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香港见闻录丨亲历“变脸”:立法会“半日游”
每周三是香港立法会开例会的日子。
听闻之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引进”所谓台湾模式,反对派议员上演“全武行”,使得香港立法会会议厅首次出现议员爬桌、包围、阻路、抢夺、施袭等暴力行为,小仙我如此“八卦”,自然好奇地跑去申请旁听,想见识一下西方民主的“香港版本”。
香港立法会会议厅
市民或游客进入立法会十分容易,安检后登记证件,便可旁听。
但是前来旁听的市民极少,原来电视和网络都有直播。记得若干年前,我曾在伦敦排队一个多小时,才得以旁听英国下议院会议,感觉这点香港略显进步。
然而,进步的是科技手段,民主的精神——我反对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似乎没有得到英国这个原宗主国的“真传”。因为在英国议会,说粗口、人身攻击等都不被允许,议员可以用“嘘”声表达不满,但也会被议长的“Order,order”(秩序,秩序)的警告压下去。
同时,英国下议院从1935年开始,就在双方座位第一排地板画上了红线,中间相隔 3.96米 (即两个人手臂加上两把英国标准佩剑的长度,防止一言不合拔剑相向),任何人不得跨越这两条“楚河汉界”,打架者还会被处以6个月禁止进入议会厅的惩罚。
而这一切“预防措施”和“处罚手段”,都没有被“平移”至香港立法会——这是我说没有得到“真传”的原因,也许也是香港立法会议员有恃无恐打架的原因。
昨天的会议,有6位议员提出了22项口头质询(如下图) 。
口头质询一般都是传媒关注的焦点,毕竟会有一些激烈的言行可以博取市民的眼球——对于某些人,眼球也许就意味着选票,因此立法会的质询,是那些想“红”的议员最好的“舞台”。
比如10月17日,行政长官答问会上,一群泛民议员就再度动手,又举牌又献白花又打架,以致会议两次被中断。
10月17日,行政长官答问会上的“政治秀”,由之前的旁听市民提供
不过,有旁听者告诉我,一大早何君尧议员被人蓄意伤害的新闻就刷屏,估计议员们表面上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同仇敌忾”的,因此这次“暴力闹剧”估计不会上演。
话虽如此,还是有议员“咆哮公堂”,质问保安局局长为何还不下台。在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淡定回应会继续坚守岗位后,该议员还是揪住不放,最后被立法会主席打断发言。
还有女议员拍台拍凳言辞激烈形同吵架,而且来得令人猝不及防,前一秒还是语气平和,下一秒突然爆发,“变脸”之快使我想举个手机拍摄都来不及。看来在香港特区当官员实在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分分钟被人吓一跳。
但从观众角度来看,对于普通老百姓,会觉得对方如雷霆风暴,这边却是“和风细雨”,这场“秀”就显得不好看了。如果像台湾那样,被人拍到“开会打架,会后喝酒”,这才比较有趣。
据说,台湾选民已经习惯议员打架,有的还认为这是在为他们代言。议员们不顾体面,装腔作势地大动干戈,就是要演一出戏给选区的选民看,让他们看看自己“工作”多么卖力。此类冲突,更像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秀”。
有香港市民告诉我,以前,香港立法会开会,虽然有言辞冲突,却罕有动手。今年6月份以来,情况有所恶化,反对派议员鼓吹“违法达义”,对整个社会都有不好的影响,不仅浪费纳税人的公帑,还给下一代传达出“谁恶谁有理”的负面讯息。
平心而论,我的观感,香港官员对质询的回复也是过于“官方”。比如“虚假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网上信息”和“校园内的政治纷争及暴力”这些市民关注的问题,有关官员却回答得不痛不痒,令人觉得“无料到”,无疑会增加市民的不满。
这次在香港立法会“半日游”,走马观花,略有所感:民主见识过,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好的地方,如公开透明,是可取的,但以吵闹、骂街甚至打架的方式进行“监督”,真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吗?真的是社会运转的唯一路径吗?这个问题,就呵呵了。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
扫码关注
管窥世间万象社会百态
杂说文史趣谈人生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