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周|这十年



/ 北京国际摄影周 /


北京国际摄影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图片集团、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年。以中华世纪坛为主场,共组织举办展览440个、其中国内展览338个、国际展览102个,论坛249场,累计近百个国家、15000名摄影师、270家合作机构参与,现场参观观众达300万人次,线上覆盖观众达3亿人次。



那么,北京国际摄影周有哪些特点呢?

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了解北京国际摄影周~



01

宗旨与定位




影像作为人类通用的语言,发挥着文化解读和民心相通的桥梁作用;摄影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承担着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的时代使命。北京国际摄影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为指引,立足摄影艺术本体,密切联系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致力于打造国际摄影文化和人文交往的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平台。




02

四大特征


建制化

十年来,北京国际摄影周形成了“国家相关行政部门主导,国家级专业摄影组织承办支持,专业化公司操作执行”的完整组织体系。



2013年,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开幕现场。


2013年,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组织主办的“国际名家名作典藏作品展 ”现场。


2019年,中国图片集团举办“70年,初心不改,笑容无悔”专题展。


2021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现场。


2022年11月10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北京国际摄影周2022组委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礼赞新时代 再创新伟业”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展现场。



国际化

北京国际摄影周,得益于北京作为首都的先天优势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明确定位,为汇集世界摄影优秀文化资源,建立多渠道国际合作机制,开拓多边人文交往创造了便利条件。通过举办“世界城市文化地标”“世界第一街”“世界遗产”“十国主席作品联展”等品牌展览项目,集结了全球四大权威摄影艺术机构、国际摄影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人类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2021年,“世界城市文化地标——建筑艺术摄影专题展”展览现场。


2019年,“世界第一街——中国·俄罗斯百年第一街”展览现场。


2021年,“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摄影专题展”展览现场。


2021年,“观·品——十国摄影组织主席作品联展”开幕现场。


学术化

北京国际摄影周,强调以创新思维为基点的学术建设,即注重孵化面向未来、具有务实探索精神的摄影艺术创作。为此,摄影周设立“学术主题展、国际学术邀请展、国际摄影周节推介展、摄影讲座论坛”等构成学术活动矩阵,为创新型摄影研究与创作机构提供“研究课题、创作成果和孵化项目”的展示推介和交流交易活动。



2015年,北京国际摄影周组织“薇薇安·迈尔的瞬间”中美学术论坛。


2019年,学术主题展“70x70的中国图像史——从七十位艺术家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摄影艺术”展览现场。


2019年,国际摄影周(节)推介展展览现场。


2019年10月22日,北京国际摄影周“影像:时间·记忆”论坛上,作家王蒙与摄影家朱宪民就文学与摄影对谈。论坛由学术总监李树峰主持。



平台化

北京国际摄影周,围绕摄影艺术主题积极拓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供给侧共建共享平台,一方面通过展览展示、专题推介、教育传播等手段向全球的摄影周(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画廊等全面推介摄影周内的优秀摄影展览作品。同时鼓励摄影相关市场企业,如摄影器材、品牌手机厂家、软件制造商、教育服务机构等参与相关文化活动,让北京国际摄影周成为所有参与机构和个人的共建共享平台。



2020年,“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展览展示现场。


2021年,城市推介展“红船颂南湖情”展览现场的表演活动。


2014年,举办摄影专家见面会,进行教育传播。


2018年3月18日,“世界遗产影像学摄影实验项目”缅甸游学。


2018年,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秘书长约安尼斯·利库里斯与北京三里屯小学的学生在中轴线上万春亭进行拍摄交流。


2020年,嘉宾在展览现场参观实物展示。


2022年,“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展”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展区。


2022年,“器材商公益摄影展”展览现场。




为了让观众朋友们更全面欣赏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全貌,近期我们将带大家一起回顾北京国际摄影周十年来精彩的历程,请持续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