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 | 面朝大海 心系岛隧 ——记中交四航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工程师何洪涛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记中交四航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工程师何洪涛
何洪涛,1986年生于湖南,硕士毕业于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南下广州,来到中交四航院,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在港珠澳大桥主要负责岛隧工程沉管隧道的地基处理设计及其他相关地基设计,获得2011年度全国交通系统“工人先锋”荣誉称号,2017年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暨第三战役劳动竞赛“个人二等功”等诸多荣誉。在河海就读时,两次获得河海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以及河海大学2010年度“优秀毕业生”。
海风拂掠,沦涟迭起,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条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巨大蛟龙挺直了身板,栖伏于此,几十公里的躯体任凭风吹雨打,不为所动,又一头钻进海底,直亘数里。在这座世纪瞩目的大桥,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突出体现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精神。何洪涛作为一位岩土专业的设计工程师,创新提出刚柔过渡型复合地基的实施方案,使沉管紧缚住海底土层,毫不动摇。河海水之子缘水生长,顺水而为,除了江河湖海,还能充分理解大地的敦厚。
❖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何洪涛喜欢思想家老子的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事土木工程的人,更要有“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心境。追忆刚毕业的两年,初入四航院,何洪涛先着手自己专业上的陆域形成、填海工程和地基处理等相关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两年的磨练让何洪涛积累起了充足的项目经验,并于2012获得了正式进入了项目组。
面容和蔼,语气平和,言辞举止中透露出的儒雅让人钦佩。一开始被选中去珠海的时候,他坦白地告诉我们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澜:“每个人都是有职业精神的,当时我也是以一种正常的职业态度去参与其中的,无论哪个项目,小项目大项目都去把它做好。”一个年轻的设计工程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投入每一个工程,这不就是河海校训其中所强调的“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精神吗?
2012年,何洪涛主要从事岛隧工程沉管隧道现场设计,在珠海大本营度过了一年的工作时光。其中沉管隧道复合地基的设计是他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沉管隧道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能有太大的沉降差异,否则会造成沉管漏水,安全隐患极大。面对高规格的设计要求和苛刻的实际环境,何洪涛和团队成员采用了一种“挤密砂桩”的工艺方案,通过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来改良土和地基,达成平稳过渡的目的。
大桥进入隧道的过渡段是不允许有很大颠簸或者不均匀沉降的,所以,在设计沉管隧道的地基时,一种新难题出现在工程师面前:沉管隧道是一种深埋式的海底通道,通常这种设计的基础是沉管能坐落在比较硬实平整的地基上,不会产生很大的沉降差异。而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区域的土质却不太一样。何洪涛向我们描述,从中间的部分到两边的人工岛,整体是一个斜坡的地形,两边有10到20米的软土。只要稍微一搅动,软土就会滑落坍塌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层软土整体挖走,但是项目不允许直接开挖,因为所在海域属于白海豚保护区,直接开挖大量软土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理念相悖。
回看国内已建成的大型工程项目,可以说是无案例可鉴,无经验可循,这将是中国工程人员第一次大面积地应用“挤密砂桩”的工艺手法。国内不行,再把眼光放向全球,项目组曾派人去韩国、日本和欧洲学习国外经验,结果也不尽人意:外国人也仅仅只是用挤密砂桩的技术来建造码头。建码头的时候,海底可能会有软弱地基,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来形成码头的结构。建造码头和建造海底大桥的标准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挤密砂桩”技术,没有应用在这种比较复杂的地基上,他们只能凭自己研究摸索。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如何才能满足沉管不超过千分之三的差异沉降要求,用何洪涛的话来说,大家是以小马过河的心态一步步摸索。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到一堵墙,大到一栋楼,前期的基础工作都是至关紧要的。施工之前,试验为先。何洪涛和团队在人工岛旁边做了一个挤密砂桩试验施工平台——他们在水下打了几十根桩,构造一个大概12米见方的立体大平台。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他们知道,那只是开了个好头而已,工程试验和实际应用的差别有时候会是天上地下,他们还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困境。比如,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做完挤密砂桩后,就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隆起,相当于把海床面抬高了五六米。这种情况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大家心里有点紧张。面对这种局面,何洪涛知道,自己不能慌乱,因为世界上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项“世纪工程”,有人赞赏支持,而有人则可能在等着看笑话。何洪涛沉住气、稳住脚、埋下头,和同事一起分析隆起物的成分构造,追踪实际打桩的位置,跟踪检测隆起的原因。最后,他们找出了症结所在,通过简单的挖除,再回填铺设性状好的碎石垫层,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除了沉管隧道的地基设计,何洪涛也参与了人工岛的地基处理。人工岛的地基和沉管隧道的又有所不同,对此,他采取了另外一种地基改良方法——高压旋喷桩和PHC桩复合地基。按照理论经验,这样的设计是可用的。只要喷射一定的水泥浆,就能和地基粘结成一种复合体,从而起到加固作用。但当他们用这个方案做试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情况——用来检测的水泥竟然在海底神秘“消失”了!面对这样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请来的专家竟也无法帮他们找出“症结”。
那段时间,是何洪涛及其团队压力最大的时候。他反复查找资料、反复计算、反复设计、反复求证,想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几经研究,他和同事提出了一个通过“原型试验”的方法去验证技术本身的方案。原理是通过回填一个荷载,来检测究竟有没有产生方案变更,经过验证,证明之前的“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方式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何洪涛经过大量研究和深入思索,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可能我们检测的时候取样的地方不是对应打下去的桩所在位置,所以水文情况、地质情况等都不一样,这影响到了最后效果。”换言之,整个大区域的地基都均匀改良了,而非单个桩所在位置的小区域地基改良。所以,有的水泥就“消失”了。
何洪涛和团队们提出来的“刚柔过渡式的复合地基”,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属于填补国际空白,所以,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正是基于这种首创精神,该项目最后拿到了相关技术奖项。
对于自己所在团队的工作,何洪涛这样评价:“很多事情正因为复杂才具有意义,正因为首次才具有价值。作为全球范围最长的一个海底隧道,如果没有这个岛隧工程,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桥梁工程。因为有了岛隧工程,整座桥的技术、结构和形式等有了变化和突破,应该说,这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 世事洞明 皆有学问
在工地的那段时间,加班、熬夜、赶工,成为了何洪涛的关键词,工作到深夜12点实属正常。挑灯看剑后,还得闻鸡起舞,第二天早上7点还得起来完善设计。一般情况下,他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广州的家,那一年的时间他几乎都投入到了工程项目里。但那是一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岁月。
住宿上,大家住的都是混凝土结构的一两层平房,两个人一间;饮食上,项目组非常重视,经常变着花样提供各式菜品;医疗上,设有医疗处,全天候为大家提供治病服务。硬件设施虽然有限,看得出项目组在尽力为大家改善生活水平。
工地离大本营有一段距离,何洪涛平时在办公室里做设计,同时也经常去现场观察情况。他们通常是直接从大本营旁边的码头上船,一个小时的行船,直接赶到施工现场。据他描述,坐船的途中感觉非常颠簸,刚开始的一两次甚至出现晕船的现象。除了生活必须品,他们很少单独外出购买,如有特别需求,统一由办事员代理购买。城市里丰富多姿的娱乐活动在大本营当然是不存在的,特定的环境下有特定的休闲方式。比如项目组的年会,在一年一度的集体娱乐时间里,短暂的惬意时光里,大家可以将紧张的神经暂时放松。何洪涛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还参与了项目部的合唱节目——《相亲相爱一家人》。
平时,何洪涛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和同事一起去转一转邻近的小岛,望着大海,吹着海风,有《岳阳楼记》中“宠辱偕忘”的放松。况且岛上不免也有好吃的、好玩的,工作之余也可以有所消遣。
何洪涛笑谈人工岛上没有手机信号。条件受限,那段时间他和家人联系也不多,只能在晚上回到大本营的时候抽空给家人致电问候,报个平安。最忙的时候,何洪涛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因为他是在项目开工两三年后进入的,要一边勘察、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三位一体。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往往还伴随一定的风险性,他常有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的感觉。他和项目组里的每个成员一样,大到技术难题,小到生活琐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苦恼。不过大家会经常一起交流讨论,分担彼此的惆怅。据他描述,晚饭吃罢,借着落日的余晖,同事们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倒倒苦水,紧张而压抑的心态也就平和舒缓了下来。用他的话来说,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前,他一直是绷着一根弦一样。项目完成之后,整体的效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对于他和同事们来说,那种激动和自豪实在是难以言喻。
在工地里,何洪涛除了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还有着单位通讯员的身份,也写了很多优秀的通讯报道,比如《“梦之队”筑起深海珍珠》《我们成功了——记港珠澳大桥顺利合龙》等等。作为团队中的一份子,大家的艰辛与不易他都感同身受,一字一句饱含深情,图文并茂地记录着团队进展和那些感人的点点滴滴。
在何洪涛看来,世事洞明皆学问,做工程和做人是相近的,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工程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他喜欢钻研,喜欢研究工程项目中的一些内在机理。在学术论文方面硕果累累,仅是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他就写过几篇论文并申请获得了相关专利。在他看来,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做完一个大项目后没有去形成书面成果,那将会是种极大的浪费。因为工程是相通的,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每一个项目都有经验的沉淀,有知识的形成,关键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
❖ 重剑无锋 大巧不工
“在我的印象里,河海有很深厚的底蕴,在我走出社会之后,作为河海的研究生,这个学校给了我很足的底气。”
回忆在河海的研究生经历,何洪涛当时是在西康路校区读研,有时也会去江宁的实验室做实验。他很喜欢中山陵那一带的风景,经常和朋友一起漫步登山。工作之后,每次到南京也会特意去那里走一走,寻找回忆。
在课题组,何洪涛记得当时每周都有一个学术会。研一的同学会阅读一些文献,研二的师兄师姐会分别作一些学术报告。大家还会开展一些球类体育活动。到了每年年末的课题组年终聚会,所有成员甚至还有家属都欢聚一堂,大家一起分享一年的收获和心得,颇有围炉夜谈的温馨。
何洪涛的研究生导师2017年组织了一个学术讨论会,他也回到南京参与其中。导师对港珠澳大桥项目非常感兴趣,他就将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困难和创新技术做了部分报告和讲解。他意味深长地说:“当年学生时听老师做报告,现在自己做报告,有一种很强烈的自信心,没有辜负师长的期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何洪涛追求的是一定要把自己每一个项目都做成精品,在自己的专业上也有一个更好地总结和进取。我们惊叹于他对于困境的沉静与从容,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何洪涛们”如一把把重剑,将这项“世纪工程”的大桥锤炼了出来。
河海的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所蕴含的品质恰恰与何洪涛这样的工程人士身上的精神相契合。在工作中,作为河海人,他一直传承着校训的精神,坚持着工程人严谨的做事态度和原则。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对校训的认识更加深刻,对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也更加坚定。无论岩土工程还是其他任何专业,若是有何洪涛这样的求学态度,一路走下来终将大放异彩。
筚路蓝缕,地理设计时变化莫测的土壤环境下,何洪涛作为设计团队的一员大将,不知疲倦的计算和夜以继日的整理修改设计方案,是河海水之子水利精神的最好亲身实践。大国工匠,心宽似海,世纪难题之下面无困色,栉风沐雨的生活之外却有笔耕不辍。这位谦逊低调的水之子,藏得住眼下的光芒,却遮掩不住未来人生大道的万丈光芒。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黄文耀;柏蓉
图片:何洪涛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