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文化

其他

新刊一览|《东南文化》2023年第6期(总第296期)目录及提要

不可移动文物的虚拟现实展示方式新探——以数字艺术特展“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为例柴秋霞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新刊一览|《东南文化》2023年第4期(总第294期)目录及提要

长三角传统工艺类非遗展陈审美叙事与江南文化认同建构——基于“江南客厅展”的研究方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新刊一览|《东南文化》2023年第3期(总第293期)目录及提要

第三期遗产保护理论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公共考古学刘文科内容提要: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对于解决民族文化在全球一体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定位与认知的问题大有裨益。随着学科体系的发展,公共考古学承担了考古学、文化遗产领域内文化自觉的责任,是文化自觉在这些领域内有效的实践行为,旨在解决中国文化的社会化与现代化的问题。考古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公共化和社会化,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自觉的内在需求。因此,公共考古学不仅要求国家、科研主体、公众等多方的广泛参与,做好文保顶层设计,而且对文化遗产的阐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应用好国内外多种考古文化资源,将不同的文化进行类比,清晰地勾勒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才能达到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文物南迁线路遗产化与遗产化进程探析——以迁沪主仓库为切入点夏才艺内容提要:“遗产化”是近年来遗产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建筑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均对这一现象有所关注,遗产产品模型和遗产化进程模型是该领域中两个典型的研究思路。对于文物南迁线路遗产化的研究显示,遗产定级是遗产化的过程性结果而非开端。文物迁沪主仓库即仁济医院旧址仓库具体位置的考证,在揭示出遗址保存状态和遗址拥有的多层历史文化意义的同时,从实践层面论证了遗产化进程模型中“成为遗产”与“赋为遗产”相统一的理论构架,并对“再遗产化”的表现形式作了补充,对具有多重意义建筑的保护与展示问题作了探讨。公众对文化遗产传播文本的感知与建构——基于三星堆考古报道读者评论的研究樊友猛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新刊一览|《东南文化》2023年第1期(总第291期)目录及提要

第一期遗产保护理论考古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在遗产核心价值阐释中的作用——以良渚博物院与良渚遗址公园为例严建强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博物馆新论|“探索 思考 展望:元宇宙与博物馆”学人笔谈

原文刊登于《东南文化》2022年第3期,更多内容敬请登录《东南文化》官网http://dnwh.njmuseum.com/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遗产保护理论|大遗址保护规划:对象、使命和内容框架

原文刊登于《东南文化》2022年第1期,更多内容敬请登录《东南文化》官网http://dnwh.njmuseum.com/
2022年3月3日
其他

专题研究|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定位和发展要求

良(1962—),男,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
2021年6月15日
其他

博物馆新论|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局限、困境与对策

周婧景(1981—),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儿童展示教育、博物馆展示设计、博物馆观众、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考古探索|考古材料研究的新视角: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纠缠理论分析

materialism)思潮,主张从物自身的物质特性及其同人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这一思潮也影响到考古学。著名考古学家伊恩·霍德(Ian
2021年2月5日
其他

遗产保护理论|石窟寺保护关键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探讨

王金华作者简介:王金华(1964—),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石质文物与古遗址保护。霍晓彤(1989—),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石质文物保护、壁画保护。一、引言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国家政治意识层面明确了石窟寺作为典型性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从国家文化自信战略层面明确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大意义,即“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同时,《意见》对石窟寺保护面临的迫切问题、严峻形势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估与判定,明确提出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工作的科技和管理水平,是未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意见》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石窟寺是体系完整的文物类型,在石质文物中占主体地位,既具有人为建造、艺术创作的特点,又具有地质体的构造、结构特征,此特点决定了中国石窟寺保护工作的独特性。当前保护利用存在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包括“水患、岩体失稳及石雕表面风化等病害,安全风险高”“保护关键技术攻关难度大”“保护基础薄弱”等。究其原因,无不与石窟寺地质结构复杂、环境条件及保存状况差异性大、保护工作尚无标准有关,但关键症结是我国石窟寺保护工作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缺乏学科体系的支撑,石窟寺保护研究工作便会流于“救火”“抢险”的被动状态,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找准石窟寺保护的关键问题,没有形成石窟寺保护的基本理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理论的总结、预测和导向作用,行动便举步维艰,结果也会事倍功半,严重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二、石窟寺保护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一)石窟寺保护基本概念概念的不规范是石窟寺保护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比如在保护中涉及的“风化”“劣化”“文物本体”“文物载体”“病害”等概念,国内至今尚未形成权威、规范、清晰的定义。针对“风化病害”,李宏松从石质文物作为“岩石材料”这一研究视角,提出用“劣化”取代原有的“风化”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劣化是风化作用衍生的概念,是岩石材料在风化作用下,岩石材料的功能性能已达不到使用要求,无法完成其功能角色的临界状态,于是材料进入劣化状态。”但将石质文物视为“岩石材料”,尤其是将地质结构特征明显的石窟寺视为“岩石材料”的恰当性需要商榷和斟酌,且风化的临界状态如何界定也缺乏评估标准的支撑。因此用“劣化”来评估石窟寺风化病害是否准确,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石窟寺“风化病害”概念涉及地质学风化作用及侵蚀作用、化学老化作用、材料学劣化作用等多个学科的内涵,其定义、内涵需要准确规范。(二)石窟寺病害类型的界定石窟寺及石刻病害类型划分是我国石窟寺保护学最基础的工作,“病害”用于描述威胁石质文物安全保存的破坏现象,已成为文物保护学通用的术语。我国已发布的指南、标准、规范及已出版的相关著作对石窟寺及石刻病害类型的描述,以破坏现象、破坏方式、破坏形态为主要划分依据,同时又考虑到病害的破坏原因。如《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WW/T
2021年2月5日
其他

新刊一览|《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目录及提要

science)。其研究思路分为两种:一种是探索性的数据阐释,另一种是假说—建模—验证的方法。考古学中的网络分析在人群交流、技术传播、等级分化等重大考古学议题中展现出了巨大的研究潜力。
2021年2月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东南文化》2020年第1—6期总目录

《东南文化》由江苏省文化厅主管、南京博物院主办,是以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探索研究、展示与保护理论为主线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2020年12月29日
其他

新刊一览|《东南文化》2020年第6期(总第278期)目录及提要

内容提要: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M5为砖室墓,出土了“建兴二年”纪年砖、“吴侯”文字砖等,为三国孙吴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年12月17日
其他

专题研究| 国际比较视野下试论中国博物馆观众研究的若干问题

为避免仅占有文献资料的片面性,以切实掌握观众研究的真实概貌,笔者又对东、中、西部各级博物馆共15个样本进行实证调研,即对观众研究负责人及团队执行半结构访谈,从中归纳工作所涉部门、使用方法和基本现况。
2020年3月13日
其他

考古探索|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2015—2018年田野考古的主要收获

《东南文化》由江苏省文化厅主管、南京博物院主办,是以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探索研究、展示与保护理论为主线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2019年6月14日
其他

专题研究 |浅析“后博物馆”的展示诠释

《东南文化》由江苏省文化厅主管、南京博物院主办,是以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探索研究、展示与保护理论为主线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201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