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学期,我们需要一颗安静的心
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稻盛和夫
每个人怎么看待工作,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完成工作,对工作完成的效果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谈管理思路的时候,我们常常不是从工作本身谈起,而是从个人的“修身”开始谈起。这么多年来,引导大家把工作看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提升精神境界的方式,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性,借助工作证悟自身的价值,并能够通过工作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已成为了我们的共识。
今年,我提出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在工作中体会“静水深流”的意境。
很多人都知道,拥有人生的智慧并不是获得,而是学会了舍弃。但舍弃的究竟是什么?
“慈悲喜舍”是智慧的种子
智慧本质上是从内心的温柔中产生的。内心温柔下来,慢下来,静下来,美好的东西才会出现。以往的教育总在教我们怎么变得更强,更厉害,而中国文化却一直在教我们怎么变得更柔软,更安静,这样才能达成智慧的境界。 这学期,希望大家能够用一颗智慧心来对待工作。这样的练习要从日常的言行开始。当你看到孩子不快乐的时候,内心涌出关切和同情,这就是智慧;当同事或者家长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愿意帮助他们,并能体会到一份更大的喜悦,这也是智慧;当你能够舍弃一些东西,比如占有欲,比如傲慢心、虚妄心,就会让自己慢慢沉静下来,拥有更大的智慧。如果你总是在意自己的感受,心特别狭窄,也很难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和人交往时,有情有义,才叫智慧 。 如果大家能够用舍心来工作、生活,不总是斤斤计较。眼前会有一道亮光,才开始有了得。否则,你就一直在黑屋子里打转,一直在痛苦中生活,老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好像这个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你。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智慧,每个人都要学会内观和思考。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同时,也开始学会接纳自己内心的不平静。
管理者的使命之一是把每个人推到工作的意义感上去。只有意义感,才是让你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满足和拥有快乐的东西。我们的工作能成就他人,多么有意义啊!贰今年的教研,依然要帮助教师们树立起哲学式的思考。
强调要用研究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包括管理层,用研究的心态思考管理。每个人都不要站在自己的已有经验上故步自封。
每天临睡觉前都要思考两件事:第一,我今天过得怎么样?第二,我今天工作得怎么样?
叁在教学上,希望我们和孩子的对话与互动更流畅,更有内涵。
要放慢脚步,课程中的孩子和老师都要放松。"静水流深"的课程要缓缓流过每个人的心田。这对老教师来说是修整,对新教师来说是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滋养。
在这里,学习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孩子们将不带任何功利与先入之见,以天真质朴的本来之心与世界的本来面目浑然相融。肆关于日常
这学期,每个人都可以慢下脚步行走,不要总是急匆匆的。关于饮食,初一、十五要用传统的方式。作为中国人,对中国文化要有更深的认同。我们要把这种生活的节律深深地植根在内心深处。
倡导“绿色工作”,不加班。微信推送已经做得相当好了,这学期可以做得体量小一点儿,轻盈一点。
各部门的工作计划要在全园会后,拿出具体的工作执行方案,之后,我们分部门讨论。总而言之,这个学期,无论是从思想上,意识形态上,还是行动层面,我们都需要安静下来,松弛下来,体会“静水深流”的感觉。
希望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一直“静水深流”。开始用更大的情怀对待这份工作,包容身边的人,拥抱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还要把一些东西变成文化积淀下来。我还在想,二十年后,我们的一些毕业生,能够像《夏山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窗边的小豆豆》那样记录下他们曾经在幼儿园度过的美好时光。但是现在,我们要先静下心来记录他们。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用这种无所希求的“欢喜心”来面对工作,内心深处产生对工作的敬重感。希望这里走出去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是与众不同的,因为这里面有一份特殊的、符合中国气质的庄重和优雅。
中国文化强调修身。《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 明”是发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这个德是光明正大的。每个人都有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出来。《大学》还有“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关键,所以,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认识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
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推崇运用中国文化对幼儿园进行管理。真正的管理,从不在“器”“术”上下功夫,而是要在“道”“法”上作文章。多年的管理经验,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思路特别有信心。因为最终达成的结果通常都会超过当初的预期。
当每个人都能理解工作的意义,自身有很强的道德感的时候,他们会创造出管理的奇迹。而这一切,不正是管理者所希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