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智能健身VS轻食代餐,2020健身行业两大新赛道“掰手腕”丨新消费Daily看赛道①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Daily 2021-09-22


文丨Lucy Lu

 

“天啊,我都这么胖了,该减肥了!”“马甲线、人鱼线真漂亮、我要练!”......这是当代年轻人对减肥并拥有一副好身材的执着。但靠什么?迈开腿还是管住嘴?

 

其实这也是小编永恒的话题,然而既懒得动又逃离不了美食的诱惑,我猜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原谅小编片面无知的看法)。

 

“健身需要毅力和坚持”,但大冬天要来往于健身房和家或公司之间,也太冷了吧,刮大风、下大雨、下雪......时刻告诉我,别出门。

 

“三分练,七分吃”,那关键就是吃。不就是管住嘴吗?那我就只吃水煮蛋、沙拉、和鸡胸肉......三天之后,我充满疑问,“我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草有什么好吃的?火锅、烧烤、烤冷面、炸鸡......它不香吗?”

 

于是,计划被搁置了。可年轻人的减肥需求、健康需求还比较旺盛,2020年疫情下,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性。

 

但两点一线间的距离、寒冷的天气、放不下的甜食、火锅等,这些痛点还在,需要解决。建立在年轻人口腹之欲、“懒法健身”的新需求上,家庭智能健身场景及轻食代餐食品趁势火爆起来。

 

所以,资本也没放过这个火热的市场。据「新消费Daily」不完全统计,2020年,与家庭智能健身、轻食代餐相关的融资共23起,其中健身6起涉及3家公司、代餐17起涉及12个品牌,另外根据已披露的数据,超亿元融资有6起。




01
轻食代餐赛道“热”
资本无法拒绝千亿市场的诱惑

 

当下的中国市场,消费者自我健康意识在不断提纲,不仅有“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也包括今年“免疫力是最好的抗疫防线”的影响,根据CBNData联合天猫美食发布的《2020代餐轻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84%的消费者“明显比以前更关注健康”。


 

这其中,真正推动代餐市场火爆的原因在于”减肥“,市场上的大多数品牌的主要卖点还是以体重管理为或减肥为主,之后再延伸到健康场景或全场景上,事实上两者并不冲突,减肥也是健康的其中一环。

 

IT桔子《2020中国代餐食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代餐市场消费人群主要分为三类:大众消费者、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及健身人群,其中大众消费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突破千亿元,追求健康消费市场规模2020年约合500亿元,健身代餐市场规模或将超78亿。


 

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发展。从整个代餐行业的发展来说,一开始的代餐真的是“如其名”,代替正餐,即帮助特殊人群快速补充能量,更多的是代餐粉、能量棒、甚至是压缩饼干,而这一类产品更多应用在军队、运动、健身场景下,最有名的品牌则是康宝莱、汤臣倍健等营养食品公司。

 

再看当下的代餐品牌,我们可以发现,代餐消费更多聚焦在功能性健康需求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传统食材的创新,如麦片、面包;第二类是控卡营养均衡的一餐食或饮食套餐方案,如沙拉、健身餐;第三类是主打补充能量的功能性成分或营养元素的代餐食品,如奶昔、蛋白棒、膳食纤维;当然还有些健康即食代餐或零食,鸡胸肉、魔芋面、蒟蒻果冻等。

 

从融资的品牌来看,健康营养又好吃的代餐,几乎成为2020年饮食生活下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如HON Life好麦多、王饱饱都是从麦片切入,其中都是对麦片这一传统食材或品类的创新玩法,如“烤麦片”、跟水果的结合等,都主要是与“大早餐”场景结合,同时因口感或风味,延伸至零食领域,又因健康与“轻食代餐”捆绑,进一步加大了麦片的生存空间;而田园主义起先也是对健康主食的洞察,放弃了“细面”,而选择了更低碳水、低 GI(升糖指数)、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等的粗粮,目前产品也主要以主食代餐类为主,如全麦面包、荞麦面、高纤维饼干等,当然还有一些肉类蛋白和轻食冲饮等产品线,如健身鸡胸肉、七色轻食豆浆、各式果酱等。

 

Wholly Moly!好哩!™、乐体控、Smeal、fift8等则属于功能性较强的代餐食品,前两者都是膳食纤维类产品,Wholly Moly!好哩!™是从燕麦入手,独创的明星原材料是“燕麦麸皮”,主打富含大量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而乐体控则是定位于高膳食纤维食品,目前已推出高膳食纤维体控水、乐体控气泡茶,以及乐体控果蔬复配高膳食纤维粉等产品;

 

后两者,消费者应该比较熟悉,今年在抖音或淘宝直播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Smeal其实是代餐奶昔的创新,这一品类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康宝莱,Smeal 一开始的进入口就是体重管理的功能性食品,而非代餐,目前主要的主要产品是“瓶装代餐奶昔”,倡导“瓶装一切粉末”,在包装上做设计创新,想要建立“奶茶级口感”的新认知;ffit8出名于罗永浩的直播间,从蛋白棒和瓶装代餐奶昔切入代餐市场,明星产品则是“黑科技”蛋白棒,将蛋白棒的消费场景延伸至更广泛的人群和更广泛的健康食品市场,而非局限在运动和减肥代餐场景。

 

还有则是类似鲨鱼菲特的品牌定位,健康即食,这一类产品应该是目前互联网轻食食品中最多的一类,如鸡胸肉、魔芋面、紫薯干、零卡果冻等,可以作为主餐,也可以作为佐餐,更像是即食健康小零食。很多传统品牌都在做,如亲亲推出蒟蒻果冻、中粮发布具有减肥代餐功效的饼干、线上健身平台keep、薄荷等都在做自有品牌等,当然被很多明星都在推荐的超级零也是从这一类产品起家。

 

但超级零目前更火的是“控卡料理”,即提前做好速食的一餐食料理包、控油、控糖、控主食等,保证每份卡路里小于300千卡,超级零的热量保证是源于天然代糖赤藓糖醇代替白砂糖、用魔芋、燕麦、薏米、白芸豆等低淀粉食材等,更像真正的“代餐”。

 

同时是帮消费者规划一餐食的咚吃、超能鹿战队、tdc热沙拉等却不相同,前两家更多是从营养配比出发,荤素搭配的同时,实现健康的一餐。咚吃以线上订阅餐的模式,将配好的餐品冷冻装袋,冷链配送到家,用户用微波炉或者水煮加热后即可食用;超能鹿战队则主要是堂食和外卖;另一家tdc热沙拉主要是从口味出发,让“吃草”更具仪式感、口味更好。总的来说,这三者与超级零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食材是比较日常的,比如紫薯、南瓜、菇类、水果、蔬菜、牛排、鸡胸肉等。

 

其实近两年,这一赛道的热闹非凡,大量新品牌涌入、老品牌推新,融资的消息也是层出不穷。但同样也存在着很多挑战,最大的两大问题:一是产品同质化现象,包括包装、生产、渠道、营销方式及功效等;二则是市场监管不足,不仅是对食品成分的约束不足,广告夸大效果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02

智能科技赋能

家庭健身场景成蓝海赛道

 

以前,无论是练器械、上团课、还是请私教,健身大都只能在健身房实现,场景受限是一大问题。另一大问题其实还有不稳定性,如天气影响消费者锻炼的心情;其次健身房关店跑路像个“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让消费者的钱“打水漂”,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就有3099家健身房关闭,2019年有60%以上的传统健身房经营困难,还有大连锁品牌浩沙健身倒闭。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健身场景开始逐渐转移,今年受疫情影响,足不出户但健身需求旺盛,所以不受到空间、时间限制的健身器材及智能化、科技化的家庭健身服务开始逐渐走上舞台中心。



从融资品牌上来说,今年的科技感更足,智能不单单只体现在线上课程如keep、薄荷等,而更多的是器材上的创新。走步机开创者、家用智能健身器材品牌——金史密斯一年内完成了三轮融资,其走步机主打轻、薄、小的核心卖点,与传统跑步机产品形成明显差异化,同时还在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形成家庭健身产品+内容的闭环,打造家庭健身全场景消费服务平台;

 

初创品牌 FITURE今年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两轮融资,其发布的首款产品「魔镜」更像是“科幻产品”,这面镜子是一台配有嵌入式 AI 摄像头和扬声器的交互式镜面显示器,大家在运动过程中既能够清晰地看到屏幕内教练的动作,又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方便及时纠正动作,让用户无需任何穿戴产品或传感器辅助即可完成人机交互。

 

同时,今年家庭智能健身市场也十分火热,包括直播健身赛道,如Keep日活用户规模上涨60%至613万,上半年拿下了E轮8000万美元融资,且瑜伽垫、健身环、动感单车等家用健身器械销量大增;疫情期间,超级猩猩第一场直播同时在线人数就超过了17万人;

 

线上直播健身平台「TT直播健身」也在2019年底也完成了千万级A轮融资,其踩中了疫情下的家庭场景。据创始人Jason透露,从12月开始用户保持每周20%的复合增长率,一月下旬开始,增长速度达到日均20%的增长。

 

甚至连任天堂switch国行版代理商腾讯推出的《健身环大冒险》国行版在京东和天猫平台被抢购一空。



03
总结


但回归整个健身业态,这两大赛道中,哪一赛道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可以明显看到,后疫情时代,健康需求催生健康饮食和家庭健身两大市场的爆发,资本也更看好这两大赛道。但目前看来:

 

第一、轻食代餐赛道也许在减肥的路上作用并不大,但至少是健康食品,符合大众的健康需求,是顺应了整个消费趋势。同时可覆盖的消费人群更广,可容纳更多的品牌进入,但缺点在于,行业入局者越多,创新点越少,而差异化的品牌价值才能长久。

 

融资数据也可作证,目前食品领域融资次数虽多,但金额都偏少,且融资轮次大都靠前,同时轮次越往后,金额相对越高,如两个过亿融资,一个是王饱饱C轮,一个是好麦多的战略融资。

 

第二、对于家庭健身而言,其实只是健身场景发生了变化,本质上跟健身馆并无差别,依旧需要消费者自身的坚持,但现实是有多少人是买回了家一直在用,故而入局者一定要考虑清楚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产品价值、品牌故事一定要讲的更好,才能脱颖而出,继续走下去。

 

当然,相较于传统的线下健身,家庭健身必将成为未来健身市场的一股全新势力。虽然从融资数据来看,融资次数较少,但融资金额都较高,6起融资动态中,除两起未披露外,其余4起金额均过亿。

 

整体来看,目前融资还主要发生在食品领域,因为食品品牌“轻”,刚开始很容易就跑得很“快”,故而受到的资本关注也多。

 

比如,在2021年元旦当天,健康速食品牌鲨鱼菲特又一次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青山资本(领投)、梅花创投。如果按照农历年计算,这已经是鲨鱼菲特在2020年完成的第四轮融资了。

 

实际上,未来也可能会继续如此。


- 推荐阅读 -

周刊:
周刊10期 | 周刊09期 | 周刊08期 | 周刊07期 | 周刊06期 | 周刊05期 | 周刊04期 | 周刊03期 | 周刊02期 | 周刊01

人物专访
参半 | 超级猩猩 | 清泉出山 | 奶糖派

联系方式:

加群 | 采访 | 投稿 

微信号:missivy880315(Ivy)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