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穆夏:从招贴女郎到斯拉夫史诗
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
2019/10/18-2019/12/8
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东展厅
传奇经历,引发命运转折?
这个故事,是后来在巴黎获得巨大商业成功后的穆夏回忆往事时的一段略带夸张的叙述,经过学者们对当时情境的多方考证还原所得出的结论是,穆夏原本就是勒梅西埃公司里对《吉斯蒙达》这出戏剧做足了功课的人,他的成功并非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更多的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但通过这个被穆夏刻意强调“命运”因素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发现,与伯恩哈特的相识是改变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而这一切要从穆夏并不顺遂的从艺之路说起。
求学坎坷,不坠青云之志
1860年,穆夏出生在捷克南摩拉维亚省伊万契采小镇的宗教家庭,童年时期就十分喜爱绘画的他励志长大后要当一名画家。但事情往往难遂人愿,穆夏早年的艺术之路可谓是跌宕起伏:高中毕业后他向布拉格美术学院递交申请,被拒绝;到维也纳一家剧院做舞台布景学徒工,又因为一场大火将该剧院烧毁而失业。屡屡受挫的他并没有就此罢手,他用口袋里为数不多的钱买了北上的火车票,在一个名为米库洛夫的小镇扎根并以绘制肖像和设计碑文为生。 那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爱德华·库恩-贝拉西伯爵。库恩伯爵十分赏识穆夏的才华,他请穆夏来为自己的城堡画装饰壁画,并资助他先后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和巴黎朱利安学院学习绘画。但这份资助并没有持续到穆夏顺利完成学业,在他从朱利安学院转入柯拉罗斯学院学习的第二年,库恩伯爵的资助就中断了。缺少资金支持的穆夏开始以画杂志插图来维持生计,这就有了本文开头那段在勒梅西埃公司与伯恩哈特结缘的神奇经历。
以美之名,传递平等博爱
从1894年至1900年,在与伯恩哈特合作的六年中,穆夏凭借与“国民女神”的捆绑宣传而声名远播。他在海报招贴中所创造出的以优雅美丽的女性为主体,同时辅以植物、几何等装饰纹样及装饰性字体所构成的“穆夏风格”迅速在巴黎乃至欧美走红,甚至影响到民国时期上海的月份牌画,这使穆夏一跃成为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领军人物,然而他的成名并非偶然。
心系祖国,追求精神之路
以艺布道,照亮人类灵魂
文|李默供图|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