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窦唯的新专辑有点听不懂?那就对了!

2017-03-25 爱地人 北青艺评

在国内的独立音乐人中,窦唯无疑是最具热搜气质的,坐个地铁、骑个电动自行车,甚至是吃碗面都能上头条,这往往是一线大牌明星才有的待遇。

当然,很多人在关心窦唯行踪的同时,更愿意就现象说现象,即使提及他的音乐人身份,以及肯定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投入,也往往含糊地一笔带过。作为音乐人的窦唯,他这些年到底在做些什么音乐,往往和窦唯上热点的新闻内容,是不同步的。

听不懂窦唯不是你的错




正巧,上周窦唯又发行了最新的专辑《山水清音图》,这也是他继去年年底的《时音鉴》和《间听鉴》(与译乐队合作)之后,再次发行新专辑。一年发行2到6张专辑,几乎已经成了窦唯的音乐功课,当然对于囊中羞涩的歌迷来讲,这也是件既喜又愁的事情。

除了娱乐头条之外,窦唯也是各种音乐自媒体公号的热点,虽然这次的新专辑《山水清音图》,依然采取默默无闻的网络发行模式,没有任何主动宣传,但窦唯的金字招牌,却让很多媒体人和歌迷,愿意自发为他预告、转发和宣传。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窦唯人缘好,关键是现在窦唯的音乐,已经成了一种精神意义和审美品位上的象征,在国内这个听音乐讲究标签的大环境下,习惯成自然之后,很多事情就成了既定事实,最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谁敢对窦唯的音乐说一个不字,他就是不懂音乐。

但是否能听懂窦唯的音乐,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音乐本来就不存在听不听得懂的问题,它在最基础的层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就是好听与不好听的区别。而在好听的层面上,又可以延伸出一些音乐以外的精神需求,即使音乐有着抽象的艺术属性,但在得到愉悦、兴奋、悲伤这些情绪的感知上,实际上还是具体、甚至本能的。

但还是会有很多人说听不懂窦唯现在的音乐,而这种不懂,是真不懂,这不奇怪,更无须批判。甚至可以说,说听不懂现在窦唯音乐的人,要比说听得懂窦唯音乐的人更真实。因为现在窦唯的音乐表现方式,就是脱离于人们习惯模式之外的,没有了一些特定的附加意义,窦唯的音乐甚至没有意义。听不懂,不是因为很多乐迷真的听不懂音乐,而是现在的窦唯,玩的未必是音乐。

他在抽象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因为歌词的加入,让歌曲这种音乐形式,变得具体而实在的话,那么很多像即兴音乐、实验音乐、氛围音乐等音乐形式,则确实因为印象或抽象的表现内容,让音乐本身变得比较虚化,所以必须通过受众这个媒介,才能转化出对音乐的认知。就如同钟子期用“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或“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来形容俞伯牙的音乐一样,很多抽象的音乐,实际上对于不同的受众来讲,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触,并且因为自己的美学素养,及至文字表达能力,从而描绘成不同的境界。

从《山河水》开始向氛围乐转型,再到“译乐队”两张专辑《幻听》和《雨吁》的即兴摇滚乐,以及“不一定”乐队《一举+两得》开始的爵士即兴,窦唯最终也在音乐抽象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从《暮良文王》开始,找到了实验民乐这条更为即兴的音乐之路。

此后的窦唯,除了以个人名字之外,还分别以“不一定”、“不一样”的乐队名义,以及与“译乐队”、FM3合作的方式进行音乐实践,除了像《殃金咒》这样少数偏离氛围乐、实验民乐轨道的专辑之外,大体上都保持了这条风格主线。可以这么说,如果把很多窦唯的专辑打乱,给一些自诩为窦唯死忠的粉丝听,他们其实很难听出其中的区别,更不用说准确叫出这些作品的名字了。毕竟,就连窦唯本人都很难叫出这些作品的名字,因为他的作品在大多数时候,甚至就是以一些简单的数字来命名。

《山水清音图》到底是一张怎样的专辑?



那么新专辑《山水清音图》又有什么“突破”呢?可能很多人觉得窦唯这样纯粹的音乐人,根本不需要音乐之外的话题。但窦唯的热搜体质,除了他本身能够带来热点效应之外,也确实可以吸引一些圈内圈外的能人异士,加入他的“不一样”或“不一定”的松散组合。前者如《天宫图》里的莫西子诗;后者如本专辑里的吉他手陈涌海。

陈涌海何许人也?对于国内的独立音乐圈,甚至许多职业乐手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陈涌海很神奇,作为北大物理系86级的学生,他的本职工作其实是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和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内量子和纳米技术领域的专家。这种身份的差异性,也使得这次的《山水清音图》,至少在局部范围内,有了一个话题性的爆点。虽然这个爆点,其实和音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也不像那些专业音乐人之间的挎刀合作,能够带来真正的音乐火花。

另一个在专辑里演奏古琴和箫的乐手杨一,则是世纪之交国内独立音乐圈著名的民谣歌手,而他在《内部参考2000》和《内部参考2004》两张专辑里体现的民谣才华,于这张《山水清音图》里同样也清了零。现在的杨一,对于音乐的理解,已经和窦唯趋于一致,那就是完全跳出西方音乐体系的东方式即兴。甚至从即兴音乐,应该是结构基础上的自由延伸这个概念来讲,窦唯的音乐已经接近于完全的随兴,是一种彻底的自由,虽然谈不上重组,但至少已经是推翻结构了。

除了杨一侄子杨志钬在《童子诵乐图之一》和《童子诵乐图之二》里,用客家话念《幼学琼林》之外,《山水清音图》整张专辑,就是箫、吉他、古琴、键盘,以及一些环境音效的组合,其组合模式,就是建立在成员对于西洋结构经验上的融合,只是不再以和声的方式表现出来。乐器与乐器之间不再有对位的和声,更像是平行的发展,旋律上也不再有规律与结构,甚至已经淡化了旋律本身。

就像有一张图片呈现的那样,窦唯一边弹着键盘,而在键盘的谱架上,放的却是清代国画家石涛的《山水清音图》(这也是专辑名字的来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倒像是窦唯成了钟子期,并把石涛当成了俞伯牙,而前者以音乐的方式,将《山水清音图》的画面感表现出来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其实窦唯玩的并不是音乐本身,音乐只是一个载体,成了他实现自己“高僧”梦的一个载体。

“诗与远方”的空洞贫乏



从音乐的意义来说,窦唯的这种玩法,肯定不是正道,甚至这样的做法,已经超越了音乐的本质范畴,更像是一种行为主义。但从艺术世界应该有的宽容角度来讲,窦唯的这种做法,倒很像是高晓松所说的那种“诗与远方”。不得不说,窦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音乐玩法,看起来仙风道骨,但实质上也是一种朋克精神,即在这个音乐模式化和工业化的时代,推翻一切规律,并且重建自由和随兴的自我。虽然从音乐技术的角度来讲,窦唯的音乐方式显得有些空洞甚至没有真正的音乐性,但却至少在“归田园居”和“桃花源记”这样的理想生活层面,已经做到了行动与理想的统一。

只是在实验民乐这个概念上来讲,窦唯终究不是吴彤,而在民乐的传承和探索性上,窦唯和常静、赵聪这些技术名家相比,也缺少真正的音乐创造性和延续性。甚至可以说,和早期的《暮良文王》专辑相比,现在的窦唯更接近于创作环境音效,而不是真正音乐性的创造和实验,只能说态度从容、精神可嘉,但音乐的艺术价值,多少还是失之于空洞与贫乏。

所以,反倒是那些以“听懂”窦唯为荣的歌迷,才更让人看不懂。

文|爱地人




文艺能超脱

评论是态度

北青艺评

往期精选

真公主没有公主病,只是任性并有才

力挺《西游伏妖篇》,何必贬低老版《西游记》?

通往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之路

从莫斯科一直刷到北京的高级灰

孟京辉的汤显祖 田沁鑫的李叔同

关于与“前任”久别重逢这件事

金宇澄的《回望》:所有记忆 终成叹息

年轻的教宗到底是圣人还是政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