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失败的家庭教育,叫掌控孩子的一切!(父母必读)

赵利荣 人教教材培训 2024-01-10




小培老师说

父母需要成长,关系大于教育!


本文字数:3025 字

阅读时间:6 分钟


中国台湾地区2018年播出了一部电视剧,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分别讲了5个关于亲子关系的故事,其中第一个单元叫《妈妈的遥控器》,引起万千父母深思。


故事讲述了一位经历了丈夫出轨的单亲妈妈,将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小伟身上。

她为了按自己的想法掌控小伟的成长道路,在他人的推荐下得到了一个可以倒转儿子时间的遥控器。如果小伟的做法不合自己的心意,他的人生将永远卡在同一天。


被遥控器控制的小伟,疯狂想要逃离,却不能改变分毫。

影片的最后,小伟趁母亲出去旅游,偷偷在保险柜里取出了遥控器!

没想到,他的母亲因回来取忘带的护照,正好和他撞见。妈妈呼喊着:“小伟,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小伟拿着遥控器大声嘶吼着“这是我的人生!”。

而下一秒母亲却说“你以为我只有一个遥控器么?”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后面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小伟最后有多么绝望。

这个故事用科幻片的形式,刻画出一个以爱的名义控制了孩子一切的母亲。不是恐怖片,却令人不寒而栗。

哲学家弗洛姆说:

“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这个黑色幽默故事含有科幻的元素,但其中的亲子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常见。

父母为了让孩子的人生符合自己的心意,不给孩子丝毫的自主权,替他安排一切。

然而,这是一种扭曲的亲子关系,因为它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了冰冷的牢笼,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


1


你以为的爱,

却是孩子沉重的负担


很多父母,做了违背孩子意愿的事情,总是轻描淡写一句话:爸爸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么沉重的“爱”,孩子能不能承受的住。

热播剧《小欢喜》中的单亲妈妈宋倩和女儿乔英子之间的矛盾让人十分心痛。

离婚后的宋倩既要赚钱,又要照顾女儿的衣食住行,为了女儿,她可以做任何事,而且毫无怨言。

为了让女儿变得优秀,她对英子几乎是百分百的掌控,细到早餐吃什么,大到高考,都要按照自己设计的步伐前进。

在学校的大会上,她要求女儿考700分,还得写在气球上。

在英子的书房里打造一面玻璃窗,随时监视英子的一举一动。

要求前夫一个月只能看一次女儿;火锅零食麻辣烫,易上火的垃圾食品统统不允许吃。


乔英子在这个严厉母亲的教导下,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可是这样外人看来都很羡慕的优等生,却有着太多难以言说的苦。

同学送的玩具,要遮遮掩掩藏到书包里去,不敢被妈妈发现。

想去天文馆做志愿者,一路打游击战般躲着妈妈。

不爱吃妈妈做的海参,也只能强忍着恶心吞下。

渴望得到父爱,却因害怕妈妈生气不敢与爸爸亲近。

最终,英子在经历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不能去上、被妈妈无时无刻地监管、抑郁、连续34天的失眠后,选择跳河轻生。


最后时刻,她对母亲喊出了心里的话:我就是想要逃离你,我知道你对我很好,是我想太多,我配不上你给我的爱。

然而,这时的宋倩仍然执迷不悔地质问女儿:“你为什么非要上那个南大啊?妈妈都是想为你好啊!”


无疑,宋倩是爱英子的,只是,她的爱让女儿没有任何喘息的空间。

她以为只有她给英子的才是最好的,也是她最需要的。而现实却是,由于她的控制欲太强,间接地夺走了女儿的快乐。

像宋倩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总是自信的以为,把孩子的人生安排得明明白白,是为孩子好,却从来不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种自以为是的爱,是以爱的名义在绑架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人格,让孩子成为一个木偶人,始终活在父母的阴影中。

这种高压锅般的爱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会将孩子越推越远,最终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2


越界的爱,

害了孩子更害了自己


依赖型亲子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亲子关系。这种依赖,实际是情感上的越界。

热播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71岁的她还在贴身照顾39岁的朱雨辰,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汁,一熬就是十年,不管儿子爱不爱喝。

朱雨辰拒绝吃鸡毛菜,她最后用“妈妈手都裂口了”,成功逼朱雨辰吃了。

儿子每发一条微博她都会去抄写下来,连日期都排的整整齐齐。几天不发的话,她会拿着本子去逼儿子发微博。

她挑选儿媳妇的首要条件不是儿子喜欢,而是自己喜欢。并且儿媳也得和她一样,无私地为儿子奉献。

节目中,她坦言:“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我完全没有自我”,“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但是我都会干扰”。


有网友惊呼:朱妈妈是凭实力让儿子单身,她的爱太可怕了!

朱雨辰表示:妈妈给的这种爱,让他压力太大了。他甚至尝试过自残,还亲口说过“你会把我搞死”这种重话。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

当你把母爱变成习惯,孩子就成了你手里扯的那根风筝,当孩子想挣脱那根线,母亲的心就变得空荡荡。

可是,风筝早晚是要放飞的,母亲也不能永远陪伴孩子。

像朱妈妈这种依赖性过强的父母,把孩子当成唯一的精神支柱,把情感攀附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内心需求投射给了孩子。

为了孩子,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人生,承受着身体上的劳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甚至忍受病痛的折磨。

这种越界的爱,使孩子极其痛苦,使父母丧失自我,人格不能独立,造成双输的结局。


3


尊重与理解,

是爱孩子最好的表达方式


窦靖童作为天后王菲的女儿,小小年纪就有了很大的成就,这一切与王菲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王菲很早就说过对窦靖童的教育理念:她从不会阻拦窦靖童的爱好,她会送靖童去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音乐,让她的天赋和爱好尽情释放,窦靖童中止学业选择出道她也支持。

窦靖童也曾说妈妈的教育则是让她在合理的范围内做自己。

但是有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王菲会要求16岁的窦靖童晚上10点回家,超过一分钟王菲就会直接发短信催她。

不得不说,王菲的做法正是当下许多家长都需要学习的。

确保孩子健康和安全,支持孩子的正当喜好,不过多参与其他部分,这种尊重和理解,是爱孩子最好的表达方式。

为人父母应当明白: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除了身体是你赐予的以外,他的人格、情绪、意志、选择、成长都属于自己。

他们有权争取思想的独立、行动的自由、人格的完整,和父母保持心理距离。

不要过度依赖孩子,让他的人生背上你沉重的包袱,肩负你过重的期望。

为人父母应当做到:

接受孩子的长大,和孩子分清界限,把自己从共依共存的关系中抽离出来。和孩子保持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

为孩子卸下精神负担,让孩子轻松上路。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时,试着将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顾晓鸣老师主编的《家庭教育专业化丛书》中指出:

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和孩子情感上的关系,只有不作情感上的越界,找到自我,才能不成为孩子的束缚,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父母需要成长,关系大于教育,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正确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亮“在看”呗!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来源 | 本文首发于“人教教材培训”公众号(ID:rjjcpx),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育人帮手,为你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专业教育指导、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权威解读,助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帮你培养更优秀的孩子,欢迎关注! 

作者 | 赵利荣,笔名沧海一笑,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班主任,长期研究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人教教材培训”公众号特约作者。

你可能还需要这些文章

点击标题阅读





◆ 统编语文教材怎么用?阅读书目怎么选?24个问题,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权威答疑

◆ 这位老师的彩色教案走红!高颜值备课本让网友惊呼!

◆ 优秀教师怎么备课?这3个新理念、4个技巧一定要学!

◆ 孩子,管你最严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请家长讲给孩子听)

◆ 致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与老师肩并肩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rjjcpx

85后女教师小培老师

服务数百万教师家长

帮你培养出优秀孩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给努力帮你的小培老师

点亮下面的“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