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认真思考并落实到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开展,2019年1月成功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学院构建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特征的“三三三”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造“党建带团建”、“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学校-社会-家庭”三个育人共同体,形成育人合力,实现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多频共振;优化教学科研平台,融通课上课下,将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同频切换;强化实习实训平台,融通校内校外,将理论教育和实践养成相结合,实现理论教育、实践育人双频融合;夯实素质提升平台,融通供给需求,将文以载道与文以植德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实现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多频组网。
地学大讲堂
在地学院颜梅春老师的“人文经济地理学”课程的课堂上,学生们都会被要求完成一项特殊的作业,作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学生们了解自己家乡的人口分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状况和生态条件等;第二阶段要求学生们从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角度来分析家乡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最后一个阶段则要求他们从专业角度出发,对于自己家乡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项“特殊“的作业,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人文经济地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规划,增强了“家国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颜老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及课后对于家乡现状和变化的了解、分析,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家乡,也更了解自己的国家!”一名颜老师课上的学生这样感慨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专业课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地学院三全育人体系聚焦的重点,学院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融通课上课下,实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同频切换。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介绍:“学院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开展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认真梳理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的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学校和学院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专业课教师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挖掘专业课教学中具有德育功能的知识点和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聚焦课程思政元素、遴选课程知识点、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挤干“水课”水分,打造课程思政“金课”。专业课教师把过去枯燥的理论置于学生能广泛接触到的身边鲜活案例中讲授,既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又使单调的理论课程有了现实的“温度”。
“水文地球化学”课程,是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但是授课老师黄勇在讲授这门课时,经常将大型水利工程、水电项目、航道码头,以及房地产行业中用到的工程地质知识和原理与课程学习相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带来的贡献,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将自身专业与国家改革发展相融合的格局意识。因此,学生们每每听到这里,都会热血沸腾。除此以外,学院还开展专业示范课建设,培育建设3门以上“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加强专业导论类课程设计,发挥专业课在引导学生正确规划学习、有效规划职业生涯上的作用。学院院长王锦国介绍:“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专业自信、明确发展目标,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会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了解到目前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家各类建设中本专业所作的贡献。这样一方面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正确规划学习和职业生涯。”
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既是深入人心的爱国爱校教育,也是生动形象的专业自信教育。
科研社团——一战到底模型设计大赛
如何结合学院的特色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培养人、塑造人呢?地学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研+”来“串起”学院整个育人体系,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学院将科研平台、项目等科研资源引入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动手创新等核心素养。目前,学院正在大力实施的“科教协同育人计划”,通过建立科研团队,配备专门导师,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据悉,其中三年级有六成以上的学生参与其中。今年刚刚进入大三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季盈盈就是这项计划的受益者,在金佳鑫老师的指导下,她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发表了一篇关于森林城市群和土地利用的SCI论文,季盈盈介绍,这篇论文主要是利用1992年至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和对比了中国内陆与沿海四大森林城市群内森林的特征及区域景观特征发生的变化与影响。她告诉我们,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说是从头至尾地指导他们完成了论文的发表,“从一开始构思论文框架、指导研究方法与技术、协助数据分析到后期的整理研究成果以及把握文字表达,金老师手把手把我们领进了科学研究的大门。”以上述成果为核心的“全国森林城市群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影响研究”还获得了2019年全国自然资源大赛优秀作品奖。不仅如此,地学院的学生们从入学开始便感受到了学院对于本科生培养浓浓的科研氛围。为了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学院开展“地学大讲堂”系列高水平学术报告,引导师生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学院会定期邀请校内外的知名学者、教授举办学术研讨会,其中不乏院士级学术‘大牛’!”季盈盈激动地与我们分享,“通过面对面地聆听他们对于自己研究方向和领域的讲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科研的方向和科研的过程,也让作为本科生的我们可以更早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动态,对日后的专业课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据悉,学院还出台了“小组长计划”,鼓励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每人至少有一次学生工作或团队负责人的经历。季盈盈目前就担任了学院地信方向科技创新社团GIS新锐创训社的负责人,她告诉我们,在管理社团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实践应用方面,还是科学素养、个人能力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担任负责人不仅仅是帮助成员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有效锻炼了自己查阅文献、总结科学问题、PPT成果展示乃至语言表达的能力。”正是这样结合学院特色的科研育人体系,地学院改变了进校时调剂生多、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现象,学院的升学率、就业率持续上升。据介绍,本科生的升学率达到45%左右,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均达到97%左右,真正实现了地质、测绘、地信三个专业“踩线入学,高比例升学,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任务。
专业地质实习
要让学生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少不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地学院将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作为规定动作。“就拿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全体教师,从青年到老年,从讲师到教授,从系主任、所长到学院院长,都是学生实习带队老师。”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向我们介绍,“1名老师带领10名左右学生,和学生同吃、同住、同行,同时要克服实习基地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等各种困难。”
侯玉宾老师从1988年开始带队学生实习,30多年一直坚守在实习基地一线,从未间断。侯老师的学生、地质工程系赵燕容副教授说:“每年1个月的地质测绘实习、1个月的生产实习、2周的毕业实习,侯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带过的学生近2500名。从工作时起侯老师从未和家人过过一个中秋节,他的中秋节都是在实习基地和学生们一起度过的!”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毕业生周建川,谈起大学期间的生活时说:“在大学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句容抽水蓄能电站的生产实习,全系师生在实习基地一月有余,同甘共苦,互帮互助,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地质人的责任和担当,让我坚定了从事地质事业的信心。”“把学生集中带到大自然中学习实践,不但培养他们的专业思维,而且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地质测绘实习的带队老师黄勇说,他每年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让书本知识在课堂上“动起来”,深受同学们喜爱。“我们通常都是到江苏周边地区进行地质测绘,学生们通过野外踏勘、实测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等重要阶段,了解当地的综合地质情况和构造特征,提升野外综合地质观察和分析的能力。”“由于是野外地质测绘,所以条件都比较艰苦,经常需要拿着镰刀锄草开路,每天都可以说是‘起早贪黑’;很多时候实习是安排在夏天,户外温度很高,但还是需要穿着长袖长衫,防止蚊虫叮咬,这个过程也磨练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实习的过程中,黄勇老师也会在测绘间隙和学生们讲一讲老一代地质科学家对待科学研究的故事和精神。“在实习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们的科学精神,也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艰苦朴素的校训精神!”黄勇老师说,“虽然毕业以后有些学生改行了,并没有从事地质相关行业,但是能够养成这样的吃苦精神,相信他们在其他行业也可以同样做得很好!”测绘专业大三学生陈尧文回忆起7月份刚刚结束的为期20余天的实习感慨颇多,他说道:“由书本的理论到身临其境的实践,加上专业课老师的言传身教,越发加深了自己对于专业的认识和认同!”除了专业课老师在实践实习中的言传身教,学院还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开展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在近两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地学院组织学生团队分赴全国各地,结合专业服务社会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其中,芜湖六郎河道岸坡治理实践团在学院刘瑾教授指导下,到芜湖县六郎镇、芜湖市水务局河长办展开实践调研,协同博士生、研究生组成专家团将地质工程专业边坡治理的知识和经验带到基层,助力乡村振兴,获评2018年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十佳团队”荣誉称号。而学院赵燕容副教授带队指导的南京市江宁区园博园周边边坡生态修复实践团前往园博园进行实地考察,利用专业技术提出以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新型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为园博园边坡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和新的解决方案,团队获评2019年“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
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芜湖六郎镇河道岸坡治理暑期社会实践团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大学新生与学校的粘合剂,更是体现大学精神和价值追求的载体,地学院入学教育中的系列文化活动即以此为初衷。为了帮助大一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并进行生涯规划,地学院配合学校大一新生起航教育周开展了“领航计划”活动,邀请了优秀博士生、本科生代表,从基础课程、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和时间管理四个维度对大学学习和生活进行讲解,引导新生尽快完成身份转变。“让身边人来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经验,这样的同伴教育真是受益匪浅!”张煜婷感慨道。
进入大学的第二年,张煜婷就从台下走到了台上,以学姐的身份从人际关系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两个方面,向新生介绍如何更好地去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分享自己是如何分配时间、如何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希望能给新生们一些积极引导:怎样能够让自己的时间效益最大化。”除了“领航计划”这样的朋辈教育,学院还实施了“特色文化资源库建设工程”,系统梳理了专业发展史,建设地质博物馆、测绘教学陈列室、学院文化走廊等,“力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凝练专业文化,让同学们接受文化熏陶,增强专业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学院副书记杨天介绍。在第二课堂中,张煜婷也能感受到地学院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每年10月开始,地学院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景剧大赛。“时间虽然紧张,不过整个过程很快乐,很受启发。我们团支部表演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历史故事,团支部所有的同学一起上,就像一个微型电影剧组。”张煜婷回忆起自己大一时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景剧大赛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从前期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征集、汇总和审核,邀请校内外专业老师分别进行历史文化解读和表演艺术指导,到最后同学们对故事进行剧本改编、排练和汇报表演,学院鼓励并要求以团支部的形式全员参与。”地学院辅导员陈耕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参演还是观看的同学都能用自己的眼和心去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让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
在以后的工作中,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以期在试点过程中形成一个“三全育人”协同联动机制、培育一批“三全育人”精品项目、构建一套“三全育人”督导评价机制、选树一批“三全育人”示范典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字:李婉婷
图片:地学院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赵瑾、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