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墨西哥城蓝调

美华 图解美国
2024-09-15


导    读

这不只是一篇墨西哥城的游记、攻略,更有历史、文化甚至政治的生动介绍。


正文共:9204字

预计阅读时间:24分钟

撰文:Lori

关于4月份出游的探讨,LD和我从“to be or not to be” 这个有哲学高度的问题,迅速降维成“to west or to east” 的争执。一人想一路往西,越高山,继续在冰天雪地的滑雪场上战天斗地;另一人坚持要一路往东,跨海洋,是时候去拥抱春暖花开的欧洲小镇了。一通鸡同鸭讲后,戏剧性的方案达成了:即不往东也不往西,而是折中南下,直捣墨西哥城。

提到去墨西哥旅行,第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安全吗? Well, 这样的担忧并不止于你我这样的怂人。几十年前,美国“垮掉一代”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曾经写信给他的朋友,同为垮掉派文学教父的威廉·巴罗斯(William S. Burroughs),询问去墨西哥旅行是否危险。当时避居于此的巴罗斯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别担心,墨西哥人只杀他们的朋友。” 一语成谶,这个回答今天仍然有效。

能让固执的二人同时折服倾倒的墨西哥城,海拔超过2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都会。时光倒流700年,群山环绕的山谷里,两旁火山加持的城市旧址是曾经开阔的湖泊Lake Texcoco, 谁能想到如今北美最大的城市竟是填湖而建。

西哥郊外70公里处的Popocatepetl火山, 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活火山之一。

1、古印第安文明——火与水的挽歌


公元1325年,沙漠北部的游牧民族,在太阳神的带领下往南寻找新的家园。众人行至Lake Texcoco, 见到了传说中的异象:一只鹰和一条蛇在岩石旁的仙人掌上搏斗。认定神选之地的彪悍部落在此定居,拉开了墨西哥城的传奇序幕。如今墨西哥国旗中间的国徽图案,正是来自于这个传说。


这个自称墨西哥人的部落在19世纪被德国探险家Alexander von Humboldt称为阿兹特克人,名称来源于他们神秘的先祖之地阿兹特兰。阿兹特克人有自己的语言,我们今天的常用词chocolate、chipotle、coyote、tomato 和 avocado 均源自他们的母语-纳瓦特尔语(Nahuatl)。

美索美洲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就有的巧克力水,不加奶,而是加水和当地的香料。

阿兹特克人在高原湖泊中建立了首都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为了创造生活和农业的空间,他们在沼泽地上划出小块矩形土地,四角种上极耐潮湿的树木,边沿用木材围标,中间填满层层叠叠的淤泥和睡莲,形成称为 chinampas 或漂浮花园的小岛。保护良好的水岛环境为部落提供了鱼类飞鸟等食物。墨西哥人在这里成功地开发出一套湖泊资源利用系统。他们在小岛上种植玉米和蔬菜,小岛之间的运河为城市提供了高效的交通水网。到1500年代初期,这座城市已发展成为20万人居住的大都市,超过当时的巴黎和里斯本。

这幅地图于 1524 年在纽伦堡出版。尽管高度程式化,总体设计反应了已知的Tenochtitlan城市布局。

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Xochimilco,保存了当年部分水网特色。

墨西哥城是北美最有历史最有文化的城市。它拥有超过150间博物馆,其中必访的是大神庙Templo Mayor博物馆和国家人类学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尤其是后者,值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该博物馆展示了墨西哥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印第安部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详细的分类讲解帮助我梳理了曾经在脑里混成一锅浆糊的美索美洲文化。馆内国宝无数,其中最令人惊艳的是公元700年左右就消失的特奥蒂瓦坎Teotihuacán彩绘壁画,与馆中大量狰狞的神鬼图腾不同,壁画图案精美,颜色温暖,富丽堂皇中透着对生活的满足和热爱。

尽管博物馆极力想展示美索美洲各印第安部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然而落在我的眼里,他们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几乎没有金属,尤其是没有作为工具的金属制品。金属的缺席表明,这里展示的是一个所有文明都曾经历过的陶土文化。欧洲人到来之前的印第安王国虽然富足,却仿佛被催眠般停在了石器时代。对此现象,博物馆文案仅有一个模糊解释:美洲是人类大迁移最后定居的大陆,文化上起步晚,而且能够跨过白令海峡的迁移者多是强壮的渔猎者,而非心思精巧的工匠艺人。网上其它学者还有更接近真相的研究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从渔猎采集进步到农耕畜牧,印第安人成功培育了美洲独有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然而大型可驯化动物种类的缺失,尤其是马匹的缺失,大大阻碍了印第安人的发展。文明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的缺陷,带来的可能就是整个进程的落后。

当欧亚非多种文明在三块相邻大陆上经年交融厮杀,或主动或被动地夹裹着一起从石器时代进到青铜时代,从冷兵器时代步入热兵器时代,隔着大洋的印第安部落文化,却在美洲沿着自己的轨迹不受打扰地缓慢发展着,仿佛世外桃源,直到哥伦布乘风破浪而来, 带着枪炮、细菌和钢铁。1521年,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 带领约500西班牙军队,在数千名土著盟友帮助下,相对轻松地推翻了墨西哥统治者,百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土崩瓦解。

唏嘘之余,年轻时的我大概会就此翻篇,落后的文明被先进文明取代是历史的必然嘛。如今年岁渐长,自然不会再用脸谱化的方式去讨论“文明比较”这样的复杂课题。让我们在此多停留一刻,还原一下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关于“先进”和“落后” 这样的标签,虽然印第安人用俘虏活人献祭有伤天理,然而同时期的欧洲人对宗教异端也是不客气地一把火焚之。丛林法则下生存下来的文明必然是强悍的,但却未必处处先进。不在枪炮威胁下的自由意志会作什么样的选择?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写到“当一个印第安孩子在我们中间长大,学习了我们的语言和习俗,如果他去探视亲戚并与印第安人交谈,那就再也没有人能劝他回来。而当白人无论男女在年轻时被印第安人俘虏,并在他们中间生活了一段时间,尽管他们被朋友赎回,并以可以想象的温柔对待,说服他们留在英国人中,但是不久,他们就厌恶我们的生活方式,厌恶维持这种生活方式所必需的关心和痛苦,并抓住第一个时机再次逃回树林,从此再不回来。” Why?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索。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双方被俘的女性身上,当给予机会时,被俘的印第安妇女会选择回归她的部落,而被俘的白人妇女,相当大一部分也是选择了继续留在部落。被白人父权社会认为低劣的部落文化,几个世纪前就将女性视为重要的社会贡献者。印第安妇女在做母亲和妻子的同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农夫、医生、战士,她们拥有当时白人妇女不享有的财产权,积极参与部落管理,甚至可以做部落首领。

Tenochtitlan城中心的大神庙Templo Mayor 是阿兹特克帝国最重要的寺庙。金字塔顶部的两座庙宇分别供奉着太阳神Huitzilopochtli(象征着火与战争)和雨神Tlaloc(象征着水与农业)。当世人为这火与水的古印第安文明唱起哀怨的挽歌时,它的魂魄却始终回旋游荡在美索美洲这块原生土地上,等着后世一次次的招魂唤醒。

2、西班牙殖民时期——黄金帝国的繁荣与诅咒


虽然第一眼就被庞大美丽的古城惊呆了,征服者没有停止他们的步伐。围困并夷平了特诺奇蒂特兰后,埃尔南·科尔特斯 (Hernán Cortés) 放水填湖,在古城废墟上建立了西班牙殖民首都墨西哥城。

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枢纽位置的墨西哥城,迅速成为大西班牙殖民贸易权力中心。这样的全球网络盛况完美浓缩在一幅17世纪末的双面折叠屏风上。屏风一面是贝尔格莱德之围的激战场面,另一面是在田园森林中进行的狩猎。整个作品精致华丽,可以清楚看见日本屏风、中美洲贝壳加工传统以及欧洲版画和挂毯的影响。墨西哥当地艺术家借鉴各地的材料、形式和主题,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的艺术珍品。

殖民的第一任务是财富掠夺。仅截止1560年,征服者们就从美洲往西班牙运回100吨的黄金。印第安人大量的黄金手工饰品被消融失传,资源掠夺在美洲留下的是一路的苦刑和死亡。而大量黄金白银的快速流入,造成了西班牙严重的通货膨胀, 皇室盲目举债,工匠艺人外迁,消费取代了生产, 快钱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问题,最终摧毁了西班牙的繁荣并导致其长期衰落。正如史上历次的淘金,你永远不知道黄金面具的后面是否是狰狞的鬼面,快速繁荣的背后是否还藏着诅咒。

殖民的另一个任务则是传教。印第安人的神庙被无情摧毁,原址上一座座教堂拔地而起。

墨西哥大都会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建筑材料取自旁边被摧毁的大神庙。

Cholula 大教堂下埋藏的,是被摧毁的世界上底座面积最大的神庙金字塔。

耶稣会传教士同情当地土著,甚至向西班牙国王状告Cortés残忍。大批土著皈依, 欧洲天主教在美索美洲以其独特的方式迅速流传。百合花一样纯洁的圣母玛利亚,1531 年在墨西哥城多次显灵后,成为深肤色的瓜达露佩圣母(Our Lady of Guadalupe),供奉在墨西哥城同名的聖殿中。圣母容顏彷彿原住民婦人,圣母节也定在印第安人地球母亲 Tonantzin 的纪念日举行庆祝。瓜达露佩圣母是所有墨西哥人的圣母,以后那些爭取国家自由的派别,不管政治傾向如何,全都祈求她的保佑。 

主教著名圣地瓜达卢佩大教堂,里面供奉着圣母显灵的披风图像。

3、后殖民时期——火与土的张力


4月是访问墨西哥城最好的季节,满城绽放的蓝花楹树(Jacaranda)为高原之城抹上一层迷幻浪漫的紫色。蓝花楹树最早是在日本皇家园丁松本辰五郎的建议下开始种植的。松本辰五郎还应当时墨西哥总统Portirio Diaz 之邀,负责设计了总统官邸及四周公园的园林。曾为总统官邸的Chapultepec Castle 是北美唯一的皇家城堡。从墨西哥独立到墨西哥革命的百年之间,三位最重要的政治首脑-Maximilian,Benito Juárez和Portirio Diaz曾在此居住。如今这里是游人众多的国立博物馆,宽敞的欧式大阳台上,广阔壮丽的城市景色画卷般在眼前展开。

墨西哥城内另一个花香鸟语的宜人去处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漫步园中,微风轻拂,簌簌衣巾落紫花。“こんにちは(你好)”,有人友好地用日语跟我打着招呼。和美国常春藤大学不同,在这座墨西哥最重要也是拉美最大的大学校园里,看不到任何传统欧式建筑。这个校园修建于墨西哥革命之后,整个校园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由20世纪墨西哥一些最著名建筑师设计,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墨西哥艺术一直在欧洲传统与本土传承之间持续而复杂地游移着。如果说墨西哥独立后,艺术家们在用欧洲的艺术技法诉说本土的主题,那么墨西哥革命后,壁画运动的兴起则开创了整个艺术民族主义,一种在主要公共建筑中能被广大群众看到的“公共艺术”。这场艺术运动的佼佼者Diego Rivera是当时三大著名壁画家之一, 作品遍布墨西哥城。他复兴了古老的玛雅壁画传统,为寻求社会平等的墨西哥土著劳工发出了生动的视觉声音。 

Diego大型壁画“墨西哥的历史”,收藏于国家宫(National Palace)。

在墨西哥,风头能盖过Diego的艺术家大概只有他的妻子Frida Kahlo 。不同于Diego 作品遍布墨西哥城的盛况,这里很少Frida 作品。她那一系列可比肩伦勃朗和梵高的自画像中,我也只在Frida Kahlo 故居博物馆里看到一小帧。尽管站在著名画家丈夫的身边,Frida 生前并不太为墨西哥人所知。卢浮宫在她生前就收藏了她的自画像,这是卢浮宫收藏的第一张20世纪墨西哥画家作品。她的第一次个人画展是在纽约,生前在美国共有两次个人画展。然而在墨西哥本土,仅在去世前不久,Frida 才有了唯一的一次个人画展。如今墨西哥大街小巷都是以Frida 为主题的纪念品, 她的自画像拍价可高达近3500万美金,墨西哥现代艺术家排行榜上,Frida Kahlo 无可争议的排名第一。吼出时代强音的弄潮儿,随着时代的过去而渐悄,而Frida 如荆棘鸟泣血般的歌声却经年不衰。

蓝色小屋,Frida Kahlo 故居博物馆

Frida 六岁感染小儿麻痹症后,一生行走不良。18岁一次几乎令其丧生的车祸后,缠绵病榻三个月的她拿起了画笔。她那两道标志性的浓眉,如飞蛾的触须,冷酷而敏感;又如黑鸟的飞翅,梦幻般在画布上展开。Frida将女性的个人经历作为严肃的艺术主题,因其强烈的情感内容,她的画作超越了性别界限。那些强烈而艳丽的自画像处理着她对死亡、身份、性别、人体、阶级和种族、以及后殖民主义的看法。她的肖像画故意很小,涉及当时主流艺术界未涉及的广泛主题,包括流产、家庭暴力和男性利己主义。在抽象画派风行的当时,她令人惊叹的原创绘画感性且具象,将超现实主义、幻想和民间传说等元素融合到强大的叙事中。她, 一个瘸子,易装癖,双性恋者,自我神话的梦想家,神奇地从深刻的内省和慢性身体疼痛中,编织出一种严峻而神秘的美,成为超越艺术界的一代传奇偶像。

Frida 和Diego 结婚两次,离婚一次,他们之间的关系超出了简单的相爱相杀。无论他们的关系变得多么激烈动荡,她都将他视为她感知现实的镜头,她创造力的中心。而Diego是第一个看出Frida 惊人天分并为之倾倒的艺术家同行。Frida 死后一年,Diego 为妻子造像纪念。画作将Frida面容置于原始能量—土与火—张力的中心。她头上一圈丝带超现实地膨胀成溅射的动脉,而她的颌下是一团多节弯曲的根部。心与树,火与土,内力与外力,一系列植根于原始土地的自省冲突几乎让我们无法注意到Diego 在下角简单甜蜜的签名:“为我眼中的女孩(For the girl of my eyes)”.

4、身份认同的困惑——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1600年初期,当欧洲清教徒大规模漂洋过海聚居美国时,他们携家带口,自成社区。而更早1500年初期,西班牙探险家征服者们来到美索美洲时,基本只有男性,混血无法避免也没能避免。Hernán Cortés本人同给他极大助力的土著情妇所生的孩子被认为是第一个混血Mestizo 。墨西哥独立之后,以天主教为主,占人口大多数的混血Mestizo陷入了困惑:我们是印第安人还是欧洲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

19世纪的墨西哥知识分子认为,种族同质是和谐社会的答案,种族混合得以大力推广。20世纪墨西哥革命后,知识分子和政治领袖进一步声称,墨西哥人属于“世界种族”,它具有所有族群的最佳特征。身份认同的重点从种族转向文化,强调文化统一性和同质性,欧式教育得以普及,甚至偏远的印度安村落也开始教授西班牙语。这样高的定位,大家可以满意并其乐融融地过下去了吗?不然!近年来,关于墨西哥民族认同的观念再次发生变化。人们重新关注和欣赏文化差异及多样性,对土著文化包括语言的保护形成浪潮。被欧洲殖民者发现的“新”大陆本就是印第安土著世代居住的“老”家园。谈论“发现”变得不可接受,现在的论点是“两个世界的相遇”。庆祝让位于纪念,乘风破浪的哥伦布从英雄的神位上跌落。

又是多样性?!融合同质不好么?这要看是怎样的融合,是二者有机的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是如旧式婚姻那样的合二为一:“合”到男性这个“一”,女性隐退消失成附庸。所有带有压迫的融合,被融化掉的一方,早晚会在自我深省(soul searching)后愤起抗争,届时整个社会都将被迫面对这份撕裂的痛苦:韩国社会尖锐的男女性别对立,美国社会不断的黑白种族矛盾,而墨西哥要面对的还不仅仅是曾经的奴隶制度。

西班牙殖民时期最令人诟病的是它的等级制度(casta system)。一个由殖民者本身原罪造成的复杂种族社会,按肤色和血统分成了3大类16亚类,严格固化的阶层之间没有流动性。上层白人不交税不服役,国家为维稳对底层种族过度使用暴力,这一切在墨西哥社会上留下永久的印记。将这个国家目前的毒品战争归咎于殖民主义肯定言过其实,但必须承认,精英阶层不受法律约束,执法人员与当地社区之间历来的紧张关系,使国家机构的合法性在很多人的眼里受到质疑。

一张展示了16个种族群体的等级图

前言提到的“垮掉一代”代言人杰克·凯鲁亚克避居于墨西哥城时,曾留下诗集《墨西哥城蓝调》。随手翻了翻,那些词句,就像旅店窗户外透过玻璃渗进的嘈杂,随机又破碎。想来是那一代人痛苦挣扎中掉下的碎片。

“垮掉一代”是二战后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的一场文学运动。有必要在此为“垮掉一代”这个名称正名。“垮掉一代”英文是“Beat Generation”,这个名称的发明者正是凯鲁亚克本人。按照他的解释,这里的“beat” 并非 “beaten down” 潦倒之意, 而是"upbeat", "beatific" ,是音乐中“节拍”的概念。所以“垮掉一代”的正确翻译应为“节拍一代”,是随着历史的节拍起舞的一代。人们看到他们极端的生活方式就断定他们颓了废了,却忽略了他们在精神领域的反思和探索。他们尊重本土文化,对东方文明充满兴趣。他们不是垮掉了,他们只是让人一言难尽,就像墨西哥这个国家、墨西哥城这座城市。

杰克·凯鲁亚克著名小说《在路上》有这样一段话:“There was nowhere to go but everywhere, so just keep on rolling under the stars”。无处可去,却又无处不可以去,那就在星空下继续滚动吧。

后记


这篇文章不是要提倡一种文化贬低另一种文化,只是想和大家共勉,不再简单地看待那些让人一言难尽的文化现象。我自己师出中国文人文化,倾心于西方精致艺术和科技哲学,对印第安土著文化长期漠视甚至是俯视。上个月旅行途经温哥华时,uber司机口中温哥华唯一有文化的地方——温哥华美术馆正在举办Robert Davidson画展"A Line That Bends But Does Not Break(弯曲却未折断的线条)",观看后心里有很大的震动。Robert Davidson 以白人的身份在白人社区长大,观看电影中牛仔打败印第安人时,他和朋友一起欢呼。他的叔父把他拉到一边告之:我们就是那个被消灭的印第安人。痛哭一场后,Davidson 开始了他的寻根之旅。传统的Haida部落艺术以其复杂独特的视觉结构惯例而闻名。Davidson 从收集研习部落木雕开始,得心应手后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突破, 从传统内敛的图腾中抽离出的形状、颜色和线条元素,经过现代抽象处理,在他的画布上肆意飞扬,如星空中绽放的烟火。他的作品兼具土著的感性神秘和西方的抽象理性,两个世界交汇的绚烂,黯淡了同馆中其他展品。那些在主流艺术中慢慢成长的抽象艺术作品,在涅盘般重获新生的Haida艺术面前如同萤烛。

准备行程攻略时,在旅游群里征询意见,有大咖热心提供朋友的计划。这份计划相当详细,一半的篇幅是对一日多餐详尽的安排,比如对某家Taco店的内馅儿,这位姐们儿用英文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详细列出至少4种。这是对生活真正极度热爱的人啊,三餐之间还安排了看景点做为消食运动。和她一比,我已不敢称自己写的是游记。篇末简单附上我的行程,给受骗阅读此文的驴友们做个参考。

Day 1.   

  • Zócalo Square

  • Templo Mayor (Main Temple)UNESCO

  • Metropolitan Cathedral (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México) 

  • Palacio Bellas Artes (Palace of Fine Arts).

  • Alameda Central Park (Parque Alameda Central). 

  • The Palacio de Correos (Postal Palace )

  • Casa de los Azulejos, or “House of Tiles,” 

  • Torre Latinoamericana (Latin American Tower)


Day 2    

  • National Palace (Palacio Nacional). —Need to sign up before 10AM

  • The Basilica de Guadalupe


Day 3

  • Chapultepec Park,  one of the largest urban parks in the world.

  • Within the park,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 (Tues-Sun 9 a.m.-5 p.m, $4) 

  • Chapultepec Castle,  located on top of Chapultepec Hill in the park.


Day 4

  • Puebla, Cholula & Tonantzintla Day Trip with Viator


Day 5

  • Spent half a day in Xochimilco,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famous for its floating gardens and colorful trajineras (gondolas).

  • Soumaya Museum.  A stunning building which houses 70k pieces of Central American and European art.


Day 6. Coyoacan

  • Frida Kahlo Museum, also known as Casa Azul. —Need to book ticket online

  • Centennial Garden (Jardin Centenario)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around.

  • Church (Parroquia San Juan Bautista)

  • UNAM, UNAM is Mexico’s biggest and most important university. 

  • Attend a lucha libre (Mexico free wrestling)at Arena Mexico. 


Lucha libre 墨西哥摔角,墨西哥足球外第二大运动。


油管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ineseAmericans

欢迎《美国华人》新老朋友订阅。



图解美国

追踪美国热点时事新闻。

图文解说,美华快报让您握紧时代脉搏。



本文由作者授权原创首发在《图解美国》公众号


推荐阅读

苍茫云海间——法国Les 3 Vallées滑雪记

浮光掠影西地中海

说走就走,想停就停,打完疫苗后的美国南方自由行(多图)

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巴尔干半岛掠影(一)

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巴尔干半岛掠影 (二)

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巴尔干半岛掠影 (三)

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巴尔干半岛掠影 (四)

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巴尔干半岛掠影 (五)

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巴尔干半岛掠影(六)

再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西班牙秋日行 (上)

《再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西班牙秋日行 (下)》

《夏日中欧行


图解美国

客观、理性、包容

微信公众号:TuJieUSA

微博:@华传媒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油管频道:@ChineseAmericans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点赞+点在看=鼓励一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图解美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