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一览|《东南文化》2023年第6期(总第296期)目录及提要

东南文化
2024-09-13


第六期




遗产保护理论

基于熵理论阐释文物敏感态的内在本质

龚钰轩 管若琳 乔成全


内容提要:文物保护工作中对文物易受影响状态的界定非常模糊,对敏感态的文物可以借助物理学中的熵理论,对文物的敏感程度、敏感状态进行新维度的诠释。文物的敏感度与自身的熵值成正相关,文物的熵越高,其内部的文物质点就越混乱,文物也就越敏感。对文物的敏感熵进行控制,使文物在面对外界不利因素时具有较大的耐冲击力,可以达到延缓文物老化速度、延长文物实体寿命的目的。 




不可移动文物的虚拟现实展示方式新探

——以数字艺术特展“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为例

柴秋霞 邓又溪


内容提要:基于“身体在场”的不可移动文物展示逻辑,已明显制约数字展示的创新性,需要从以身体在场为中心的还原和交互展示,迈进到以更加主动转场体验为中心的文化内容创造创新展示。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展示方式探索的新逻辑,“具身转场”分为基于媒介呈现的转场、基于社会经验的转场和基于体验迁移的转场。面向文物的数字艺术的创作,能消解数字技术可能带来的人与(文)物互动的潜在限制,并赋予这种数字化互动以社会化互动的内蕴。




考古探索

山东莒县小店镇大岭顶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

莒州博物馆


内容提要:大岭顶两座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小店镇,共发现画像石13块,画像内容以龙虎为多,其次为伏羲、女娲、门吏、宴饮等。画面组合场景十分独特,为汉画像石和莒地汉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一号墓的一块画像石带有“和平二年”题记66字,墓主陈季高不见于文献记载。汉桓帝和平年号仅用一年(150年),题记中出现“和平二年”,应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致,题记雕刻和下葬时间应在改元元嘉之后不久,即元嘉元年(151年)初。大岭顶汉画题记对汉代社会和书法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安徽淮南谢家集区北梨园村西晋墓发掘简报

淮南市博物馆(淮南市文物保护局)  


内容提要:2020年12月,淮南市博物馆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北梨园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砖室墓。该墓保存基本完好,出土器物以陶明器和钱币为主,明器仓、灶、井、圈(厕)种类齐全;钱币数量多,时代跨度大。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可以判断该墓年代为西晋中期。该墓邻近寿县古城,为研究西晋时期淮南郡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广州市黄埔区百草岗东晋墓M2、M7发掘简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3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市黄埔区百草岗发掘了两座东晋墓。两墓均为带墓道双墓室砖墓,平面呈“中”字形,封门、甬道、前室、后室、券顶等结构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形制复杂。出土随葬器物23件(套),有青瓷四系罐、碗、盒、砚台以及滑石猪等。两墓既有东晋墓葬的特征,又带有南朝墓的某些特点,反映了东晋至南朝早期过渡时期的墓葬形制,为研究广州地区六朝时期墓葬的分期、形制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南京市玄武区红山六朝墓发掘简报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9年5—9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玄武区红山南侧清理六朝至清代遗存84处。其中五座砖室墓,平面均呈“凸”字形,早年遭到盗掘,损毁严重,出土各类文物30余件(套)。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墓葬时代自东晋晚期延续至南朝中晚期。这五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布、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江苏苏州板桥村吴越国李氏夫妇墓发掘简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2021年3—8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工业园区板桥村附近的两个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Ⅱ区同一封土堆之下发现了三座竖穴土坑墓,应为同茔异穴合葬墓,出土了漆器、木俑、金属器及买地券等随葬品,部分漆器上还有“姚先上牢”“丁卯徐上牢”“何牢”等铭文。根据买地券可知,男性墓主姓李,埋葬年代为公元966年,属吴越国末期。这三座墓葬出土器物种类丰富,纪年明确,为苏州地区五代时期的墓葬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材料。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南段盐业遗址调查简报中国海盐博物馆 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


内容提要: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中国海盐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联合调查队在江苏省盐城市以串场河—范公堤为中心的沿线地区开展了盐业考古专项调查。调查发现五代至清代遗址50处,与制盐业相关的遗址主要包括基层盐官官署、制盐作坊等。此次调查是江苏地区首次盐业考古专项调查,不仅使学界对本区古代盐业生产工艺、盐业聚落空间结构及历时性变化产生了新认识,也为两淮盐业史、苏北地区海陆变迁及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地域文明


高淳固城东汉墓出土画像砖历史故事图像新考

朱 浒 蓝旻虹 刘小卓


内容提要:1974年,江苏省高淳县固城东汉墓出土了一批模印画像砖,其题材有祥瑞神兽和人物故事图像。因发掘时间较早,图像较为漫漶,学术界尚未对其中的多幅历史故事图像进行有效的识别。经过与山东、江苏徐州、浙江海宁等地画像石的比较分析,可初步认为高淳固城东汉画像砖上的历史故事有“尧舜禅让”“有虞二妃”“荆轲刺秦王”“梁高行”“孔子见老子”“秋胡戏妻”“楚昭贞姜”“太子申生”等。历史故事题材画像砖在长江以南地区较为少见。高淳固城东汉墓出土画像砖的历史故事图像,传递出东汉时期汉画像艺术由徐州刺史部向扬州刺史部的传播。




浙江临安牛上头谢氏家族墓地年代与归属献疑

张 科 陈 焜


内容提要:浙江临安牛上头墓地发现砖铭若干,有的带“关中侯谢氏”字样,表明谢氏即其墓主而非制砖造墓的工匠或督办丧事的僚佐。这是浙江地区六朝墓葬中难得一见的证据确凿的家族墓地。通过分析可知,该墓地肇始于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延续至隋仁寿三年(603年),此“谢”并非陈郡阳夏谢氏,而可能系会稽山阴谢氏。迄今发现的东晋南朝家族墓地为数不少,但在地域分布上以南京地区为多,在墓地归属上以北来大族为主。即便是明确的南方士族墓地,其文化面貌亦多趋同于北来大族。临安牛上头墓地则不然,其墓主系南方士族,墓葬面貌几乎不见北来大族的影响,正是考察东晋南朝墓葬中南北差异的绝佳材料和突破口。 




苏州新见吴越国买地券考释及墓葬相关问题研究

车亚风 陈 璟


内容提要:苏州板桥村M2出土买地券内容中记载的地理信息多与《吴地记》等早期文献相印证。券文记录的李府君下葬日为“岁次丙寅二月丙申十四日己酉”,是堪舆文献中记载的小通年用大通月配鸣吠日,是典型的择葬吉日。结合对李氏夫妇墓葬形制、出土明器及丧葬礼俗的综合分析,该墓葬形制与吴越国境内主流的丧葬形制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反而与周边的杨吴、南唐等割据政权的丧葬文化存在着较为频繁的交流与互动。M2预埋买地券的情况与《地理新书》中记载的斩草仪式有关;M4棺底预置腰坑的情况则属于道教性质的葬仪;而其他神煞明器的出现也应与某种葬俗或宗教仪式有关。 



略论宋代的茔园

吴 敬 穆红鹤


内容提要:通过对宋代茔园考古材料的初步梳理,可以大致了解其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宋代茔园从北宋中后期复兴至南宋时期,经历了从家族茔园向家庭茔园的转变。与此同时,宋代茔园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丧葬礼俗和宗族观念,并为宋代丧葬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祭祀空间,而且宋代茔园的形制结构影响深远,在一些地区可以一直延续至元明清时期乃至近代。 



合肥包拯家族墓地相关问题的再探讨李晓杰 吴 敬


内容提要: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地位于江淮之间,为我们认识南北方交界地带宋代家族墓葬的丧葬文化提供生动实例。通过对包拯家族墓地发掘信息的归纳与整合,可以明确包拯原葬之地即位于此处,且家族墓地的选址与布局受风水堪舆思想、礼制观念及家庭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墓地中规格较高无名墓的产生,应与其墓主人显赫的家世有关。墓地的使用上限可能较以往认识更为靠前,最先下葬者或为包拯长子包繶。




博物馆新论


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真实性的传播策略郭美廷


内容提要:真实性是衡量博物馆独特性的基本标准。在传统的博物馆语境中,真实性与原始文物紧密相关。而在非物质化传播的新媒体语境下,真实性的传播方式在文物、观众、博物馆三个层面发生了转变,产生了文物信息被质疑、观众特征被忽视、博物馆解释被论争等问题。对此,新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真实性传播可从再现、建构、解构、重构四个维度来展开,通过挖掘文物价值、强化时间叙事、分析观众想象、建立信任共同体等措施,优化社会公众的感知真实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新媒体成为文物信息阐释传播、文化传承发展、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重要阵地。




基于移动终端的博物馆体验研究——以“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为例温京博 马宝霞


内容提要: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博物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移动应用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但也存在着利用率低、用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作为国内博物馆基于移动终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典型案例,通过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体验需求、定制专属内容服务等,让观众在使用应用中爱上博物馆、在互动中获取新知。博物馆若要基于移动终端为观众提供全面真实的体验,可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和互动设计来吸引观众,以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观众的体验需求,并利用移动终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体验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超越真实的全面体验。



从对话展论“美术馆的博物馆化”和“博物馆的美术馆化”现象马 琳


内容提要:随着策展人制度的兴起,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策展理念方面不断交融,对话展是策展融合的产物,在博物馆和美术馆有不同的特征与体现,由此引发了关于“美术馆的博物馆化”与“博物馆的美术馆化”现象的讨论。对于这一现象,不能仅从阐释的角度去理解,还应将其置于策展人制度发展这一语境中探讨。这种现象是博物馆、美术馆在策展方面不断融合的结果,也是博物馆、美术馆打破自身边界的一种体现,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博物馆低成本展览策划路径研究——以“刻图化民——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展为例杨 兵


内容提要:展览资金不足,不仅是市县级博物馆、也是省级博物馆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将低成本展览办出高品质,成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刻图化民——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展作为低成本展,发挥策展人统一管理的优势,重点在展览核心价值、展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强化和提升。通过实践,总结出发掘文物特质、升华展览主题,运用跨界思维、创新叙事方式,依托学术成果、准确铺陈展览,以人性化辅展、激发观展热情等强化展览核心价值的多重手段;以及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观展体验,合理选择展材、重塑简约之风,提炼图像标识、强化展览形象等优化展陈方式的多条路径,为博物馆利用有限资金策划出高品质展览提供了借鉴经验。




以精准服务为指向的博物馆观众大数据:内涵、价值与挑战张婧文


内容提要:伴随“公众转向”的持续深化,博物馆由原来的粗放式服务逐渐转变为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实时化、智慧化为导向的精准式服务。大数据范式下,数据挖掘、云计算、海量储存、智能推荐等新技术的发展,虽然为博物馆“全样化”获取观众数据、精准识别观众需求、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高效化带来了机遇,但也呈现出理论转化不及时、技术不成熟、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安全隐私等规范原则尚待确立等多方面问题。博物馆在观众研究中应用大数据,不能以此取代以往的研究范式,而应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在以算法挖掘出的数据规律的基础上,回归博物馆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解释其本质层面的因果关系,推动应用层的拓展和创新,服务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博物馆构建高质量老年观众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马 萍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深度老龄社会的来临,我国博物馆开始将观众研究对象聚焦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然而,无论是博物馆业界还是学界,已有研究普遍缺乏对于老年观众这一群体需求特质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博物馆老年观众服务需求-供给层次”理论模型,不仅可对老年观众不同层次的需求内涵进行阐释,而且可以对博物馆服务供给结构中与不同需求层次相契合的服务对象、内容和目标的具体含义予以界定。我国博物馆高质量老年观众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构建以老年观众社会/文化参与为目标的三层次服务内容体系,在赋权增能中惠及全体老年人,培育老年观众的主体性,形成“自助-互助”式服务形式,并且加强机构间协同合作,实现组织模式创新。



“城市流量”冲击下的博物馆表征及应对策略——以“淄博烧烤”流量和淄博市文博场馆为例于 焱 董俊杰 马国庆


内容提要:新媒体舆论环境下,尤其是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体的选择看似随机,但汇聚在一起就成为趋势性的流动,偶然性的某个随机事件就会被网络急速放大,最终演变为城市流量。突然火爆的“淄博烧烤”给当地带来了流量,淄博的博物馆作为城市社会系统的子系统,通过高效的客流管理、周密的观众服务、完备的传媒矩阵、丰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等确定性的行为策略来积极应对这种偶然性事件引起的城市流量的变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编辑:谢小娟






END

《东南文化》

专注学术

微信ID:dnwh_nb

长按指纹

扫描二维码关注


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编辑部

投稿邮箱:dnwh@chinajournal.net.cn

邮寄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

邮政编码:210016

订阅电话:(025)84838595

官方网址:http://dnwh.njmuseum.com

欢迎您的来稿!

敬请关注《东南文化》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南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