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追问的史料实证——以《耕织图》为例

王子涵 陈德运 历史教学编辑部 2022-04-24

基于追问的史料实证

——以《耕织图》为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有一则《耕织图·耙耨》的图像史料,并配相应文字说明,希冀通过图文为学生勾勒出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画面”,更好理解该课内容。或因处于“导言”位置,传统观念视它为教科书“辅助系统”,相较“正文系统”就“不重要”了。故,该图像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很多老师感觉到统编教材“课时少、内容多”,为此学界提出了“大概念”等教学方式。这给了教材使用一个新视角,即作为教学主要资源的教材,其呈现的某些素材理应是教学的“基本史料”,并且要“掘井及泉”式地挖掘,充分用好这些教材素材。


01研习《耕织图》的缘由

    该课中,《耕织图·耙耨》处于“基本史料”抑或“核心史料”的位置。教学中不乏视图像为课件装饰的现象。但若忽视图像、艺术家、图像的用途,以及人们看待图像的态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千差万别,就会面临风险。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提出,让图像史料有了教学方向。引申说,图像等史料引入教学旨在培养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的水平质量描述以及延伸出来的教学着眼点是指引史料研习的灯塔,要培养核心素养就离不开问题设计这一动力。史料价值的呈现深受问题影响,问题决定史料阅读质量,要获得史料信息,向其提问不啻为好策略。       

02在问题引领下研习《耕织图》

【环节一】抓住基本信息,逐层深入,

培养逻辑推断能力

材料1:

图1:《耕织图·耙耨》

问题1:材料1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能从中提取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2:结合教材导言及材料1,能否准确理解图画的名称“耙耨”?如果不能,还要需要哪些史料信息辅助你做出判断?

  基于史料实证水平1的描述及教学着眼点,学生先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提取表层信息。观察和描述该图时,教师不要急于解释“耙耨”,而是待学生思考后自主产生疑问,既是培养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亦是激发学习兴趣。教材未标注“耙耨”读音,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事实上,即使能读正确,要进行恰当的“历史解释”也颇有难度。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戴着草帽、拄着棍子的老农。他站在一个似乎是“板子”的物体上被耕牛拖着在田里行走,为何农耕离不开这一程序呢?“耙耨”是何用呢?此处设问是让学生提出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问题”,形成“问题链”以便后续史料研读及追问。

  图像中的文字对图像解读有重要意义,若图像表意不明,文字就是解图的关键,故《耙耨》的“题诗”是重要的解读媒介。此外,教材已暗示“耙耨”是“耕织”的某道程序。若知道《耕织图》的整体信息,尤其是“耙耨”前后的程序,无疑有助问题的解决。此处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点细节,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其建立解决问题的“证据意识”。问题回答后,呈现两则材料:

材料2:

耙耨

雨笠冒宿雾,风蓑拥春寒。

破块得甘霔,啮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

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

——《耕织图·耙耨》

材料3:1.浸种;2.耕;3.耙耨;4.耖;5.碌碡;6.布秧;7.初秧;8.淤荫;9.拔秧;10.插秧;11.一耘;12.二耘;13.三耘;14.灌溉;15.收刈;16.登场;17.持穗;18.舂碓;19.筛;20.簸扬;21.砻;22.入仓;23.祭神。

——据《耕织图》整理


问题3:材料2用了什么样的言辞、短语、图像来描述“耙耨”?文本如何表明“耙耨”是什么,用处何在?

问题4:根据材料2、3,对“耙耨”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归纳其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农业特点。

    材料2是该图的“题诗”,弥补了教材图像文字不清的缺陷。学生研读“破块”“泥深”等词语,会对“耙耨”有粗略印象。在此基础上,材料3又揭示了整个“耕”的流程,学生抓住“耙耨”之前的“耕”及之后的“布秧”等信息,基于层层递进的信息推断出“耕”后土块被翻起,而“耙耨”则是碎土、平地,便于后续播种、插秧。另外,图像与文字互证,图中老农站立在方形的“耙”上,以增加压力而达到碎土的目的。

   

【环节二】关注历史细节,图文互证,

深挖图像隐藏信息

材料4:高宗皇帝,身济大业……伯父(楼璹)时为临安于潜令,笃意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未几,朝廷遣使循行郡邑,以课最闻,寻又有近臣之荐,赐对之日,遂以进呈。

——楼钥:《跋扬州伯父〈耕织图〉》

  焦秉贞,济宁人,钦天监五官正。工人物,其位置之自近而远,由大及小……盖西洋法也…圣祖御制耕织图四十六幅,秉贞奉诏所作,村落风景,田家作苦,曲尽其致,深契圣衷……旋镂板印赐臣工。

——张庚、刘瑗:《国朝画征录》

材料5:

    图2:初秧      

                     

图3:祭神

    楼图《耕》为21幅,焦图在楼图《耕》的部分增加“初秧”(总图第7图)、“祭神”(总图第23图)2幅。“祭神”一图右下角配诗为:“一年农事周,民庶皆安逸。歌谣遍社村,共享升平世。五风君德生,十雨苍天济。当年后稷神,留与后人祭”。


问题1:结合材料4,教材导言说到的“南宋同名图画”是何人、何时、何地所作?其创作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受众是哪些人?

问题2:结合材料4、5,“改绘”的部分有何“玄机”?反映出康熙《耕织图》的创作目的与南宋楼氏《耕织图》有何不同?是何种因素造成这种差异?

问题3:为何清康熙《耕织图》选择在南宋楼氏《耕织图》的基础上改绘,而不是进行原创?

  问题1意在研读史料后探究《耕织图》的创作目的,进一步认识影响图像史料创作的因素,同时,需联系南宋与清朝的时代特征,破解该图隐藏的历史信息。

  问题2以材料5的两幅图为线索,通过对比两版《耕织图》,破解康熙《耕织图》“改绘”的玄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由此可延伸出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满族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国家治理的呢”?教材第14课以“版图奠定”为主线,穿插清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册封、设置机构等“因俗而治”的方式,回答了这一问题,但并未从满族的“文化认同”角度加以阐释。该图“祭神”配诗中的“后稷神”恰是其补充。“后稷”在《史记·周本纪》载曰:“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也有学者指出:“后稷”在“重农”文化基因中举足轻重。“后稷不仅是周人认同的始祖,他已经衍生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底层社会的民俗生活、文学艺术的审美心理,乃至中华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焦氏完成该图,此时距清入关仅半个世纪,康熙为其作序题诗,下令复刻,传播于皇室与庶民之间。这充分体现清朝统治者对农耕生产方式与文化的尊重与接纳,表达了其试图以“后稷祭祀”为纽带,向民众证明自身的“正统性”,建构“满汉一家”的社会文化心理,当然,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问题3紧扣教材关于宋朝经济的主干知识“江南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建构起“楼璹《耕织图》的突出成就”与“南宋初期的社会发展状况”的联系,接着通过《耕织图》由南宋到清的“时空延展”,让学生意识到康熙《耕织图》描绘的“太平盛世”,也侧面反映出农业发展“无可突破”的无奈。

【环节三】辨析教材表述,批判思考,

重估图像史料价值

    针对教材的图像文字说明,再次追问:

问题1:教材说康熙《耕织图》描绘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结合前面对该画的创作动机、作画者身份的分析,对这一表述是否存疑?如何证明你的假设?

问题2: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康熙《耕织图》的史料价值?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认识作为图像史料的康熙《耕织图》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尝试引导学生对教材表述“大胆质疑”。从“史料运用”层面出发,让学生对自己的“假设”证实或证伪,以培养其“史料实证”素养及“像史家一般思考”的求真意识。学生研读前面材料就能发现一些疑点。如康熙《耕织图》的政治目的很明显,必然会冲淡其作为“农业生产指导书”方面的作用,教材表述自然受到质疑。再者,学生发现楼璹绘制《耕织图》时是江南于潜县县令,对农业生产场景的描绘可信度较高,但材料4显示“奉旨作画”的焦秉贞是山东济宁人,作画时供职于钦天监。根据钦天监的职能,学生可做出合理推断:焦秉贞改绘时,很可能并未到南方实地考察,因此作画时极有可能受自己在北方经历和所见的影响,无意中加入北方生产的诸多元素,这就会让图像的可信度受损。当然,这只是符合逻辑的质疑,还需查阅史料来实证。老师给出实证的方向,如“求证清康熙《耕织图》中对江南农业生产描绘是否有误”或“证明清康熙《耕织图》中是否存在北方元素”。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6:焦秉贞所绘《耕织图》……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如“灌溉”,原图以桔槔汲水为陪衬,突出了龙骨水车的运用……龙骨水车是南方普遍使用的抗旱防涝工具,但焦秉贞所绘的“灌溉图”,却突出了用桔槔汲水灌田,反映了北方的实际情况。

——摘编自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

  据此,学生可认识到,受作画者身份与个人经历的影响,康熙《耕织图》融入了一些北方生产的实际情况,并有浓厚的“政治目的”,虽大体反映出江南农业生产的场景,但并不能将其视为研究清朝江南农业的“第一手史料”。

【环节四】延伸历史时空,中西对比,

升华单元内容主旨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修建了占地25公顷的《耕织图》实物景区。乾隆三十四年,又命工匠依照元朝画家程棨所绘耕织图(摹楼璹《耕织图》)刻上石碑并御笔题诗,镶嵌于“耕织图”景区内玉河斋左右游廊的墙壁上。而同时期(1768年)的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创作了《气泵里的鸟实验》,画中小屋里的人们围在桌旁看科学讲解师展示实验,这是最早表现工业题材的代表作之一。出示材料7,即图4与图5:


材料7:

图4:石刻《耕织图·耙耨》

图5:《气泵里的鸟实验》


问题1:对比《耙耨》在康熙与乾隆时的异同,解释其原因。

问题2:结合图5的细节(如灯光氛围、人物表情等)与时代背景,对图中场景进行合理描述。

问题3:材料7中两幅同时期的中外图像关注点有何不同?这是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发展的某种趋势?运用相应史实对你的判断加以论证。

  该环节围绕史料实证水平4设计问题,学生运用史料探究,同时跳出“图像本身”,在更长时空尺度下来理解“时代大势”,回归“鼎盛与危机”的单元主旨。

  材料7中乾隆石刻《耕织图》与康熙版本相比,虽无内容改变,但超越单纯的临摹,即在皇家园林复原建造了“耕织图”景区。学生据此可对【环节二】问题3、【环节三】问题2形成更深入思考,从该图内容“几无改变”的背后解读出清王朝重重隐忧,而图5恰以“史料证据”印证了“王朝隐忧”,由此建构起“证据链”。



    本文节编自《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年第4期,由于排版限制,内容及注释有所删减。若需完整阅读,请购买纸质刊物或电子刊物。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电子刊物







初审:钱孝璇

复审:王雅贞

终审:张   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