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棋,真的不只是为了胜负输赢!
很多年以前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时间分为两部分:课内和课外。课内就是学校“围墙”之内,课外就是学校“围墙”之外,两者是不一样的天地。虽然课外也有老师布置的作业,但作业大部分的时候都可以很快完成,根本无需担心没有时间去玩,也没有人要给我们减负。
很多年以后,国家开始给孩子减负,孩子放学的时间早了,课时短了,这看起来真的很轻松。但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孩子们报了好多辅导班,就像不断赶场的陀螺。
选择学棋,是因为喜欢。大部分孩子愿意学棋不是为了大局观、计算力、抗挫折力、升级升段、加分……这样想的,是家长。
我有一个朋友,两个人特别喜欢下棋,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看到父母下棋,就喜欢掺和进来,做一个调皮的搅局者,拿着棋子在棋盘上胡乱地走,胡乱地吃对方的子。
起初,父母是不高兴的,因为他没有规则的概念,他的参与就是一场无休无止地捣乱。可是转念一想,他现在就这么大一点,懂什么规则?他掺和,说明他喜欢,他喜欢慢慢不就可以给他讲规则了嘛。
开始,他不会走的时候,就会“可怜兮兮”地看着父母,父母也会耐心告诉他,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怎么走,并且把我们走的理由告诉他。但具体怎么走,让他自己决定。
再后来,他可以独立跟父母下,期间,不需要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位,去告诉他,接下来该如何走。慢慢地他就明白怎么走棋、怎么计算、怎么判断输赢,也逐渐地明白了规则。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父母认为孩子对棋确实有很大的兴趣,就考虑把他送到辅导班让他去学棋。当然,送他去不是为了让他在棋上有多大的成就,学棋是一件很好的事,他又喜欢,为什么不送他去呢?
听到要送他去学棋,小家伙简直乐开了花。
学棋,并不是刻意的安排。但正因如此,这样的安排,或许才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安排。父母给了他选择的空间,让他能自由地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兴趣,甚至有的只是一时兴趣,转瞬即逝。所以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引导者。
他在下棋的过程中,发现赢棋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他会不断地去研究,竭尽所能地探寻赢棋的道路。这一路的成长,没有充斥着无奈,没有逆反。
至于计算、大局观等,他也会逐渐能够有所体会。其实,父母的言传身教远远比喋喋不休地训斥孩子要管用的多。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分,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拿着孩子和身边的人比来比去。
不同的人,会过出来不同的人生。谁的人生都无法完全复制,所以没必要把自己的孩子剪的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殊不知,你有时候认为的好,只是你的认为而已。这不是负责,而是自以为是。把剪刀拿开,把飞向天际的翅膀留给他。
作为父母,当然很开心,因为学棋能够给他一个更加独立的人格,去面对未来的人和事。这样,作为父母,也会更安心,不会担心未来遇到什么事会不知所措,更不会担心他会被什么事情击倒。
很多时候,决定你人生厚度和质感的,不是你学了多少东西,而是你内化了多少东西。
有个老师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你跟一个孩子去讲大局观,那是开玩笑,那个时候他不懂,也不需要讲这个。随着他的成长,他会自然而然地领悟。
学棋的可贵,就在于它不需要耳提面命式地督促你学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它是春风化雨式地滋润你自觉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学棋,真正的魅力在于,它会内化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会给我们独立的能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能量,让我们活的韧性十足。
对于现在的教育,我们需要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妨换一下观念,少一点功利,多一点从容,让孩子能从快乐出发,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帮助我们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在纷繁冗杂的世界中,不忘初心,走得更远。
(本文转自:郑州白果树国际象棋俱乐部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