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儿女心向党 同心共筑中国梦】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唱响“最炫民族风”

辉宝 爱辉发布 2023-09-22




边疆儿女心向党 同心共筑中国梦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唱响“最炫民族风”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美丽的刺尔滨河、索尔其干河似两条银练飘舞在群山之间,小溪一路欢歌,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就坐落于此。70年来,这个“最后的狩猎民族”告别过往,从居住“斜仁柱”,到住上家用电器齐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从一人一马一杆枪的游猎生活,到发展农业生产、传承传统工艺、拓展林下经济、文药旅融合。他们在新的时代新的产业中,播撒新希望实现新梦想。


从风餐露宿到安居乐业


走进新生乡新生村,一座“斜仁柱”式的迎宾门格外醒目,街道旁一栋栋具有浓郁鄂伦春特色的房屋映入眼帘,仿白桦林的围栏有序地隔出几十户鄂伦春人家,水泥路通到每户家门口,街边安装了路灯。走在宽敞干净的街路上,目光所及,皆具浓郁的鄂伦春民族风情。

“70年来,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82岁的鄂伦春族老人吴福红说,以前鄂伦春人在大小兴安岭深处游猎,住在用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里,生活物资要用兽皮到山下交换,最辛苦的是冬天,天冷食物少,用水还要到河里去切冰块。

1947年出生的戈瓦伊尔·长云即葛长云,6岁之前穿行在大山深处,和父辈过着“衣靠兽皮食靠兽肉”的生活。现在她家里洗衣机、电视机、智能手机样样俱全。“那时候在山上住‘斜仁柱’,夏天蚊虫咬,冬天冻得睡不着觉。现在社会多好呀,我们住的房子是政府2013年给盖的,自己一分钱没花,有水有电,冬暖夏凉。这几年步长集团经常带着专家来义诊,我们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

新生乡乡长孟立焕介绍,鄂伦春族群众下山定居后,住房经历了三次变迁。刚搬下来的时候,政府给建的“木刻楞”;在鄂伦春族下山定居30周年的时候,政府给鄂伦春群众盖了第一批砖房;2013年,鄂伦春人又一次搬进了政府提供的新居。

下山定居前,鄂伦春民族长期以原始游猎的生产方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他们吃兽肉、穿兽皮,过着男人以弓箭土枪狩猎,女人采集的原始生活。1953年9月,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原属爱辉县辖区内14个部落的鄂伦春人走出深山,告别了“毡幕而住,逐水而居”的游猎生活,跨越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一跃千年,开启了新生活,新生乡新生村名源于此。

新生乡距离黑河市区76公里,每天都有一趟公交班车。65岁的莫彩强清晰记得,以前到市里得坐马车,要是步行来回需要7天,分别在纳金口子和三间房住上一宿。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买了轿车,村村都通水泥路,想走就走,一个多小时就到,方便极了。

“1953年,新生村只有40户167人,现在新生村有400多人。”吴福红老人说,“那时候绝大多数人没有上过几天学校,如今鄂伦春人受教育程度都提高了,我妹妹的外孙女正在俄罗斯读研究生呢。”

“这些年我们建设了旅游景区、休闲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家书屋、博物馆、卫生院,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你看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现代农机具和小汽车成了标配。”孟立焕指着一户鄂伦春人家的庭院,笑着说。

在党的领导下,70年来,鄂伦春族群众和各民族一道步入了现代文明富裕的幸福生活。只有在岭上人博物馆,人们通过鄂伦春人祖辈使用过的桦皮船、狍皮袍等展品,依稀能辨识到他们当年生活的痕迹。


从原始游猎到多种经营


8月3日,在新生村库图其饭店,重庆游客胡晓菲品尝一口炝拌狍爪子菜,惊叹道:“这么不起眼的‘野草’也能入菜,味道还这么独特!”饭店经营者新生村村民胡兵华瞄准鄂伦春特色民俗游发展商机,从经营食杂店转行从事鄂乡风味特色餐饮,从成立家庭旅馆到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在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几年的实干,建立了“吃住行游购”旅游服务一条龙,日子越过越富裕。

鄂伦春族群众下山定居初期,仍以打猎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数量逐年下降,单一的猎业生产已不能维持鄂伦春族猎民的生活。新生乡政府意识到,只有让猎民发展多种经营,才能让鄂伦春人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不掉队。1992年,鄂伦春人响应国家号召放下猎枪,从单一的猎业经济向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多种经营方式转变。

新生村四面环山,清澈的山泉水、独特的气候、良好的生态,让村民张宝红看到了绿色无污染、无公害养殖的商机。2014年,她和丈夫王玉生以及几个农户成立了鄂乡风情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新生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及游客对野味的需求,合作社从最初的8头东北民猪,发展到二代野猪上百头,现在与步长集团签订养殖合同,饲养宝宇雪猪200多头。头脑活泛的胡兵华看准“互联网+销售”新模式,借助网络直播拓宽野猪产品以及各种山野菜销售渠道,帮助乡亲们打通市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养殖模式让农户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新生村草原资源丰厚,草质较好,且产量高,适合发展畜牧业。“鄂伦春人把好猎手称为‘莫日根’,每个‘莫日根’都有一匹专属于自己的猎马。现在不再打猎了,养马不仅是情感的寄托,还能增收致富。”新青村村民刘德才说。刘德才家养了65匹马,其中还有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鄂伦春马。近年来,新生乡形成了以西门达尔牛、绒山羊、鄂伦春马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目前,全乡生猪存栏92头,西门塔尔肉牛存栏1287头,绒山羊存栏776只,鄂伦春马存栏274匹,各类家禽存栏350余只,畜牧业总产值360余万元,畜牧存栏数稳步增长。

“别看我这园子小,它可是我家的‘聚宝盆’,种着赤芍、丹参、石竹花、稳心草十几种中药材呢,卖了够全家一年生活开销。”正在庭院里伺弄“宝贝”的新生村村民卜玉梅骄傲地说。在新生村,庭院种植中药材的农户有160多家,2023年完成庭院种植12000平方米,其中重点打造芍药种植一条街3852平方米,中药材的芽头和种植技术由政府合作企业步长集团免费提供,5年按照市场价回收,庭院经济带动了村民以发展特色产业来增加收入。近年来,爱辉区深入谋划中药产业发展,以中国健康好乡村组委会投资合作为契机,以中国健康好乡村新生项目建设为引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北药林下保育和生态培植为主导,以北药文化、鄂伦春文化、中医药康养、雪域度假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产业集群。中国健康好乡村黑河项目负责人王军伟介绍,三年来双方对接谋划了14个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15亩北药示范基地和北药生态培育基地,完成330亩生态药谷建设,打造了白桦小院民宿改造项目,建设了道地农产品展销中心,努力将新生乡打造成为独具民族地域风采的中医药特色小镇。

新生村地处小兴安岭北麓,风景旖旎、空气清新、四季皆景,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新生村的特色传统村落建筑交相辉映。鄂伦春族在长期的狩猎生涯中创造了特殊的衣、食、住、行文化,在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方面潜力巨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生乡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大力探索文药旅融合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围绕“一道两带三区四馆”即鄂伦春风情大道、沿索尔其干河和刺尔滨河花带水带、鄂乡新居展示区、产业融合发展区、民族风情旅游区、游客中心体验馆、研学实践教育馆、岭上人博物馆、产业融合展览馆,建设美丽鄂乡,2022年新生鄂伦春民俗旅游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47年新生村仅狩猎收入,人均年收入30多元。1953年定居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村民走猎、农、副各业结合道路,收入逐年提高,人均年收入58元。202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2.3万元,是刚下山时候的近400倍。”新生村党支部书记关春英高兴地说。

从以游猎为主,到农林猎相结合,再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格局,定居后的鄂伦春族生产方式经历多次调整。如今,鄂伦春猎马驮着新时代的“莫日根”在文明富裕的路上稳健前行。


从狩猎文化到民族传承



莫彩强家挂着一幅大照片:他正在用十几根白桦树杆搭成圆锥形的“斜仁柱。”这位鄂伦春“斜仁柱”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说,父辈们在这样的“房子”里住了几十年,如今已成为游客到新生鄂伦春族乡打卡的景点。莫彩强非常珍惜这张照片,他说这是自己怀念祖先的一份寄托,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份见证。

鄂伦春人世代生活在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长期食兽肉、衣兽皮,这种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提到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她就是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葛长云。葛长云说,“我学习狍皮制作,就是想把本民族的根留住,把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鄂伦春文化身体力行地传承下去。”她制作的“乌拉”(狍皮被)、“乌塔罕”(皮口袋)、“灭塔阿温”(狍头帽子)等狍皮用品和服饰,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小兴安岭盛产桦树,智慧的鄂伦春人就地取材,用桦树皮制作的碗、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品。新生村村民张玉霞是鄂伦春桦树皮技艺省级传承人,2006年她在乡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瑟尔魄乌娜吉桦皮手工艺厂,吸纳越来越多的鄂伦春族妇女加盟,带动大伙儿一起增收致富。经过改良加工,张玉霞制作的印有特色云卷图案和花纹的茶叶盒、笔筒、台灯、挂件等200余种纯手工桦树皮制品,成为最受追捧的鄂乡旅游纪念品。

“这些桦树皮制品远销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张玉霞的脸上写满了骄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传统文化”。

近些年,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兽皮制作技艺、摩苏昆、狩猎文化、桦树皮制作等,得到保护传承,新生乡政府每年都举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培训班和鄂伦春族语言、民歌、舞蹈比赛,为民族群众交流、学习、传承文化搭建平台。同时,以文化产业化为方向,开发民族文创产业,深化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丰富鄂伦春族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编排民族展演史诗,将鄂伦春族民风民俗和非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中,让优秀民族文化产生经济效益。新生村承担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狍皮手工技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狩猎技艺、口弦琴、斜仁柱搭建技艺、鄂伦春传统民歌、桦皮制作技艺及市、区级6个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有各级传承人22名,建成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传承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帮、带作用。

70年沧海桑田,新生乡鄂伦春族由贫穷落后的游猎民族,发展成为一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民族,和其他各兄弟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一条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之路。

部分图片:王立军、赵东来

文字:黑河日报

编辑:王蕊

一审:王蕊 | 二审:李雪 | 三审:邵妍

投稿邮箱:ahqxcbwx2019@163.com

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