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杯获奖征文(13)| 胡涛涛:我的李杯经历和感悟

2017-02-13 胡涛涛 映美杯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

仔细算来,我与李杯的故事断断续续也快有十年了。有的时候作为旁观者,更多的时候作为参与者,我亲身感受了这近十年来我自己,李杯,中国国象的成长。能见证一段跨越十年的历史,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我与李杯的故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十岁以前,十岁至十五岁和十五岁以后。在这三个阶段,我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这些都伴随着我不断思考,不断体会,不断感悟,夹杂着对李杯这一年度大赛的感受,都杂糅进了我的心中,成为了记忆的长河中的一盏盏明灯。



1


十岁以前大致是我对国象投入最多的时光。彼时的我没有太多的功课,不必活得辛苦,有时间投入国象之中。那时的我,更多的是把,国象当作闲暇时的爱好。参加比赛似乎情理之中,就如同写书法的人考证,练钢琴的人考级。机会很多,不必着急。


我仍记得那年在昆山,坐在巨大的房间中比赛,看着周围的一切除了自己的棋盘。我喜欢看邻桌的人喜笑颜开,嚎啕大哭,喜欢看对手撇着眉毛,皱着脸一副要哭出来的模样。更喜欢看裁判如同蚂蚁一般横行在桌椅之间。那次我收获了一个靠前的名次。比我靠前的是一个同年龄的男孩,在我还在为大学而拼搏时,他已经收获了好几个世界冠军和国际特大的头衔。曾经有机会接受专业训练,但是我放弃了。



2


为了升入好的初中,我埋头于奥数和英语之中。幸运的是,我在十二岁的一场考试中拿到了那张红色的录取通知书。付出的代价是放弃了全部课余爱好。我在这五年中没有参加李杯,只是偶尔关注别人的成绩。鲜少参加锦标赛,成绩居然还不错。


有时和同学们闲聊中提起我曾经的“辉煌”,同学们总是问我为什么停止参加李杯。他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有了曾经的过往,问鼎是一件必然的事。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参加李杯是辛苦的,越长大越能感受到那种氛围。寒冬腊月里的李杯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对于棋手都是一种考验。七天的赛程是省级比赛远不能及的,冬日里的寒冷在生理上懒惰。室外的寒冷是人们对温暖有着亲近的好感,比赛的礼堂总是温暖而又热闹的。可是随着比赛的进行,心中的压力逐渐增大,屋内的温暖也逐渐化为烦闷,给人带来心中的沉重之感。


诚然,这样的比赛才能更好地磨练人的意志,锻炼提升水平。经过一场大赛的洗礼,不少选手都收获里技艺的提高和人格的成长。李杯的比赛常常南北转移,每一次都来到不同的城市,但依然源源不断的吸引着来自全国的选手和家长。我想,李杯的存在,本身就是国象的一种标志,对于卓越和不断追求,促使着人们客服重重困难,促使自身心理和智力的一次又一次飞跃。



3


重回李杯的赛场,自然是有些陌生的。对手的名字有些已经叫不上来,可是我想,我的出现对她们而言,也一定是新鲜的吧。李杯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重回李杯的赛场让我有了许多不一样的体悟。往常看待比赛总是有着视死如归般的心态,期望自己能够发挥全部的水平。然后物极必反,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走向最后的成立的必然条件。同样,在比赛前需要给自己定下一个合适的目标,明确李杯一行的目的。无论输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李杯的赛场上总是有着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及时调整,才能够及时的恢复自我。李杯教给我的道理,推而广之应用于生活之中也多适用。

人们总说人生就像一盘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作为一名棋手,对这句话自然是有着深刻的体会,可是国象交给我的,是永远不要悲观地看待未来,竭尽全力,永不放弃。这样,就算失败了,也无怨无悔。


祝每一位李杯的忠实参与者和支持者收获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李杯获奖征文

“我的李杯情缘”征文活动评选结果

(01)姚岚:十年梦成真!

(02)林艺:北京李杯遇见雪

(03)邓思渝:李杯情怀永不褪色

(04)孙心悦:李杯陪我一起成长

(05)杨迦扬:又见·冬日的暖阳

(06)任肖伊:情于棋始 缘于棋生

(07)徐志行:不一样的春节纪念

(08)廖芮:绚烂青春的美妙音符

(09)王冰睿:黑白格里的七彩色

(10)刘宗欣:李杯,我的良师益友 

(11)王宪:李杯,王家班的福音

(12)赵衍听:每次李杯都是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