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葛薇龙拍成一个蠢女人,真的太冤枉张爱玲了
作为一个张爱玲的二十多年铁粉,原本对电影《第一炉香》充满期待。它是我认为张爱玲小说中最该被影视化、最容易有视觉效果的小说。没想到,《第一炉香》迟迟未能被电影人所看见,更没想到,最终它被影视化之后,交出的却是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不满意的答卷。
这部电影甚至破坏了我对导演许鞍华、编剧王安忆的崇敬。
1
这部电影也不是一无是处。
首先,电影把小说中葛薇龙的主观叙事改为葛薇龙与梁太太双女主的形式,姑侄二人,各怀异心。梁太太不再是一个背景式的人物,而是主导一切的“黑山老妖”。她与葛薇龙一暗一明一前一后,两人的故事互相交织,两种欲望跌宕映照,更有宿命的感觉。
其次,演员俞飞鸿的美貌为全片增色不少。虽然有人说,俞飞鸿看着太正经,不够性感;但骨相之中,淹然百媚,还不够魅惑吗?她与卢兆麟间的情欲戏,没有暴露镜头,却铺满了色欲。也有人说,俞飞鸿太美,无需靠侄女勾引就自然有人上钩,不合原意,不如找个色相稍逊的中年女星。但如若梁太太不够美,仅仅是靠钱来打点,那这个美貌中年妇女的情欲故事,就会变成货真价实的富婆买春。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最赞的还有镜头语言中强烈的香港风情,满眼的大树、绿萝、野芋、凤凰木、青苔;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小楼,完全就是复刻了香港半山风景。画面中的炎热、潮湿、氤氲、水气扑面而来。而那些雕花、花地砖、西洋摆件、景泰蓝灯、五光十色的绸缎、蜘蛛胸针……都可堪玩味。
张爱中原著中这种殖民地风情的描述占了全篇的四分之一,也是半个主角了。在这一点上,许鞍华的美学是成功的。再加上张爱玲的原著打底,“烂船也有三斤钉”,在我心里,这部电影堪称及格。
但问题是,“张爱玲+许鞍华+王安忆”,华语文学里顶尖的女性作者,捧出来的不该就是这样的一道菜啊。电影《第一炉香》对于小说基调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张爱玲说前门楼子,许鞍华说胯骨轴子,南辕北辙。这个电影,是对张爱玲原著的降维。
2
电影《第一炉香》的宣发像抖音小视频一样接地气,主打“爱的疼痛”;定下首映日,则是用“给爱而不得一个纪念日”。真令人大惊失色。
早在三年前,马思纯被官宣为女主角葛薇龙的时候,她就发表自己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因为爱,不是一个人的卑微,而是两个人的勇敢。”当时就引起了群嘲。葛薇龙根本不是恋爱脑啊,《第一炉香》也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啊。
看完电影才明白,马思纯的“读后感”针对的不是张爱玲的《第一炉香》,而是许鞍华的电影《第一炉香》。在这个意义上,她完成了导演的要求。根源出在导演许鞍华上。
《沉香屑 第一炉香》的主题是“欲望与堕落”。葛薇龙原本是想借宿在姑妈梁太太家里,让姑妈花几个小钱供她读完高中,她就回上海。但在这里,葛薇龙看到了姑妈给她准备的华丽的衣橱,一件又一件地试过去,“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舞;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曲;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接着,梁太太带着葛薇龙去参加各种高端场合,那些能她让穿上这些华服的机会,让她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恭维和赞美爱慕,成为社交场上的红人。
似乎,葛薇龙不用付出代价,就得到这一切。之后,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她,已经无法回到读完高中、上完大学之后的传统生活了:“找个事做”,薪水不高;“找个人家”,只能嫁给跟她一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普通男性。她愿意吗?
梁太太都不用多说,葛薇龙就被这种生活所困住了。
在书中是葛薇龙在向往这种生活之后,在脑子里逐个物色可能的人选,才认定在追求者中乔琪乔是最好、最够资格的。于是,她接纳了乔琪乔的得寸进尺,接纳了他的不忠,接纳了他的吃软饭、还软饭硬吃。
书里,葛薇龙爱乔琪乔吗?是的,爱。里面也明确写道“她现在试着分析她自己的心理,她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固执地爱着乔琪。这样自卑地爱着他……”但是,葛薇龙并不是因为爱乔琪乔爱到无可救药才决心做交际花。而是她想一直过着像梁太太那种成为众人拥簇的中心,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才“下海”的。但是,她需要一个身份,乔琪乔是乔爵士的儿子,贵族,她需要贵族儿媳的这个身份,才能抬高她的身价,才能在欢场上得到相应的地位。
殖民地里的阶级观念深重,还有种族歧视。睇睇或睨儿,再美貌一百倍,也比不上梁太太的嫡亲侄女地位高,更比不上乔爵士的儿媳这种身份。
如果要深究,就是乔琪乔出身份,葛薇龙下海赚钱,两人各取所需;而梁太太既可借此笼络旧情人乔爵士,又可以借葛薇龙引诱更多年轻人,好享用年轻的肉体。每个人都愿打愿挨,各有所得。
葛薇龙对乔琪乔虽然是有真感情,但那是很复杂的。她不是一个纯然的牺牲品,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得到要什么,要付出什么代价,无奈中带着精明。
但在电影里,马思纯版的葛薇龙真的就是一个恋爱脑的女孩,因为爱而放下自尊,靠与达官贵人的周旋与伴游,付出身体,来供养吃软饭的丈夫。她是爱而不得,为了这个男人,什么都豁出去了;还为了乔琪乔的不忠痛不欲生。最后,葛薇龙大喊:“我爱你,没良心的!”忽然,她就有一种尊严壮烈牺牲的感觉,仿佛全剧都在为这一句话作结。
乔琪乔不爱她,葛薇龙只是自我感动。电影把葛薇龙拍成了一个蠢女人,真的太冤枉张爱玲了。
由此,我猜想到许鞍华为什么力排众议、不顾反对,选择了马思纯,一个外形上完全不符合原著的女星。因为马思纯本人和她演绎过的角色,都有一种脆弱的“恋爱脑”特质,这很符合许鞍华对人物的理解。
而梁太太,许鞍华又虚构了两场回忆。一场是梁太太年轻时入门,给几位太太一个接一个地跪下奉茶;一场是梁太太在丧礼上鞋跟断了,都是屈辱,悲怆与落魄——电影通过梁太太年轻时遭受的打压、凌辱和痛苦,来解释她为什么现在要寻欢做乐,“关起门来做小型的慈禧”,合理化她的放荡。
这或许算是许鞍华的慈悲吧。
但是,真正把人情世故写得更刻骨的张爱玲,是不需要合理化的。我们承认人,特别是女人,也可能是天生就阴鸷,贪婪,放荡,充满欲望。不需要因为她受了伤害,心理有创伤。
从这一点上,许鞍华与王安忆对人性的深度,就不如张爱玲呀。
其实,并不是说改编就不能修改作者的原意。还是拿张爱玲举例。《色戒》,张爱玲写得更简单,也更残忍,易先生亲手断送了王佳芝,但却为之暗暗欣喜,欣喜于自己有杀伐决断之能。这一立意,准确,惊人。而李安的《色戒》,易先生爱着王佳芝,杀了她,他隐痛而不能自恃。但李安对原来的短篇小说的再演绎,更多层次,同样是顶尖佳作。
可惜,许鞍华的《第一炉香》,把一个关于欲望的复调音乐,简化了,降维了。她们想吸引到只想看爱情的年轻观众,也不卖账,太可惜了。张爱玲应该也会很生气吧!
作者|侯虹斌 编辑|罗皓菱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