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环保人的2021:内卷、躺平or披荆斩棘?

固废观察 2022-07-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保圈 Author 伏波望族



















环保行业的时代已经变了,“装样子”的时代结束,“实际效果”的时代开始;工程时代结束,运营时代开始;资本时代结束,技术时代开始。新的时代,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顺应潮流者上位,抱残守缺者淘汰。


2021年,说起环保行业最大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字——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来了,一年就是三批,公布了几十个典型案例,卷。

地方环保集团密集涌入,听说都有400多家了,极有可能造成区域垄断,卷。

新冠疫情叠加拉闸限电,带动了一波大宗商品的涨价潮,环保药剂也价格大涨,卷。

从2018年开始的民企低潮期,由此引发了一轮环保企业的“混改潮”,直到今年还余波未平,卷。

一直困扰着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超标问题,虽然生态环境部明确了标准,但仍然挡不住接二连三的处罚,有企业还因此被罚掉了半年的净利润,卷。

就连监测数据造假,传统的“COD去除剂法”也被揭发了,害得有的人不得不放出“手电筒干扰COD校准值”的大招,没点仪器分析的基础连造假都干不了了,还是卷。

这卷那卷,卷来卷去,无事不卷,席卷八荒。

面对史无前例的“卷”时代,环保人如何自处?又如何找到前进的方向?

有些“先知”们已经给出了答案——环保行业的时代已经变了,“装样子”的时代结束,“实际效果”的时代开始;工程时代结束,运营时代开始;资本时代结束,技术时代开始。

新的时代,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顺应潮流者上位,抱残守缺者淘汰。

而你,找到自己的定位了吗?



一月

环保行业的2021年,是以一大波民企发生“混改”开始的。

岁末年初,先是广西环保龙头——博世科发布公告,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州环保投资集团转让合计40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9.85%。

 
紧接着,中持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引入三峡集团全资子公司长江环保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1月6日,几经波折的博天环境发布新闻,公司大股东——国投创新(北京)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创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与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对方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博天环境5%的股权。

 
1月12日,继去年底引入上实集团后,康恒环境又迎来一位新的国资股东。浙能电力发布公告称,拟与浙江浙能普华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专项基金,专项投资于康恒环境股权融资项目,存续期5年,规模不超过6.5亿元。

 
到了1月22日,来自河南的城发环境也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A股方式吸收合并启迪环境。吸收合并完成后,新公司拟更名为“黄河环境”。

几家民企,有广西的、北京的、上海的,有污水的、垃圾的,有现金流好的,也有现金流差的。但无一例外,他们引入的战略投资者都是国资。

怪不得有人感慨,环保行业的民企,正处于“极端低潮期”

不过,这一波“混改”,差不多也是过去几年环保行业“混改潮”的最后一波了。

这波企业完成并购后,环保行业规模较大的老牌民企基本上已经全部被国资收入囊中,无一幸免。

环保行业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由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2021年,辞旧迎新,还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刚开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谈了“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转变,

 
“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坚决打好”,变成了“深入打好”

未来5年,所有的生态环保工作,都将围绕这4个字展开。

每年年初,生态环境部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去年成果,部署今年工作。

 
今年的会议上,第一次写进去一个词——新污染物

会议表示,要着手开展“新污染物”的监测评估与治理。

新污染物,由此也成为值得环保行业关注的一个新词汇。

不过,总的来说,“新污染物”离大家还是比较远的。

有距离大家更近的,叫“COD去除剂”。

1月22日,生态环境部通报陕西环保集团旗下企业环境违法案件,首次把使用“COD去除剂”认定为了“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由此引发了一场行业内的“地震”。

 
一个行业内长期存在的“潜规则”,终于被揭露了出来。

这次事件再一次证明,过去那种“装样子”的环保,已经混不下去了。

大家都改变一下思路吧。

1月底,“敦煌毁林案”尘嚣甚上,让众人吃了好几天的瓜。

 
不过,总的来说,这件事情与环保行业其实关系不大,所以大家更多是看看热闹。



二月

进入2月,由于过年的缘故,整个行业相对平淡,新闻不多。

2月1日,铁汉生态股份转让完成,中节能成为新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则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这实际上是之前一系列事件的结果,算是尘埃落定了。

新年伊始,各大上市公司纷纷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环保板块也不例外。

79家环保公用企业披露业绩预告,东方园林的增速竟然排名第二。

 
不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

虽然快过年了,但法院也没闲着。

2月7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起2020年年底南京中院刚刚判决的侵犯技术秘密案。

法院审理查明,江苏科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挖人”等手段,非法获取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脱硫除尘技术方案,被认定为“侵害技术秘密”,判决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9600万元。

 
赔偿近1亿,这家环保企业因为操作不规范受到了惩罚,也给其他同行敲响了警钟。

2月中旬,全国人民喜迎春节。

春节刚过,环保领域就接连发布政策利好,迎来“开门红”。

先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2万亿农村环保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紧接着,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提出要壮大绿色环保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两个重磅政策,像两个大礼包一样,鼓舞了所有环保人的信心,整个行业也迎来了“牛年开门红”!



叁月

时间来到3月,一切工作慢慢回归正常,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事实上,这已经是最近7年里,政府工作报告中第6次明确提到“节能环保产业”了。

横向对比,节能环保产业也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产业之一。

政府对环保产业的重视,由此可见一般。

每年两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都要举行“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讨论行业的热门话题。

 
而今年,这一话题是——碳中和

总的一个思路吧,就是从“末端治理”走向“过程管控”,把“污染治理”变成“资源管理”。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摆在环保人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两会期间,华北发生大范围雾霾,北京连续35个小时出现重度污染天气,京津冀多地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3月11日一早,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来到唐山,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先后深入4家钢企开展检查,结果发现一大堆问题。

 
虽然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钢铁企业,但随后引发的一系列地震,却牵扯出不少环境监测企业。

影响最大的,要数聚光科技。因为“涉嫌配合数据造假”,导致其涉案人员被刑拘,市值一下子蒸发了14个亿!

 
冤还是不冤?相信行业内自有判断。

今年两会,最大的一项成果,就是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十四五”规划。

 
规划提出,到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十四五”总规划的发布,以及随后各个单项领域“十四五”规划的发布,无疑给环保产业带来了诸多利好。

“十四五”的生态环保工作,已经徐徐展开。

3月的倒数第二天,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介绍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安排部署。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黑臭水体治理的“主战场”要从地级以上城市延伸到县级城市,管网、初期雨水、水生态的问题也要进一步得到解决。

“十四五”,一场更大规模的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正在打响。



四月

4月初,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又来了。

4月6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共组建8个督察组,分别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8省区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

 
直到年底,大家才发现,今年全年竟然开展了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创下历史之最。

而4月进行的这批,其实只是个开始。

从年初持续到年尾的,不光有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还有威立雅并购苏伊士。

严格意义上说,他们的并购是从去年就开始了。

到了今年4月,双方终于就并购价格达成了一致。

4月12日,威立雅和苏伊士对外宣布,双方达成原则性合并协议,威立雅同意为每股苏伊士的股票支付20.50欧元。

 
虽然后续还要签订协议,并且要通过法国和欧盟的反垄断审核,但双方之间的最大分歧,也就是并购最大的阻力,到这一刻算是解决了。

全球第一大环保企业,已经隐然浮现。

整个4月,环保圈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国环博会。

 
每年4月下旬,全国各地的环保人都要齐聚上海,像过节一样,一起度过“头脑风暴”般的一周。

在环博会上,大家谈论最多的两个话题,一个是“人多”,另外一个就是“展馆大”

 
还有人后悔没来。
 
今年的环博会,你来了吗?明年的环博会,你还会来吗?



五月

随着环博会的结束,夏天也就慢慢到来了。

正在进行中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了一大堆典型案例,有污泥、管网,还有垃圾渗滤液。

 
5月8日,生态环境部还公布了7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查处的典型案例,给造假企业敲响警钟。

 
大部分环保上市公司都发布了2020年的年报,《环保圈》也整理了111家上市环企年报,通过营收、营收增速、净利润、净利润增幅等几方面维度,为读者梳理了2020年环保行业的“大数据”。

结果发现,后疫情时代,环保行业正在强势反弹

 
5月份,环保行业收到了好几个政策利好,大多是与“钱”有关。

5月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文件《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提出污水垃圾将获中央资金重点支持,单个项目最高补助5000万

 
5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土地闲置费城镇垃圾处理费划转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宣布自2021年7月1日起,住建部等部门负责征收的按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城镇垃圾处理费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

 
这样一来,困扰行业多年的“垃圾处理费征收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

5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一则1分59秒的消息,内容为“韩正主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其中透露出一个重要消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

这意味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六月

时间来到6月,环保产业的几个重量级并购,终于传来了新的进展。

6月3日,城发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启迪环境持有的郑州启迪零碳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价拟定10.08亿元。

 
“黄河环境”的事,总算是往前推进了一步。

6月4日晚,博天环境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4,523,716股(含本数),由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全部认购。

 
一波三折的博天环境“引战”之路,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有人买,也有人卖。

6月6日晚间,中国天楹发布公告称,公司100%控制的下属公司Firion Investments,S.L.U.拟以现金方式向Global Moledo,S.L.U.出售其所持Urbaser,S.A.U.100%股权,交易初始价格约为15亿欧元。
曾经被誉为“中国环保企业海外并购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最终还是由于中国天楹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而不得不被出售。

不过,天楹的这次收购,相信以后很长时间内都将成为中国环保企业海外并购的典型案例。

另外一边,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称,《有机肥料》标准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规定;禁止选用粉煤灰、钢渣、污泥、生活垃圾(经分类陈化后的厨余废弃物除外)、含有外来入侵物种物料和法律法规禁止的物料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禁用类原料。

这意味着,“污泥发酵制成农用有机肥”这一出路基本被堵死了,污泥的出口只剩下焚烧发电和干化制砖这2大途径。

业内纷纷议论,难道190亿的污泥堆肥产业从此就要“凉凉”了?

6月中下旬,环保行业的“帝都双雄”都弄出了点动静。

6月15日,北京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引入三峡集团作为北控集团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深化股权合作。

 
事实上,通过多次增持,三峡集团早已成为北控水务的第二大股东。

环保行业的一个“巨无霸”,正在悄悄浮现。

另一边,6月18日,“首创股份”正式更名为“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启用了全新的品牌形象。

6月21日,首批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在沪深交易所上市,富国首创水务基础设施投资公募基金也成为了国内首支上市的水务公募REITs。

 
又是更名,又是REITs,首创环保为啥这么活跃?

首创集团总经理李松平表示,未来,首创集团将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以环保作为第一主业,服务美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以环保作为第一主业”,首创集团志在不小




七月


进入7月,继中国环博会上海展之后,中国环博会成都展来了。

 
7月8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第三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同期拉开帷幕。

会上,“2021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发布,并对上榜企业授牌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50强企业是我国环境产业领军力量,对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7月16日,传说已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终于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

 
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公司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有人开市,也有人退市。就在同一天,天翔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股票终止上市复核决定书》,公司股票将于7月19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30个交易日。

 
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8月30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本决定为终局决定。

经历长达一年多的自救,天翔环境最终还是无奈退市,成为了今年创业板首家退市的企业。

跳出国内,把目光转向海外。7月24日,东京奥运会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开幕,本届奥运会号称“史上最环保奥运”

就连运动员房间的床,都是由硬纸板搭建而成,材质为瓦楞纸,可以全部回收利用,非常环保。

 
不过,这也引起了不少国家运动员的吐槽,看来环保的理念,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



八月

8月初,联合国气候变化报告发布,联想到前段时间河南“千年一遇”的大雨,一时间公众议论纷纷,

这份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有两个结论:第一,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第二,人类可以阻止全球继续变暖。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

视线拉回国内,环保行业又有两个重要的政策发布。

一个是“2021垃圾焚烧退补方案”。

8月1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印发《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对今年的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做出安排。

 
另一个是“黄河流域污水、垃圾处理方案”。

8月24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1〕1205号),对“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和垃圾的处理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

 
一个给政策,一个给钱,应该说都是环保行业的利好。

不过,伴随政策和钱一起来的,还有“野蛮人”。

8月10日,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揭牌成立。

 
大家突然发现,全国范围内已经陆陆续续有十多个省份成立了自己的环保产业集团了。

地方国资异军突起,让本就竞争激烈的环保行业,更加“内卷”。

环保行业的“百团大战”,已经到来。

8月底,年内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范围涉及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5个省,以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央企。

 
至此,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经督察过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北京、天津、浙江、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等22个省区市,以及中国五矿、中国化工、中国铝业、中国建材、中国有色、中国黄金6家央企,还有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林草局2家部门。



九月

进入9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持续发力,连续通报多起典型案例。

这其中,有“以土壤改良之名行非法填埋之实”的四川遂宁。


也有垃圾焚烧厂因邻避效应而12年“难产”的广东清远。

 
还有土壤调查弄虚作假,为污染地块洗白的山东聊城。

 
总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威力,还是挺大的。

9月中旬,华南旗舰环保展——第七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顺利举办。

 
虽然疫情阴霾仍未散去,但还是有很多老朋友齐聚广州,上演了一场“披荆斩棘的大湾区”

整个9月,总体看来,环保产业其实相对平淡。

风暴是在环保产业以外,很多地方发生了“拉闸限电”的现象,东北甚至开始限制居民用电。


有人说在,这是“能耗双控”惹的祸。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在下一盘大棋”。

最终,还是权威部门出来辟谣,这既不能让“能耗双控”来背锅,也不是什么“大棋论”。

说白了,就是各省份“平时不努力,急来抱佛脚”,“赶作业”式的限电所导致的。

不过,拉闸限电对环保行业影响其实也挺大,那就是水处理药剂纷纷涨价。

以聚合硫酸铁为例,原来也就一两百块钱一吨,现在则上涨到四五百,而且还没货。

 
业内人士分析,疫情的影响叠加近期全国各地限电减产,直接导致了产能大幅下降,产品缺货严重,是药剂涨价的主要原因。



十月

时间来到10月,中国在家门口举办了一场世界级的环保盛会。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拉开帷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以视频方式,出席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他表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回到环保产业,河南郑州关于“污水排放要达到Ⅲ类”的争议,再一次卷土重来。

10月11日,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新闻称,全资子公司郑州市郑东新区水务有限公司近日中标了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特许经营项目,其出水水质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总氮指标则控制在4mg/L以下

 
消息一出,迅速在业内引发争议,争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有没有必要达到地表Ⅲ类?二是按照这个项目的中标价——污水处理服务费0.79元/吨,要想达到地表Ⅲ类是否现实?

过度提标,已经成为环保行业的一个痛点。

这边出水Ⅲ类引发争议,那边“极限脱磷除氮”的污水概念厂则建成了。

10月18日,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在江苏宜兴环科园正式建成投运。

 
这个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出水标准COD是30mg/L,总氮、总磷更是“极限去除”——TN<3mg/L、TP<0.1mg/L

从2013年提出“污水概念厂”算起,中间经历了8年,“八年磨一剑”,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终于建好了。

未来,伴随着中持与三峡集团的合作,这一模式还有望在整个长江流域复制。

10月底,酝酿了一年之久的碳达峰顶层设计方案终于出炉。

10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10月26日,国务院又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碳达峰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终于公布了。



十一月

这边中国刚刚发布碳达峰顶层设计方案,那边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开幕了。

当地时间10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

 
这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以来的首次气候大会,会议一直持续到了11月12日。

最终,经过延期一天的艰难谈判,大会最重要的协议——《格拉斯哥气候协议》总算在大会闭幕之前有惊无险地签订了。

各缔约方认可《巴黎协议》提出的“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承诺到2030年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将近一半。

格拉斯哥,也与哥本哈根、巴黎一起,载入了气候大会的史册。

视线回到国内,环保行业11月最重要的事,就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正式公布。

 
这份文件,是整个“十四五”期间环保工作的最高顶层设计和总纲领。

对于整个环保产业来讲,它的影响都将是非常深远的,意味着更多的商业机会,以及更加严格的监管。

11月,还有两件技术方面的大事公布。

一件事是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个名叫“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的项目(编号2020-F-304-2-01)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无需外加碳源即可深度脱氮,这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还挺牛的。

另一件事是11月18日,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王双飞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双飞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原董事长。

他与久吾高科原总经理徐南平院士一样,都是罕见的环保企业创始人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环保企业对技术的重视,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除了技术,11月份,环保行业还有两件与“钱”有关的好消息。

一件是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有2家环保企业入选名单。

 
北交所的开市,相当于多了一条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对于环保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利好。

另一件是11月1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中央财政安排不少于30亿元,支持13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10家环保企业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无疑将首先享受到国家政策的雨露。

回顾11月,环保产业大事不断。除了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11月21日,“启迪环境专项调查组公布第一期调查结果”公布。

 
与调查结果同时公布的,还有原董事长文一波所做的《关于我与启迪环境的情况说明》(摘要)。

这些调查,其实都是对10月份《证券时报》文章《启迪环境涉嫌造假:多个在建工程严重虚增,127亿总额水分几何?》的回应。

从曾经的“环保行业第一民企”,到如今的负面消息缠身,启迪环境的衰落让很多同行唏嘘不已。

更要命的是,由于这次舆情的影响,启迪环境与城发环境合作一事也被迫延期,并增加了一些变数。

启迪环境是深陷媒体曝光风波,国中水务则是因为“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而饱受困扰。

11月25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荣县国中水务有限公司因为“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及执行标准认定问题”,被罚共计85.70万元。

 
事实上,这已经是国中水务今年第五次发布公告,表示自己因为“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而被处罚了。

今年以来,因为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国中水务遭受的罚款已接近去年全年净利润的一半。

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问题,仍然是环保行业的一大痛点。



十二月

12月到现在,其实也才刚刚过完了三分之二。

目前发生的大事,只有3件。

第一件是12月1日晚,生态环境部官微发布消息,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相比以往,这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最大的不同就是“精简”——只有4个督察组,涉及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4省区。

这是今年年内的第三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应该也是最后一次。

第二件事是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按照《方案》目标,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要取得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要取得新进步。

还是那句话,农村环保市场,是未来20年环保行业的主战场之一。

第三件事,是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18个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对未来5年“无废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详细安排。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要从“11+5”个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

而这,也将为固废行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结语

完了吗?还没完。

2021年还没结束,按照去年的经验,一般临近年底还有可能爆出几个大消息。

就在这篇文章正在写着的时候,市场上又传来消息,威立雅收购苏伊士的事,欧盟委员会已经批准了。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1年。环保行业有好消息,比如前三季度有28家环保企业纷纷IPO上市,打破历史记录。

也有坏消息,比如清华大学的王占生教授和许保玖教授相继离世,行业痛失两位大师。

关于“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行业内还在探索免责的边界,目前仍未找到清晰的答案。

而“十四五”与碳达峰,各项政策已经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了。

虽然整个行业越来越“卷”,但希望仍然远远大于失望。

在企业看来,“内卷”其实也是在倒逼环保人修炼内功,提升自身,不断适应最新变化的行业形势。

只要是良性竞争,最终都会对行业有利,也能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实力。

相信在困难面前,环保人都会成为“披荆斩棘的哥哥”,或者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斗志昂扬,勇往直前。

环保行业,也终将在浴火重生之后,蜕变成真正的朝阳行业,成就祖国的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


来源 | 环保圈
作者 | 伏波望族
编辑 | 匡宋尧


往期热文回顾

科普 | 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00倍,这种气体却一直被忽略

分享 | 新加坡垃圾分类的模式

深度 | 山东环科院拟IPO:环保“地方军”出山,这3个重要信号值得注意

关注 | 黄河河道沦为大型固废“垃圾场”,相关部门10次致函要求整改未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