 中国科学院理学研究生教育的恢复与探索

作者:王安轶, 林思纯

作者简介:

王安轶(1983-), 女, 江苏扬中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
林思纯(1997-), 女, 广东潮州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理学研究生; 基础科学; 科研; 教育

摘要:中国科学院是改革开放初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开拓者。 1977 年中国科学院在率先请示恢复招收研究生的同时先行开展了包括建立全国首个研究生院等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索。 事实上, 这种率先恢复是作为基础科学“火车头”的中国科学院敏锐把握国家基础科学发展需求的体现, 更是为了解决院里基础科学人才梯队断层问题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基于历史文献的研究还表明, 中国科学院在研究生制度重建过程中通过研究生院集中师资教学、开设研究生班汇聚专家教学、 依托分院集合教学资源、 联合院属大学教学力量等方式扩充自身的教育职能, 充分发挥研究所的科研优势以科研课题带动学生培养, 借鉴国际前沿经验探索出科研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我国走向科研化的理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模式示范,加速了高层次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进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研究生教育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