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 | 精雕细琢 海底绣花—记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IV工区项目党支部书记朱淋淋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记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国内市场部副总经理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IV工区项目党支部书记、副经理
朱淋淋
朱淋淋,高级工程师,1983年生于江苏淮安,2007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水工工程建设,曾先后参与青岛港、葫芦岛港、锦州港、崖门出海航道等工程建设。2010年10月开始参与港珠澳大桥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期间先后任计划合同部部长、项目质量总监、项目副经理及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期间荣获多项各级荣誉,并于2018年4月被中交集团评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功臣”。现任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国内市场部副总经理。
港珠澳大桥是举世闻名的水上桥梁工程,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水下的,甚至有“三分桥、七分基”的说法。在历时9年之久的伟大工程中,有那么一群人,不求闻达耳目、不求光鲜照人,他们长期投身于暗黑水下,默默地为工程疏通障碍,浚开通道。
在广州采访期间,各路专家和大师纷纷推荐,如果要挖掘好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风貌,那么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航局”)承担的疏浚工作任务可圈可点,其“精度要求之高、施工综合难度之大,史无前例”。在短暂的广州采访中,我们未曾接触到广航局的校友,本以为将抱憾而回,不曾想,转眼便逢君。在珠海港珠澳大桥项目总营地,我们有幸遇见了来自广航局的校友朱淋淋。这位“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功臣”个头不高,但却敦实有力,言行中透着一股坚毅和沉着。他带我们了解了广航局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的具体工作,更带我们了解了伟大工程背后的疏浚故事。
❖“开路先锋”的使命
广州作为中国开放最早、最具历史感的港城,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水的故事。说到广州的水,自然少不了这个专注于水运事业的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始创于1954年,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集投资、设计、科研、施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现已具有60多年的历史。其奉行着“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时代精神,立志打造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疏浚公司”。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技术难度最大,也是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海底隧道的建设。朱淋淋所在团队负责的沉管隧道基槽开挖和清淤工作主要就是为海底隧道的铺设打基础,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开路先锋”。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全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约5664米,由33节巨型沉管和一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最大安装水深约50米。这也就意味着,朱淋淋和他的团队要在50米以下的深海,精准开挖出一条“不宽不窄、不深不浅”的基槽,用以安放沉管。虽然毕业后一直从事港口疏浚工程建设,但是这么高要求的项目,朱淋淋还是第一次接触,他感到压力非常大。
在基槽开挖的方案中,朱淋淋和他的团队对传统“粗挖”工艺进行了改进,首次提出了抓斗船“精挖”的概念。在传统的开挖工艺中,下斗之后随即闭斗、提斗,极易在海床上留下形似扇形的“坑”。但在精挖工艺中,将开挖分为定位、下放、提斗及闭斗等8个步骤,最终在海床上留下“锯齿状”的拟合平面,精确达到“定深”和“平挖”。这种作业方式单斗的平整高差可控制在0.2米内。较之传统工艺,使开挖精度实现了数量级的提升,为后续的沉管安装,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施工的主要困难就是工程地处外海,须垂直潮汐涨退方向施工、难以控制下斗的位置精度,风浪流较大,开挖较深,还有一个就是人机结合问题。”朱淋淋说,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加班是家常便饭,有时候遇到了突发状况,通宵都是常事。”朱淋淋和他的团队凭借着“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精神,攻坚克难,出色地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问题,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超级工程的沉管基槽开挖。据统计,该工程开挖出的疏浚土约四千五百万立方米,这些土足以将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抬高七十多米,足见工程量之巨大。
❖粗中有细的“巧手”
“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工作就像是四季的轮回,一轮又一轮。开挖完成后,回淤、清淤、回淤、清淤……几乎任何水下工程,都绕不开似铁的定律”。施工期间,由于海底水流的作用,基槽的槽底和边坡会持续出现“回淤”现象,即基槽被海水裹挟的淤泥覆盖。若回淤厚度过大,则沉管无法安装。传统的清淤方法是用自航耙淤船将淤泥吸到船上运走。而此沉管隧道工程是分段进行、流水作业的,清淤过程中,在风浪和水流的作用下,特别是在已安装的沉管钢封门前清淤,如采用传统的清淤工艺,风险极大。若不慎与已经安放好的沉管封门碰撞,则可能会对沉管隧道和船舶造成不可挽回和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
他们的清淤船“捷龙”轮由深水取砂船改造而成,采用六锚定位方式施工,减少了水流和风浪对船体的影响。为了实现在已安装沉管封门附近的清淤,朱淋淋团队首创了“盖章式”清淤法,即将待清淤槽底分为若干小块,清淤船吸头如盖章一样扣到这些小方块上,像“海底绣花”般逐块实施清淤。
然而,朱淋淋团队“海底绣花”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第15管节安装的前几个小时,按照惯例,先由潜水员下潜到深海探摸基槽的回淤情况,掌握是否满足沉管安装的要求。当时大家都以为顺风顺水,可潜水员从水底反馈上来的信息,让大家不知所措:“基槽碎石面上多个区域发现约30厘米厚的回淤物,黏稠有一定的韧性”。为了安全起见,经大家决策,本次沉管安装即刻中止,将沉管运回预制场内,须待槽底回淤物清除后再继续实施安装。从决策下达的那一刻起,所有参建人员都在期待朱淋淋他们的团队能够尽快带来“好消息”。“那么多人都等着,那么多眼睛都期待着,说实话,那段期间压力非常大,晚上睡觉都很不踏实”,朱淋淋和他的团队百思不得其解,“这层硬壳一样的淤泥,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大家的深入研究、仔细推敲和认真求证,疑点一个个被排除,最后他们找出了症结所在:罪魁祸首是上游的采砂。原来,一旦上游有采砂活动,搅起的泥沙就会顺流而下,沉落在深深的基槽内,短时间内淤积成块。朱淋淋他们总算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随后,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对采砂活动实施了严格管控,才使基槽回淤的难题迎刃而解。
七年的疏浚施工任务已圆满交卷,朱淋淋所在的团队却又将面临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新挑战----沉管合拢段的基槽清淤。“最终接头清淤,第一反应就感觉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终接头安装处深度约30米,底槽宽度仅4.8米,长度42米,底槽与两侧管顶导向架高差约16米。这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吸头稍微一摆动就会碰到封门,一旦漏水,将是一个灾难性的事故。但若在此刻采取其他的清淤方案,将会对工期造成不可预估的延误。他们临危受命,不得不再一次接受专业技术领域的极限挑战。2017年4月20日,“捷龙”轮正式开始了最终接头的清淤施工。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三个多小时后终于有了结果。设计负责人现场宣布:“根据刚才潜水探摸的结果,我们这次捷龙号的这种穿针引线式的清淤,效果非常好,一次成功。”最终接头合拢口的清淤战役,他们又一次临危受命,成功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挑战不可能。“我们的工作就是精雕细琢,海底‘绣花’”,朱淋淋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感。
❖钢筋混凝筑“新家”
2016年5月,朱淋淋开始兼任项目党支部书记,忙碌的业务工作同时还肩负起了第IV工区的党建和团队建设工作。“我们的团队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当时党建经验的缺乏、空前的工作压力、员工张扬的个性等,都给团队建设带来了不少困难。虽然大部分年轻人都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然而很少有人能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时间跨度长达近9年,不少年轻人顶不住压力、沉不住心气,辞职的现象屡见不鲜。最终坚持下来的那一部分人,就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风雨之后,往往会有彩虹,我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港珠澳大桥项目,当然也收获了人生中至珍至贵的经历。”说起这句话的时候,朱淋淋脸上满是云淡风轻,那种经历后的洒脱与坚毅,跃然而出。
“年轻人的好处就是脚踏实地,不娇气;缺点就是工作经验不足。”协调好这帮年轻人是不容易的,每个人身上都充满了创造力,充满无限可能,只有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出色地完成项目的任务,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一阵风浪过来就瓦解了。说到这,朱淋淋情不自禁夸起了团队中的河海校友,“河海人普遍比较能胜任岗位,河海的16字校训,对于我们工程人员来说,简直就是法宝。”朱淋淋在党建和团队建设中,不断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意识。在为团队“筑家”的过程中,朱淋淋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公平”。但是现实操作过程中,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朱淋淋就将“公平”上升到制度层面,“约法三章”使团队坚如钢铁,众志成城。
❖“多点开花”的大学时代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大学时代的朱淋淋像一只自由的飞鸟,在河海大学广阔的天地里恣意翱翔。社团、球场、剧院、情人坡……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总是见缝插针式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将在学校的四年时光过得满满当当。
朱淋淋的管理才能和商业头脑在大学时期就崭露头角。2003年,河海大学“东迪网社”成立之初,朱淋淋作为大一新生被招入社团,成为“东迪网社”的第一批社员,并很快成为骨干成员。从大二开始,社团工作的重心转至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从学校层面协调、管理所有学生社团工作,并很快崭露头角。通过工作中的积极表现,他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优秀社团干部”。在他们的带领下,“东迪网社”于2004年12月被江苏省学生联合会授予“江苏省大学生优秀社团”。2005年9月起他当选为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主管学校外联工作以及校本部的日常所有事务,并且在同年底被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共同授予了“江苏省优秀社团干部”荣誉称号等。回忆起在学生社团工作期间“呼风唤雨”的日子,现今的朱淋淋也只是轻描淡写。“大学期间的社团管理工作及诸多的社会实践,使我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实践经验,这对我的职业生涯也大有帮助” 。
社团工作之余,朱淋淋暑假还会去做家教,做做其他勤工助学。他的老家离南京很近,但是暑假很少回家,几乎所有时间都待在学校做兼职。他出生在苏北农村,吃苦耐劳或许是他与生俱来的美德,自考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他就发誓要自力更生,并且他很快就做到了。“我只是大一刚入学的时候从家里拿了一部分生活费,不过我从大二开始就可以完全自立,也是自那一刻起,包括毕业后的结婚、买房等就再也没伸手向家人要过一分钱”。让其他同学艳羡的是,到毕业时,他竟然还存了两万多块钱。这在那个时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谈起这些的时候,朱淋淋自豪地笑了。这些成功的奋斗经历不仅为他带来了必要的生活帮助,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品质使他未来的人生之路更加平顺。
“成绩不算好,毕业时的综合绩点不到4.0,”这也是朱淋淋大学生涯的一个小遗憾。“人的精力有限,当你专注于某些事的时候,其他的自然难以兼顾。”假如真有时光机,他希望回到大学四年,把落下的功课补上,这样他的大学生涯就是完美无缺、不留遗憾了。
朱淋淋对学弟学妹们真心寄语:“做事要用心,态度端正,在做好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当然,他最推崇的就是践行,说千道万,还不如撸起袖子干。因此,他鼓励河海的学生在大学里要勇于尝试新事物,“有些事只有你自己做了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朱淋淋虽然在广州安了家,但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却很少回家,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不断书写奇迹,用河海人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诠释着“新时代大禹”。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王炳锃、张春平
图片:朱淋淋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张淼、柏蓉
奔腾吧,河海!| 这场全校师生参与的mini马拉松你get了吗?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河海建筑穿越40年的相遇
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中的河海校友 | 筑桥十载 初心如故 ——记中交四航院港珠澳大桥项目亲历者朱利翔董事长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 | 一生所爱 一以贯之 ——访中交四航院港珠澳大桥建设总工卢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