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 | 扎根土木 穿透岁月 ——记中交四航院建工院副总工程师 廖向京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记中交四航院建工院副总工程师 廖向京
廖向京,1967年生于湖南,2002年硕士毕业于河海大学。1990年本科毕业后一直任职于中交四航院,1996年成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现任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建工院副总工程师。他专注于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和可行性研究,在国内外各类港口工程、工业与公共建筑工程方面有着20多年的丰富经验。
从风华正茂到已知天命,28年的一线坚守,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28年的不懈追求,更让他拥有了遇水叠桥、逢山开道的坚毅品质。他就是廖向京,一个扎根土木的从容智者。
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廖向京从事的是结构、水暖电及配套土建的设计工作,工作虽然普通,却是整个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基础。躬身于此时不觉特别,结束后回头去看,才发现繁华落尽见真淳,这段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经历中,原来已走过了一段如此深刻的路。
❖ 扎根土木之缘
结不解缘,渊源有自,廖向京与土木行业的渊源始于父辈。廖向京的父亲是老一代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职工,一直从事水工工作,受父亲的影响,在广东长大的廖向京自小便习惯四处奔走。廖向京经常记起那样的场景,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工地,一边是父亲汗如雨下的工作。温软的海边轻松惬意,孩童们自在玩耍。而今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一回忆起儿时,眼前浮现的依旧是那一片海,“我父亲主要是搞码头工作,常年在外地,都在海边,小时候我每年暑假都会去工地玩,游泳也是在工地旁边的海边江边学会,所以说,从小内心里就对水、对水工有着特殊的情结。”就这样,许是耳濡目染,许是顺其自然,廖向京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工程师。1986年填报大学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长沙交通学院(现长沙理工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四航院,之后又在2002年拿到了河海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冥冥之中,与曾经同样获得河海大学函授学位的父亲,拥有了相似的人生轨迹。曾经身为河海学子,而今担任河海大学校外导师,廖向京与河海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廖向京也没有想到,儿时觉得有趣的单纯喜爱,竟让他有了后来扎根土木的小半生,这二十多年,他深入参与了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和可行性研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也见证着这一行业的变化。无论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深水港工程,还是中交(南沙)投资项目的综合营地建设工程,又或是那一个个码头厂房建设工程,这些年廖向京一直在这个行业里打拼。
在他看来,涉及到土木,安全很重要,对于土木人来说,严谨也很重要。他始终相信,建筑是由一块块砖砌出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也是这样,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做出来,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不懈要求。另一方面,廖向京认为从事土木行业也需要开放,不能只会土木没有生活。在他看来,这一行业压力很大,只有抱有开放的心态接受新鲜事物才能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他习惯从音乐和文学中去激发自己,尤其喜欢beyond乐队的歌,那些经典而永恒的旋律也不断触碰起工作中创新的灵感。“人还是要有激情,有激情日子就过得快”,廖向京笑了笑,低着头念叨,短短一句话融入了半生的感悟。
❖ 转变认识之路
全面性认识形成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必然会有争议和矛盾的存在。廖向京从2010年开始参与港珠澳大桥项目,主要参与了“施工总营地”“预制厂”“人工岛建筑物”这三部分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廖向京和团队也在不断经历着思想认识的不断发展,一步步贴近上级领导的想法和项目的核心要求。
在施工总营地中,针对“要不要做软基处理”,背后就曾有着这样的故事。廖向京他们最初以施工质量为重,计划对营地进行软基处理。因为营地情况特殊,软土层比较厚,如果不做软基处理,之后可能会出现墙体开裂的问题。然而项目经理部从大局出发,考虑的不仅是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注重经济实用性。在和经理部的几度沟通后,廖向京和团队深化了对施工总营地工程“临时性”的理解,达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后期存在一些美观缺陷”的共识。秉持着“自己用的尽量省,花在工程上的舍得花”的原则,最终没有对施工总营地进行软基处理,既省了一道工序也节省了经费。
在进行人工岛建筑物设计时,认识的转变同样也让廖向京和团队付出了几易施工图的代价。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世纪工程,代表着国家形象,不仅要质量过关,更要把它建造得精致美观,成为经典。而人工岛是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设施”,不仅是整条港珠澳大桥的交通枢纽,还要承担日后120年隧道的通风和管护工作,更具备观光功能,在施工质量和美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是现在大家的普遍共识。但是在建设之初,廖向京和他的团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寻常的项目,“因为我们负责的只是其中的两个建筑物,难度也不高,只想着要保证施工质量,并没有考虑到建筑美学这一点”,廖向京解释道。
后来,在上级部门的带动下,廖向京和同事们逐渐认识到整个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能够看得到其实就是桥建筑和人工岛上的建筑物,所以不仅要质量过关,更要保证美观性。
“很多东西要通过沟通才能彼此理解,认识也要不断提升,观念如果没能达成一致,就很容易走弯路”,廖向京的认识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作中也被反复验证。然而观念的转变也意味着很多工作的返工,很多图纸的推倒重来,很多次的加班加点熬夜,对这些,廖向京和同事们都坦然地面对接受。
廖向京初登桂山岛时,那里还没水没电、生活十分不便,即使后来有了船来运水、柴油来发电,也仅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沉管预制厂的整套模具和生产流程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从德国方面提供工艺流程到我国接手实施的时间很短。为了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项目,廖向京他们安排了十几个人留在珠海营地里搞设计,“加班加点是常事,尤其是在抢工期,有时候忙到半夜一二点就干脆不回去了,直接睡在办公室”,廖向京现在谈起那时的工作状态,一副不以为然,但事实上正是这样辛苦的常态,使得他们仅用14个月的时间就在这样的外海荒岛上建起了一座世界顶尖水平的沉管预制工厂。
就这样,在对认识的提升中,在不断的更新观念中,廖向京和团队既让自己参与建设的部分与港珠澳大桥整体项目协调一致,又确保了交付服务高效、准时。
❖ 未雨绸缪之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无遗算方可万无一失,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特殊情况多见,突发情况多发,因此廖向京和他的团队在工作中也常做万全准备之法,准备未雨绸缪之策。
沉管预制厂位于桂山岛,那是一座孤岛,正对着伶仃洋,风力巨大,为了避免突如其来的飓风摧毁岛上建筑,延误整体工期,廖向京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吸取了一些工程项目的经验教训,适当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参考珠江口的风荷载分析报告,依据气象数据,对迎风面、背风面风荷载的体型系数都进行了软件模拟。建筑是钢结构,屋顶总共安装了3000多吨钢材,他们也对一些相对脆弱的地方,都做了加强加固措施,以保万无一失。
正是这些并不常规甚至看似有些多余的预防措施,使得突发情况真地出现时,预制厂能够安然无恙……记得那是一场多年难得一遇的台风,在廖向京的记忆中非常深刻,那时天地昏暗、狂风大作,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台风正对着桂山岛,风力巨大超过了十七级,风速达到了60m/s,岛上的指示牌都被连根拔起。但由于前期考虑周全,注意了主体的结构安全,注意了风荷载,所以如此强的台风只是造成岛上边边角角的略微刮损,并无大碍。
我们一再搜寻他背后的故事,但廖向京轻描淡写地说到,“像我们如果有太多故事,其实就不是一件好事。”但为了避免“故事”发生,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者们在背后付出了并不轻松的努力,他们一遍遍地做假设做实验,将项目的安全系数做到最高,绝不怀有丁点搪塞之意,绝不抱有丝毫侥幸心理,做足充分准备。
❖ 实现匠心之举
盖事之出於人为者,大概日趋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作为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团队,廖向京他们对工作也秉持匠心,精益求精,在实现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对挑战毫无畏惧、迎难直上。
在人工岛两个建筑物的建设中,廖向京和团队最开始考虑采用常规贴石材的方式,后来意识到建筑物美观性的重要性后,就改用了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这种材质和其他材质的区别就在于它看起来极为自然,浑然天成,更能反映出港珠澳大桥项目的象征性和代表性。
但改用清水混凝土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清水混凝土对于施工的要求非常高,也要求建筑师具备很强的空间处理能力。正常情况下每一斗混凝土都可能是不一样的,而清水混凝土要想做出效果,要保证每一斗都是一样的。如果采用贴石材的方法,即使局部做的效果不好,也可以换掉,但清水混凝土一旦做完,无法敲掉,风险极大,是一个不可逆的挑战性尝试。
当时一些采用清水混凝土的项目效果都不理想,国内的工艺尚浅,廖向京和他的团队也在要不要做之间犹豫不决,“那时候你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你会看到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它就是很难做,做不好就是很难看,这是事实”,廖向京现在想起依旧很佩服大家当时的勇气,“当时总经理部对这个想法很支持,也去德国和日本参观学习了一些用清水混凝土做的成功项目,然后就有了信心,既然国外能做好那我们也可以,大家就决定一起往前冲”。仰之弥深,攻之弥坚,最终廖向京他们成功攻克了清水混凝土的工艺。
那时这个非常困难的清水混凝土工艺,对于现在的四航院来说,已经可以达到百分百成功了。正是在这个项目中的勇敢尝试,提升了对这套工艺的认识和掌握,思想的革新促进了技术的革新,也提升了对于技术的整合能力。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匠精神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的体现,不仅在于对工艺的极致追求,也体现在了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上,“我们用清水混凝土的规模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算是用得很极致,很多花槽和构件也都是使用清水混凝土,做的像艺术品一样”。从宏伟的建筑物到细小的周边,从看得见的表面到看不见的内里,从大到小每一处都贯彻,这就是港珠澳大桥工程建筑中工匠精神的体现。
回顾这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如果你问廖向京他有什么领悟,他说想要做好这一行业要有三个精神:一是主人翁精神,做项目尤其是大项目、难项目,如果你没有主人翁精神,你会越做越抱怨,不会觉得这是我想做的事,就做不好,也从中收获不到成长;二是团队精神,一个大型项目要各专业、各领域、各团队的统筹合作,单打独斗是肯定做不成的,要懂得与他人合作,才能一起把项目做好;三是工匠精神,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带领团队做到极致。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父辈那些水利开拓者的故事依稀未染尘,廖向京却也扎根于此近三十载。“我做的其实都是很基础很普通的工作,”他视工作如常,初心未改,把工作做好,也把生活过好,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也是无数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人生写照。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刘艺璇、王宁可
图片:廖向京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