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米脂学生放学被捅9死17伤!千万别对校园欺凌姑息纵容!
导 读
在为遇害、受伤的米脂学生悼念、祈福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别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本文字数:3183 字
阅读时间:8 分钟
昨天,一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沉浸在震惊和悲痛的情绪当中。
2018 年 4 月 27 日下午 6 时 10 分许,在陕西榆林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外巷道,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惨案。
事发正值放学期间,在学生回家的一段“必经之路”上,一名 90 后男子突然冲出,持匕首袭向放学回家的学生们,造成 19 名学生受伤,其中 9 人死亡。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受伤学生正在全力救治中。
许多看到这则消息的朋友,都为此感到揪心不已。既为那些遇害的孩子们伤心和惋惜,为那些正在救治中的孩子祈福和提供帮助,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希望凶手受到法律的惩处,又不禁为此而感到惊恐和后怕,急切地想了解,究竟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惨案?如果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据米脂公安透露,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自称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今持匕首杀人。“此次行为疑为报复学校,报复社会。”
尽管关于案情和犯罪动机的许多细节尚待进一步披露,但可以肯定,十余年前所经历的校园欺凌在犯罪嫌疑人心中埋下的恨意和恶念,在十余年之后,发泄在了一群与他无冤无仇、手无寸铁的孩子们身上,让我们在愤怒之余感到不寒而栗。
校园欺凌在我国各地中小学的存在由来已久,却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年,多起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经媒体曝光和互联网传播,成为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也引起了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校园欺凌的发生往往十分隐蔽,但其危害之大、影响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后果之复杂,绝不可低估轻视。
从诸多被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欺凌者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欺凌行为,是因为双方的力量对比强弱悬殊。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众欺少等力量的相对优势是欺凌者实施校园欺凌的客观条件,受欺凌者在面对欺凌时常常无力反抗,或者因惧怕遭到进一步的欺凌而选择忍气吞声。如果欺凌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制止,或者处置过于简单化,无助于使欺凌者认识到欺凌行为的错误,就有可能继续发生,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欺凌过程不仅会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有的受欺凌者甚至会将欺凌行为报复到其他弱者身上,自己转变成为欺凌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许多校园欺凌行为中还存在旁观者的角色,也可能因此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此次米脂学生的不幸遇害再次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学生、孩子没有卷入校园欺凌现象,就认为校园欺凌和你我无关,因为任何一个无辜的人,都可能受到它的牵连。
对校园欺凌说“不”,不只是老师的责任
提起校园欺凌,常常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校园欺凌是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问题,所以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置,都该由学校老师负责。若校园欺凌屡禁不绝,就得“归罪”于老师的“玩忽职守”。
但事实上,校园欺凌的发生具有复杂的成因,把防治校园欺凌的重担都压在老师的身上,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司法,均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的家长以孩子已经入学,应由学校负责为由,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卸到学校身上,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有的家长管教过于严厉,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耳濡目染了种种暴力行为;有的孩子被家长过度保护、溺爱,或者过度控制、约束,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不足。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孩子卷入校园欺凌事件。
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和管理的社会机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正是由学校教育的种种问题所导致的。有的学校规章制度不严密,管理不力,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引导,提前预防,有效处理,易导致校内欺凌事件频发;有的学校教育观和发展观过于片面,过度强调考试成绩,疏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或者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以说教式教学为主,实际效果有限。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频发。
社会和媒体对校园欺凌的发生也负有重要责任。社会的不正之风、错误的价值观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许多过度渲染暴力情节的媒体内容容易被孩子直接接触,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引导,树立正确认识,就极易导致他们学习和模仿。
校园欺凌的发生也有法律方面的原因,例如法律界定不清晰、法制教育缺失、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惩治不严、对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定义不清等。
校园欺凌的成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不仅容易频发,而且难以预防、发现和治理,是需要运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的社会问题,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公安、司法等立场一致、各司其职、协力配合、防治结合,才能让生活在校园中的孩子免受校园欺凌的恐惧。
对校园欺凌说“不”,你需要了解这些信息
为了向社会大众普及校园欺凌常识,人民日报曾经发布了一组微博,介绍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识别校园欺凌的信号,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以及家长如何应对校园暴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了解。
对校园欺凌说“不”,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提出6个“落实”
令人欣喜的是,近日,为推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落地生根,促进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 2018 年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落实工作机构,做到责任到位。
各教育部门要明确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明确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负责人和联系人,制定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本单位官方网站公开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信息(含工作机构名称、办公电话、实施方案)。
(二)落实部门分工,做到齐抓共管。
各教育部门要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推动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落实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共同治理。
(三)落实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健全。
学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明确学校相关岗位教职工特别是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明确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在校规校纪中明确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处罚规定。
(四)落实预防措施,做到防患未然。
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反欺凌技能。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五)落实处置程序,做到规范有度。
学校要细化调查处理欺凌事件、判定欺凌事件严重程度和教育惩戒欺凌实施者、安抚保护欺凌受害者的具体流程和办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细化欺凌事件处理申诉和复查程序。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依据管理权限,对本地本校学生欺凌事件及处置情况建立专门档案。
(六)落实长效机制,做到专业有效。
各教育部门要按照《治理方案》要求建立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训、考评、问责处理、依法治理等长效机制,在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培训和考评中增加学生欺凌防治内容,细化培训内容、范围、次数等要求,细化纳入考评内容和标准,细化问责处理规定等;要求责任督学将学校开展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情况纳入挂牌督导内容,监督指导学校围绕学生欺凌防治健全工作制度、开展专题教育、加强预防排查。
米脂三中的学生们所经历的这场惨剧,令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愿伤者早日康复,生者坚强,逝者安息,愿所有目睹和经历这场悲剧的人们都能早日走出心灵的创伤,愿凶手受到法律应有的惩处。
更愿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愿校园欺凌的阴影,不会再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害。
部分内容引用自微言教育、“人民日报”微博
喜欢本文,就转发点赞吧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关注“人教教材培训”,即刻获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10W+爆文!
回复关键词“1”:查看教学资源系列文章
回复关键词“2”:查看教学指导系列文章
回复关键词“3”:查看教育观点系列文章
小培是全国教师、家长的成长伴侣,干货满满,不看可惜!
热文推荐
跟着古诗词,五一游遍大美中国(9处名胜40座城),让孩子读一读!
End
人教教材培训
ID:rjjcpx
网站:px.pep.com.cn
全国教师、家长的成长伴侣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给陪伴你的小培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