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们谈「独立女性」时,在谈什么?

林安 林安的会客厅 2022-12-10
  在这里 
Get 100 种不上班的生活方式

最近,《奇葩说》有一期话题上了热搜「独立女性婚前该不该收天价彩礼」?节目里,大家就何为「独立女性」展开了一番争论与界定。


这几年,女性意识的觉醒,似乎让「独立女性」成为了一个新潮的词,宽泛意义上的独立女性,似乎指的是经济与精神的双重独立,不依附于男权,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社会上体面地生存。

但是再往深一层想:为什么一个性别群体的独立,值得在当今社会被大张旗鼓地拿出来讨论,甚至成为一个专属词汇。一个人的独立,难道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我在「独立女性」这个词上,嗅到了一丝当初人们调侃「女博主」、「女汉子」这些词时的味道,似乎要从女性这个群体中,划分出一类人来,作为第三种性别而存在,而这种性别,是不符合传统意义上、大众所理解的「女性」特质的。

于是当有人给我们贴上「独立女性」的标签时,我们似乎又开始以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去审视自己:作为一名独立女性,你应该怎样怎样,不该怎样怎样......

这不是一种进步,这只是把不那么美味的劣酒装进了一个更好看的瓶子里而已,本质上对女性的约束和评价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真正的独立是不需要去标榜的,就像真正的「女权」其实是「平权」一样。

我其实很赞同傅首尔在节目说的一段话「女权是另一种自卑」,这里的女权指的是那些「希望通过女权主义压制男性、统治男性」的那一类女权。

当我们过于强调某种身份和一件事情时,往往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明确地知道「我们没有它」、「我们缺乏它」、「我们渴望它」。


自然,作为女性,我们都是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自古以来就经历了太多的不平等,我们接受了太多的规训和教育,我们始终是被征服、被支配、被剥削的一方。

我们今天有权利和机会在大众媒体上作为女性发出自己的抗议声,提出社会规则中不平等的地方,指责男权,这些在几十、几百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

这种进步,是一辈又一辈持续为女性发声、向权威发起挑战、为女性争取权益的前辈们争取来的,而这些前辈中,有女性,也有男性。

前几天,我和一个一直在社交媒体声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男嘉宾录播客,节目里我问他:作为一名男性,你为什么会这么坚定不移地支持女权主义?

我记得他说:支持女权主义其实就是支持平权,作为一个支持平等和正义的人,很难不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

我觉得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女权主义」,而不是所谓的「搞男女对立」或者「一方完全压制另一方」。


从「独立女性」聊到「女权主义」,为什么我突然很想聊这个话题呢?其实是因为这几年在访谈自由职业者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从事自由职业者的人中,女性人数远远多于男性。

以前我觉得这是自由职业这个群体独有的现象,后来我去上创业班后,发现最近创业的女性,也渐渐开始多于男性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也和很多人讨论过这个话题。

“为什么自由职业者中女性比例这么高?”
“因为男性要赚钱养家,冒不起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的风险。”

这是最开始大多数人的答案,这个答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大多数人意识中,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的是「养家糊口」的角色,他们相比女性有更大的经济压力。

我回忆了一下我采访过的那些男性自由职业者们,基本上可以分为3类人:

一类是艺术家型,不太在意房子车子这些主流社会规定一个成功男性必须具备的东西,甚至有人把「娶妻生子」这些选项已经从人生清单里划掉了。

一类是创业者型,他们做自由职业是为了创业,背后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和愿景,自由职业只是一个缓冲的选择。

还有一类是自动躺平型,也就是承认了自己这辈子没有办法出人头地,自己也不喜欢向上奋斗,于是自动躺平,做一个低收入、低物欲的自由职业者。

这三类人,在广大的男性群体中,其实都是极少数,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动力去冲破社会对男性的种种要求,成为一个不那么「会赚钱」,也不追求「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人。

发现了没有,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在被贴标签、被规训的社会环境下长大的。

男性的标签是「事业心」、「会赚钱」、「坚强」、「阳刚」,「不想奋斗」会被指责「不上进」,「不会赚钱」会被评价「娶不到老婆」,「表达脆弱」会被嘲笑「娘娘腔」,「赚得没老婆多」会被嘲笑「吃软饭」.....

女性也一样,从小就被教育「工作好不如嫁得好」、「女孩子没必要在事业上那么拼」,读太多书被评价「没有女性魅力」,「职场上太能干」被评价「没人敢娶」,「性格刚强」被指点「要学会示弱」......


从自由职业的从业中男性数量远小于女性这个切口,我们可以看到太多表象背后的社会问题。

而在选择自由职业的女性群体中,有很多是正值婚育或者刚刚结束婚育的女性,他们选择自由职业,一是因为职场上已经很难再有一个合适的位置给到她们了,二是他们确实需要花更多时间去照顾家庭和孩子。

女性一旦完成生育,真的很难在家庭中摆脱培育孩子的主要责任。

曾经不止一位生完孩子后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出生后,我有时和朋友出去玩几个小时,让老公和婆婆在家带孩子,心里都觉得很内疚,觉得把自己的任务丢给了别人。”

每次听到这些我都很疑惑:如果说怀胎十月和生孩子,在生理上决定了女性必须成为牺牲和付出更多的那一方,那么孩子都生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把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担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谁规定了孩子出生后照顾他们就是母亲的主要责任呢?

答案是传统规定的,历史规定的,我们的老祖宗规定的——男性负责赚钱,女性负责养育。这就是我们千百年来接受的社会家庭教育。


但,女性就不能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了吗?男性就不能成为退居幕后、照顾家庭的那个角色吗?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女性意识到了这种家庭分工和责任的不公,开始追求婚育自由、财务独立、家庭分工明确,这是社会进步的好现象。

而在那些独立工作的女性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中,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摆脱父辈给我们制造的枷锁和牢笼,不再以「独立」「有事业心」为耻辱,也渐渐意识到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是比依附男性、依附权贵更牢靠的一种选择。

因为在没有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撑和自我意识之前,女性甚至连与男性平等对谈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这个社会的大部分制度法规都是向男性倾斜的。


只有一部分女性先强起来,才有机会帮助那些暂时还没有能力自立、独立的女性站起来——而后者,在女性群体中才是大多数,也是「女权主义」真正要保护的对象。

我觉得每一个希望真正获得独立的女性,应该先做到职业/事业独立,不要害怕成为一个「让男性望而却步的独立女性/女强人」。

无论是在职场独当一面,还是做一个自负盈亏的自由职业者,亦或是成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女性创业者,我们需要一份独属于自己的事业去向这个世界索取一张「两性平等」的门票,我们允许女性色彩中拥有「坚强」、「可靠」、「事业有成」、「能力出众」等标签,并且不用向任何人证明我们为何选择成为一名这样的女性。


社会学家项飙在《与自己对话》中有一段话:

自我证明是个悖论。要证明自己其实就是没有自己,意思是说,要通过已经预设的原则和标准,别人的逻辑和流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其实是取悦别人,把自己搞没有了......做事情是要活得光鲜,不是活得快乐。去哪里旅游,主要是拍照让人看。前提当然也是一种自卑。英国就从来没有要证明自己,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就是要证明自己不比欧洲差......自我证明是很危险的。

当有一天,我们不必向这个世界、向男性去自我证明些什么,我们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独立」。

同样的话,送给同样被社会规训和教育太久的男性。勇敢表达自己,真实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配图来自:《奇葩说》《我的天才女友》

今日互动
你理解的独立女性是怎样的?

女性故事
95后盲人女孩:不被看见,比看不见更可怕
如果离婚那么难,我可以不结婚,但不能不买房
当初说不想结婚的90后们,做了妈妈后......
那些不结婚的年轻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恋爱降级时代,年轻人无法恋爱的理由

我是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主职自由撰稿/自媒体运营,兼职b站up主/播客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在这里分享自由职业的成长探索,不定期挖掘有趣又有料的美好人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