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企划:那些做自由职业/副业的人,今年过得怎么样?(下)

探索自由的 林安的会客厅 2023-02-02

去年年底,我们在线上社群里征集厅友们的年终总结,希望大家能够用几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2022年,好好地做一次告别。

最后,我们搜集了12位来自自由会客厅的厅友们的年终关键词,把这些征集来的内容做成了一期播客。


之前的文章已经给大家分享了6位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的一年,这篇文章,我们将继续分享剩下6位过去一年的经历。


她们之中有人突然觉醒,找到了想过的生活,于是辞去工作、卖掉房子,勇敢拥抱未知和自由;有的人在种种尝试和一次次打开自己的过程中,逐渐让内心的方向清晰起来;有人畅游在书籍的世界里,捡拾前人智慧,以此成长;还有人在失业和失恋的魔幻经历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音频收听方式⬇️

🔍小宇宙/喜马拉雅:逆行人生or厅见自由




微信:wlz06070728
公众号/小红书:画画的百里

#年度关键词:觉醒


辞职卖房,带着画笔环游世界

hello,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百里。我现在在海南的椰子林里给大家录这一期播客。
复盘我的2022呢,我认为对我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觉醒

因为我找回了曾经的梦想并且准备实现它——我马上就要辞职了,我要用我的画笔去周游世界啦。
我是一名生活在三四线小城市的美术老师,我做了10年的美术老师。
在小城市里,能进入宇宙尽头,做着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是被人所羡慕的。所以,尽管我内心隐隐觉得人生不该如此,但我仍然竭力去热爱我的教育事业。
还记得我是今年5月份加入自由会客厅的,当时有点迷茫,因为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创作了一本文物插画书《嘿!原来是表情包呀》。但是体制内工作的种种限制,我在创作中没有打造自己的自媒体,虽然里面的插画曾经被央视点赞上过热搜,却依然销量惨淡。
所以我找到了会客厅的冬冬,想向她咨询如何推广我的书籍。她说他们正在做一个社区,叫自由会客厅。里面的服务一定让我有所收获。果然,冬冬诚不欺我也,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质的成长。
还记刚加入的时候,参加过丘佩凡老师的生涯规划圆桌会议,当时聊天的四个女生三个都说要改变工作现状。只有我说,我很满意自己的工作状态,我喜欢教学生,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满意的可能只是生活上没有同频的伙伴。
可是现在我才知道:只被定义成一个美术老师,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呀。
十年教学中,我每年的寒暑假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各种知识付费学习成长的道路上。
我一直是同事眼中的火星人,可以教瑜伽,走印度,钻火车,出书籍,却一直和他们做一样的工作,可能就是为了这一份他人觉得的稳定吧。
加入会客厅之后我发现,原来好多工作都是可以线上完成的,而且效率非常高。
我关注了很多线上工作的信息,了解厅友yeye的播客:数字游民指北,去了湖州安吉的数字游民公社,好像一下子找到了组织。
那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数字游民,有各种只要有wifi就可以工作地点自由的人,大家可以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工作一起成长。
插画记录在安吉的生活
我发现我终于找到了想要的频率。
之后上班变得不那么香了,我开始思考,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想起了2016年末,我一个人去了印度,说着0基础的英语,用画手帐的方式和外国人交流,呆了一个多月。
那是印度的南岸,我看到了最美的海上夕阳,给当地的小朋友画迪士尼公主,感受他们收到礼物的喜悦,我喜欢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

那一年,我回国,决心做插画师。可是我喜欢画画,却不喜欢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房间里,看着照片画画。我想要真实的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各地不同的文化有交流。
所以,我做出了决定——我要用画笔周游世界。
我用了三天时间,卖掉了房子,无债一身轻的感觉真好。我觉得我离自由更近了一步。

我常觉得自己被压到石头底下,也会长出花来的性格。小时候妈妈说我画画弄脏墙壁,我就躲起来偷偷画,油画不行就画水彩。工作了房东说水彩会弄脏墙面,我就画电脑插画。反正总能去表达我对画画的热爱。
现在我要去追梦了,请大家多多关照。


豆瓣:申暖暖
#年度关键词:打开
跨界创业,从零开始塑造自己的生活

hi 大家好,我是暖暖。我是一个学术圈在逃青年,关注领域为成长/职场。2022年是我毕业的第二年,也是我跨界创业的第二年。相比于第一年的懵懵懂懂,第二年的尝试多了许多笃定感,也逐步明确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在这一年,也体会到外界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作为一个新“沪漂”,我跟上海这个城市,在这一年里有了很多“难得”的交互体验。
外界的声音多少会改变内在心理世界的平衡,读书成了我一个寻求解决方案的方式。年初我读了《小狗钱钱》,这本小小的儿童读物,帮助我解决了成人世界很烦恼的“金钱困扰”,可以算得上“四两拨千斤”。
年末我的书单多了很多管理类的工具书。我一直觉得管理学是个很有趣的学科,看似枯燥的理论,可以解决很多个人生活中的习惯。也许我们不用去管理一个企业,但不妨用管理视角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进入了很多思维定势,从而影响了自己生活中很多决策。
有本书我读得非常慢,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因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书里提供了很多认识自己过往行为习惯的方法,并且给出了优化效率、找到生活重心的建议。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尝试用书里的方法进行每周的工作计划,每周复盘,直到现在。这个方式帮助了我很多。
到年末,大家去想今年度过时光里那些值得纪念的时刻,开心、成就、遗憾、低谷与突破。对于我来说,今年的大部分精力仍旧放在创业尝试上:做过两个正式的项目,修了3门不同领域的知识付费课程,参与了几个社群共创,认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朋友,尝试过学术外的非虚构写作与内容分享,死磕过自己的IP定位与产品...
在没怎么出门的一年里,我成为一个极度依赖网络的“游民从业者”。而我这一年所有的铭记时刻,都发生在这些无尽的尝试中。有赚到收入,得到认可的开心,也有带领团队拿到论文奖励的成就,还有我的圆梦时刻——年底的商业报道训练营,让我回到当初想做记者的梦里,缅怀青春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媒体人的独特价值观。
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丰富的体验,总结一个词,我想是“打开”
在我读书的时候,看过一篇芝加哥大学教授对于学术之路的描述,他把做学术,当作是在一个隧道中摸黑探险的过程。走向前方最大的武器就是手中仅有的手电筒。创业者或者自由职业也是一样,都有很孤单,不被人理解的时刻。这也是我反复低谷的来源。
在没有成功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像是盲人摸象,在一个小的环节打转,似乎怎么找也找不到出路。有朋友形容这是一个卡点时刻,我觉得很有道理。在我毕业这两年,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卡点时刻,有段时间琢磨方向到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程度,形容起来,就像是期待破壳的小鸡,怎么用力啄还是找不到出口。而突破的快乐也是建立在这样略显憋闷的基础上。
怎么坚持?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坚持的最好办法,就是一个又一个想法带来的”突破“。有时候只是星星之火,但也许能够有燎原之势。就是这么一点希望,足以让人再往前多走一步。
回到我的年度关键词「打开」。在这一年里,我除了尽可能尝试各种方向之外,也尝试去打开自己,通过平台的输出,去建立自己的影响圈。这是我之前非常回避的举动,也是我最大的“性格突破”。
相对于我之前一马平川的读书经历,我终于有了在专业知识外,可以给大家带来价值与帮助的地方。相较我那些“屠龙之技”般“不实用”的知识储备,我感受到了跟大众链接更为紧密的公共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自我的力量。我作为一个个体,不依赖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都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这也导致了我的一大改变,在认识新的朋友,参加新的社群时,不再去强调以往经历的“背书”,更多表现出我自己目前所想、所做、所经历、所学。希望给大家呈现的,是一个真实又即刻的申暖暖。
2021年的我,做了一个艰难的转行决定,从0开始重塑自己的生活。2022年的我,依旧在坚持这个艰难的决定,也许还是0,但这个0,多了许多厚重斑斓的颜色。


公众号:大安于隅
#年度关键词:视野、事业、成长
今年读了50本书,分享对自己影响最大的3本

嗨,我是大安,目前是一名非虚构写字者和场域活动孵化人。年终,我盘点了自己一年读过的近50本书,想和大家分享两本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
一本是费孝通的《生育制度》。费老是社会学家,虽然是搞学术的,但他的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之所以想看这本书,是因为我自己很早就结婚了,每次别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婚姻时,我好像并不能给出什么一二三的答案,就觉得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近年,我开始思考这种顺其自然。看起来像是我主动选择领证结婚,但实际上,是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结婚生子的社会时钟的影响。觉得是时候结婚了,而不是我选择了婚姻。
然后,我便对这默认的似乎每人都要经历的结婚生子制度感到好奇,好奇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有婚姻,为什么默认结婚就要生子。这是迟来的对婚姻的认知需求,而费老的《生育制度》便很对症下药地回答了我的困惑。
婚姻制度的存在,不是为了爱情,不是为了长厢厮守,它是社会为维系人口发展的制度产物,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后代都能得到长期稳定的成人监护和照顾。为了让这个制度流传,会有相应的社会文化传统匹配生成,长期在传统之内成长的我们自然会受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乃至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是顺其自然的,因为它是符合社会节奏的。
甚至,这种社会节奏会被内化到让人遗忘了自己内心的个体节奏。我觉得,这是社会时钟可怕的部分,让你的个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被自我湮灭。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会看到自己周遭的那一个大背景,不再希望自己是融于其中而不自知。
另一个推荐是美国非虚构作者何伟写的关于中国纪实的《江城》、《寻路中国》。这些书里写到了他初到四川涪陵任英语老师的经历,还有开着租来的汽车沿长城行驶的旅程,以及在当年温州经济开发区和老板工人相处的经历等。
它们对我的影响,最直接的是,让我一个中国人觉得自己根本不了解中国。或者说,我是局囿在我的世界里,而他是真正走到了社会现实中。我很佩服他的行动力。
他的笔头工夫也让我大开眼界,能以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写法去写真实见闻,细节具体,内容也很饱满,有时候甚至觉得像在读小说,让人很沉浸。这对于走在非虚构写作之路上的我是个很大启发。
如果《生育制度》是让我看到了周围的背景世界,让我去辨识思考,那么何伟的非虚构作品则让我关注到当下现实,让我拿起笔去实践去记录。
以上便是我的年终读书分享了,一个关于视野,一个关于事业,它们都和我的成长密切相关。


小红书/知乎/小宇宙/喜马拉雅:Seki菇菇
#年度关键词:不再焦虑、拥抱变化、接受失控
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

哈喽小耳朵们,我是相信光的Seki,现在居住在日本。我结束了日本留学生生活后留在这里工作至今,业余时间和线上的朋友们一起做在线日语教育、日本留学咨询以及播客节目等。
2022年对我来说是越来越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一年。这一年看了很多书,收获到了很多书友。这一年加入了自由会客厅的厅友俱乐部,链接到了更多的人,看到了很多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方式。
2022年参加了会客厅的人物采访课,重启了我搁置将近5年的访谈节目,再次开始对每个人充满好奇,尝试视频直播采访。
2022年开始不再焦虑、不再担心变化、不再害怕失控。
2022年读过的书
这一年读过最多的就是社会类书籍,包括女性主义等等。
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为了未来的事情迷茫或者不安,就是要开始寻找解决方法的时候了,与其自己坐在那里思考如何办才好,不如从书中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所担心的事情往往是早已经有人开始探索过的,他们将经验写成了书启示后来人。
我看到豆瓣2022年度读书排行榜里,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老师的《始于极限》排名第一。上野老师在个人推特还转发了推文说收到了很多中国读者的提问,有的比在日本接受到的采访问题还要尖锐。我想这也说明在看书的我们也是在认真思考书中所说到的那些社会性问题吧。
上野千鹤子老师的推
这一年我和伴侣领了证,但我们的关系比较特殊,和很多情侣的模式非常不同。我们几乎是在各自保留着独立空间的基础上结婚的。在决定要去领证之前我很纠结,刚好那段时间看了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让我一下子看到就算是未来可能会面临做母亲的手忙脚乱,也依旧会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焦虑。
刚好那时候部门内部会谈,在和我的上司(科长)单独沟通的时候我也提到了自己要准备领证的事情。我的科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也是这两年刚刚升为科长,为了能准时下班回家照顾马上要小升初的老大,中午午休时间基本都在处理工作的事情。
当她听到我不安的心声时跟我说,现在这个时代啦不用想那么多,大不了过不下去再离嘛!以后有了孩子也不用担心什么,该休产假呀育儿假呀都是应该的,就是要记得回来呀。
听到她那样说,我安心了很多。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在职场上升职之类的事情,毕竟我一个外国人在中小日企升职空间不大,而且我也不想做管理。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开始有了努力升职的想法,因为我也想成为像科长这样的管理者,给我后面的年轻女孩们更多支持。
2022年我开始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曾经我希望自己能够稳重、不急不躁。小的时候我妈就总说我做事心气一上来就风风火火的,又缺少耐性。
但这一年让我看到了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是细水长流而是一把火式的,想做一件事就会马上去做,执行力很强,但确实持久力不够。但这也不是坏事呀,很多时候我带了头,当我的热情逐渐下来的时候,小伙伴们就会搭把手上来,事情就能有好的结果。
了解自己比羡慕他人更有意义。
对于我来说,2022年和往常的每一年一样,平凡又普通,上周的茶道课上老师挂出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拿出来的一副字:无事
茶道课老师挂出的字
它不是指无事无灾的意思,全文是“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现在经常用来表示一年没有灾难、安泰祥和度过的喜悦之意。
虽然这一年放眼全球并不能说是安泰祥和的一年,但至少听到这段话或者看到这篇文章的我们也算是平安度过了2022年,这难道不也是可喜可贺的了么。
站在2022年的小尾巴上开始期待2023年的到来了,不管究竟会不会是一个好年,起码能带来一个元旦假期嘛!


小红书:舞了个花
#年度关键词:探索
生活需要建立规则,我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hello,我是舞了个花,坐标北京,目前从事的行业是知识付费,做的是课程研发和运营。2022年是我北漂的第11年。
回顾我的2022,我给自己的关键词是“探索”——我不断在开拓我的认知,给自己找更多可能性。
我将从以下我认为的几大重要维度来做复盘,分别是:健康生活、理财消费和自我提升。
第1个维度:在健康生活上
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了大量的养生和营养学相关知识,在其中非常受益。当在某个领域里长期浸泡后,你的行动会慢慢跟上认知的脚步。
我开始关注我的饮食,关注身体情况。我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不论身体还是其他。我养成了最细微但是又极其常用的习惯就是:买任何吃进嘴里的东西时,都会看标签。
比如配料表的组成,它的营养比例,饭菜食材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当然,还有饮食上菜肉的配比。我开始注意每天要喝够8杯水,每天要记得吃一点水果,而哪些蔬果对身体器官或功能有帮助,也会记得很牢,我甚至报名了营养师的课程。
我开始积极体检,甚至做了加项。这里重点提一下,因为公司福利有员工免费体检,2021年我居然没有去,因为我觉得体检没有必要。而今年,我在福利发放当天就预约了体检时间,并提前看了套餐项目,根据自身情况做了加项相关功课。看啊,认知所带来的行动变化,差异有多大。
第2个维度:理财消费上
2022年并不是我的消费认知改变的元年,2021年才是。我从2021年才开始意识到理财、存款的重要性,而2022年是我在这方面的行动元年。
先说理财,我看了十几本关于理财认知和合理配置财产的书籍,看过很多财经博主的视频,我知道很多人股票基金失败,除了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认知和行动不统一,心态经常因为下滑和绿色崩溃,频繁买卖。
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我目前只买比较了解的理财和基金,还没有碰股票和其他产品。而我的基金就是坚持定投,理财就是攒够一定数额就买1-6个月的理财产品。在能力范围内坚持定投,基金看的是长期收益,不要只盯着几天或几个月就下判断。跟人生一样,目光要放远,才能成事,一遇到沟沟坎坎就停下来自怨自艾,只是单纯的自耗,无任何意义。学习理财真的教会了我很多做事情的道理和看事情的心态。
再说消费,我是从2021年开始记账的,但是做预算和财务分析是2022年才开始的。就像是1.0升级到了2.0版本,这两件事对我的消费控制起到了太关键的作用。因为年前及时根据自己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要求做了匹配后,对自己每项支出做了严格的把控,所以在消费上节制了很多,过程中当然有些预算超标以及有些预算设定过高。运营自己就像运营公司一样,设想和实际存在着偏差,及时复盘调整方案就不会跑偏的太远。
第3个维度:个人提升
近几年我一直在不断充实自己,环境带给我的焦虑以及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促使我不断看书,拓宽认知。
前两年,我一年看了50+本和70+本书后,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我觉得要换一种方式了。我开始接触不同领域,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人生样本,扩大自己的认知圈。
舞花参加自由会客厅的活动
我加入了不同的社群(自由会客厅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了不同的课程,如认知课、优势定位课、营养学课,小红书私教课,并在11月初开始了小红书博主之路,用输出倒逼输入。
这真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每发出一篇笔记,都在等着用户的验证,偶尔的几个小爆款,很及时的给着我或大或小的反馈,让我自得其乐。现在的我除工作以外的时间,再也不是陷于忙碌的看书看剧等自嗨却并没有改变些什么的事情,我的日程表逐渐丰富,在一个又一个的待办中,不断欢快地跳跃着。
虽然我跟之前一样,偶尔还是焦虑内耗,但因为有太多新鲜的事情等待我去探索,我根本不会在负面情绪中沉浸太久。我终于把自己从自耗里解救了出来。
最后,我想说,2023年,我开始密谋着一项裸辞计划,因为我感受到自己被束缚着。之前我觉得自己需要循规蹈矩,需要规则,在看了那么多人生样本之后,惊觉内心渴望的自由这么多年一直被极力掩藏着。我想要的生活依然需要规则,但不是别人制定的,该是我自己制定的才对。
所以,我当然要去努力,因为我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啊。
希望在2023年,能遇见更多有趣的人,彼此好奇,相伴成长。


#年度关键词:魔幻
魔幻的1年,失业2次失恋2次,重新审视亲密关系

我是CC,33岁,之前在建筑行业,目前失业状态。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的2022年,那么应该是“魔幻”
2022年失业了两次,失恋了两次。给我的感觉是人不能没有工作,也不能只有工作。人不能没有感情,但不能只有感情。
年初失业后谈了一段恋爱,两个月后失恋了。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失恋。失业对于自己有点主动追求的意思,长期加班熬夜以及不成正比的收入,早已让我不知道这份工作的意义。而失恋让我有点惊慌失措,最后分手后特别难过。用了两个月去看各种感情类的书籍和视频,去寻找答案和所谓的“提升自己”。失恋后去身边好些朋友那里求助,最后朋友也被我弄烦了。
然后又遇到了一个很喜欢自己的男生,但是仍然在把自己包裹起来的状态里,没能很好的从前一段感情中走出来,没有安全感。经常性的试探对方,也没有给对方正面反馈,最后让男生从很喜欢到疏远,到结束。虽然这段感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但是结束了也是有一种失恋的感觉,特别痛苦。
我觉得自己没有工作,给这段关系减了很多分,于是开始努力地找工作。因为行业不景气,加上自己有心转行,所以去了另一个岗位。但是几周下来,被新领导说不合适。从技术转到销售类的岗位跨度有点大,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之前的工作思维。
所以2022年末就以失业和失恋的状态来结尾了。
反思自己,属于很难开始或进入一段关系,被分手后又很难从一段关系中走出来。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恋行为。在亲密关系中,对方表达出不合适后,会觉得对方是为了我好,所以才会这么说。他不想和我出现在同一个场合,是因为不想看到我。这种不健康的自恋需要他人的认可,关注,评价,来全然满足自己的需要。
关系没有开始前,会不停思考对方是真的喜欢我,还是只想欺骗我的感情。一旦关系失去了,又不停翻看对方的朋友圈,寻找对方还爱自己的证据。同时不停向身边人提问,求证他爱不爱我。
以后每当自己想要提问,就问自己“我为啥把别人的爱看得那么重要”。也许开始这样想,才开始真正的爱自己。
另一方面是之前工作太忙,没有把感情当成必要项,错过了很多。并不是说之前错过了很多感情经历,而是如果早一些经历感情上的,后来遇到自己心仪的对方,就会知道怎么去处理感情问题,可能会少一些遗憾吧。
所以工作和生活应该要平衡,越早明白可能会越早成长吧。
最后祝自己也祝大家,2023年有工作,有爱情,有钱,有时间,家人身体健康。

你们的2022年度关键词是什么呢?
期待听到你们的声音👂


点击图片阅读12个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
年终总结(上)

年终企划:那些做自由职业的人,今年过得怎么样?(上)
自由会客厅的年终总结

2022年,我们和1000+人一起,只工作,不上班|年终总结

不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推送
一键星标关注、点赞、在看👇

一键星标关注
一起探索职业自由
⬇️

我是林安,一名帮助更多人探索职业自由的创业者。第一个创业项目「自由会客厅」,链接无限+自由人,共同探索无边界的自由人生。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在这里分享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的成长探索,不定期会客有趣又有料的美好人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